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中諜6全面瓦解:特務片的女性角色進化論

2020-12-22 做兩件事吧

大眾一向認為《碟中諜》系列發展了22年來,感情戲都不怎麼樣。不過,在2018的《碟中諜6:全面瓦解》問世之後,一切變得不同了。這在《碟中諜5:神秘國度》就有出現一些徵兆:2015年,麗貝卡弗格森在上一集《碟中諜5:神秘國度》出演女主角伊爾莎一角,以英國軍情六處的女特務形象示人,她和阿湯哥飾演的伊森有著不分軒輊的辦事能耐,作為一個女特務,她毫不遜色。

三年後,伊爾莎在第六集又出現了。《碟中諜6:全面瓦解》中她沒和IMF(碟中諜情報局)的伊森他們一起混,獨自做著她被派予的秘密任務,直到最後才為了拯救世界而一起行動。伊爾莎這個角色和《碟中諜3》的女主角茱莉亞非常的不同,她不需要被保護,在這一集裡面不但救了伊森好幾次,甚至伊森必要的時候還會透過「傷害她」的手段去確保任務不要出差錯。而被傷害的伊爾莎也可以不吭一聲、一句話都不用解釋就能理解伊森的所有用意與心意。

當伊森勸她「你應該退出江湖」的時候,伊爾莎反而還會反勸伊森「你應該跟我走」。伊爾莎強悍又聰明,美得很細膩,可是你看她在《碟中諜6:全面瓦解》片尾被綑綁著眼睜睜看班吉被打成豬頭時,憤怒的吼叫和兇狠幾乎能殺死人的眼神和殺氣迸發、甚至自立脫困後馬上迎擊敵人一邊救人的爆發力,就知道了這個角色的血肉羽毛俱豐,她真的可以成為IMF裡最閃亮的一員。阿湯哥真的很棒,他拍《碟中諜》系列至今心胸越益寬廣,不怕女主角能力比伊森強、不怕亨利卡維爾比他高壯帥氣,透過他們,都讓《碟中諜6:全面瓦解》變得更好看。

伊爾莎在《碟中諜6:全面瓦解》這一集也正式與伊森的前任女友茱莉亞做交接。伊森的天命就是無法放下蒼生受苦受難,所以茱莉亞作為伊森的妻子,必須假造死亡過著躲藏的生活,這樣伊森韓特才不會有把柄落在敵人手上。他們不是不相愛,不是不想在一起,可是兩人的徹底不同,成了彼此的絆腳石。所以他們知道總有一天必須分開。茱莉亞知道伊森的愧疚,她告訴他:「我只要知道你在,我就會睡得很安穩。我很快樂。我在我該在的地方,而你也一樣。」天下沒有什麼分手宣言是比這段話更至性真情、更充滿祝福意味的了。

雖然小編很喜歡茱莉亞,但伊爾莎跟伊森就是比較配,這樣的感情關係比較有長久經營的可能性,這時候就不得不承認所謂的門當戶對,有其道理。茱莉亞和伊爾莎,她們在《碟中諜6:全面瓦解》有一幕是咬耳朵講著悄悄話,然後茱莉亞離開,伊爾莎上前,簡單的兩個鏡頭,完成了特務片女性角色的世代與形象變換的交接。

《碟中諜6:全面瓦解》完善了特務片的女性角色進化歷程,伊爾莎就跟超級英雄電影裡的神奇女俠的出現與存在一樣重要,她們擁有卓越的能力不需被保護,甚至可以保護別人。大概就是因為這樣,才讓人覺得麗貝卡弗格森所飾演伊爾莎,美得睜不開眼吧。

相關焦點

  • 《碟中諜6:全面瓦解》:動作片的極致就是這樣
    這次要介紹的是由《碟中諜5:神秘國度》導演克裡斯多弗麥奎裡再次執導,並且新加入」超人」亨利卡維爾飾演中情局首席特務的系列最新續作《碟中諜6:全面瓦解》。單單靠著一小段序幕,這次的《全面瓦解》就已經讓我的心情七上八下,也清楚地昭示了這部《碟中諜》系列的全新續集絕不簡單。
  • 《碟中諜6:全面瓦解》Mission Impossible - Fallout
    用不顯老,引人入勝,無人可擋——至少在令人矚目的《碟中諜》系列中,阿湯哥保持了一股大自然的偉力。系列的第六作提供了最為出色的、數量驚人的動作場面。《全面瓦解》是編劇兼導演克里斯多福·麥奎裡的一個證明,他為電影提供了一個詼諧的、精緻的莊重感。
  • 《碟中諜6:全面瓦解》,簡直是諜戰動作電影的教科書!
    《碟中諜6:全面瓦解》是一部美國諜報動作電影,由湯姆克魯斯主演,前作《碟中諜5》導演克裡斯多弗·麥奎裡回歸執導。且由於《碟中諜6:全面瓦解》上映前就在國外影評網站獲得等同於許多被視為經典動作片的高分,因此更加深觀眾對它的好奇與期待。
  • 《碟中諜6:全面瓦解》:又一部載入影史的美國大片
    萬眾期待的《碟中諜6:全面瓦解》,終於在2018年8月31日,與中國觀眾見面了。這部開始於1996年的美國系列特工大片,十幾年來在國內積累了大量的粉絲群體。有人說,《碟中諜》系列大片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美國大片。
  • 《碟中諜6:全面瓦解》系列最佳 爛番茄新鮮度97%
    《碟中諜6:全面瓦解》系列最佳 爛番茄新鮮度97% 《碟中諜6:全面瓦解》爛番茄好評率97%創系列最佳近日,好萊塢動作冒險巨製、經典特工系列新作《
  • 《碟中諜6:全面瓦解》再次重新定義動作片!
    第6部的《碟中諜6:全面瓦解》,56歲的阿湯哥顯然還寶刀未老,完成多項極為危險的冒險動作,大聰帶著極為飽滿的期望去看這部電影,依然被影片的各種高難度動作震懾到。一查這次《碟中諜6》的作曲Lorne Balfe,他隸屬於漢斯季默作曲公司,這也難怪了。
  • 《碟中諜6:全面瓦解》中國首映 湯姆·克魯斯秀中文
    昨(29日)晚,電影《碟中諜6:全面瓦解》在北京太廟舉行了首映發布會與紅毯禮。導演克裡斯託夫·邁考利與三位主演湯姆·克魯斯、亨利·卡維爾、西蒙·佩吉共同亮相,暢談影片臺前幕後的精彩故事。    《碟中諜6:全面瓦解》目前全球票房累計突破5.39億美元,各大評分網站均好評如潮,被譽為「系列最佳之作」。 8月31日,影片將以2D、3D、IMAX3D、中國巨幕3D、杜比影院以及杜比全景聲制式全國上映。(楊光)
  • 《碟中諜6:全面瓦解》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阿湯哥的《碟中諜》系列最新作品《全面瓦解》。不可能任務小隊(IMF)兩年前生擒了變節特工組織辛迪加的首腦人物所羅門·蘭恩,但是辛迪加的參與力量依然不容小覷他們更名為「使徒」繼續興風作浪。
  • 《碟中諜6》電影正式定名 竟然撞名B社《輻射》?
    《碟中諜6》官方今天終於為這部系列電影的新作確定了他的名字,《Mission Impossible:Fallout》,中文譯名《碟中諜:全面瓦解》。而一些遊戲玩家發現,《碟中諜6》的新名字竟然和B社大名鼎鼎的RPG遊戲《輻射(Fallout)》撞名了,這也引得許多玩家的討論。
  • 《碟中諜6》曝幕後特輯 阿湯哥直升機360度俯衝
    《碟中諜6:全面瓦解》幕後特輯 時長:02:27 來源:電影網 近日,《碟中諜6:異塵餘生》公布了一支幕後特輯,詳盡介紹了影片中湯姆·克魯斯駕駛直升機躲避反派追殺的段落的拍攝過程。
  • 阿湯哥自曝《碟中諜6》腳踝骨折視頻! 亨利卡維爾與安吉拉貝塞特新...
    (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  阿湯哥今天在自己的ins上發布了一張《碟中諜6》的新劇照,展現了他在樓宇間縱身一躍的瞬間,並附言:準備迎接迄今為止最驚心動魄的任務。  《碟中諜6:全面瓦解》日前剛剛公布了正式片名為Fallout,也暗示了劇情將圍繞「核恐怖威脅」展開,而伊森·亨特的第六次任務則是因為他的IMF團隊一次失敗的行動而導致的,這也是副標題的引申含義。  在近日的諾頓秀上,阿湯哥也公布了自己腳踝骨折時的視頻。
  • 《碟中諜6》口碑爆了,IMDb評分9.4是什麼水平?
    很快,阿湯哥的《碟中諜6:全面瓦解》也將會登陸北美院線,如無意外會成為那一周的北美票房冠軍。這個老牌特工系列已經走過了22年,經典是經典,總體評價在類型片當中並不算太高,不過即將上映的新作有望改變這一局面。1.
  • 《碟中諜7、8》背靠背連拍阿湯哥再次玩高難度特技
    由湯姆·克魯斯(Tom)主演的《碟中諜》系列電影一直是行動領域的時代樣本,湯姆·克魯斯以高強度特技開啟了動作的新紀元,自上映以來,《碟中諜》系列電影的情節越來越複雜,動作場面也越來越瘋狂。
  • 《碟中諜》為什麼成為最成功的諜戰電影系列?
    湯姆·克魯斯(下稱阿湯哥)在《碟中諜6:全面瓦解》(下稱《碟中諜6》)中完成了各種神奇的動作戲,譬如在巴黎上空玩命完成HALO jump(高空跳機,低空開降落傘的高危動作)、在克什米爾雪山間開著直升飛機與對手的直升飛機玩「碰碰機」、在倫敦兩棟高樓之間跳躍!
  • 全球最賣座10部間諜大片,《碟中諜6》第三,第一部破10億美元
    湯姆·克魯斯2018年間諜動作大片《碟中諜6:全面瓦解》,自2018年8月31日中國內地上映至今,票房一直勢如破竹,上映23天票房累積11.75億人民幣,是「碟中諜」系列在中國最高票房,也是首部票房闖入10億人民幣俱樂部的間諜動作大片。
  • 許魏洲《愛情進化論》角色正名丁宇揚不是丁立威
    許魏洲等主演的電視劇《愛情進化論》正在熱播中,隨著劇情的發展,許魏洲飾演的丁宇揚與張天愛飾演的艾若曼的感情線正式展開。該劇改編自電視劇《我可能不會愛你》,而許魏洲飾演的投行精英丁宇揚則被網友認為是原版中的丁立威一角。
  • 《碟中諜6》首周末票房&口碑創系列新高 "媽媽咪呀2"蟬聯亞軍...
    派拉蒙影業發行的特工動作大片《碟中諜6:全面瓦解》首周末登陸4300多家影院,開畫周末斬獲6150萬美元,如預期空降最新北美周末票房榜冠軍。《碟中諜6》開畫不但超越前作創下系列最佳開畫表現,同時也是派拉蒙公司今年暑期檔首次登頂周末榜。
  • 《碟中諜6》成功將中文譯名和直譯名不可能的任務詮釋的淋漓盡致
    《碟中諜6》成功地將其中文譯名和直譯名(不可能的任務)詮釋的淋漓盡致。偽裝醫院審訊博士和押運萊恩的兩場諜戲讓人出乎意料異常驚喜,而高空跳傘和直升飛機大戰這兩項不可能的任務的緊張激烈的程度堪比《地心引力》和《星球大戰》。在綠幕盛行的當下,阿湯哥親身上陣每一場戲無疑提高了影片的可信度。值得一提的是《碟中諜6》中女性角色的塑造。
  • 進化論的三大證據相繼破滅
    進化論有三大經典證據:比較解剖學、古生物學和胚胎發育的重演律,可是近年來的研究使得它們相繼瓦解了。一、比較解剖學,暴露了進化論的邏輯錯誤——循環論證。進化論學者用比較解剖學來論證進化,他們認為,人和猿有許多近似之處,所以人就是猿進化來的。其論證的邏輯是:「如果人是猿進化來的,人和猿就會有許多相近的特徵;因為人和猿有許多近似之處,所以人就是猿進化來的。」這完全是一種毫無意義懂邏輯的循環論證。這種似是而非的「證明」貫穿於進化論所有的證據之中。
  • 創造論與進化論
    前面幾章已經提到,自從一八五九年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後,進化的思想像野火一樣迅速在思想界、科學界蔓延,對《聖經》所啟示的創造論提出空前的嚴重挑戰。雖然《聖經》的歷史性已被考古學的證據充分證明,不少人仍把進化論當作科學真理,認為創造論不符合科學,是無法接受的。進化論成為許多知識分子接觸、接受基督教信仰的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