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冠肺炎的新增感染人數完全沒有下降的趨勢,而且在每天新增加的感染者當中至少有一半的人完全找不到感染路徑,是應該開始大面積檢查還是像現在這樣只檢查有症狀者,是應該開始逐步恢復經濟運轉還是應該再次宣布緊急事態宣言,一種迷茫的氣氛籠罩著整個日本社會。。。
近日一個日本東京醫科大學研究團隊披露的調查結果更是讓人瞠目結舌, 根據他們團隊的調查發現,在第一波新冠疫情爆發的2~5月,約有60%的調查對象表示:在出現感冒發燒等新冠疑似症狀之後依然堅持去上班了。
而當時,日本政府的指示是:因為新冠肺炎的初期症狀和感冒相似,因此如果出現感冒症狀,請一定不要出勤。不過目前來看,這項來自日本政府的要求貫徹的並不徹底。
目前這項調查的結果已經於8月4日,在國際醫學雜誌上正式發表。而隨著調查結果的公布,也引發了日本國民的熱議,令人驚訝的是大部分日本人對出現疑似新冠症狀卻仍堅持上班的行為紛紛表示理解,甚至支持的說到:如果是自己可能也會這樣做......
為什麼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人不選擇居家隔離而是堅持要上班呢?我們看看日本網友們的說法:
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如果被發現公司裡的新冠感染源頭是自己的話,那事兒就大了。
所以就算是有感冒什麼的症狀也要裝作什麼事兒都沒有的去上班!只有別人成為感染源頭的時候才能休息。
因為感染者會被當做犯罪者一樣去對待!
不管是好還是壞,這就是日本的現狀。
無論是地震,還是飛彈掉下來了也要工作,不然就沒法生活。
結論是:和新冠病毒相比,大家更害怕的是自己感染的事情被其他人知道......
另外還有許多網友稱:「這才是日本社畜文化的代表」!(社畜--しゃちく,最初源於日本,其意思就是指在公司很順從地工作,卻被公司當作牲畜一樣壓榨的員工)。
其實,從日本人對待疫情的態度上就能充分感受到這個民族所獨有的性格!
一,害怕擔責任,不想突出自己
在日本,無論是好事兒還是壞事兒大家都會儘量和周圍保持一致,不突出自己,保持中庸是日本人的為人處世之道。而且日本人特別害怕擔責任,這也是日本人無論做什麼事兒都含糊其辭,不下結論的原因之一。
相信很多小夥伴一定有過類似的經歷,在去日本醫院看病時醫生從頭到尾都不會給出肯定的回答。當你問醫生:我這會是××病嗎?醫生即便是檢查完認為你得的就是這個病,他也只會說:可能是這個病,你可以吃這個藥看看...
對此,在日本有過生活經歷的人可能已經習慣了,但是對於初次經歷的人來說,聽完日本醫生的結論可能滿腦袋都是問號!
什麼叫「可能」?藥還能「吃看看」?
不過也正是因為日本人害怕擔責任,促使日本人無論幹什麼都非常的細緻,事前準備做的很充分。
譬如在日本籤租房合同前,或是辦理個網絡,買個手機什麼的,工作人員就會在籤約前不厭其煩的講解每一條細則,無論你聽不聽得懂或者是否想要聽,他都會一條一條的詢問你的意見。當然,在日本也是只有這樣的操作,才可以避免日後出現問題時無法劃清責任。
二,不想給別人添麻煩
關於這一點,相信每個生活在日本的人都深有體會。日本這個高素質國家的背後,其實是由無數個極度自律的個體,一直在避免給別人添麻煩的情況下所形成的。
譬如,我們經常看到日本電車上的小孩子,年齡不大但卻可以安安靜靜,老老實實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直到目的地。其實這也是和他們從小的教育分不開的。因為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學校,父母和老師們都會不斷的告誡小孩子,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給周圍的人添麻煩!
於是不給別人添麻煩,在潛移默化中成為日本人做人的準則。直到步入社會,進入職場也時時刻刻的影響著他們,他們就連生病時也是能不請假就不請假。一方面因為太過於看重周圍人的看法,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一旦自己請假,就意味著需要麻煩別人來完成自己的那份工作。
獨有的日本民族性格面對無差別的新冠肺炎疫情,情勢將如何變化,讓我們繼續觀察。。。。
- END -
消息來源:別樣日本
作者:東京小馬哥
公眾號編輯:嵩淼
往期回顧 A
這家開在東京的中華料理店,只用一道菜就徵服了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