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100000+人已關注尚房資訊
華東康橋國際學校地處江蘇崑山。這所學校採用幼兒園至高中的十五年一貫制,初中部畢業生可選擇參加中考或直升高中國際部,畢業後留學世界知名大學。
華東康橋國際學校的創辦方臺灣康軒文教集團,是臺灣第一家專業中小學教材出版企業,「康軒」也是臺灣最有影響力的中小學教材領導品牌。
2002年,康軒集團在臺灣創辦了第一所落實雙語教學的臺北康橋雙語學校(臺灣雙語學校有嚴格的標準,中文和英文授課課時各佔50%),招收從幼兒園、小學、初中至高中的學生。2013年臺北康橋高中國際部畢業生,100%進入國外大學本科,90%進入美國百大,48%進入世界百大。目前該校也是美國大學理事會(College Board)正式授予的SAT和AP考試中心。
臺北康橋雙語學校(秀崗校區)
雙軌制:國際部和雙語部
與臺北康橋一樣,華東康橋採用國際部和雙語部雙制度。1至9年級雙語班,每班36人,其中英語課採用分層教學,每班18人。國際部7年級至12年級,每班25人。
臺北康橋雙語學校總校長張啟隆將教學中心轉到內地,同時出任華東康橋國際學校校長的他,已把家搬到崑山花橋。在接受採訪時,他表示臺北康橋是臺灣優質私立學校的代表,特點是辦學細膩,尊重孩子,以學生為中心。
「我們鼓勵學生挑戰老師。在我們這裡,老師不再是權威。」來到華東校區,他帶來了最信任的夥伴,同在臺北康橋工作的留美博士莊勝利擔任學校國際部校長,主要負責中學部國際課程的安排落實。
為了更好地融入內地市場,華東康橋還請來了兩位內地教育界的「猛將」,一位是南京三大名校之一金陵中學校長丁強出任雙語部校長,另一位是在黃岡實驗中學擔任20多年的老校長陳火斌,該校初中專門為赫赫有名的黃岡高中輸送人才。陳火斌來到華東康橋後,擔任雙語部副校長,對想要參加中考的初三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課程安排和輔導。
教學課程設計兼顧大陸傳統和臺灣特色
在教學課程方面,華東康橋在小學和初中採用雙語教學,高中則是以美國加州課程為主,同時提供AP和IBDP課程。比較可惜的是,臺灣的「合科教學」制度沒能引入華東康橋。在臺灣,小學教學採用「導師」制,一個班一個導師(相當於中國的班主任),需要教語文、數學、社會、美勞等多個科目,自然、英語、音樂等由專科老師負責,直到初中才實現分科教學。「合科教學」摒棄了學科概念,通過一個領域的學習構建知識架構,目前在美國、加拿大,日本都比較普遍,比如加拿大8年級及以下全部實施合科教學。
臺北康橋雙語學校教室
入駐崑山的華東康橋,依照中國大陸學校的傳統,從小學階段就採用分科教學。臺北康橋的「情景教學」被引入進來,幫助學生統整各個學科,做到課堂和課本結合。
比如,學校的英語教學分為三大塊,一塊是課堂教學,通過教材學習和大量小說閱讀提高英語能力。第二塊是體育、音樂、美術等直接由外教教學。第三塊教學內容就是強調實踐的「情景教學」。
學校校園內設置「英語村」,小學部共有60個課程,每個課程上5節課,學生將真實體現英語環境的吃穿住行,西藥店,診所,銀行,ATM機,甚至是飛機機艙都被真實地模擬出來,學生在課堂上先學習英語對話,然後來到「英語村」進行實景模擬。比如扮演「乘客」的學生,體驗從機場過海關,安檢門,到登機的英語實踐,扮演「空姐」的學生負責照顧乘客,「機長」負責與地勤聯絡。
▲康橋國際學校效果圖
▲康橋國際學校校園鳥瞰場景
田園教學和體育課
學校還延續了臺北校區的「田園教學」特色。臺北康橋位於一個500公尺的小山頭,學校附近有一個自然保護區,學校把一塊保護區買下來,布置了觀察臺和坡道,老師帶學生體驗觀察那些課本裡描繪到的植物。
入駐崑山後,校方調查發現華東康橋校園北部有一條河,周圍有一塊細長的區塊沒有建築,商業用途也不大,於是向花橋管委會申請,開發成一塊18畝的生態綠地。目前,田園教學區第一期工程正在進行,張啟隆校長請來當初負責臺北校區布道的田園教學主任。建成後的生態綠地規劃了「甲蟲之家」、「蝴蝶棲地」、「蛙蛙樂園」、「綠色溼地」等田園教學區,自然科學課本裡出現的植物、動物或者文學詩詞中出現的花草,在這裡幾乎都能找到,印證教學所學。學校還打算進行數學布道,比如一些幾何的拱橋等,嘗試與數學教學的結合。
在校區周圍察看的過程中,校方意外發現一座具有226年歷史,印有太平天國石板的老橋——積善橋,於是打算把文史教學結合進來。
除了「情景教學」特色外,華東康橋還將引入學校的才藝和體育特色。
在康橋,每周會開設兩節一人一才藝,分設音樂、美術兩類,內容包括鋼琴、小提琴、管樂、國畫、陶藝等20多項。學校要求每個在校學生都必須要選一門才藝課。
體育技能也是康橋的一大特色。康橋小學畢業以前可學會自由式、蛙泳、蝶和仰泳四式泳法,達到1000米以上的長泳檢測。臺北校區小學六年級學生畢業前需全體攀登玉山(3952米),初二的學生要挑戰雪山(3886米)。初三學生畢業前要泳渡臺灣最大的淡水湖日月潭(3300米),透過開放水域的長泳訓練,培養學生克服恐懼、挑戰自我的勇氣。高一學生集體參與自行車環臺活動(1000公裡),不只挑戰體力極限,更結合社區服務,到各鄉鎮進行義工活動。
四邊形的中央綠地來源於經典的歐美校園規劃——quadrangle,意思是四邊形的中央綠地被周邊的建築所環抱。中央綠地在這裡作為一個組織元素,不僅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自然、優美的視覺畫面,也營造了一個休閒憩息的自然公園。
三個校區通過一個「連廊」整合聯繫在一起。時光長廊象徵學生在這裡每一步的成長——它追尋著每個孩子在這裡從童年到青年不同階段留下的足跡。畢業時分,學生們返回這個起點,走出校門、走向世界。同時,時光長廊也為校園提供了一個遮風擋雨的慢跑環線,頗具實用功能。
建築風格的靈感來自於傳統歐洲和北美的校園設計。材質選擇上我們傾向於磚、石、瓦等傳統材料,簡單而溫暖。色彩的運用因校區而異,如小學選擇歡快亮麗的顏色,而高中部的顏色則更沉穩些。
臺灣人辦學的「細膩」
從華東康橋一些細微的地方,能看到臺灣人辦學的細膩之處。
學校第一批師生比1:8至1:9,其中外教30人,中教50多人,其中骨幹的中、外方教師均來自臺北康橋。學校在招聘過程中發現找不到合適的圖書管理人員,於是從臺北校區直接派遣管理人員到花橋。
處於安全考慮,學校的遊泳池,選擇比水立方規格還高的瓷磚;為了防止意外發生,廁所採用和地面齊平的,而不是大陸學校高出地面一個臺階的那種,這樣一臺對板材的要求就很高。
校方針對開車進校園接孩子的家長行車路線展開足足3天的研究,最終制定最合理的方案,讓孩子即便颳風下雨也不會因在外等候家長而淋到雨。
學校測算過課間10分鐘,學生如果想去操場運動,一來一回時間來不及,於是在教學樓每一層配備運動室,讓學生可以見縫插針地鍛鍊。
學校明文規定,教師不能受禮,不能佩戴首飾,不能背奢侈品牌的包。對於學生的鞋子,也要求不超過500元。
張啟隆校長和畢業生
為防止小尚被淹沒在茫茫信息中
無法第一時間把重要信息送達給各位
請動動小手手,給尚尚一個小星星哦
貝殼找房,100%真房源
歡迎個人轉載內容至朋友圈,微信群
無需特別申請版權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