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工學院專業介紹

2020-12-15 高考網

  工學院
  2承擔各級科研項目198項,另參與丁肇中教授主持的AMS-02大型國際合作項目、中山大學與英國BP公司合作的液化天然氣項目,並負責中澳天然氣夥伴基金培訓項目

  2學院注重寓教於研,以科研帶動教學,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專業課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教授開設「專題講座」講授研究領域最新動態;學生主持和參與科研項目研究;結合施工工程進行實習教學

  2注重學生課外科技活動的開展,擁有學生科技活動著名品牌「博雅理念教育項目」之「中小企業交流服務中心」、「紙橋承載大賽」、「智能汽車大賽」、「軟體設計大賽」等

  工學院位於東校區,現有教授15人(博士生導師13人)、副教授14人,高級工程師1人,講師(含師資博士後)22人。學院擁有工程力學、流體力學、熱物理與能源利用技術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以及力學博士後流動站,力學、交通運輸工程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交通信息工程與控制、熱物理與能源利用技術、工程熱物理、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固體力學、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道路與鐵道工程、載運工具運用工程9個二級學科碩士點,還設有軟體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方向)工程碩士專業,並設有3個省(廳)級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智能交通系統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教育廳液化天然氣與低溫技術重點實驗室及廣東省火災物證鑑定技術重點實驗室),1個國際合作建設的研究中心,2個校級研究機構和6個院級研究中心。

  學院把力學與工科本科教學緊密結合起來,注重加強學生的數理基礎,第一、二學年設置統一課程,進行基礎課程的學習,其後兩年再按專業方向進行培養,同時強化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理論與應用力學專業以固體力學、流體力學為基礎,側重於工程結構及工程軟體,培養具有堅實的數學力學基礎,能從事教學、科學研究、工程計算、計算機應用及工程軟體開發等複合型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高等數學、數學物理方法、普通物理、計算方法、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流體力學、結構力學、彈性力學、力學實驗、計算機原理及應用等。

  土木工程專業(與香港大學聯合培養)該專業由應用力學與工程系與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聯合培養。學生第一、二學年在廣州大學城就讀。原則上第二學年度二月底前已學課程考試全部通過,並經香港大學考核合格,且有能力承擔香港大學學費和生活費的學生,由香港大學錄取,第三、四學年在香港大學就讀土木工程專業課程。

  除政治理論課和素質教育課外,其它課程的教學及考試均採用英語。學生修滿學分、各科考試合格並符合學位條例要求者,中山大學頒發「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證書,香港大學頒發「工學學士(土木工程)」證書。第一、二學年學習結束後未被錄取到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就讀的學生,留在中山大學編入應用力學與工程系「理論與應用力學」專業繼續學習,按「理論與應用力學」專業要求培養。

  在中山大學學習期間的學費為30000元/年/人,在香港大學學習期間的學費不低於100,000港元/年/人。

  主要專業課程(在中山大學學習期間):Theoreticalmechanics(理論力學)、Engineeringmathematics(工程數學)、Structuralmechanics(結構力學)、Fluidmechanics(流體力學)、Strengthexperiment(工程力學實驗)、TheoryanddesignofstructureI(結構理論與設計I)、Environmentalengineering(環境工程)、Engineeringdrawing(工程製圖)、Constructionmaterials(建築材料)、Computationalmethod(計算方法)等。

  主要專業課程(在香港大學學習期間):TheoryanddesignofstructureⅡ(結構理論與設計)、Professionalandtechnicaloralcommunicationforengineers(工程師專業會話)、Professionalandtechnicalwrittencommunicationforengineers(工程師專業寫作)、Engineeringdesignandcommunication(工程設計與溝通)、Hydraulicsandhydrology(水力與水文學)、Engineeringgeologyandrockmechanics(工程地質與巖石力學)、Principlesofcivilengineeringmanagement(土木工程管理原理)、Soilmechanics(土力學)、Surveying(測量學)、Trafficengineering(交通工程)、Constructionprojectmanagement(工程項目管理)、Inter-disciplinarydesignproject(跨專業設計實習)、Engineeringhydraulics(工程水力學)、Foundationengineering(地基工程)、Industrialtraining(工程實習)等。

  交通工程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交通工程、道路工程等專業知識,掌握現代信息技術,適應現代交通運輸產業應用與發展以及城市交通建設規劃、勘測、設計、管理、研發等需要的綜合性、創新型應用人才。

  畢業生可以在政府交通規劃或管理部門、城市規劃、設計與建設部門、交通運輸企業、汽車製造企業、教育部門及相關專業諮詢公司,從事交通管理、交通系統規劃與設計、交通信息與控制技術、交通安全技術、新型交通工具設計與應用、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到科研院所、教育部門進行高級研究工作。

  主要專業課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運籌學、數據結構與算法、理論力學、工程力學、自動控制原理、機械工程基礎、工程製圖、工程測量、交通工程導論、道路工程、橋梁工程、交通流理論、交通調查與分析、交通控制與管理、交通規劃原理、交通仿真及應用、交通工具構成原理、運輸經濟學、智能運輸系統、交通地理信息系統、城市軌道交通、現代物流概論,以及金工實習、認知實習、生產實習等。

  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液化天然氣利用及城市燃氣技術方向)內容包括液化天然氣站與低溫行業技術,液化天然氣市場及經營管理知識,天然氣輸配與調峰,LNG及燃氣安全技術,城市燃氣與管網技術,天然氣利用與能源綜合利用技術。

  畢業生就業領域有液化天然氣站、城市燃氣公司、燃氣利用技術公司、熱能動力公司、節能技術公司、大型石油天然氣企業(如中海油、中石化、中石油、BP公司等)、空分與低溫設備公司、製冷與空調設備公司等;以及市政企業及管理部門、能源利用與節能行業技術部門、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公司、各種廠礦(如能源、環保、家用電器、輕工、食品、化工等)的技術和管理部門等。

  主要專業課程:工程熱力學、傳熱學,工程力學、工程流體力學、電工學、低溫與製冷技術基礎、工程材料基礎、機械工程設計與CAD、儀器儀表與計算機控制基礎、流體機械與管網、液化天然氣基礎、國際LNG市場及產業鏈、天然氣燃料特性與能量利用、流動與傳熱數值計算、建築環境學、燃氣(天然氣)輸配與供應、製冷與空調設備、燃氣(天然氣)燃燒設備基礎、LNG及燃氣安全技術等。

  諮詢電話:020-39332312網址:http://egs.sysu.edu.cn/


 

相關焦點

  • 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在興寧東壩朱屋
    2020年11月3日至7日,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曹天忠、中山大學檔案館實體檔案部副主任李敏玲及歷史學系碩博研究生一行9人到梅州地區進行田野調查、文獻搜集與口述訪談,以此挖掘遺落在民間的校史資料。4日下午,考察團到達興寧縣葉塘鎮甘塘村,考察1945年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的辦學舊址東壩朱屋。一段久被湮沒的歷史逐漸浮出水面。
  • 中山大學工學院03級交通工程小夥伴畢業十周年聚會
    少年歸來,這裡是回憶也是家庭         下午,中山大學工學院智能交通研究中心為此次03交通校友畢業十周年聚會舉辦了歡迎儀式。中山大學工學院常務副院長、智能交通中心主任蔡銘教授、中山大學工學院老院長餘志教授、中山大學工學院黨委副書記羅幹坤、中山大學工學院行政辦公室主任劉豔以及多位老師均到場參與。期間,蔡銘老師為各位校友介紹現今中山大學工學院智能交通研究中心的發展狀況,如新成員的加入,新項目的研究等等。緊接著是三位校友代表的精彩發言——回憶過往,嚮往未來。
  • 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專業介紹
    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專業介紹   臨床醫學(八年制)   臨床醫學(五年制)   臨床醫學(眼科視光學方向,五年制)   法醫學(五年制)   醫學檢驗學(五年制)   康復治療學(四年制)
  • 中山大學介紹,中山大學錄取分數線,華中地區各專業分數線匯總
    中山大學介紹,中山大學2019年華中地區(湖北,湖南,河南)各專業分數線匯總。中山大學,中國內地唯一以孫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大學。孫中山先生創辦。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中山大學已經成為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綜合性大學。現由廣州校區、珠海校區、深圳校區三個校區、五個校園及十家附屬醫院組成。中山大學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努力成為全球學術重鎮。今天小編就為你帶來中山大學介紹,中山大學華中地區(湖北,湖南,河南)2019年錄取分數線,供2020高考考生參考。
  • 鹽城工學院人文學院專業介紹
    鹽城工學院人文學院專業介紹 2009-07-16 17:54:56 來源:鹽城工學院
  • 中原工學院助學政策及專業介紹
    學院 2007 年列入國家計劃內招生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如下: 1 、中原工學院 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合作舉辦的紡織工程、市場營銷和會計學專業 3 個中外合作辦學本科項目。2 、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方向、裝潢藝術設計方向和圖片攝影與設計方向)專業本科項目。(河南省 2004 年批准,教育部教外綜函( 2006 ) 103 號通過覆核,批准書編號是: MOE41GB 2A 20040068O ) 該項目學生在國內修完全部學分,成績合格的頒發中原工學院本科畢業證書,授予中原工學院學士學位。
  • 武漢大學(武昌中山大學-第二中山大學)-武昌首義學院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1926年國立武昌大學、國立武昌商科大學、湖北省立文科大學、湖北省立法科大學、湖北省立醫科大學、私立中華大學、私立華中大學合併組建國立武昌中山大學1926年國立北京中俄大學、上海大學(部分師生)併入國立武昌中山大學1927年國立武昌中山大學更名為國立第二中山大學1928年國立第二中山大學停辦1929年國立第二中山大學
  • 這所大學在52年院系大調整時組建,是著名的「八大工學院」之一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一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的985名牌大學,這所大學正式組建於1952年的全國高等學校院系大調整期間,是當時院系大調整,重點建設的八所工學院之一,而且八所工學院也被人們稱為八大工學院。雖說華南理工大學正式組建於1952年,但是實際上,它的辦學歷史可以追溯20世紀30年代,因為華南理工大學的前身,華南工學院的主體是中山大學工學院,中山大學工學院源於1931年成立了中山大學理工學院。在當時也是中山大學比較優秀的幾個學院之一。
  • 北京大學工學院舉辦2020年專業宣講會
    2020年5月5日,北京大學工學院工學文化節之專業宣講會在線上舉行。段慧玲從工學院的歷史背景出發,回顧了工學院發展至今的光輝歷史,同時立足當下,對工學院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她簡明凝練地介紹了工學院下屬七個系及其七個本科專業的基本情況、定位和亮點,為同學們展示了北大工學院作為國際頂尖工學院的風採。各系教師針對本系各專業情況為同學們作了更加深入的介紹。
  • 中山大學招生七成為理科生 五個專業首次招生
    中山大學昨日率先公布2007年本科招生計劃。由於廣東省高考今年實施文理分科、高考成績採用原始分等重大調整,中山大學今年的招生章程也相應有多處修改:院校志願級差從50分調整為30分;文理科分開制定招生計劃,比例為3:7。 2007年,中山大學招生計劃數8250人,與2006年計劃數持平。
  • 華南地區王牌專業大匯總:中山大學臨床醫學,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
    文/獨角獸數學課堂角角老師導語:高考填報志願,很多人會選擇好的學校,有的人會選擇好的專業,假如能報考好學校的好專業,那再好不過了。其實,選擇一個喜歡的專業,一直從事下去,也是人生一大幸事。你又知道哪些學校的專業是最好的嗎?或者說學校的王牌專業是什麼?
  • 江蘇2所工學院,淮陰工學院和鹽城工學院,專業和分數線
    江蘇省的淮安市和鹽城市,除了有勢均力敵的淮陰師範學院和鹽城師範學院,還有另外兩所很相似的理工科大學,那就是淮陰工學院和鹽城工學院。而鹽城工學院名字復始於1996年,鹽城工業專科學校和鹽城職業大學合併,升級為公辦本科院校,成為鹽城市第一所本科院校。
  • 中山大學護理學院專業介紹
    護理學院  2國內最早獲得護理學博士學位授權點單位之一  中山大學護理教育已辦學96年,目前位列中國護理教育前沿。學院現有專任教師17人,其中高級職稱者11人。此外,還聘請了5位香港和美國知名護理學者擔任客座教授。
  • 985名校中山大學及王牌專業介紹,帶你全面的了解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前身是孫中山先生創立於1924年的國立廣東大學。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後,原中山大學文理院系與嶺南大學文理院系合併,組成新的中山大學。1997年,中山大學進入國家「211工程」序列。2001年1月,中山大學進入國家「985工程」序列。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中山大學。
  • 山西大同大學工學院專業介紹
    工學院設有機械工程、電氣工程、採礦工程、建築工程四個系。設有機械製造及自動化、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採煤工程、測繪工程、土木工程六個本科專業及12個專科專業。現有97個教學班,全日制本專科學生3520名。專職教師216名,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3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20多人。
  • 曾經的四大工學院,如今實力怎麼樣?都是我們嚮往的大學!
    第一:華中工學院華中工學院歷經多年發展,如今已經更名為華中科技大學,是我國著名的211,985大學,由教育部直屬,還是位於我國的重工城市武漢,如今有兩個國內排名第一的A+專業,八個在新一輪教育評估中入選的雙一流專業,還擁有著三十一個國家重點專業和二十四個國家特色專業!
  • 當年享譽全國的「四大工學院」如今怎麼樣了?全是985大學
    而蘇聯的大學模式最核心的格局就是以工業性的大學為主,主要培養高精尖的理工科人才於是,在1952年前後,國務院的前身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著手手開始建立最早的四所重點工學院,分別是南京工學院,華南工學院,華中工學院,大連工學院。
  • 中國的「三大理工」,同屬「八大工學院」,全部是985名牌大學
    社會的進步離不開科技的進步,而科技的進步,離不開大學和科研機構的科學研究,在我國的科學研究中,理工類大學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三所理工大學,它們以理工為名,被稱為「中國三大理工」。當然,我們所介紹的這三所理工大學並不是三所最好的理工類大學,中國最好的理工類大學,還要屬清華大學,中科大等高校,而我們介紹的這三所理工大學,是因為以理工為名,所以被稱為三大理工,雖然他們比不上清華,中科大,但是也是985強校,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三所大學。
  • 南方地區全國性大學,中山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
    中山大學同華中科技大學略有不同,中山大學是文理起家的高校;華中科技大學則是工科起家的高校。兩所學校的重點並不相同,擅長的領域也略有不同。不過,中山大學校史更為悠久,解放前就已經成立,並且當時名氣就已遠播;而華中科技大學是建國後才成立的高校,又反覆改名,知名度略低一些。
  • 四大工學院前世今生實力對比:華中工學院成功逆襲
    提及四大工學院,可能不怎麼去關注高校歷史的人不怎麼清楚,但是如果告訴你四大工學院現在對應的高校,應該只要關注過大學的人都知道了!他們分別是華中工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前身)、南京工學院(東南大學前身)、華南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前身)以及大連工學院(大連理工大學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