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大規模擴招,很可能降低碩士學位含金量,你該怎麼辦?

2020-08-22 學亦思

近日,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透露,今年研究生招生規模將比去年增加約18.9萬。


其實歷年來,研究生都以一定的比例擴招,去年擴招人數約6萬。今年18.9萬的擴招人數是去年的3倍多。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這麼大規模的擴招,無疑將使更多的考生「上岸」,加入研究生的行列。

在為這些學生感到高興之餘,我卻有一絲擔憂。

有人說,導師多招學生是好事,既不會拉低研究生學位含金量,又能為國家培養更多的人才。

可真的是這樣嗎?通過我在高校十多年的所見所聞,我認為:如果學生、導師、高校、教育部門都維持原有理念的話,擴招會拉低研究生學位的含金量,導師多招學生並不是一件好事

我為什麼認為大規模擴招會拉低研究生學位的含金量呢?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研究生學位的含金量「已經」在縮水

要判斷是否縮水,我們首先要知道研究生學位的含金量體現在哪兒。

是學位證書嗎?物以稀為貴,當社會上大部分人拿的是本科證書,而你是學位證書的時候,研究生學位的含金量可能體現在那一張紙上。

然而物以稀為貴的情況正在成為過去。人才市場中,手拿研究生學位的人數越來越多了。近20年來,我國博士生和碩士生的畢業人數每年都在不斷增加,已經增長了近10倍。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當大家都拿著閃閃發光的學位證書的時候,重要的就不是你是否能發光了,而是你是不是金子了。只有是金子,才能持久地發光,才更可能擁有用武之地。

因此,我認為含金量不體現在是否擁有學位證書上,而是體現在你在研究生階段學到的能力上。這種能力讓你成為金子。

那麼研究生階段主要培養什麼能力呢?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涉及創造性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實驗設計能力、動手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詳情請看。

在當前的教育方式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養情況如何呢?我認為:不容樂觀。我下這樣的論斷,除了基於自己的所見所聞之外,還基於三類關於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研究。

第一類是針對抽檢到的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注意:被抽檢的論文是已經通過了學位答辯的論文,這些學生已經被授予了學位、擁有了閃閃發光的證書。這些論文理應是全部合格的。

在被抽檢到的論文中,有近2%學術型碩士論文被專家評為「不合格」;有6%的專業碩士學位論文被評為「不合格」。

來源《不合格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典型特徵——基於論文抽檢專家評閱意見的分析》



科研能力不足是這些「不合格論文」最嚴重的問題,1/3以上的論文都有這個問題。

來源:《不合格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典型特徵——基於論文抽檢專家評閱意見的分析》

第二類研究是關於博士生導師對博士生質量的看法。博士生是由碩士畢業來的,而且大部分是具有相對不錯科研能力的碩士。

在對南京大學100多位博士生導師的調查中,一半以上的博士生導師認為:近年來其所帶博士生的科研能力維持不變或有所降低

來源:《博士研究生培養質量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博士生視角與導師視角的比較》


第三類研究是針對正在讀研的學生的調研。

對全國109個研究生培養單位的63166位研究生的問卷調查顯示,有1/3的學生對自己接受的科研訓練感覺一般或不滿意

《2018年我國研究生滿意度調查》


在現有的招生規模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養已經是如此不容樂觀了,3倍的擴招規模將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2、大規模擴招會加速研究生學位含金量的縮水速度

突然激增的學生數量遇上維持原速增長的導師數量,無疑將會導致師生比大幅減小。

當一位導師帶更多的學生的時候,TA平均分配給每位學生的精力將必然減少。

而目前的事實是,導師對學生指導時間不足,已經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了。

一項對四所高校952名研究生進行的調查研究顯示:2/3的學生達不到和導師一周交流一次;1/2的學生每次和導師談話不超過30分鐘


導師指導時間保證不了,學生科研能力如何提高?

大規模擴招之後,導師的指導時間進一步縮水,學生科研能力不增反降,碩士學位含金量怎會不縮水?

我認為導師指導是提高學生科研能力的關鍵,是因為科學研究和科研能力涉及的概念都很抽象,導師需要耗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給學生講明白。

你也許會問,導師採用統一授課的方式來節省時間不行嗎?不行,「一鍋端」的方式在指導科學研究的時候行不通。

這是因為:即使統一授課給學生講明白了概念,在科研實踐中,學生們也常常不能自發地把自己實際做的事情和那些概念聯繫到一起。理論和實踐聯繫不到一起,科研能力就難以提高。

所以,導師需要給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指導,讓他們把抽象的概念和自己正在做的科研活動聯繫起來,明確指出並解釋他們正處於科學研究的哪個階段,正在培養什麼能力。

3、作為學生應該怎麼辦?

擴招是必然趨勢,學位證書的價值必然縮水。

作為學生,一味羨慕往屆研究生找到好工作的運氣和輕鬆,沒有任何意義。

有意義的事是,保證自己的能力不縮水。在研究生三年時光中,努力培養自己的科研能力,讓自己在以後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夠自如運用這些能力,成為能夠持久發光的金子。

我能給的具體建議是:

在考研時,儘量選擇好的導師。除了人品、行業影響力之外,還要考慮TA能給你提供多少指導。

在讀研時,做好自學的心理準備。導師即使給你再多的指導,能力的提高最終要靠你自己的思考和實踐。



本文作者學亦思,關注研究生階段的師生關係、科學研究、論文寫作。

相關焦點

  • 研究生擴招,但教學質量、碩士學歷的含金量、就業率是否會降低
    究生招生量比往年翻了近一倍,但教學質量、碩士學歷的含金量、就業率是否會降低呢?拿醫學研究生來說。本來一個科室四個導師,每年招四個研究生,但現在卻翻了一倍,招八個研究生,每個導師帶兩個學生,說實話,導師確實有點帶不過來。因為導師要帶三個年級的學生,除了今年新招的,還有往年的二年級學生,三年級學生。
  • 教育部研究第二學位擴招!第二學位含金量如何?你了解麼?
    摘要:目前,已經安排碩士研究生擴大招生規模18.9萬、普通專升本擴招32.2萬。現在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在第二學士學位進行擴招。消息發布之後,#   摘要:目前,已經安排碩士研究生擴大招生規模18.9萬、普通專升本擴招
  • 碩士研究生擴招18.9萬人:怎麼擴,如何招
    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當口,消息傳來——碩士擴招。「今年考上概率肯定變大了。」正等待廈門大學複試的劉達慶盤算著,「原本徘徊在複試線邊緣上的人極有可能被淘汰,這下可能被拉回來」。根據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2020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測算,2019年,考研錄取人數約為80.5萬人。
  • 廣東高校碩士研究生持續擴招
    「目標大學擴招了!」近日,南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專業本科生黃小賓看到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專業碩士擴招的消息後,格外欣喜。眼下正值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不少考生都關心,自己心儀的大學擴招了嗎?
  • 今年研究生招生規模或達110萬人 擴招後「含金量」會縮水嗎?
    前不久,教育部宣布2020年全國研究生擴招18.9萬,對於等待覆試的考生而言,這一消息無疑是一大福音。然而,擴招是否意味著考研更容易,碩士研究生的「含金量」會否因此而縮水呢? 思考擴招=好「上岸」?研究生擴招的消息一出,立即引起考研一族熱議。記者在知乎網站上看到,有關「擴招,讓考研變得更容易嗎?」「哪些學校有可能大幅擴招碩士研究生?」
  • 廣東高校2021年碩士研究生持續擴招 提升研究生培養實力
    廣東共有27所碩士學位授權高校,南方教育智庫獨家統計近3年數據發現,廣東各高校碩士研究生持續擴招,新的一年將有更多的考研學生成功「上岸」,來到廣東繼續大學生涯。注重研究生培養的數量和質量雙提升,教育部3月明確今年擴招18.9萬名碩士研究生,9月又發布《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同月,廣東召開全省研究生教育工作會議,推動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
  • 碩士大幅度擴招,有七萬研究生在送外賣?這種天真的玩笑聽聽就好
    其中,復旦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山大學、鄭州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及新疆大學等七所一流高校的擴招人數更是在1000人以上。教育部也審議通過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表示會大幅度提高專業碩士的招生數量。在研究生大範圍擴招的背景下,一串數據瞬時間走紅了網絡。有數據報告顯示,在我國七百萬外賣騎手中,擁有碩士學位的外賣小哥佔到了百分之一。
  • 又一波擴招!碩士學歷要成為「大白菜」了嗎?
    全國各地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人數.[3]環球時報. (2019). 熊丙奇:「考研熱」的冷思考.[4]袁本濤,王頂明,劉帆.(2012).中國研究生教育規模究竟大不大——基於中、美、英、臺的歷史數據比較.高等教育研究,33(08):53-58.[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展規劃司.(2011).中國教育統計年鑑2010.
  • 2020年研究生再次擴招,高等教育就真的繁榮?碩士含金量前途未卜
    通過推算,想要達到這個目標,每年研究生招生幾乎都要擴招,2020年的擴招幅度將達到5%。這一點從目前廣東多所高校發布的研究生招生簡章中就能窺見一斑。2020年,廣東高校研究生招生幾乎全線上揚,其中尤以中山大學數據增長最為顯著,預計招收研究生(含推薦免試生)將達到7000人,擴招約600人。
  • 考研&第二學位擴招,對考研黨有何影響?
    」行動 前日教育部發布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百日衝刺」十大專項行動,微博連續上了3個相關的熱搜:#將招收40多萬畢業生補充教師隊伍#、#碩士研究生擴大招生規模18.9萬#、#教育部正在研究第二學位擴招#。
  • 大規模集中清退研究生此起彼伏,不下點功夫,想混學歷沒那麼容易
    碩士、博士學歷是很多人不可觸及的夢!可是這裡邊的水很深,很多人進去了,出不來,導致大規模集中清退研究生此起彼伏。一句話,不下點功夫,想要混學歷沒那麼容易!針對這一事件,網友們也紛紛發表看法,部分網友支持清退,你不拿學歷當回事了,學校為什麼還要超期留你呢。也有一部分網友表示同情,覺得博士、碩士可能是因為壓力太大了。
  • 解讀專碩、專博擴招,1998年本科擴招的升級版?
    在9月30日,國務院的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聯合發布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以下簡稱《方案》)。這個《方案》引發了媒體的關注。裡面提到了在2025年,專碩的規模將增加,專碩的招生規模將佔總的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的2/3。
  • 北大:減少學術碩士招生,擴招專業碩士,你還要考學術碩士嗎
    對比學術型碩士和專業型碩士的招生人數,會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專業碩士是碩士擴招的主力軍。越擴招,就有越多的人讀專業碩士。在2018年,全體在讀碩士研究生中已有接近60%為專業學位碩士。要知道,在17年以前,都是學術型碩士佔據主導地位。目前,專業碩士在讀人數接近140萬人。這是不是有相應政策來引導擴招專業碩士呢?
  • 【皮皮灰】研究生擴招記錄
    >擴招6.63萬人,增幅32.72%事件影響:非典SARS2.擴招年份:2009年擴招6.45萬人,增幅14.45%事件影響:金融危機、全日制專業碩士誕生3.擴招年份:2017年擴招13.9萬人,增幅20.84%
  • 這10所雙一流院校,2021碩士研究生擴招人數超過1000人|2022考研
    碩士研究生擴招在2020年已經成了各大網站的熱門詞彙!大規模的擴招對於2021及2022年考研的同學來說,肯定是代表著錄取率的提高。但是同時報考人數也會隨之增長不少。關注麥麥看歷史文稿:《2021年研究生碩士擴招院校名單30所!》2021碩士研究生擴招人數超過1000人的雙一流院校名單其中,鄭州大學,福州大學,海南大學等10所雙一流院校上榜!
  • 研究生擴招18.9萬: 怎麼擴,如何招?
    正等待廈門大學複試的劉達慶盤算著,「原本徘徊在複試線邊緣上的人極有可能被淘汰,這下全被拉了回來」。 根據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2020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測算,2019年,考研錄取人數約為80.5萬。按照計劃擴招18.9萬計算,擴招比例約為23.5%。擴招比例超過20%,又是一個什麼水平?
  • 北大、復旦等高校研究生擴招,宿舍不夠住怎麼辦?
    如果不能親身體驗校園的環境和氛圍,擴招之下研究生們的學習滿意度又會怎樣?近日,一份面向112所高校超10萬名研究生的滿意度調查結果公布,對研究生教育的總體滿意率為82.7%,達到歷年最高。其中,專業學位研究生滿意度高於學術學位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滿意度高於全日制研究生。
  • 國內多所高校明年有望實現碩士研究生千人擴招
    近年來研究生規模逐步擴大,2020年已擴招了18.9萬人,這一數字2021年有望繼續擴大。澎湃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國內至少有7所高校明年有望實現碩士研究生擴招千人以上。例如,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新疆大學研究生院官網今年9月21日公布了《新疆大學2021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章程、專業目錄及參考書目》。
  • 教育部通知:專業碩士大規模擴招,與學碩有何區別,會更吃香嗎?
    於是在今年教育部通過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這份方案明確表示將擴大專業碩士的招生規模,並且招生的數量將擴招至原來總數的三分之二。 這無疑會讓很多考生更多關注到專業碩士,不過在關注專業碩士的同時,學術型碩士與專業型碩士的區別,兩者哪種就業更吃香呢?
  • 廣東多所高校碩士研究生明年擴招,中大擬招7000人
    近日,廣東省大部分高校相繼發布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章程)。經南都記者統計發現,2020年廣東多所高校擬招碩士研究生呈擴招趨勢。其中,中山大學擬招收碩士研究生人數約7000名(含推薦免試生),擴招約600人,兩項數據均居廣東高校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