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兒女許多父母是一輩子操不完的心,就拿那些讓自己孩子從小到英國留學的小留學生家長來說吧,疫情期間想方設法想讓孩子回國,為了能讓孩子回國不惜重金,甚至還哭哭啼啼鬧得全國人民都為他們的孩子操起心來,但是在英國疫情稍有好轉之後他們又鬧著去英國留學了,這真可謂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我們不是當事人,他們的難處也許我們不理解,他們送孩子出國留學是他們的權利,我們也無權幹涉,但他們從小將孩子送出國外留學的做法我們是持反對態度,不贊成他們這樣不顧及孩子安全的做法。
也許是還在回國躲避英國疫情的孩子又回到英國了了吧,也許是受英國出臺的新政策影響,近日筆者看到有不少文章稱,英國疫情還沒過,去英國的中國留學生人數不減反而增加了。筆者剛開始認為這是謠傳,光靠這些返回英國的小留學生去英國留學的中國留學生人數就會增加,但讀完相關文章和一些時事新聞之後筆者才明白了人家的說法並非毫無根據。
英國和我國一樣,每年的九月份也會進入招生季節,為了不讓他們國家遭受疫情影響的以依靠國外留學生為主的學校關門,英國政府近期制定了一系列應對疫情的政策,其中最吸引外國人的則是,除了讀大學本科和碩士年限比國內少一年,讀大學期間可以享受免費的醫療保險政策,縮短原有的達到一定年限可以獲得英國國籍之外,現在又修改了在大學畢業之後可以申請在英國工作2年的政策,現在改為4年了,另外在留學生政策改變之後,外國留學生取得綠卡比以前也更容易了。加上現在美國對中國留學生加強了限制,擁有眾多世界名校的英國自然而然就成了那些原先留學美國的學生和準備留學的中國大、中、小各類學生的首選之地,去英國留學的中國學生總數不增加才怪。
毋庸置疑英國的教育環境是比國內輕鬆,高考競爭壓力,就業壓力也沒國內大,去英國留學中、小學生將來可以加入英國籍,優秀點的可以繼續留在英國深造甚至將來居住在英國工作,成績一般的還可以回國上清華北大。而那些大學生、碩士、博士生會因為有了在英國名校讀書深造的資本而在將來選擇留在國外工作或者回國被重用。作為普通百姓,對這些精英家庭的教育方式只能是羨慕,儘管感覺讓孩子從小去留學有些殘忍甚至是不妥當,這樣不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不利於親情間的凝固,不利於國家人才的培養。儘管筆者認為,一個從小接受西方思想教育而缺乏中國傳統愛國教育的人,將來留在國外還好,若歸國將無法擔當將來建設祖國的大任,作為中國人該有家國情懷。儘管筆者認為,長期受西方思想薰陶的人,將來會很難融入中國社會。但筆者還是無權幹涉他們的選擇,更不能對他們的做法進行指責。精英家庭教育孩子的方式我們不懂,可筆者理解作為父母對子女那份愛。
筆者贊成國人走出國門去看外面的世界,也贊成有理想有抱負好兒女去出國留學,但筆者更希望是成人之後的中國人去留學,更希望這些學子們將來都能回國報效國家,「好兒不嫌母醜,好兒女不嫌家貧」發展中的中國需要的是更多的有志青年,需要的是更多有真才實學的愛國的人。錢學森、李四光、鄧稼先等老一輩留學生科學家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屠呦呦、陳薇、袁隆平等當代土生土長的科學家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中國的教育是有許多問題存在,但中國的教育和科研並不比別國差!英國疫情還沒過,去英國的中國留學生人數不減反而增加,只能說明我們的家長還是缺乏對自己國家教育的自信,看來我們的教育工作者還得發憤圖強,策馬揚鞭向世界一流教育靠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