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工程,找到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就顯得尤為重要。山東地礦七院發揮地質專業技術優勢,與省派鄉村振興服務隊緊密合作,共同為我縣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探路。
在臨沭縣玉山鎮的海良蘋果合作社,200多畝蘋果樹苗長勢正旺,兩年之後果樹到了盛果期,就能帶來豐厚的回報。
丁海良 臨沭縣海良果樹種植專業合作社總經理:一般的蘋果在五六塊錢,咱的蘋果至少在七八塊錢。
賣的比別人貴,丁海良的底氣來自於腳下的土地。經過省地礦七院的土地質量調查,蘋果園所在地塊天然富含鋅鐵鎂等六大有益元素,在省派臨沭縣鄉村振興服務隊的牽線搭橋下,300多萬元資金已經落地生根。
農村地區產業基礎普遍薄弱,利用好自然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就成了發展鄉村經濟直接而長效的法子。
呂寶平 省派臨沭縣鄉村振興服務隊隊員:我們經過初步調研,認為土地是我們玉山最直接、最基礎、最關鍵的資源,它是鄉村振興稟賦的載體,和最有利的抓手,地礦七院的同志來跟我們對接的時候,我們就達成了一致的意見,要把土地質量的特徵,要給他搞清楚。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再開展鄉村振興工作。
為了快速摸清土地資源條件,山東地礦七院為玉山鎮五個村,義務做了1:10000土地質量調查,圈定了八大塊、五千多畝優質地塊,並作了成果移交。同時還為玉山鎮部分缺水村義務打井5眼,解決了村民的飲水安全問題。
胡自遠 山東地礦七院副總工程師、水文地質所主任:打完井之後,我們對五眼井的水質進行化驗分析,化驗結果顯示,其中有三眼井鍶和偏矽酸的含量,都已經超過或達到了我們礦泉水的命名標準。
摸清資源家底,鄉村振興服務隊在產業發展上,就有了明確的工作方向。
呂寶平 省派臨沭縣鄉村振興服務隊隊員:原有的老產業,像老茶園,我們決定對它進行提檔升級,已有的七彩百合田園綜合體,我們利用這個調查成果,來打造品牌,其他沒有特色產業的地塊,我們決定用它(調查成果)來招商引資。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藉助優質地塊和優質水源的資源特色,鄉村振興服務隊攜手玉山鎮,連續引進高端新型蘋果園,生態種植園、高標準茶園三個項目,總投資規模達到一個億。
張磊 臨沭縣玉山鎮黨委副書記:農業生產種植,傳統模式已經沒有太大競爭力了,我們通過資源稟賦型這種新的探索方式,增加我們品牌化道路,我們逐漸走微量元素含量道路,對我們農產品,提高附加值。
在摸索中創新,省派臨沭縣鄉村振興服務隊提出了打造資源稟賦型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新理念。服務隊和當地黨委政府牽頭組織,依靠山東地礦七院等專業單位摸清資源家底,憑藉資源稟賦發展特色經濟,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五大振興。
王增乾 省派臨沭縣鄉村振興服務隊隊員:在地礦七院的技術支持下,我們在鄉村旅遊、高效農業、品牌發展包括招商引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徐希強 山東第七地質礦產勘查院副院長:發揮我們的技術優勢,發揚我們服務地方的工作熱情,和省派服務隊攜手,共同為沂蒙鄉村振興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