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袋技術的應用現在越來越普遍,蘋果,桃,梨,葡萄都有進行。果實套袋很大程度上保護了果實,但是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比如套袋蘋果黑點病,這屬於一種病害,只有套袋蘋果會發生,沒有套袋的蘋果是不會發生的。
近幾年,套袋蘋果黑點病的發生和危害越來越嚴重,特別是蘋果主產區陝西,山東等省市,這幾年是大為流行。主要危害蘋果果面,病斑大多集中在萼窪處,還有部分在梗窪處或部,發病嚴重的話,這幾個地方都有病斑。發病初期,出現針尖大小的黑點,因為比較小,所以不仔細觀察的話很難發現,後期黑點慢慢擴散變大,部分病斑中間向下凹陷,果實表面稍微變形,田間潮溼或者有創傷傷口的情況下,會流出果膠,果膠風寒後,留下白色粉末。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病斑只存在果實表皮上,並不會深入果肉,不會造成果肉潰爛,嘗起來也沒有苦痘病那樣的苦味,在生長後期和貯藏期也不會擴散蔓延。但是,對果實的商品性有著很大影響。
在防治蘋果黑點病前,首先要了解發病的原因,這樣才能對症下藥,而黑點病的發生,跟以下多個因素有關係。
氣候因素。病菌主要靠雨水和氣流傳播。早在花期,病菌就寄生在萼片上,在果袋內高溫高溼陰暗的環境下,大量繁殖,隨著降雨,病菌接觸到果實,加重黑點病的發生。另外,樹勢旺,果園鬱閉,通風透光性差,地勢低洼有積水,排水不良的果園,發病也比較嚴重。
套袋不規範。有些果農為了節省成本,購買低價劣質果袋,吸水性強,透氣性差,不耐雨水淋刷,導致果袋內溫度高,溼度大,容易貼在果面上,加重發病。再就是,套袋時技術不規範,沒有封好袋口,通氣口沒有打開,病菌順著果柄進入,再加上質量差的果袋,內部環境也差,加重黑點病發生。另外,脫袋時間不同,黑點病發生也不同,特別是降雨後脫袋會加重黑點病發生。
用藥不當。用藥時間不對,藥劑選擇不對,不僅對防治黑點病效果較差,同時影響幼果發育。使用濃度過高,多種農藥混配,很容易產生藥害,也會加重黑點病侵染危害。病菌主要存在在花器殘體處,而噴藥時,常常噴施不到位;只重視套袋前藥劑防治,套袋後就不再防治了,或者使用低廉,質量差的農藥,也會加重黑點病發生。
營養失衡。缺鈣,缺硼的果園,果實容易發生黑點病。修剪量過大,環剝過重,樹體抗性降低;大量施用氮肥,施肥比例不合理,氮,鈣失調,降低了果實抗病能力,容易發病。
對於蘋果黑點病的發生,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防治,不能單靠某一項措施來改善。
1、加強果園管理
保持合理的種植密度,適當間伐或者移栽,重視季節修剪,摘心,抹芽,拉枝等,保持通風透光良好;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避免長期單一施用氮肥,必須要及時施用微量元素肥料,保證營養全面,均衡,提高樹體抗病能力;雨後和澆水後注意及時中耕鬆土;除袋後,儘快清除地面的果袋,並帶出集中燒毀;果實採收後,修剪枯枝,病枝,掃除地面的落葉,雜草,降低田間病菌數量。
2、規範套袋技術
套袋前,注意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紙袋,要求通氣性好,耐雨水衝刷,不怕陽光暴曬不容易風化,同時底部有排氣孔,從源頭減少黑點病發生。並嚴格按照套袋技術進行操作,套好後,再次檢查通風排水口,保持內外空氣通暢,避免果袋內溫度,溼度過大。
3、雨後檢查果袋
降雨前,抽查套袋蘋果,查看是否有黑點病發生,如果發生已經出現黑點,及時打開排水孔,或者將果袋底角剪大,方便儘快透氣散溼。
4、藥劑防治
對於黑點病的防治,要在套袋前就將病菌殺死,這樣才能減少套袋後發病。落花後,全園噴施1次大聲M-45或多菌靈;套袋前,全園噴施1次丙環唑或甲基託布津;套袋後-脫袋前,根據果園溼度情況,每隔15-20天噴藥1次,用藥跟套袋前一樣,注意藥劑輪換施用,同時注意,把握好濃度,不要隨意增加濃度,噴施全面,均勻,到位,以提高防治效果。
蘋果黑點病的發生,跟人為管理不到位有著很大關係,為了避免黑點病的發生,首先要注意選擇合格,優質的果袋,按要求規範套袋,同時在花後,套袋前,套袋後及時用藥防治,這樣就能很大程度控制黑點病發生。日常多施用有機肥,及時修剪,保持果園內溼度合理,通過多項綜合防治,減少黑點病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