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宋傑 | 上海報導
中新社
閉店止損?上海3家樂高活動中心近期突然閉店,學員家長稱其「雙11」期間還在低價促銷招生,部分課程的課時時長超過一年,學員先期支付的學費怕是要打水漂。
12月16日,註冊主體為上海智循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智循」)的微信公眾號「樂高活動中心ShangHai」發布《樂高活動中心(瑞虹店、金橋店、海外灘店)閉店聲明》稱:今年9月接到樂高在國內的品牌合作企業西覓亞公司和樂高教育發來的律師函,要求籤署解約協議,承諾在2019年12月31日後撤除所有樂高商標的使用權。在次年8月份停止課程使用,如果不籤承諾書,即刻撤銷樂高品牌使用。
聲明還提到,西覓亞旗下的所有樂高活動中心,都收到西覓亞和樂高要求籤署解約協議的律師函。這可能意味著,除了上海的這3家樂高活動中心,由西覓亞公司此前授權的其他100餘家樂高活動中心也將按照合約規定如期摘牌。
此外,該聲明還表示:「我們了解到樂高不允許新籤代理商和原活動中心建立合作。這種硬著陸的解約方式,直接造成了我方非常嚴重的後果。」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注意到,早在今年10月11日,樂高教育微信公眾號已經官宣終止與西覓亞公司的合作,並且公布了西覓亞公司運營或合作的每家樂高活動中心門店的關閉時間。
西覓亞公司此前是樂高教育中國區許可的可直接運營或者轉授權第三方運營「樂高教育校外活動中心」的合作夥伴。
至於樂高教育為何取消與西覓亞公司在校外業務上的合作,樂高教育於12月19日首次公開回應,終止合作是「由於西覓亞公司違反了包括智慧財產權侵權等多項合同要求,我們認為西覓亞無法達到樂高教育對合作夥伴的要求,亦無法始終如一地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教學體驗」。
那麼,樂高教育、西覓亞公司、樂高活動中心這三者間是怎樣的關係?誰又該為即將摘牌的樂高活動中心的學員負責呢?
上海三家樂高活動中心主動提前摘牌?
樂高教育隸屬於樂高集團,是樂高集團旗下的品牌。
而在西覓亞公司官網「樂高活動中心簡介」一欄顯示,公司目前在全國擁有樂高活動中心155家,覆蓋全國52個城市。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撥打西覓亞公司官方電話,工作人員透露,這155家樂高活動中心大部分都為加盟店,很小一部分是直營店。「我們與樂高教育的合同延續到了去年,今年商談新合同續籤時沒有達成一致,所以品牌的使用權都已被收回。樂高教育的官微上有所有店的地址,並說明了品牌合作到期日,到期後這些店將不能使用樂高品牌也不能使用樂高的專屬課程。上海閉店的3家樂高活動中心屬於一家公司,不是跑路,只是『止損』,現階段還在跟家長進行溝通。」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注意到,上海的這三家樂高活動中心比原定摘牌時間(2019年12月31日)提早了半個月。
對此,經營方上海智循在聲明中給出了理由:「我們從未說我們關閉,所以目前是暫時閉店停止營業。因為如果強行經營下去,我們確實恐將面臨倒閉的風險。我們了解到樂高不允許新籤代理商和原活動中心建立合作。該策略可能會造成的結局就是,樂高的新籤代理商在我們原活動中心周圍布點,導流我們現在的學員。這將又引發一波集體退費。事實上這個推斷可能又一次應驗,一家離我們只有1000米的新樂高活動中心似乎已經開始進場裝修。」
有知情人士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透露,因與西覓亞公司糾紛,樂高就撤銷了其中國代理權,現在令加盟商也無法營業下去。「樂高教育官宣授權終止合作,很多家長來退費,本來想報名的家長也不會來報名了。加盟商要自己去找其他品牌『續命』,或者自己創立一個品牌,但先要把樂高品牌撤掉。上海智循這樣閉店其實也是想讓樂高出面解決相關問題。」
上海智循在聲明中就表示,「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整合一個和樂高活動中心品牌一樣的優質的體系,我們的培訓學校資質申請還沒辦下來。而就在一周前,我們又收到了管理方的摘牌郵件,要求在2019年12月31日撤牌,我們必須停業去調整新的品牌體系。」
樂高教育發聲明,加盟商反彈:「合作非常多」,居然說和我們沒關係?
12月18日,樂高教育發布《關於部分「樂高教育校外活動中心」關閉》稱:「近期,有媒體報導了由西覓亞授權經營的部分『樂高校外活動中心』關閉的新聞。樂高教育在此聲明,該『樂高校外活動中心』門店的『樂高教育』及課程使用權均由西覓亞授權經營。樂高教育從未與報導中提及的門店有過業務關係。」
「樂高教育從未與報導中提及的門店有過業務關係」引發了加盟商的反彈。
「我們和樂高教育的合作非常多。樂高活動中心項目進入中國已經有10餘年了。這10餘年來,樂高器材銷售數據翻到了幾個億,這10年上百個投資人為了該品牌投入了大量資金、資源和精力,和樂高教育一起吸納近50萬家庭了解並傳播該品牌。我經營了樂高活動中心品牌9年……我們也是其中一份子。」上海智循表示。
這種說法也得到了西覓亞公司方面的確認。12月18日下午,西覓亞公司對樂高教育聲明做出回應稱:「2012年至2019年間,西覓亞作為樂高教育中國區許可的可直接運營或者轉授權第三方運營『樂高教育校外活動中心』的合作夥伴,積累客戶提交樂高教育進行『轉授權』的審核。經樂高教育審核、認可的客戶,方可籤約或續約。樂高教育向所有『樂高教育校外活動中心』發授權書並在官網公示,收取版權費,並要求被授權方每年採購不低於10萬元的樂高教育器材。涉事門店曾出現在樂高教育發布的『樂高教育校外活動中心』官方宣傳冊中,也作為優秀示範進行接待和展示,雙方合作頻密、並非沒有業務關係。」
既然有西覓亞公司授權,用的也是樂高教育的品牌、課程,樂高教育為何會說沒有「業務關係」?《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曾聯繫樂高教育公關人員,對方回復稱:「目前階段,我們的回覆還是以聲明內容為主。」
如何平穩過渡?
交了錢卻無法獲得完整的課程,這是一些家長面臨的現實問題。
「如果按樂高聲明稱,2019年年初就終止授權,為何等到10月中旬才向消費者公布?會購買樂高課程的家長都是因為家中的孩子是樂高忠粉。」一位家長在樂高中國官方微博留言說。
「顯然,過渡期的不足導致了事件的發展,西覓亞對此深表遺憾,並在此懇請樂高教育體恤被授權方開拓市場的艱辛、設身處地為消費者考慮,正視問題,採取進一步措施——延長過渡期,為消費者的安置提供切實措施,有效管束樂高教育其他合作方、穩定對市場的幹擾等。同時,西覓亞願提供一切有可能的協助,實現重大變革下的平穩轉變。」西覓亞公司表示。
樂高教育則通過聲明表示,為了實現平穩過渡,樂高教育和西覓亞公司於 2019 年 8 月向所有由西覓亞公司授權經營的合作夥伴提供了一份清晰的計劃,計劃規定在樂高教育品牌及課程使用權失效之前,這些合作夥伴可以在後續五個月內繼續使用樂高教育品牌,並進一步延長課程使用到 2020 年 7 月 31 日。
根據樂高教育的聲明,此次關閉的三家樂高活動中心的負責人方傑分別於 2019 年 10 月 17 日和 2019 年 10 月 21 日以電子郵件回復確認,承諾為其名下三家門店籤署過渡方案。
樂高教育稱,作為過渡方案的一部分,方傑承諾:1.樂高活動中心上海三家門店即刻停止以樂高教育的名義售賣課程;2.如實及儘快告知消費者及業主授權到期時限及過渡方案內容;3.在完成學費退費或已購課時結束之前,避免任一門店關店的情況發生。
「此外,我們還獲知這三家門店於今年『雙11』期間售賣促銷課程,部分課程的課時時長超過一年。該行為明確違反了其過渡方案以及相關法規。目前,樂高教育無法聯繫方傑。西覓亞公司也表示,無法滿足受波及的學生和家長的要求,即退費或重開門店。」樂高教育表示。
對於「雙11」是否存在「割韭菜」的行為,12月20日,「樂高活動中心ShangHai」微信公號回應稱,「從10月11日到12月15日的這段時間中,三家中心總營收305894元,而賣的最多的是三個月內可以消費完的『11課包』,每個小課包的金額只有一兩千元。」但其同時承認,「在銷售過程中,部分工作人員違反規定,賣了課時超過一年的課包。」
「對於家長想要知道的後期方案,我們確實需要時間來解決。」上海智循通過聲明表示,「雖然這輪我們公司被樂高所拋棄,但我們還會盡力為大部分會員尋找最適合的解決方案,該套方案設想包括與新代理商談判,將現有會員倒流到新體系中,最大限度保護會員權益;尋找新的具有辦學資質的企業,同時以品牌和資源的方式進入,重組現有體系,為家長提供更多服務。目前在登記核對會員信息階段,2月20日公布解決方案。」
北京煒衡(上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鞠秦儀律師認為,從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角度來看,無論這幾家提前關閉的店是加盟店還是樂高自身的直營店,無論是何原因結束授權進行摘牌,其幾方存在無論何種糾紛均應當在自身體系內解決,不應當因此影響到普通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更不能直接撇清關係或者互相推諉責任。目前來看,樂高公司應當主動站出來承擔自身的責任,協調涉事的公司,妥善安頓和處置現有消費者,保障他們不受影響。另外,涉事門店如果在明知或應當知道因糾紛存在摘牌可能時,並不採取審慎的態度,及時提醒消費者注意,反而照常收取預付費乃至低價促銷搞活動,那麼是否存在合同詐騙的嫌疑也值得商榷。
編輯 | 李慧敏
編審 | 張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