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媽媽都希望哺乳能一直順利進行,讓寶寶快快成長,然而育兒路上,總有一些小狀況對媽媽進行考驗。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我們常說做嬰兒實在是太幸福,只知道吃喝拉撒沒有煩心事。吃對於寶寶來說,可謂是頭等大事。
但是有些寶媽發現,寶寶長到一定月份,不會像小時候一樣專心吃奶,反而一邊吃一邊在媽媽懷裡扭來扭去,不禁讓人擔心是哪出了問題。
小夏從有寶寶之後,一直給寶寶吃奶粉,寶寶如今已經4個月了。細心的小夏發現,最近這段時間寶寶吃奶時很不老實。
之前乖乖吮吸的寶寶,最近卻偏在吃奶時來回扭動,小夏擔心是寶寶不舒服,於是叫來老公一起看,老公笑稱這是一條小貪吃蛇。
玩笑歸玩笑,小夏回想一下,自己並沒有給寶寶換奶粉,那麼寶寶在吃奶時這麼不老實,又是因為什麼呢?
寶寶吃奶時動來動去的情況,大多出現在3~5個月的時候。我們要相信寶寶的一切舉動都是事出有因,吃奶時愛動也是如此。
寶寶在三個月之後感官知覺更敏感,消化系統也更完善,因此當他感到不舒服或不適應時,就會通過哭叫表示抗議。
吃奶安撫了他的情緒,讓他不至於哭叫,但令他不舒服的因素還在,因此寶寶就會通過扭動身體的方式來表達。
1. 消化不良
日本育兒泰鬥松田道雄認為,寶寶由於消化系統尚未完善,在3~6個月時他們的腎臟和肝臟在工作了一段時間後,需要調整休息,食量也會相應下降。
寶寶的消化功能不良,令他產生積食、脹氣等不適症狀,但同時奶水的誘惑力又實在太大,寶寶就會出現一邊吃一邊扭動的矛盾表現。
2. 奶水成分變化
65%的媽媽會在產後12周~24周內恢復生理期。這會導致身體激素再次調整,母乳成分也會發生變化。
母乳餵養的寶寶在媽媽恢復月經後,很可能察覺到母乳的「配方」變了,不喜歡「升級版」的寶寶就會一邊吃一邊扭表示嫌棄。
而奶粉餵養的寶寶一旦察覺到媽媽換了奶粉,也會用扭動表示對新口味的不適應。但是這種口感上的不喜歡,吃一段時間後會有所緩解。
3. 吸不動奶水
母乳餵養的寶媽有一些在3個月之後奶水就不那麼足了,而寶寶的小嘴反而越來越有力,吸出的奶水供應不上寶寶,寶寶就會失去耐心。
奶粉餵養的寶寶同樣存在這一問題,適用於初生嬰兒的奶嘴型號,此時已經不能滿足他的需求,寶媽要及時換上大一號出奶孔的奶瓶。
1. 哺乳前清潔
母乳餵養的媽媽在給寶寶餵奶前最好先洗澡,或者用乾淨軟布清潔乳房,天氣炎熱,我們身上有許多汗液和灰塵,注意不要讓寶寶吃進去。
而奶粉餵養的寶寶一定要做好奶瓶的清潔和消毒,高溫天氣,殘留的奶液很容易變質,寶寶吃了被汙染的奶粉容易拉肚子。
2. 母親飲食
研究發現,新生的嬰兒的嗅覺和味覺在腹中時就已經有了相當的發展,出生一周後能區別母乳香味,女嬰比男嬰對甜味更敏感。
媽媽吃的食物一定要謹慎入口,某些食物會影響奶水口味,寶寶敏感的味覺很容易嘗出來,比如蔥蒜類、辣椒等。
有些食物甚至會引起奶水成分變化,哺乳期女性一定不要喝茶、喝酒、咖啡、可樂等,其中某些成分同樣會引起寶寶神經過於興奮。
3. 不要運動後餵奶
運動後人體會產生乳酸,少量乳酸進入乳汁中對嬰兒不會有不良影響,但乳酸會導致乳汁口感發生變化,寶寶有可能因此拒食甚至嘔吐。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