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推薦人選公示
根據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做好江蘇省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推薦評選工作的通知》要求,為做好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評選表彰工作,實現評選過程讓群眾參與、推薦結果讓群眾認可,體現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充分發揚民主,接受社會監督,現將江蘇省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推薦人選以及備用人選予以公示。公示時間為2020年5月19日至5月25日。
如對公示人選有不同意見,請於5月25日18時前,以電話、傳真、電子郵件或信函等方式向江蘇省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推薦評選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或省紀委監委派駐省總工會機關紀檢監察組反映(信函以到達日郵戳為準)。反映情況須實事求是,提供具體線索或事實依據,提倡實名反映問題。
地址:南京市中山北路202號 郵政編碼:210003
聯繫電話(傳真):025-83536307(8:30-18:00)
省紀委監委派駐省總工會紀檢監察組電話:025-83536205(8:30-18:00)
電子郵箱:jsspmb2020@126.com
江蘇省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
推薦評選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2020年5月19日
江蘇省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推薦人選名單(按推薦單位排序)
1.於成功,男,漢族,1965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南京鼓樓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
該同志任鼓樓醫院新冠肺炎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江蘇省第二批援武漢防疫醫療隊領隊。他帶領南京市第一支132人醫療隊整建制接管同濟醫院1個重症病區,在防疫工作中強化政治擔當,靠前指揮部署,充分彰顯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和醫者的本色擔當。曾獲「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七批省市援疆優秀個人」等榮譽稱號。
2.沈衛民,男,漢族,1963年1月出生,農工黨黨員,研究生學歷,南京市兒童醫院小兒整形外科主任,主任醫師。
該同志是國內小兒整形外科和血管瘤脈管畸形治療的領軍人物,長期致力於顱面畸形、血管瘤脈管畸形的微創治療。每年收治全國各地兒童整形患者5000餘例,先後取得專利30餘項;成立專門救助兒童顱面畸形的「重塑笑顏」基金,先後為百餘名家庭貧困的顱面畸形、身體畸形患兒進行免費治療。曾獲「江蘇省先進工作者」「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3.嚴瑾,女,漢族,1968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南京市拉薩路小學校長,高級教師。
該同志始終堅持以德育人、文化立校,帶領拉薩路小學成為全省踐行素質教育的典範和推進區域教育高位均衡發展的排頭兵,先後培養20多位校長、近80位骨幹教師、3位特級教師,塑造「拉小」教育品牌;組建「百步」教師志願團隊,創新推廣「1+1」融通教育援疆機制,在新疆克州等地建立「帕米爾書院」等項目。曾獲「江蘇省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4.沈斌,男,漢族,1967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橋隧工程一處處長,正高級工程師。
該同志參加過潤揚、蘇通長江大橋和南京長江第三、第四大橋建設。作為南京市橋隧工程處室負責人,積極投身到南京長江五橋、橫江大道工程等項目中,負責建設的項目曾獲國家優質工程金獎及國際橋梁獎等國內外最高榮譽獎項,一些創新技術填補國內空白。曾獲「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5.呂雪瑾,女,漢族,1978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南京新街口百貨商店股份有限公司客服中心高級營業員。
該同志練就「眼看手觸一口準」過硬本領,總結出「四心五勤工作法」,是專家型營業員和品牌銷售狀元,創造了年增加純收入超3千萬元的經濟效益。編寫20多門培訓課件,培訓數萬人次,積極投身公益事業,事跡被編入《新時代基層黨員黨性修養讀本》。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是中共江蘇省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代表。
6.楊春澤,男,漢族,1977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六合區分公司經理,高級工程師。
該同志2011年成立「楊春澤勞模創新工作室」和「黨代表創新工作室」,工作室現已擁有20多項國家專利,個人擁有13項國家專利,曾獲「海峽兩岸職工創新成果獎金獎」等多個獎項,所有專利產品無償奉獻所在企業,產生2.3億元經濟效益。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全國央企楷模」等榮譽稱號,是中共江蘇省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代表。
7.王保成,男,漢族,1981年10月出生,群眾,研究生學歷,南京威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發部經理,工程師。
該同志先後參與注射用聚山梨酯80、丙二醇、聚乙二醇等產品的研發和註冊申報工作,參與《中國藥典》2015版/2020版十多個品種的質量標準增修訂工作。積極聯合製藥企業進行技改研究,成功解決多西他賽注射液、奧美拉唑鈉注射液等多個製劑質量問題,申請專利12項。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8.孫景南,女,漢族,1971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車體車間電焊工,高級工程師。
該同志是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攻關總結出坡口圓圈擺動焊接等89項先進操作法,其中「鋁合金中空型材焊接修復法」創造了焊接修補技藝傳奇,年創效300多萬元,帶領團隊完成「鋁合金車體底架大橫梁裂紋工藝改進」等攻關課題80多項,創效1400多萬元。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勞動模範」「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是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9.田利民,男,漢族,1968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高中學歷,南京衛崗乳業南京加工廠三工段包裝組班長。
該同志把「保證質量,提高效率」作為工作目標,帶領班組嚴格遵守各項工藝及規章制度,杜絕不合格品流入市場,把好產品出廠前的最後一個質量關卡。帶領勞模生產線成員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提出了一套切實可行的優化在線產品採樣方法,降低了運營成本,提高了產品質量。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10.張桂平,男,漢族,1951年8月出生,民革黨員,本科學歷,蘇寧環球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該同志秉承產業報國初心,積極開拓多元化發展道路,累計納稅超115億元,提供就業崗位2萬多個,名列「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前25位。該同志回饋社會,累計捐資捐物總額達6億餘元。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捐款1330萬元,向防疫一線捐贈42.5萬隻防護口罩、77萬副醫用手套、1萬套專業防護服。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11.謝秀榮,女,漢族,1978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高中學歷,南京際華5302公司服裝縫製車間主任。
該同志從一名普通農民工成長為車間主任,是公司有名的「專家」和「首席技師」,帶領班組先後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五一巾幗獎狀」等榮譽。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帶領車間160多人復工並實施「人停機不停」三班制,24小時不間斷生產防疫急需的防護服,用實際行動為抗擊疫情作貢獻。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12.餘偉偉,男,漢族,1981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長安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設備維修技師。
該同志立足崗位攻克技術難題,多次對塗裝廢氣燃燒爐、噴房供排風控制系統等設備進行改善,有效減少燃燒廢氣的排放,累計節約能源成本近92萬元。工作任勞任怨,修復設備時進過60多度的烘爐、滿是漆霧的噴漆室、寒風呼呼的空調器進風口,從不叫苦叫累,較好地起到了表率和模範帶頭作用。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
13.朱春華,男,漢族,1971年2月出生,群眾,大專學歷,南京市六合區春華家庭農場主。
該同志創辦的春華家庭農場始終堅持農業產業標準化,積極應用秸稈還田技術,減少土地汙染,提高耕地質量;積極探索水稻種植新模式——稻鴨共作模式,有效控制化學農藥對環境的汙染,維持了良好的生態環境。農場作為江蘇省水稻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範片,累計推廣雜交稻、粳稻、優質綠色高產新品種等7項新技術。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14.儲小悅,男,漢族,1971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宜興市公安局副局長。
該同志始終戰鬥在刑偵一線,參與指揮破獲刑事案件2萬餘起,連續14年實現命案全破,在「清網行動」中追回逃犯298名。破獲涉黑涉惡案件451起,推行全鏈條打擊合成作戰新機制,為群眾追贓挽損1.5億餘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指揮偵破涉疫案件27起。曾獲「全國優秀人民警察」「江蘇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等榮譽稱號。
15.徐夏民,男,漢族,1964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無錫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職業技能鑑定所主任,正高級講師。
該同志深入推進「項目教學法」和「行動導向法」,採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帶領學生在各級職業技能比武競賽中獲得11個全國冠軍、35個省級冠軍。作為江蘇省數控集訓隊教練,帶領江蘇隊在全國大賽中兩次取得團體總分第一,共獲得11個一等獎和2個二等獎。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模範教師」等榮譽稱號。
16.任勇,女,漢族,1963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無錫市第五人民醫院紅絲帶關愛中心負責人,副主任護師。
該同志從事護理工作三十五年,從1998年延安志願助醫扶貧開始,始終擔負著關愛愛滋病人的重擔。牽頭搭建「無錫市愛滋病病人防治平臺」等愛滋病患者關愛服務平臺,提供愛滋病人院外護理延伸服務,營造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氛圍。曾獲「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工作者」「江蘇省十大傑出志願者」等榮譽稱號。
17.王全智,男,漢族,1970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高中學歷,無錫市穆桂英美食廣場有限責任公司生產部部長。
該同志致力於傳承發揚江南美食技藝,先後在省、市比賽中,獲得多個金、銀獎。他注重在傳統美食的推陳出新上下功夫,總結了糕團製作工藝中的18個製作工藝法,注重帶隊伍育新人,在他的帶領下,所在工場年均營業額增速13.5%。曾獲「全國商貿流通服務業勞動模範」「江蘇烹飪名師」等榮譽稱號。
18.郭軍偉,男,漢族,1972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高中學歷,江蘇紅豆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高級版師。
該同志實現從手工製版到電腦製版成功轉型,憑著過硬打版技術,從一名普通製版工成長為全國技能大師,開發出四大改良版襯衫。創立勞模創新工作室,勇挑「師帶徒」重任,毫無保留將技術和經驗傳授給員工。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身心撲在車間,帶領工友保質保量生產醫用防護服,馳援抗疫一線工作。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
19.陸志林,男,漢族,1973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無錫錫山特種風機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高級工程師。
該同志在紡織機械、糧食機械、電動機械、軌道交通等風機設備研究方面成績突出,獲得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13項。發明國內首例插入式循環風機,開創隔爆型外轉子電機以及軸流風機運用在變頻防爆電動機的先例,實現紡機企業節能減排自動化控制。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20.陳亮,男,漢族,1984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中專學歷,無錫微研股份有限公司加工中心班組副班長,助理工程師。
該同志作為一名新時代的精密模具工,拿手絕活就是把模具精度控制在一微米,先後攻克電子槍模具高精度定位削銑磨複合加工工藝等多項行業技術難題,獲得「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中國模協「精模獎」一等獎等。作為省技能大師工作室創辦人,已培養技術骨幹30多名。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最美職工」等榮譽稱號。
21.何光華,女,漢族,1978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無錫供電分公司電纜運檢室主任、黨支部書記,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該同志獲得國家專利40餘項、省部級以上科技獎項6項,其中《高落差高壓電纜線路無損施工技術創新及應用》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發明的高壓電纜施工系列方法和裝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並推廣至鐵路、通信等行業。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巾幗崗位標兵」等榮譽稱號。
22.周建平,男,漢族,1960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海瀾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高級經濟師。
該同志累計投入20億元加強人才軟硬體建設,培養上萬名專業型、複合型人才。熱衷慈善事業,連續6年開展「多一克溫暖」公益行動,為甘肅、河南、青海等地的學校捐贈超10萬件冬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向武漢捐贈了價值1500萬元醫療設備和物資。曾獲「中國五四青年獎章」「江蘇省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是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23.袁彩鳳,女,漢族,1984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電裝天電子(無錫)有限公司主管。
該同志堅持植根企業沃土,總結了快準穩工作法,從一名外來打工妹成長為懂技術、會管理的新型員工。開創四大檢查手法,有效防止漏檢和誤判,極大地提高了公司產品的合格率;改造自創檢查治具,極大提高自檢效率;組建能率改善小組,為公司節約成本293萬餘元。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江蘇省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是江蘇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
24.熊寶星,男,漢族,1971年10月出生,群眾,高中學歷,宜興市寶星家庭農場主。
該同志從承包20畝蔬菜田起步,將基地發展成千畝級「綠色信譽農業」基地,年產各類無公害蔬菜近千噸,產品遠銷日本等國家,累計創匯近百萬美元。先後幫助70多名農村剩餘勞力解決就業難題,主動聯繫周邊農戶30餘戶,成立了「宜興市寶星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並長期資助革命老區貧困學生,得到群眾好評。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25.陳光俠,女,漢族,1979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科主任,主任醫師。
該同志率先開展早期胃食管癌篩查等業務,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十餘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主動請戰發熱門診,開通「抗擊肺炎手機義診平臺」免費義診,積極投身新冠肺炎快速診斷等科學研究。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是中共江蘇省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代表。
26.金曉婕,女,回族,1975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徐州市公安局泉山分局西關派出所民警。
該同志創新「民生警務」工作法,加強社區警務信息建設,情況熟知率達到100%。積極做好轄區內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機結合,形成靜態安防和動態巡控相結合、時間空間上相互銜接策應的立體「社區治安防控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作為雙警家庭的夫妻二人始終奮戰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曾獲「江蘇省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27.朱永,男,漢族,1964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睢寧縣王集鎮中心小學教師。
該同志是睢寧縣兒童畫教育的主要領頭人,開展鄉村美術教師培育工作,獲江蘇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先後四次被文化部推選為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大使,到美國、以色列等國家傳播中國傳統文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每天下午2至5點堅持線上輔導兒童繪畫,教授「抗疫防控」兒童畫。曾獲「全國模範教師」「江蘇省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28.韓從輝,男,漢族,1967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徐州市中心醫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醫師。
該同志是江蘇省首批衛生領軍人才,先後創建了院生殖醫學中心和東南大學(徐州)生殖醫學研究所,帶領科室進入江蘇省醫學重點專科和省醫學創新團隊行列;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獲得省市級獎勵10餘項,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泌尿外科團隊。曾獲「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9.張懷紅,男,漢族,1982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電焊工。
該同志負責大噸位起重機主焊縫高強鋼焊接,承擔首臺全球最大1600T全地面起重機關鍵焊縫焊接任務。先後完成降本增效項目3項、創新項目72項,創造經濟價值200餘萬元。採用「培訓+輔導+實戰+認證」的行動學習模式,實施具有「人課合一雙認證」特點的教學方法,培養技師6名、高級工24名、多能工50餘名。曾獲「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30.董青,女,漢族,1975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分公司創新業務運營中心副主任、黨支部書記,經濟師。
該同志所負責的營業廳服務質量和銷量保持全國領先,獲得「全國工人先鋒號」稱號。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大力推廣線上辦公,做好應急通信支撐保障,為抗擊疫情做好了服務保障。創建勞模創新工作室,開發培訓課件12個,培訓1000多課時,被評為「示範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曾獲「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中央企業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31.胡增海,男,漢族,1977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徐州金維食品有限公司質量管理員。
該同志進入企業二十年來,一門心思撲在質量管理的第一線,制訂出臺了企業第一部《質量管理手冊》和《質量管理考核辦法》,在產品質量管理的平凡崗位上以實際行動建功立業。先後獨立完成《非發酵性豆製品質量管理手冊》《醬滷肉製品質量管理手冊》及各種工藝文案數十篇。曾獲「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32.丁養銳,男,漢族,1978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江蘇保豐集團公司總經理。
該同志2002年返鄉創立保豐集團以來,公司已成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擁有標準化種子科研、生產基地近4萬餘畝,大、中型農業機械150臺(套),年銷售各類農作物種子2600萬公斤。帶領團隊選育植物新品種達10餘個,經常深入田邊地頭,為農民朋友排憂解難。積極參與公益事業,為新冠肺炎抗疫前線捐款捐物價值6.8萬元。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全國農業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33.趙小九,女,漢族,1983年12月出生,群眾,本科學歷,江蘇晉煤恆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員,助理工程師。
該同志始終把安全生產工作放在首位,面對高溫高壓、易燃易爆、易中毒易腐蝕等艱苦生產環境,認真分析研究並迅速採取合理方法加以調節,多次排除險情。積極參與並負責公司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在氨合成工段遷建中為公司創造了極大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是江蘇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
34.馬奔,男,漢族,1976年10月出生,群眾,中專學歷,徐礦集團張雙樓煤礦綜採二區採煤機維護員。
該同志從一名勞務派遣工成長為礦井的機電維護高級工。從事綜採煤機維護工作後,他先後處理較大機電設備故障80餘次,完成創新創效項目10餘項,創利260餘萬元,其中在9200工作面設計的「噴霧與自動排水聯動裝置」受到國家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專家組好評,被推薦向全國推廣應用。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35.賈強,男,漢族,1988年3月出生,群眾,職業高中學歷,邳州市華瑞糧食種植家庭農場主。
該同志是職業農民中具有創新能力的年輕人,專業種植小麥、水稻,憑著紮實的農技功底和精細化管理,小麥、水稻畝均單產達到2300斤。在日常生產管理中,大力發展訂單生態農業,目前共有土地497畝,先後承擔農業部、江蘇省稻麥綠色高產創建、病蟲害綠色防控、新品種展示、化肥減肥增效等40多個項目的示範。曾獲「江蘇省種糧售糧大戶」榮譽稱號。
36.徐南偉,男,漢族,1963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大外科、骨科主任,主任醫師。
該同志擅長脊柱外科高難度手術,是患者心目中技術精湛品德高尚的名醫,同事眼中認真鑽研的學者。他積極開展科學研究,並取得豐碩成果,獲得國家專利5項,省市級獎項2項。他言傳身教,將自己從醫的寶貴經驗向年輕醫生傳授,所在科室成為「南京醫科大學重點學科」「江蘇省臨床重點專科」。曾獲「江蘇省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37.羅斌,男,漢族,1968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常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三大隊警務技術四級主任,主任法醫師。
該同志在法醫崗位上,為數百起重特大案件定性和偵破起到了關鍵作用,是公安部刑事技術特長專家。他先後勘驗處理各類刑事案件現場2300餘起,出具法醫學鑑定書7000餘份,從未出過差錯。曾獲「江蘇省先進工作者」「全國公安優秀刑警」等榮譽稱號,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是中共江蘇省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代表。
38.顧志平,男,漢族,1963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常州市武進區湖塘實驗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中小學高級教師。
該同志從事教育工作三十餘年,始終奮鬥在教育教學第一線。他堅持親力親為、率先垂範抓課改和教改,其研究成果「嘗試教學法的實驗研究與推廣應用」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基於大語文觀的語文課程結構改革」獲江蘇省教學成果一等獎。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39.劉文洲,男,漢族,1974年5月出生,群眾,大專學歷,江蘇華鵬變壓器有限公司設計師,工程師。
該同志主持和參與開發了一系列有影響力的產品項目和多種管理軟體,多項創新成果獲常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基於虛功原理的變壓器軸向電動力測算》獲得2014年全國變壓器技術學會優秀論文二等獎。開發變壓器優化計算軟體,實現降低成本8%左右、創造直接經濟效益5000多萬元的成果,被行業界譽為不是博士的「軟體博士」。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40.吳宏勝,男,漢族,1977年9月出生,群眾,本科學歷,常州星宇車燈股份有限公司模具部部長。
該同志熟練掌握模具結構原理和維修知識,帶領模具設計開發團隊攻克技術難關,開發的雙色、多色注塑模具,每年節約模具開發成本逾千萬元,打破中高檔汽車車燈模具研發被合資企業壟斷局面。他與軟體公司合作,逐步實現模具自動化生產系統的研發與應用,開創了國內大型模具自動編程的先例。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41.劉雲清,男,漢族,1976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汽車零部件公司智能製造事業部技術總監,工程師。
該同志是公司首席技能專家,取得數十項科研成果、2項發明專利、在國家級期刊發表論文3篇,創造經濟價值約1.5億元;主持研製的高速浮動式HM系列數控珩磨機,性能遠超國外同類設備,且成本為進口設備的四分之一,填補了國內空白。獲得江蘇省職工十大科技創新成果、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全國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42.郭志望,男,漢族,1973年5月出生,群眾,中專學歷,常州市僑裕旅遊用品有限公司噴塑車間主任。
該同志鑽研技術,從一名外來務工人員成長為車間主任。他嚴抓管理求創新,近年來不斷改進車間的生產流程,不斷激發員工的創新動力和創新熱情,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勞動競賽、技術比武,進行師徒結對傳幫帶,著力加強專業技術的培訓,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並實現了安全生產零事故。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43.姚偉忠,男,漢族,1980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常州億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車間主任。
該同志帶頭加班加點,衝在前、幹在先,在生產運作管理和技術研發創新上取得可喜成績。經他提議推廣的「機器換人」方案,使高峰用工量從5000人縮減至2000人,產量翻了三番,人力節省了60%,解決了用工短缺問題問題、降低了用工成本、提高了產量和質量。他獲得實用新型專利124項,發明專利27項。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44.李承霞,女,漢族,1979年12月出生,群眾,初中學歷,常州老三集團服裝一分廠樣衣工。
該同志從輔助工做起,成長為一名服裝高級技工。她將自己總結的操作方法介紹給工友們,幫助他們提高技術水平;同時開展「師徒結對」活動,培養了30多名徒弟,成為企業技術骨幹和操作能手。多次代表企業參加全國和省、市紡織服裝技能大賽,獲得全國紡織服裝製作大賽優秀獎。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45.劉嫣靜,女,漢族,1974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蘇州市姑蘇區特殊教育學校黨支部書記,中小學高級教師。
該同志探索教育規律,從特殊教育「門外漢」成長為全國培智學校課程標準評審專家,並參與全國實驗教材的編寫工作。她帶領學校在省內率先創建長達15年的特殊教育服務體系,實現特殊教育向學前和職業教育的兩頭延伸,並幫助30餘位智障少年成功就業。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江蘇省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46.馬瑜婷,女,漢族,1984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蘇州系統醫學研究所免疫平臺主任,研究員。
該同志從「應激與免疫調控」的全新角度,系統性探索細胞應激、精神應激調控抗腫瘤免疫的分子機制,發現並驗證多個腫瘤治療的新靶點和策略,在《科學》等國際高水平雜誌發表論文48篇,SCI他引4000餘次。她積極承擔國家及省部級重要科研項目,引進多位外國院士開展課題合作。曾獲「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江蘇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稱號。
47.吳德沛,男,漢族,1958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
該同志聚焦血液病診療關鍵環節,創建骨髓移植「蘇州模式」。科室累計移植4000餘例,獲國際骨髓移植最高獎項—「聖安東尼-EBMT」成就獎。創建國家血液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培養學術骨幹近千名。建立中國血液病臨床醫學研究網絡,推動中華骨髓庫的迅速擴容。曾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江蘇省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是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48.李偉光,男,漢族,1972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蘇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二級主任科員。
該同志雙目幾乎失明,勇敢地與病魔抗爭,在12315投訴舉報崗位上開創了不平凡的業績。他靠盲用讀屏軟體熟記各類法規條文和常用數據,在13年時間裡,帶領團隊解答67萬餘件諮詢,受理4.7萬餘件申(投)訴、3.3萬餘件違法舉報,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6030餘萬元。曾獲「全國工商系統先進工作者」「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49.孫惠棟,男,漢族,1973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中專學歷,太倉交通運輸集團有限公司汽車駕駛員。
該同志自1995年進入太倉交運集團從事駕駛員工作以來,從未在家過一個完整的春節,安全行車200多萬公裡未發生有責交通事故,無違章記錄,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每天堅持做好出車前、收班後的車輛檢查工作,確保車輛機械性能是最好的、容貌是最佳的。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50.徐維貴,男,漢族,1984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富士康科技集團鴻準精密模具(崑山)有限公司產品製程技術課長,高級工程師。
該同志主要從事模具加工,先後經歷模具製作等多崗位的鍛鍊,實現了由普通工人到工匠專家的轉型。編寫推廣數控宏程序培訓教程,個人及團隊榮獲專利近30餘項,並成立以他名字命名的江蘇省技能大師工作室和蘇州技能大師工作室;開展職業技能等級培訓,培養512名技術人員。曾獲「江蘇省技能狀元」「江蘇工匠」等榮譽稱號。
51.雷雨田,男,漢族,1973年9月出生,群眾,本科學歷,蘇州寶聯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部長,工程師。
該同志採用獨創的技術,設計生產的多功能頂槍等關鍵設備,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實現整套設備和關鍵部件的自主研發和生產銷售,為我國鋼鐵企業的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技術保障,形成了自主智慧財產權。申請專利20餘項,已獲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17項。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52.劉衛軍,男,漢族,1966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江蘇紅杉樹服飾有限公司設計總監。
該同志連續6年在中國國際時裝周上,發布中國公務休閒裝流行趨勢。全程參與設計製作了北京奧運會25萬件套的志願者服飾,為國慶60周年、70周年慶典活動設計了「國旗方陣」「與時俱進」「區域協調」等多個方陣的服裝,獲得閱兵指揮部的嘉獎。曾獲「全國紡織工業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53.周榮,男,漢族,1970年2月出生,無黨派人士,研究生學歷,蘇州路之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該同志帶領企業成長為智慧機器人、軍民兩用智能控制器一體化解決方案的集成商,產品應用於航天軍工、5G通訊、人工智慧等,智能馬桶蓋控制器技術處於領先水平,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90%。高度重視黨工建設,公司黨總支是省市重點聯繫的非公企業黨建示範單位、先鋒基層黨組織。熱心公益慈善事業,累計捐款捐物價值超2億元。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54.胡毓芳,女,漢族,1969年5月出生,無黨派人士,大專學歷,蘇州太湖雪絲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級經濟師。
該同志創辦蘇州太湖雪絲綢公司,發展為新三板上市企業,年銷售達2.3億元。建設桑蠶基地1000畝,以「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發展蠶桑特色文旅產業,近三年累計接待遊客30萬人次;領銜太湖雪勞模工作室,獲得200多項專利、1000多項版權,參與制定3項國家標準、4項行業標準;熱衷慈善事業,捐助總額超過 600 萬元。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紡織工業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55.葛劍鋒,男,漢族,1976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中專學歷,張家港市楊舍鎮善港村黨委書記。
該同志2009年上任以來,帶領村民們創業脫貧,三年甩掉「貧困帽」;2012年,推動善港村與3個鄰村合併,實現村級財力2500萬元、人均年純收入4.2萬元;創新村對村「整村幫扶」新模式,對陝西方塔村等6個村實施整村幫扶,幫助他們走上整村脫貧致富之路;2018年,創辦善港農村幹部學院,成為全國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善港)培訓基地。曾獲「全國農業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56.方韌,男,漢族,1968年3月出生,群眾,本科學歷,蘇州第一建築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副總經理,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該同志負責建設的蘇州博物館新館、蘇州高新區科技大廈項目榮獲魯班獎。主持編制了《建築工程項目施工信息化管理規程》,參與的《石材連接件》等3項成果獲得發明專利。創建勞模創新工作室,完成創新課題6項。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役中,帶領職工168小時建起一座現代化戰地臨時醫院。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57.泮延鎮,男,漢族,1984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江蘇申港鍋爐有限公司工段長,助理工程師。
該同志十七年來,紮根一線、苦練技藝,掌握了平焊、立焊、仰焊等多種焊接技術,焊接合格率名列前茅,迅速成長為申港鍋爐的技術骨幹。多次出色完成技術複雜、操作難度大的焊接任務,先後在蘇州市、江蘇省技能狀元大賽獲得名次,為企業創造了極大的經濟效益。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58.施永祥,男,漢族,1969年1月出生,群眾,初中學歷,蘇州三基鑄造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裝配組長。
該同志研究出了一套獨特的大型設備裝配工藝方法,並設計了一批科學實用的工裝、夾具,提高裝配效率30%以上,降低人工成本25%以上,不僅裝配的精度和美觀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降低了安全風險。他還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國家智能製造裝備發展專項等國家高級別科研攻關項目的實施工作。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59.呂建,男,漢族,1963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黨委書記、校長,中小學高級教師。
該同志創建校勞模工作室,形成了具有海安中學特色的「345高效課堂的教學範式」。海安中學高考成績穩居全省前列,近10年來有150多名學生考取清華北大,其中6名全省第二名、2名省狀元。他主持省級科研課題4個、省級研究項目3個,2017年獲得省教學成果獎特等獎、2018年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曾獲「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60.仲崇俊,男,漢族,1962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主任醫師。
該同志領導完成了胸部惡性腫瘤的綜合治療等多項重點攻關項目,積極開展微創搭橋術等新技術研究,獲得江蘇省醫學科技獎3項,江蘇省衛生新技術引進獎二等獎3項。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第一時間開設發熱門診,從設施、設備、人員安排、後勤保障各方面都做了周密部署,參與了「武漢抗疫」。曾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護理管理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61.姜新,男,漢族,1965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南通海事局四級主辦,助理工程師。
該同志在保障蘇通和滬通兩座世界級大橋建設中,開展現場維護和安全保障,創造了大橋建設期間550萬艘次船舶通航「零碰撞」的奇蹟。期間發現與處理違章行為3600餘起,對施工人員安全培訓2900餘人次,參與大規模水上交通管制55次,科學縮減交通管制時間,為近10萬艘船舶節約運輸成本達4億多元。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交通行業文明職工標兵」等榮譽稱號。
62.張華,男,漢族,1966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江蘇韓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技術副總兼研發中心主任,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該同志推進韓通重工創新轉型,帶動30多家上下遊產業鏈配套企業,4萬多名農村人員就業致富奔小康;承擔實施省成果轉化專項資金項目1個,國家重點新產品1個,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8個,省首臺(套)重大裝備產品6個,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累計申請國家專利54項,其中發明專利9項。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63.葛美才,男,漢族,1966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南通華信中央空調有限公司總裝配車間主任,助理會計師。
該同志參與研發的「數碼渦旋冷凝排風熱回收全新風空調機組」等4項高新技術產品,已廣泛應用於各領域。創建勞模創新工作室,將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與勞模的創新引導作用有效融合,被評為「江蘇省示範性勞模創新工作室」。倡導推行企業「智慧財產權銀行工作法」,推動創新活動日常化、持久化,累計創新成果160多項,獲得智慧財產權專利80多項。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64.吳橙,女,漢族,1978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南通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地面服務部經理。
該同志業務精湛,被多家航空公司聘為教員,主持編寫南通機場《旅客運輸服務手冊》等十多項服務類規章制度。在2019年南通機場新航站樓轉場工作中,制定轉場各類實施方案,組織多次大型演練,圓滿完成新航站樓轉場任務;在疫情防控中,主動站在疫情防控前線,成為疫情防控中的「硬核」力量。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65.韓湧,女,漢族,1981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江蘇大唐國際呂四港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設備檢修部繼電保護副主任,高級工程師。
該同志牽頭完成了多項技術改造工作,憑藉過硬的技術,「啃」下了多項重大缺陷的「硬骨頭」,主持的500KV線路PT、CT改造項目每年為公司增效約250萬元。她發明的科技成果和撰寫的技術論文,多次在全國電力行業獲獎,並取得了1項發明專利和8項實用新型專利的授權。曾獲「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等榮譽稱號。
66.薛馳,男,漢族,1979年1月出生,致公黨黨員,研究生學歷,中天儲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級經濟師。
該同志領導企業躋身中國企業500強,蟬聯江蘇線纜行業第一。他帶領企業開發多個填補國內空白的產品,擁有專利1700多項,培育了八個「單項冠軍」「培育冠軍」「隱形冠軍」產品;發揚勞模示範引領作用,組建中天儲能科技勞模創新工作室,帶動企業全員創新;熱心投身公益事業,企業獲評2018年度江蘇慈善獎。曾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和「江蘇省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67.曾嬿,女,漢族,1984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江蘇蘇洪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該同志採用「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創立了「蘇洪鮮食」生鮮品牌,流轉土地4000畝,建立了35家直營門店,吸納了971名「4050」人員就業,扶持500名微商成功創業。在四川、陝西、新疆、海南等貧困落後地區建立了27個訂單種植基地,先後幫助6930名低收入農民脫貧致富。曾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68.許錢,男,漢族,1973年4月出生,群眾,大專學歷,江蘇南通六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項目工長,工程師。
該同志從木工學徒成長為掌握多項專業技能的「全能手」,詮釋了「行行出狀元」的真諦。他負責的項目在住建部抽查中以零問題列天津南開區第一名,領銜實施的5項QC成果獲得全國工程建設優秀QC成果獎,為項目節約成本千萬元。他創建的項目部職工夜校,被評為「天津市優秀農民工夜校」。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69.倪忠輝,男,漢族,1965年7月出生,群眾,高中學歷,啟東市忠輝果蔬專業合作社社長,助理農藝師。
該同志創辦忠輝果蔬專業合作社,創立「王鮑地產三寶」品牌。他以發展訂單農業為突破口,堅持人工作業,無公害種植,2017年「廟橋牌」山藥被農業部認定為第七批全國「一村一品」。他通過送項目、送資金、送技術等方式,進行精準扶貧,吸納20多名勞動力就業。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是江蘇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
70.張雙印,男,漢族,1983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連雲港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技術大隊警務技術四級主任。
該同志工作以來,查閱指紋檔案數百萬份,破案3800餘起,其中重特大案件200餘起。直接查破吉林延邊「1997特大殺人案」「2014.9.26灌雲特大殺人案」等30餘起部省督辦大案;協助破獲各類命案40餘起。曾獲「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全國公安百佳刑警」等榮譽稱號,先後13次立功,是中共江蘇省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代表。
71.趙廣東,男,漢族,1963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連雲港市紀委常委、市監委委員,會計師。
該同志負責查辦「兩規」案件、留置案件近百件,其中兩起案件入選江蘇省紀檢監察系統「十佳典型案例」;2019年分管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期間,查辦涉黑涉惡案件21件,市掃黑除惡工作得到中央督導組的充分肯定。他在工作中多次遭到威脅和恐嚇,但毫無畏懼,始終堅持黨性原則。曾獲「江蘇省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72.王海川,男,漢族,1964年7月出生,群眾,本科學歷,江蘇傑瑞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究員。
該同志是我國艦載武器控制系統專業帶頭人及行業知名專家,其主持研製的某通用型武器控制系統,已裝備使用,取得了重大的軍事效益和經濟效益。他近期帶領團隊優質高效完成了某新概念防禦系統的論證與試驗驗證工作,該系統對海軍防禦體系建設具有重大的軍事意義。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73.於素梅,女,漢族,1966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連雲港鷹遊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碳纖維設備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該同志相繼完成多條碳纖維生產線、碳纖維預浸布等複合材料設備生產線的設計開發工作,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PAN基碳纖維關鍵設備、配套系統和工程化核心技術,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與進口限制。2017年參與的「幹噴溼紡千噸級高強/百噸級中模碳纖維產業化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紡織工業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74.劉二偉,男,漢族,1986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初中學歷,連雲港贛榆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挖掘機操作工,高級工程師。
該同志參加了贛榆縣新城區南京路、朱稽河大橋等重點工程施工。總結推廣的「三勤四準五穩」工作法,減少了機械故障和磨損,大幅提高挖掘機工作效率。獲得全國挖掘機操作技能競賽第一名、全國第六屆築養路機械操作技能大賽一等獎第一名、「中國大能手」職業技能競技真人秀比賽第一名。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勞動模範」「江蘇省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
75.潘宇,男,漢族,1963年4月出生,民進會員,本科學歷,淮安市淮安區博裡鎮文化廣播電視服務站農民畫兼職輔導員,正研究員級館員。
該同志是淮安市博裡鎮農民畫非遺傳承人、農村致富帶頭人,共創作1400多幅農民畫精品,其中獲得全國金獎4次,其他獎項368次,蟬聯「江蘇省農民美術書法大賽」第三屆至第八屆一等獎,有546幅作品分別被聯合國總部、中國美協等主辦單位展覽、出版、收藏。他培養了一大批優秀農民畫畫師,博裡鎮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農民畫之鄉」。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江蘇工匠」等榮譽稱號。
76.劉雲浩,男,漢族,1965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淮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二大隊大隊長。
該同志先後圓滿完成了青奧會安保、十九大安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安保等重大交通安保任務。共辦理治安刑事案件2100餘起,追究刑事責任500餘人,保護了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嚴密檢查防控,共攔截檢查車輛12.1萬輛次,協助檢查人員25.1萬人次,勸返疫區車輛100餘輛,構築了阻斷疫情的嚴密防線。曾獲「江蘇省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77.祁付珍,男,漢族,1968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外科、肝膽胰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
該同志每年完成三級以上手術600餘臺,會診疑難危重病例30餘臺次。2007年率先開展腹腔鏡肝癌切除術,完成了被稱為「外科手術珠穆朗瑪峰」的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等高難度手術。獲得江蘇省首屆腹腔鏡外科手術視頻大賽肝膽組總決賽第二名、江蘇省肝膽胰外科手術視頻大賽三等獎、ERAS病例點評賽江蘇省賽區第一名,並獲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曾獲「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
78.李葉紅,女,漢族,1972年4月出生,群眾,初中學歷,盱眙石馬山生態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該同志從自己承包果園創業到為果農們提供技術服務,帶領盱眙縣鐵山寺周邊村民從事荒山綠化種植、生態果林開發、林藥套種、農產品深加工等農業開發行業。幫助北山村摘掉了「省級經濟薄弱村」的帽子,同時也帶動了天泉湖周邊120餘名婦女共同致富。曾獲「全國城鄉婦女崗位建功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是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79.謝愛國,男,漢族,1966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淮安市洪澤區高良澗街道辦事處臨河社區居委會黨委書記、主任。
該同志帶領社區居民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時代新路,2019年實現集體經濟收入226萬元,居民人均純收入逾3萬元,社區內建檔立卡貧困戶35戶74人全部脫貧;建成黨群服務中心、社會治理網格化中心、健康宣教中心等。先行試點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新模式,探索「六單閉環」服務模式,精細劃分18個基礎網格,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80.朱林,男,漢族,1955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高中學歷,淮安市淮陰區劉老莊鎮劉老莊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
該同志帶頭拿出50萬元註冊成立村辦建築公司,把自己的招投標資質無償轉歸村集體,每年為村集體創收超百萬元。劉老莊村 3400餘畝土地全部轉成日光能大棚、光伏太陽能發電廠,並引進閔豐食用菌、影視基地等項目,帶動全村 734 名勞動力全部就業。該村先後被評為「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全國爭先創優先進基層黨組織」。曾獲「全國農業勞動模範」「江蘇省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是江蘇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
81.秦光蔚,女,漢族,1963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鹽城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農技推廣研究員。
該同志創新農技推廣「三點」工作法,組織全市耕保專家到村入戶建點、掛點、指點,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參與《江蘇省耕地質量管理條例》等多部法律制定和修改,獲得多項省市科技成果推廣獎、豐收獎和發明專利。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農技推廣工作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是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82.李曉霞,女,漢族,1977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鹽城市大豐區大中街道副主任、恆北村黨委書記。
該同志紮根鄉村,帶領農民致富奔小康,突出景點打造、新村莊建設等重點,積極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使恆北村成為「全國文明村」「國家生態村」「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2019年,實現鄉村旅遊收入2000萬元。曾獲「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江蘇省優秀黨務工作者」「江蘇省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是黨的十九大代表。
83.張蕾,女,漢族,1984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濱海縣人民醫院手術室護士長,副主任護師。
該同志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臨床服務理念,以嚴謹細緻的態度熱情細心護理每位病人。她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履行護士長職責,團結同事、帶好隊伍,是鹽城市手術室護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多年來一直保持「零事故、零差錯、零投訴、零糾紛」。曾獲「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84.徐菊芬,女,漢族,1974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江蘇有限公司鹽城分公司射陽縣盤灣分局局長。
該同志積極參與「智慧農村」建設,帶領團隊普及「國土衛士」「藍天衛士」「商務雲桌面」等智慧平臺,為農村信息化保駕護航,率先實現服務區域3個鎮39個村居移動光纖進村入戶全覆蓋,被稱為「鄉親們最貼心的草帽大姐」。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85.陳竹祥,男,漢族,1968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高中學歷,江蘇鹽阜公路運輸集團有限公司「金扳手維修班」班長。
該同志刻苦鑽研車輛維修技術,精益求精。近5年來,累計維護車輛1220臺次,大修發動機及總成件42臺次,創造經濟效益達360餘萬元。所在「金扳手QC小組」2015年被評為「全國優秀質量管理小組」,2019年被授予「江蘇省工人先鋒號」。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江蘇省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
86.丁志鳳,女,漢族,1979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高中學歷,江蘇富安繭絲綢股份有限公司自動繅車間班長。
該同志多年來始終如一在繅絲生產一線辛勤耕耘,研究創新打結法,有效解決了白廠絲斷頭率高的難題,繅絲勞動生產率因此提高10%。她苦練內功,爭當標兵,獲「江蘇省絲綢工業技術能手」和東臺市繅絲操作技能大賽第一名,帶領車間質量業績考核每年拿第一。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紡織工業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87.宋紅浩,男,漢族,1976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鹽城市鹽都區興達農村電氣化服務有限公司北蔣業務部經理,高級工程師。
該同志從一名基層電工做起,成長為電力行業裡的技能專家,曾獲國家電網配電運檢專業個人全能第一名。成立了「宋紅浩勞模創新工作室」,共取得14項發明成果,其中8項成果獲得國家專利。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培訓學員700多人。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江蘇工匠」等榮譽稱號。
88.梁澤泉,男,漢族,1969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江蘇仁禾中衡工程諮詢房地產估價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正高級經濟師。
該同志堅守社會責任,積極參加「中國光彩事業涼山行」,開啟「十年援疆助學」之路,設立「仁禾獎學金」「仁禾中衡春蕾班」,累計捐款捐物400多萬元,受益群眾千餘人次。帶領公司獲「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數十項表彰。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江蘇省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89.吳紅梅,女,漢族,1984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高中學歷,江蘇榮威娛樂用品有限公司高頻車間線長。
該同志是公司公認的業務骨幹、優秀員工,先後帶出了103名徒弟。她嚴格要求自己,11年中從未因故請過一天假。對來自新疆伊犁州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的職工,她手把手地教他們掌握生產操作工序,幫助提高技能,幫助解決生活困難,用愛心贏得他們信任,增進了民族之間的團結友愛。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90.鄭瑞強,男,漢族,1971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
該同志是全國重症醫學專家。抗擊非典,他寫下「遺書」後毫不猶豫地上戰場;汶川地震後,他衝在搶救第一線。新冠肺炎爆發後,他成為揚州援鄂第一人。他領銜建議國家統一新冠肺炎治療流程,相關論文被《中華重症醫學電子雜誌》第一時間發表。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工作者」「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91.李文西,男,漢族,1983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揚州市耕地質量保護站黨支部書記、站長,農技推廣研究員。
該同志積極組織開發全國耕地質量大數據平臺、縣域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縣域測土配方施肥專家系統,並在全國推廣應用。建立了揚州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實現耕地資源的數位化管理。兩年來,共為全國2560名技術人員實施技能培訓,為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提供了更多專業技能人才。曾獲「全國農業農村系統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92.吳戰宇,男,漢族,1983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江蘇華富儲能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工程中心主任,工程師。
該同志近年來解決新型化學電源及新能源行業關鍵技術難題30多項,獲國家級成果鑑定8項,省部級以上獎勵9項;他主持研發的高原專用蓄電池等創新產品銷售超6億元;獲得授權發明專利9項,實用新型專利26項。他近年來累計進行公益宣講500餘課時。曾獲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和「江蘇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93.曹飛,男,漢族,1977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高中學歷,中國石化儀徵化纖有限責任公司PTA生產中心2#裝置值班長。
該同志先後發明了尾氣治理溫控系統、關鍵機組死角雜質麵團清潔法等十多項先進操作方法。近年來,解決生產難題40多項,增效1200餘萬元,2次獲得中石化管理創新獎。他技能精湛重傳承,熱心傳幫帶,2019年支援四川能投公司,解決50多項問題,使停車4年的裝置順利投產。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94.徐永葆,男,漢族,1969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高中學歷,揚州市江都區開元客貨運出租服務中心愛心車隊隊長。
該同志2005年被推選為公司愛心車隊第三任隊長後,積極參加各項安全活動,嚴格執行交通法規,至今已安全行車220萬公裡。他熱情待客,尊老愛幼,多次受到乘客的表揚,堅守關愛社會、關愛他人理念,每年有兩個月的時間用於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已累計無償付出10餘萬元。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95.周維忠,男,漢族,1969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初中學歷,揚州三新供電服務有限公司儀徵分公司運維採集班副班長。
該同志擔任村電工30年來,堅持以微薄的工資接濟村裡的15戶孤困家庭,21年中悄然墊付電費12萬元以上。他幫助村裡協調解決矛盾200多起,群眾滿意率100%。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他捐贈5000元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江蘇省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
96.劉德寶,男,漢族,1974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揚州市邗江區方巷鎮沿湖村黨委書記。
該同志擔任揚州市邗江區方巷鎮沿湖村黨委書記16年來,帶領村民用9年時間在荒灘水塘上整理土地600多畝,讓210戶以船為家的漁民實現上岸居住。他開辦漁家學堂,發展鄉村旅遊產業,2019年實現旅遊收入3000餘萬元。曾獲「中國鄉村旅遊致富帶頭人」「江蘇省勞動模範」「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是中共江蘇省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代表。
97.錢軍,男,漢族,1971年9月出生,農工黨黨員,研究生學歷,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
該同志積極將基礎醫學和實驗血液學的最新成果應用於臨床,血液腫瘤的表觀遺傳學研究居於國內先進水平。他率先開展了CAR-T細胞治療復發難治B細胞腫瘤手術,主持國家、省、市級課題20餘項,獲省市級獎20餘項。曾獲「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98.楊凌,女,漢族,1971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鎮江市京口區健康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花山灣社區衛生服務站主任,主任醫師。
該同志忠實履行一名衛生工作人員職責,曾7次對突發的危重病人進行急救,其中兩次在街頭直接口對口搶救猝死老人。她常年為社區行動不便的老人送醫送藥,多次自掏腰包為貧困老人墊付醫藥費,成為很多空巢老人「身邊的120」;她熱心公益事業,是多名貧困學生的「社會媽媽」。曾獲「江蘇省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99.湯文輝,男,漢族,1978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江蘇美龍航空部件有限公司技術部副部長,工程師。
該同志帶領工作室團隊解決國產大飛機C919機翼項目生產過程中的加工難題,獲得多個專利。他參與了C919項目中多項複合材料零件加工,攻克了加工過程中散熱不暢等加工技術難題,產品合格率提升了50%。他充分發揮勞模引領作用,共培養480多名技術骨幹。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江蘇工匠」等榮譽稱號。
100.黃漢龍,男,漢族,1965年1月出生,九三學社社員,本科學歷,鎮江中船動力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副總工程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該同志是國家柴油機專業專家級人才、學科帶頭人,先後組織完成多種新型船用柴油機及機組的開發研究和關鍵零部件國產化研製;他帶領團隊成功開發出雙燃料發動機等多項高新技術創新成果,先後獲得省、市科學技術獎,為公司降本數千萬元。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101.張達鑫,男,漢族,1982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江蘇天宏機械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助理工程師。
該同志先後組織開發了「多規格可調指狀卡盤」「翻板機」等產品,使產品市場佔有率由45%提高到70%。他主導設計開發了「多工位低壓鑄造機」等設備,使生產效率提高50%以上。他負責編制的「鎂鋁合金輪轂夾具通用技術規範」成為了國家標準,為企業可持續發展作出了貢獻。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102.沈春雷,男,漢族,1965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江蘇廣興集團有限公司首席技師、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該同志實現了從「小工到總工」、普通瓦工到「省級技能大師」的轉變。他憑藉過硬泥瓦工基本功,獲得全國、省、市技能競賽大獎。他開發的「斜坡屋面防水施工技術」,創造了所做工程屋面滲漏返修為零的記錄。他以第一完成人獲得省職工十大先進操作法、實用新型專利2項。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農民工」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03.錢維勝,男,漢族,1976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泰州市高港區大泗學校副校長,高級教師。
該同志於2014年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援藏支邊,在當地孩子們的挽留下,一留再留,在高原支教五年時間。他是孩子的知心朋友,藏族孩子親切稱呼他為「爸啦」;他愛崗敬業、克己奉公,克服高原反應等實際困難,援藏五年從未請過一天假。曾獲「全國模範教師」「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西藏自治區優秀教育援藏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104.蔡國棟,男,漢族,1966年11月出生,群眾,大專學歷,興化市公安局刑警大隊一級警長。
該同志三十多年來,一直堅守刑偵工作崗位,戰鬥在打擊犯罪工作一線。2011年,他牽頭成立了「老蔡工作室」,總結創新出集「刑偵、圖偵、技偵、網偵、情報信息偵」為一體的合成作戰模式,先後成功偵破了一批有影響的重大惡性案件。他總結了一批技戰法被部、省廳採用推廣。曾獲「江蘇省先進工作者」「人民滿意的政法幹警」等榮譽稱號並記一等功。
105.黃俊,男,漢族,1977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江蘇恆力制動器製造有限公司維修電工。
該同志先後對公司現有100臺設備進行數控自動化改造,實現了一鍵啟動、多機操作;對馬蹄加工中心液壓夾具進行技改,生產效率提高了2倍;設計製造了全自動制動器底板群鑽群攻機14臺,生產效率提升了300%,每年為企業帶來3000多萬元的經濟效益。獲得實用新型專利14項,發明專利3項。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江蘇工匠」等榮譽稱號。
106.蔡偉,男,漢族,1966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藥物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工程師。
該同志三十多年來堅守研發崗位,參與或主持50多個藥物的研究與申報,成功研發了加羅寧(地佐辛注射液)等拳頭產品。累計獲得生產批件30餘件,申報仿製藥、一致性評價項目110餘個,推動18個一致性評價品種獲批,提高我國仿製藥質量,保障群眾用藥安全。曾獲「江蘇省『九五』企業技術創新先進個人」、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107.劉中華,男,漢族,1969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江蘇碩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技術總監,高級工程師。
該同志主要從事病毒學、分子生物學研究等工作,獲得發明專利14項、實用新型專利16項、軟著4項;取得醫療器械註冊證/備案憑證53個。主導研發了傳染病系列病原體核酸檢測試劑盒。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已向29個省市區供應超過60萬支。主導研發的產品累計銷售超10億元。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108.丁雪其,男,漢族,1964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泰興市黃橋鎮祁巷村黨委書記、泰興市學中豬鬃制刷有限公司董事長。
該同志創辦泰興縣第一家個體豬鬃家庭作坊,解決包括40多名殘疾人在內的200多人就業,吸納120個農戶參與,轉移農村勞動力1000多人。熱心公益事業,累計公益捐款200多萬元。將負債280萬元的「貧困村」變為全國有名的 「文明村」。曾獲「全國農業勞動模範」「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江蘇省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是江蘇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
109.凌建軍,男,漢族,1975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江蘇泰隆機械集團公司技能考評辦主任,工程師。
該同志主導開發了核電齒輪箱機組、機器人關節用精密減速機等新產品。所創造的獨特操作法和加工工藝促進多個新產品順利投產,累計創造千萬元的經濟效益。其「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不斷推廣新技術,做好傳幫帶,培養儲備了一大批專業技術人才。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
110.朱偉光,男,漢族,1976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宿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黨總支副書記,副主任技師。
該同志主導建立了宿遷市首家愛滋病確證實驗室、國家級流感網絡實驗室等,實現宿遷市流感病毒雞胚分離等8項檢測技術零的突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完成了近5000份標本檢測,現場指導3家實驗室檢測工作,第一時間排查出新冠肺炎病例。曾獲「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工作者」「江蘇省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111.蔡瑞,男,漢族,1986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江蘇德力化纖有限公司工藝員。
該同志負責公司20萬噸滌綸長絲項目的設備安裝、調試和投產,經常吃住在公司,幾乎每天加班。項目投產後,帶領班組克服各種困難,在短短的幾個月之內,就將新品種的品質做到常規絲的水準。牽頭研發的熔體直紡超細旦半消光25dtexPOY滌綸長絲等五項產品通過「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鑑定」,獲得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112.董玉紅,女,漢族,1982年7月出生,群眾,研究生學歷,江蘇秀強玻璃工藝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研發中心研發部部長,高級工程師。
該同志研發的太陽能鍍膜玻璃實現銷售收入近1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100多個,該技術被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授予技術發明二等獎。研發出的AZO導電膜玻璃產品,填補國內空白。申請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所主持項目通過省級新產品鑑定5項。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是江蘇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
113.陳松,男,漢族,1970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江蘇蘇絲絲綢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副總經理兼技術中心主任,高級工程師。
該同志主持2項省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組織開展高檔桑蠶絲與新型纖維混紡紗生產線建設項目等,年增效益1800萬元;負責開發絹毛混紡紗等新產品數十個,新增年效益400餘萬元,「一種活性陽離子改製劑及其製備方法和改性蠶絲纖維的方法」等科研成果獲得國家專利10餘項。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紡織工業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114.潘裴,男,漢族,1984年11月出生,群眾,本科學歷,泗洪縣沃德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該同志探索實施基地建設、育苗標準、養殖技術等7個方面標準化、統一化、網絡化種養模式,採用「小龍蝦+電商+微商+社區+融媒體」的多元化商業推廣模式,深耕小龍蝦超級IP及衍生品研發銷售,把小龍蝦做成大產業。引領更多青年回鄉創業,累計培訓養殖技術能手近1000人,帶動全縣2000多人從事小龍蝦養殖。曾獲「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榮譽稱號。
115.朱洪斌,男,漢族,1966年11月出生,九三學社社員,大專學歷,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技術主管,正高級工程師。
該同志自主研發10餘類電力油氣自動化檢測裝置在全國推廣使用,降本增效3億餘元,增加供電11.5億千瓦時。獲得授權國家專利30餘項、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勵11項,發明的標準油樣配製技術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和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16.陳曉兵,男,漢族,1967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高中學歷,中國核工業華興建設有限公司霞浦示範快堆項目部主工長。
該同志在嶺澳核電站等一系列國家重大工程中從事土建施工管理,探索應用核電三維建模施工方法,彌補了傳統施工工藝不足,有效解決核電建設埋件安裝難題,保障了進度和質量。曾連續36小時保障核島混凝土澆築,被譽為核島「神醫」,彰顯了新時代核工業人的卓越風採。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
117.徐穎,女,漢族,1967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術研究院首席專家、正高級研究員。
該同志主持完成30多個科研和生產項目。連年在條件艱苦的塔克拉瑪幹沙漠現場工作,2019年野外工作時間超過200天。悉心指導培養20多名年輕業務骨幹,帶領團隊獲得「十二五優秀創新團隊」、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中國石化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118.胡冠九,女,漢族,1969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江蘇省太湖水質監測中心站站長,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該同志是國家環境監測尖端人才,在常州外國語學校事件、響水「321」特大爆炸事故中參與現場監測。2項科研成果獲得科技獎,指導集訓江蘇代表隊獲第二屆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大比武團體一等獎。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全國環境保護系統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是黨的十九大代表。
119.張園,女,漢族,1963年1月出生,民盟盟員,本科學歷,江蘇省腫瘤醫院頭頸外科主任,主任醫師、副教授。
該同志每年門診4000多人次,手術500餘臺,其中高難度、高風險手術佔90%以上。主持了多項頭頸部腫瘤新手術,攻克多個技術難關,涉足十多個手術禁區;所帶領的科室成為全省唯一的頭頸腫瘤外科省級臨床重點專科,主持多項省臨床重大專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課題。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120.殷學斌,男,漢族,1981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南京東機務段動車組司機。
該同志創造了112萬多公裡的安全行車紀錄。帶領勞模工作室團隊積極創新攻關,承接了「一帶一路」沿線10多個國家的對外研修班的實訓交流活動,多項科技成果和合理化建議獲獎。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馳援武漢,擔任高鐵司機黨員突擊隊隊長。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鐵路勞動模範」「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
121.沈洪兵,男,漢族,1964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南京醫科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
該同志推動我國腫瘤分子遺傳流行病學學科躋身國際前列。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他領導團隊為政府決策提供智庫支撐。曾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江蘇省先進工作者」「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兩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22.郭萬林,男,漢族,1960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納米科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教授。
該同志建立了三維應力約束下的彈塑性和蠕變斷裂理論,在飛行器結構安全和智能化方面的力學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領域作出突出貢獻。培養博士44名,碩士32名。曾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23.邱海波,男,漢族,1966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主任醫師、教授。
該同志是我國第一批重症醫學博士,曾參加非典、H7N9禽流感疫情、汶川地震和響水「321」特大爆炸事故等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搶救工作。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作為中央赴武漢指導組專家組成員、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救治專家組成員第一時間奔赴武漢。曾獲「全國抗震救災先進個人」「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24.黃強,男,漢族,1982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張家港港務集團有限公司港埠分公司裝卸機械司機,助理工程師。
該同志獨創《黃強門機操作法》,將生產效率大幅提升50%以上。帶領「黃強工作室」推出53項技術革新和科技攻關,成功申報專利4項,為企業降本增效1000多萬元。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連續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保障運輸。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全國十大最美港口人」等榮譽稱號。
125.榮良群,男,漢族,1962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淮海醫院管理公司副總裁,主任醫師、教授。
該同志引入社會資本成功完成股份制醫院重組,為徐礦醫療板塊新增22個省市臨床重點專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始終戰鬥在最前沿,派出3批22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與「戰疫」前方徐礦醫療隊攜手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江蘇省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推薦備用人選名單(按姓氏筆畫排序)
1.王善春,男,漢族,1967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該同志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省級以上科研項目近10個,其主持的項目曾獲得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近年來,正大天晴年均研發投入15億元,專利申請突破1000件,納稅超過100億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正大天晴捐贈200多萬元。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江蘇省優秀企業家」等榮譽稱號。
2.邢青松,男,漢族,1965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江蘇固城湖青松水產專業合作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
該同志從一個虧損100多萬元的個體戶成長為一名帶動10萬農民共同致富的現代農產品經紀人。2019年,幫助社員推銷螃蟹價值總額達5.84億元。組織3000多戶蟹農,建成六個示範基地和覆蓋全國的營銷網絡,創辦淘寶電子商務村,建立螃蟹研究所、博物館。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江蘇省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3.張冬梅,女,蒙古族,1972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江蘇蘇中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高級工程師。
該同志不斷優化企業各項管理和業務流程,牽頭重建和完善了公司各項規章制度。關心基層一線職工,深入車間走訪,時刻關注車間職工的生產生活狀態,時常探望慰問住院員工。參與完善文體活動中心建設,定期組織各類文娛活動、知識競賽。曾獲「江蘇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4.陳明,男,漢族,1963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中鐵大橋局四公司總經濟師、連鎮鐵路鎮江五峰山大橋項目建設部常務副經理,高級經濟師。
該同志組織開展「大橋杯」勞動競賽活動,按節點對進度、產值、安全、質量和標準化施工進行綜合考評。提出「黨旗飄揚五峰山、支部建在橋墩上」的目標,黨員幹部自覺擔起質量安全組織者、實施者的責任。目前省重點工程項目五峰山大橋建設工程量已完成90%以上。曾獲「安徽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