吳說區塊鏈獲悉,火幣高管再添一人,集團首席投資官Sharlyn Wu正式上任。
8月3日,火幣對海外媒體爆料,稱正在組建新基金,將數千萬美元的自有資金投資DeFi。DeFi Labs最初由四名員工組成,將專注於與DeFi相關的項目的研究、投資和孵化,聘請前銀行家Sharlyn Wu作為首席投資官來領導該計劃。
根據吳說區塊鏈此前文章,《獨家:原阿里高管朱燁出任火幣新CTO 火幣高管全員首度曝光》,火幣並沒有對外披露目前首席投資官或負責投資領域的相關人士。之前是生態負責人王潤,但18年後已沒有聲音,疑似已離職。
三大交易所壟斷趨勢明顯,都在依靠生態建立護城河,投資是重中之重。相比之下,幣安有CSO GIN CHAO、OKEx有CSO徐坤負責投資。火幣在前任CSO蔡凱龍離職後,一直沒有這一角色。雖然英文報導是「 its new unit’s chief investment officer 」,但Sharlyn Wu應該不止於僅負責DeFi這一領域。
吳說區塊鏈從多個渠道證實,Sharlyn Wu應是擔任火幣集團的首席投資官CIO,負責的不僅僅是DeFi Labs,還包括火幣Labs、火幣資本等。一位資深人士表示,Sharlyn Wu很少對外露面,但應是中國目前最有見地的區塊鏈投資人之一。
火幣投資領域極其廣闊,絕大多數是項目和媒體,比較知名的包括Nervos、Conflux、COVA、DForce、本體、aelf、theta等;以及合約帝、金色財經、火星等在內的十餘家媒體/社區;以及大量尚未披露的項目,總投資項目可能過百。
新聞稿中,火幣集團創始人兼CEO李林表示:「作為全球知名的數字經濟領軍企業,我們的使命是讓財富更自由,讓全球至少一億家庭擁有數字資產,無論是DeFi還是CeFi。加入全球DeFi生態是一件激動人心的事,同時,也很榮幸可以與全球社區一起為DeFi生態提供最好的支持。」
李林親自發聲肯定,充分說明這一團隊的重要性,該團隊也可能直接向李林匯報。火幣目前在OTC、合約等領域具有一定優勢,但在新項目的獵取上存在短板,HADAX、Prime因各種原因受阻,投入DeFi領域的項目孵化可能為之後的Prime做準備。
據悉,DeFi實驗室將重點關注三大領域,包括:底層金融理論和技術的研究、DeFi項目的投資和孵化、結合優質DeFi項目,服務整個生態系統。
領英資料顯示,首席投資官Sharlyn Wu日常在香港工作,畢業於雪梨大學,2005年-2015年在瑞銀集團UBS工作,2017年到2020年在招銀國際CMBI工作,2020年加入火幣。招銀國際是招商銀行的子公司,主要從事香港上市保薦及承銷、上市公司配售及供股、債券發行服務、資產管理、直接投資等服務。
Sharlyn Wu在招銀國際時進入區塊鏈領域,負責區塊鏈投資部門,任內投資了多家區塊鏈公司,包括錢包公司比特派、公鏈項目Nervos、Dforce。中國「DeFi獨苗」Dforce與Nervos都是CMBI與火幣共同投資,可見Sharlyn Wu在招銀國際時已與火幣有頻繁接觸與交流。
在瑞銀時,Sharlyn Wu曾牽扯進一樁違規僱傭事件,但「背鍋俠」的概率較大。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等在13年春天,開始調查摩根大通僱傭中國國有企業負責人子女來換取項目的行為。
受到壓力,瑞銀也開展調查,發現員工魏嬌系天合化工董事長魏奇的女兒,當時天合化工正在進行10億美元的IPO,而瑞銀一直尋求參與。魏嬌13年10月開始在瑞銀工作。據紐約時報報導,14年初亞洲全球資本市場負責人朱俊偉(Joseph Chee)和該團隊中員工鄔曉林(Sharlyn Wu)因此停職。
有趣的是,據天府財經報導,在把具體負責人停職後,瑞銀還是拿到了天合化工的工作(棄小保大?)。當年6月20日,天合化工在港上市募集資金約50億港元,保薦機構為瑞銀、美銀和摩根史坦利。公司上市之初市值飆升至近650億港元,實控人魏奇一躍成為東北首富。
然而好景不長,天合化工開始暴跌最終退市,香港證監會認為,瑞銀等作為保薦人沒有遵從有關盡職審查會見的具體指引。不過,如此大規模的案子,自然有一層層的拍板,Sharlyn Wu作為執行層面的員工,更多恐怕只是背鍋。
火幣方面回應,經了解Sharlyn Wu女士系從瑞銀正常離職。其後她加入招銀國際以及近期入職火幣集團,均經歷了嚴格的背調程序,顯示其從業背景中沒有瑕疵,此前外媒的相關報導是錯誤的。
根據銀保監會等五部門發布的《關於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請大家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本文內容報導不對任何經營與投資活動推廣進行背書,請投資者提高風險防範意識。
本文來源: 金色財經 / 作者:吳說區塊鏈re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