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新聞網訊(洪珊 於佳穎)哪裡最需要,哪裡就有他的身影;哪裡最危險,哪裡就有他在衝鋒。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他始終舍小家、為大家,忘我奮戰在疫線最前沿,帶領社區幹部為一萬多居民築起一道抗擊疫情、守護生命的堅固防線,贏得了轄區居民的紛紛點讚。他是名副其實的最美逆行者——八裡湖社區黨支部書記李平洪。
心繫一萬多居民安危
八裡湖社區是七裡湖街道轄區內樓棟數、人口最多的一個社區,共有7個居民小區,1個水果市場,一共有58棟樓房,且幾乎都是高層樓房,目前總入住4299戶,總居住人口11718人,工作任務重、防控壓力大。
疫情防控,宣傳先行。李平洪同志帶領網格員登門入戶發放宣傳單,提醒居民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不外出。在充分利用電子顯示屏、橫幅、大喇叭等傳統方式宣傳的同時,通過居民微信群、業主群等新媒體,進行全方位、立體化宣傳,努力做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積極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李平洪同志在擔負整個社區疫情防控的重擔下,以身作則、帶頭示範,主動認領包幹一個片區負責人,挨家挨戶排查湖北返潯人員。在他的示範帶動下,社區全體幹部主動放棄休假,全身心投入摸排工作,上門找不到人就電話詢問,一遍打不通就兩遍、三遍,直到打通為止。截至目前,共排查登記湖北返潯人員52戶139人,連同家屬179人,做到不缺一戶、不漏一人。
自疫情防控啟動以來,李平洪同志從未休過一天假,始終戰鬥在疫情第一線。「我是黨員,也是社區幹部,為了一萬多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我必須帶頭豁出去。」李平洪同志的話語很質樸,行動很踏實,充分彰顯出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責任與擔當。
一天接打電話289個
「天翼景城小區出現確診患者,立即對小區封閉管理。」「請你把患者的詳細情況寫個材料報上來。」「市督查組來了,請你做好檢查準備。」自疫情發生後,李平洪同志的手機不停地在響,最多的一天,接打電話高達289次。
2月11日晚,早在醫院住院觀察的天翼景城小區11棟張某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2月12日晚,張某在家居住的妻子趙某又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旋即由救護車送往醫院救治。
24小時不到,同一個小區,同一棟樓確診了兩例新冠肺炎患者,來勢兇猛,猶如泰山壓頂。
疫情就是「集結號」。在上級的科學指導下,李平洪同志帶領社區幹部雷厲風行,以最快速度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僅用了短短幾個小時就完成疫點設置、值守安排、全面消殺等防控工作,隨即走上了疫點管控正軌。
巡查值守、疫點消殺、送生活用品、完善防控資料、復工復產審核等工作,李平洪同志每天從早到晚,忙得就像陀螺一樣,連喝口水的工夫都沒有,但他從未叫過苦、喊過累。
沒什麼可怕的,跟我上
「我是老黨員,經歷的事多著呢,沒有什麼可怕的,跟我上。」天翼景城疫情防控點臨時黨支部書記李平洪一手推著滿滿一鬥車居民購買的生活用品,一邊招呼同行的協助人員。
自2月12日起,為11棟37戶硬封閉隔離居民免費配送生活用品,同時將生活垃圾清運出來,成為李平洪同志每天的必修課。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哪裡最危險,哪裡最困難,哪裡最需要,他就在哪裡出現、在哪裡衝鋒,時刻把危險留給自己,卻把安全留給別人。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小區黨員志願者周含影同志聽說疫點值晚班人員不夠,主動前來報到:「我是黨員,也是一名退伍軍人,讓我上。」幫扶單位汽車工業園、七裡湖街道環衛所的黨員志願者也紛紛加入其中,每天堅守在疫點開展防控。黨支部是臨時的,但黨性不臨時、責任不臨時、作用不臨時,這是全街道5個臨時黨支部的一個生動縮影。
戰「疫」還在繼續,感動仍在上演。若要問,誰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就是那些不懼風險、衝鋒在前、默默奉獻的社區工作者,而李平洪同志則是他們的傑出代表,用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在平凡中書寫著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