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和《左傳》有關的成語故事?

2020-12-25 新東方在線中小學

成語的起源有很多,例如歷史故事、神話故事、寓言故事等等,那麼你知道,《左傳》作為我國現存的第一部較為完備的編年體史書,有哪些成語是和它有關的嗎?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較為完整的編年體史書,下列成語中,哪個不是出自《左傳》?

A、割須棄袍

B、包藏禍心

C、怙惡不悛

D、冒天下之大不韙

和小師一起來複習一下這四個成語的含義吧!

割須棄袍

仔細回憶一下,這個成語我們之前講過哦!成語「割須棄袍」形容的是戰敗後的狼狽落魄的樣子,這個成語和曹操有關,同學們可以打開這篇文章仔細閱讀哦!《三國演義》中,曹操割須棄袍是為何?

成語「割須棄袍」出自《三國演義》。

包藏禍心

出自《左傳·昭公元年》中的「小國無罪,恃實其罪。將恃大國之安靖已,而無乃包藏禍心以圖之」。原句大意是指小國沒有罪,依賴大國才是它真正的罪過,原本想依賴大國來是自己安定,又害怕大國包藏禍心圖謀自己。

在書中是指楚國暗藏圖謀鄭國的心思,楚國是當時的大國,相比之下,鄭國是小國,現在指心裡懷著害人的惡意

怙惡不悛

看到這個成語,我們先來糾正它的讀音,怙hù惡 è不 bù悛 quān,出自《左傳·隱公六年》中的「長惡不怙,從自及也。雖欲救之,其將能乎?」,這裡的「怙」含義是堅持,「悛」的含義是悔改,怙惡不悛的意思是堅持作惡,不肯悔改。

冒天下之大不韙

這個成語需要注意「」字的讀音 wěi,出自《左傳·隱公十一年》中的「犯五不韙,而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

這句話是用來評價息侯與鄭伯舉兵伐鄭而兵敗逃跑這件事,成語本意是說去做天下人都認為不正確的事情,現在也用來指不顧輿論做壞事。

因此這道題選擇A,割須棄袍出自《三國演義》。

今天的內容你掌握了嗎?記得收藏文章,隨時複習哦!

相關焦點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貪天之功,你還知道哪些與《左傳》相關的成語?
    鄰居說:「你去見一見,封個一官半職,也領一些布和米,省得天天打草鞋了。」,子推說:「晉獻公有九個兒子,只有主公最賢能。晉國屬於主公,這是天意,有些人卻誤以為是自己的功勞。」「偷盜別人財產的人,被人叫盜賊。到晉侯那兒居功求賞等於貪天之功為己有,更加可恥。我願意終生編草鞋,不願意去爭這份功勞。」,鄰居走後,他的母親說:「你是廉潔的人,我是廉潔的人的母親,我們為什麼不去隱居呢?」
  • 放進高考作文裡的《左傳》,原來貢獻了這麼多成語
    《左傳》是《春秋左氏傳》的省稱,又名《左氏春秋》,記事始於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於魯悼公四年(公元前464年),基本與《春秋》重合,記載了這259年間春秋主要諸侯國的歷史,我國春秋時期的歷史賴此留存。隋唐時期科舉的明經取士有儒家「九經」,《左傳》位列其一,後來儒家經典增至「十三經」,《左傳》也一直被奉為儒家的重要經典。
  • 與鼠有關的成語和歇後語都有哪些?
    今年是鼠年,學生特意總結了一些與鼠有關的成語和歇後語,希望能夠與各位進行互動交流學習。鼠目寸光,這個成語一般形容一個人目光短淺,做事情的格局不夠大,看事情不夠遠,為了一時的利益,而忽視長遠的計劃。與之相近的成語就是井底之蛙,鼠肚雞腸,與之相反的成語就是高瞻遠矚,我們老百姓有一句口頭禪:「不要和女人計較,因為女人頭髮長見識短」。意思就是女人有些時候看問題沒有男性看得遠,心量不夠大,總是喜歡斤斤計較。當然學生不是在惡意攻擊女性,希望各位女性同胞諒解。賊眉鼠眼,這個成語一般形容一個人言行舉止不夠端莊,神情飄忽不定,給人一種不踏實的感覺。
  • 三長兩短、七情六慾、八拜之交……有關數字的成語有哪些?
    從一到百,有表示整數的漢字。從一到十,衍生出不同的成語。本文匯總一談。古代表示整數的漢字有哪些?一說是和棺木有關。棺木由六片木材拼湊而成,棺蓋及棺底分別俗稱天與地,左右兩片叫日月,這四片是長木材,前後兩塊分別叫彩頭彩尾。合計是四長兩短。但棺蓋是人死後才蓋上的,所以只稱「三長兩短」作為死的別稱,後來再加入意外、災禍等意思。
  • 下列成語,哪個不是出自《左傳》?
    答案:A解析:割須棄袍這個成語咱們前幾天剛學到,出自《三國演義》你們還記得嗎?包藏禍心出自《左傳·昭公元年》:「小國無罪,恃實其罪;將恃大國之安靖已,而無乃包藏禍心以圖之。」形容形容外表不露聲色,但暗中害人,貶義詞。
  • 成語故事丨數典忘祖
    每晚陪孩子聽一個故事,學一個成語典故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 中華成語故事146┃越俎代庖
    【成語】抱殘守缺【拼音】bào cán shǒu quē【英語】retain what is old and outworn【近義詞】因循守舊、墨守成規、固步自封、膠柱鼓瑟【反義詞】革故鼎新、推陳出新、自我作故(古)、標新立異
  • 與友誼有關的成語故事
    管仲和鮑叔牙的友誼一直被人們所稱讚,有一成語叫管鮑之交,說的就是他們二人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常識中,與友誼有關的成語以及成語背後的故事。一、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是好朋友。起初,管仲和鮑叔牙合夥做買賣。管仲家裡窮,出的本錢沒有鮑叔牙多,可是到分紅的時候,他卻要多拿。鮑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興,罵管仲貪婪。鮑叔牙卻解釋說:「他哪裡是貪這幾個錢呢?
  • 成語臥薪嘗膽的故事是真的嗎?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說起成語臥薪嘗膽,總會想起越王勾踐,因為這是家喻戶曉的歷史故事了。吳國,位於太湖平原的東側;越國,則據有錢塘江以南的紹興-寧波平原,屬於一衣帶水的近鄰。吳、越之間的第一次聯繫,就是以一次爭端開始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載,吳王闔閭以「越不從伐楚,南伐越」,吳國打贏了這次位於「槜裡」(浙江嘉興)的戰役。沒多久,越王勾踐又和吳國在槜裡打了一仗,《左傳》還是記錄為「吳伐越」。此戰中,闔閭被越人砍中腳趾,傷重死了。
  • 與項羽有關的成語故事(中)
    ↑↑↑點擊上面藍字關注我,做個博古通今的美男(女)子↑↑↑與項羽有關的成語故事(中)
  • 雞的成語:和雞有關的成語吉祥話
    關於雞的吉祥成語有哪些?和雞有關的成語吉祥話你知道多少?2017金雞年來到,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帶給大家的帶雞字的吉祥成語,供大家參考!  和雞有關的成語吉祥話  1. 金雞獨立  2. 金雞放赦  3. 金雞消息  4. 連雞之勢  5. 摸雞偷狗  6.
  • 魑魅魍魎 | 每日成語故事 NO.3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成語是其精粹之一,我們每天用三分鐘講解一個成語,以及一個相關的歷史故事。讓孩子在家輕輕鬆鬆每天學會一個成語,豐富其文化知識,出口成章,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漢字】魑魅魍魎【拼音】chī mèi wǎng liǎng【基本釋義】原為古代傳說中的鬼怪。指各種各樣的壞人。
  • 成語故事:鞭長莫及
    【成語】:鞭長莫及【拼音】:biān cháng mò jí【解釋】:及:到。原意是鞭子雖長,也不能打馬肚子。
  • 語文小知識:下列成語,哪個不是出自《左傳》?
    答案:A解析:割須棄袍這個成語咱們前幾天剛學到包藏禍心出自《左傳冒天下之大不韙出自《左傳·隱公十一年》:「犯五不韙而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
  • 瘋狂猜成語之食言而肥的成語故事
    瘋狂猜成語之食言而肥的成語故事 2013-08-23 11:57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這些成語都和南京有關?源於南京的成語有100多個
    最近,一則微博引起很多南京人的注意,微博中,除了列出40多個與南京有關的成語,還詳細介紹了它們背後的典故。知道這些故事原來就發生在家門口,不少南京人備感自豪,大呼長知識!「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詩仙李白的一首《長幹行》讓「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這兩個成語得以流傳千年,也讓中華門外的長幹裡聞名於世。如今,這裡豎著一男一女兩個孩童的雕像。
  • 【成語故事】馬首是瞻
    馬首是瞻,漢語成語,拼音是mǎ shǒu shì zhān,意思原指作戰時士卒看主將的馬頭行事,後比喻服從指揮或依附某人。
  • 《左傳》永不過時,其中兩個歷史故事,藏著安身立命的準則
    《左傳》不好讀,生活中很多朋友也會有這樣的反饋,因為作者善用春秋筆法,雖然晦澀,卻能以小見大,讀起來其實很有意思,那我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左傳》中的兩個故事,來品一品其中的智慧。第一條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對事不對人,很重要。
  • 【成語故事 ·秦】結草銜環
    成語出處:「結草」出自《左傳·宣公十五年》:「及輔氏之役,顆見老人結草以亢杜回,杜回躓[zhì]而顛,故獲之。」「銜環」出自《後漢書·楊震傳》中的注引《續齊諧記》。
  • 歷史故事的成語:有關戰爭的成語故事和典故
    這場戰爭有兩個意義:一是消滅了秦軍主力,農民軍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二是項羽由一個將軍一躍成為聯軍統帥,戰爭開始由滅秦之戰逐漸向楚漢戰爭轉變。  【堅壁清野】這個成語出自《三國志·魏書·荀傕(yù)傳》。  東漢末年,曹操在鎮壓黃巾軍佔領了兗(yǎn)州地區後,雄心勃勃地準備奪取徐州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