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又到了鳳凰花開的時節,又有一批南方科技大學學子即將揚帆起航,昂首邁向下一段「創知、創新、創業」的徵程。南科大紮根中國大地,努力培養具備「家國情懷、全球視野、綜合素養、創新能力」的拔尖創新人才。我們採訪了部分優秀畢業生,回顧他們在南科大幾年的學習生活點滴,分享他們的成長經歷,願他們精彩的青春故事啟發更多學子砥礪奮進、築夢前行。南科大「畢業季故事匯」,即日起在官網、官微推出,敬請關注。
小小的個子,蓬鬆的短髮,滿臉燦爛的笑容。這是南方科技大學樹德書院2016級電子與電氣工程系(簡稱「電子系」)本科生餘夢霞給人的第一印象。這樣的形象,你可能會用「嬌小可愛」來形容,但深入了解後,你會發現,她確實是個「小可愛」,但「嬌」卻與她搭不上邊。「廣東省跆拳道錦標賽第三名,南科大『築夢杯』女子足球賽兩連冠的樹德女足核心成員」,可見她雖「小」卻不「嬌」。而她的「可愛」,則體現在學業、科研、公益、社團活動等方方面面。
「行走的小太陽」是身邊人對她的稱號,「成為一名能用智慧武裝自己、有社會擔當、有血有肉重情義、『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鋼鐵『霞』,」則是她的追求。她即將前往新加坡國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為智能穿戴醫療領域的發展盡一份力。
導師守護成長, 「習武」找到研究方向
「選擇南科大是我做過最正確的選擇,成為南科人讓我倍感幸運和自豪。『Make history together(讓我們一起創造歷史)』使我熱血澎湃,我懷著成為一名Engineer-Scientist(工程師-科學家)的夢想,希望和南科大一起創造歷史。」高中畢業於福建省連城第一中學的餘夢霞,毫不猶豫地報考了南科大。
餘夢霞與導師葉濤課題組合影
有著高中化學競賽經歷的餘夢霞,在大一選擇生活導師時,為爭取心儀導師的認可,「主動出擊」寫郵件給當時《化學原理》的授課教師、化學系教授權澤衛,如願成為了權澤衛的學生。四年裡,在權澤衛的引領和關心下,餘夢霞快速成長。「權老師不僅關心我們的學習生活,還時常邀請我們參加足球、跑步等運動。每一次與導師的交流,都讓我更加積極面對挑戰,能夠高效地進行大學規劃。」四年裡師長的關心和指導,餘夢霞都記在心上,成為她前進的動力。
餘夢霞與課題組夥伴合影
練習跆拳道為餘夢霞打開了「Engineer-Scientist」的大門。一次跆拳道競技賽讓她首次燃起了深入探索傳感器的好奇。比賽期間,她注意到護具裡的電子傳感可以將力量轉換為電信號。懵懂的她被這種神奇的電路結構吸引,多番了解和嘗試後,餘夢霞對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的興趣愈發濃厚。「我相信穿戴式醫療傳感器件將會是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新一代電子技術」,餘夢霞決定選擇加入電子系教授葉濤課題組,從事柔性物聯網傳感的研究。「葉老師經常強調我們要培養『工程師思維』,多嘗試有趣的研究,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做具有創造性的工作,並且在研究過程中給了我很多建設性建議。」她表示,葉濤在學術、工業及音樂領域的卓越表現,也給予她源源不斷的榜樣力量。
「南科大獲取學術資源和鍛鍊能力的平臺有很多。」作為一個南科大豐富資源和雄厚師資的受益者,餘夢霞在對學弟學妹分享中表示,要堅持關注學校的學術資源和校園活動資訊,從中發現並把握適合自己的、感興趣的、可能受益的機會。「人生此刻最珍貴,希望學弟學妹們珍惜和用好學校提供的資源和平臺。」餘夢霞說。
沉心修煉科研,化身國際「霞」
明確專業方向後,餘夢霞開始沉浸在學習和科研中。大學期間,她累計發表國際會議論文3篇、期刊論文1篇,在投期刊論文1篇,其中3篇為一作,在審專利1項,參加2020年IEEE 電路與系統學會學生設計大賽中闖入亞太地區5強。此外,她還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省級大創1項、校級攀登1項。餘夢霞認為,「要拋開得失之心,在自己喜歡的方向下功夫,不計較成績高低,出於對知識的渴望和新興領域的探索不懈努力,最後提升成績是自然而然的事。」
沉下心來做科研之餘,餘夢霞還活躍於各個學術組織,參加各種國際交流活動,儼然成為了一名國際「霞」。2018年她參加「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創新創業訓練營」項目獲路演大賽二等獎;2019年她作為南科大唯一入選者,參與廣東省教育廳「助夢揚帆-優秀大學生海外研學」項目,前往美國哈佛大學研學交流,並在最後的項目答辯中獲得在場哈佛終身教授Choudhary的高度評價。
同年,她在英國Smart World 2019 Conference會場作為唯一本科生作了學術報告,2020年她參加IEEE CASS Student Design Competition,晉級亞太地區5強。爭取到這些機會的背後,是餘夢霞足夠的實力,和不放過任何一個提升自我的契機的堅持。「這些項目和活動讓我能夠站在國際學術舞臺上展現南科大學子的風採,同時也讓我收穫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夥伴,讓我有一種歸屬感。輸贏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我全力以赴。」
餘夢霞在哈佛大學與研學小組合影
此外,她還曾擔任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南科大學生分會的主席,美國光學學會(OSA)和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南科大學生分會的副主席,參與組織多場學術講座、社區公益科普、光學知識競賽。她曾邀請並接待諾獎評委Sun Sverberg做客南科大講堂,作為學生代表與南科大國際諮詢委員會的多位校長和教授交流……這些經歷讓她近距離感受到「大牛」身上的閃光點,幫助她形成國際化的視野。
餘夢霞主持光學科普小課堂
在南科大,許多同學選擇繼續深造,國際「霞」也不例外。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學術面試的時候,面試官提問說:為什麼選擇聯培而不是獨立申請境外高校?餘夢霞給出了她的答案:「攻讀PhD,最重要的是在熱愛的領域找到能夠指導我的伯樂導師。最初我也曾長時間準備申請,並獲得一些學校的口頭offer,但葉濤及Joho Ho教授共同向我拋出橄欖枝,他們都是物聯網傳感研究的專家,希望我在智能穿戴醫療領域有更深入的研究和貢獻。我堅信在他們的共同指導下,能取得更大的科研進步,因此我放棄申請,選擇就讀南科大與新加坡國立大學的聯培項目。」
科研路上,導師和同學的幫助不可或缺,課題組劉宇龍學長的耐心引導給予她極大的幫助,而長期的跆拳道訓練讓她鍛鍊出不懼挑戰的魄力和不輕易放棄的毅力。被朋友稱為「習武之人」的她在體育賽事和學習上都有著不服輸的念頭,憑著一股堅毅的勁兒,一步步攀登科研的山峰。
「武藝高強」的「霍比特戰士」,創新公益的鋼鐵「霞」
餘夢霞常笑言自己是一名「霍比特戰士」(源自電影形象,體型嬌小為其特色)。看到她小巧的模樣,我們很難將她與「習武之人」聯繫起來。四年裡,陪伴餘夢霞的體育運動除了跆拳道還有足球。身材嬌小的她,調侃道:「平時大家『抱團團』的時候,我很難被真實抱到,去年足球半決賽,我們書院從落後到追平再到反超的時候,大家激動得抱在一起哭,但是我就只能做做樣子。作為後衛的我,經常想給大家秀一手頭球防守,但我高高跳起,還是夠不到球,足球總是無情地從我頭上划過。」剛剛加入跆拳道隊的時候,教練曾說:「那個矮個的不行,肯定踢不高」。餘夢霞當時聽了不服氣,拽起「小短腿」「啪啪」來了兩下,教練瞬間刮目相看,「沒想到你腿短短的,還挺有力。」
2019年「築夢杯」排球賽半決賽樹德女足
跆拳道的訓練生活充滿酸甜苦辣。枯燥的拉韌帶練體能,「變態」減重,淤青流血纏繃帶是家常便飯。作為跆拳道校隊隊員,餘夢霞和她的隊友們代表南科大徵戰於各類跆拳道錦標賽。「分數落後時奮起直追,分數領先時絕不鬆懈,每一場比賽都竭盡全力達到最佳,努力展現南科大學子的跆拳道實力。」餘夢霞比賽遇到的都是身高高一截的對手,跑是犯規,打不過也只能往上頂,「小短腿」配合小腦袋,觀察好對手出招特點,賽前苦練,賽後總結,這是餘夢霞在歷經多次比賽,最終拿下2018年省賽銅牌的經驗。「當我拿著校旗站在領獎臺上的時候,我覺得『霍比特人』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小小的身體也可以擁有大大能量!」餘夢霞回憶道,臉上洋溢著驕傲與自豪。
餘夢霞獲2018廣東省大學生跆拳道競技賽銅牌
餘夢霞有著「習武之人」的勇毅,更有著「習武之人」的「俠義」,充滿愛心的她熱衷於公益活動。社區公益科普課堂、「紅鼻子節」等志願活動中常常有餘夢霞的身影,她說「我希望能盡己所能為公益事業貢獻綿薄之力。」為此,她帶領學術組織與南科公益和校內其他學術組織一起探索公益創新,積極開展公益科普活動,「作為學生,我們很難向社會提供資金和物質方面的支持,但我們能盡己所學所能,通過博覽會參觀、知識競賽、科普課堂的形式,讓更多人了解科學知識,感受科學魅力,這是我們引以為傲的公益創新。」在公益科普課堂上,餘夢霞接觸了許多小朋友,「孩子們的天真活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覺得童心永遠是我們要守護的珍寶,這也是我堅持公益的原因,夢想有一天,也能成為他們心中的『鋼鐵霞』」。
餘夢霞在攻讀博士階段,將繼續通過電子皮膚、電子織物,結合植入設備和體表通訊技術,構建人體體域網,致力於物聯網智能穿戴領域的研究,為智能穿戴醫療領域的發展貢獻力量。回望四年的經歷,餘夢霞表示:「感謝每一個相遇,感恩每一次成長;慶幸自己的堅持,堅持喜歡的運動,堅持嘗試不一樣的事物,堅持碰撞有趣的靈魂!」談及未來,餘夢霞說:「今後的學習生活,我會樂觀應對,繼續鞏固基本技能,紮實基礎知識,為人生新階段做好『戰鬥』姿態。」
來源:南方科技大學新媒體中心 新聞中心 採寫:江一帆
編輯:吳一敏 圖片來源:受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