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經過大量的實踐證明,家庭教育是對人的一生影響最深的一種教育,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一個人人生目標的實現。因此,父母對子女的正確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在孩子尚未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時,父母應給予子女正確的認識和教育,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世界觀。若父母的教育缺失,則極其容易影響孩子的一生。
2010年10月16日晚上,河北大學學生李啟銘在校園內將兩名女同學撞飛,導致一人受重傷,一人死亡。撞人後,李啟銘被聞聲趕來的報案和學生擒獲,但此時李啟銘非但不積極自首,反而衝著攔截他的人叫囂:「有本事你們去告我,我爸爸是李剛」。此話一出,「我爸是李剛」迅速成為當時中國最火的流行語,而李剛也被網友們封為「四大名爹」之一。
2011年1月,河北省望都縣人民法院對此案做出一審判決,認定李啟銘為醉酒駕駛,致使一死一傷,且肇事逃逸,構成交通肇事罪。但因李啟銘家屬已積極賠償死者46萬元,傷者9.1萬元,並取得對方的諒解,最終,李啟銘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至此,這起引發社會軒然大波的案件終於落下帷幕,而李啟銘從拒不認罪到被捕判刑的過程,實際上正體現了父母對他過於溺愛的事實。他究竟如何成為這個樣子的呢?
李啟銘是典型的85後,也是家裡的獨生子,他的爸爸李剛是原河北保定市公安局北市區分局副局長,因此家庭生活條件非常優渥。因此,李啟銘從小就受到了父母的溺愛,無論他想要什麼,父母都會滿足他。漸漸的,他養成了霸道的脾氣,還愛與他人攀比,歧視窮苦人。但他的父母並沒有覺得兒子這樣的性格,有什麼不好,反而依舊溺愛他。
22歲生日時,父母送給了李啟銘一臺奔馳車,這令李啟銘更加豪橫。他經常開著這輛豪車在校園裡穿行,成為學校裡人人皆知的官二代。也正是這輛車和父母的溺愛,令李啟銘釀成了慘劇。
李啟銘被判刑後,父親李剛被調離了北市區,其具體去向,無人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李剛因兒子李啟銘受到了不少的社會輿論指責,他的工作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如今,李啟銘早已出獄,但據說他出獄後李剛卻不敢認這個兒子。一是因為這個兒子帶給自己很大的負面影響,二是這個被自己從小溺愛到大的兒子,應該接受更為殘酷的社會考驗。不僅如此,雖然李啟銘已經表示會改過自新,但目前為止,依舊沒有哪個企業敢接受他。這位從小目空一切的公子哥,終於為自己的言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