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初心使命」武漢鼎:生命不息初心不改奮鬥不止

2020-12-25 內蒙古日報
資料照片

開欄語:

榜樣催人奮進,奮鬥鼓舞人心。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部署安排,全市廣大黨員幹部正按照「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在學思踐悟中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從今日起,本報開設《身邊的初心使命》專欄,深入報導呼和浩特市選樹的身邊榜樣——部分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展現他們堅定的理想信念、對黨忠誠、努力奮鬥、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點滴實踐,大力弘揚時代精神,不斷匯聚前行力量。

在清水河縣,武漢鼎這個名字幾乎是家喻戶曉,60年來,他堅持不懈地下鄉蹲點扶貧,足跡踏遍清水河縣的千溝萬壑。「甘為人民老黃牛,不用揚鞭自奮蹄……發展科技生產力,壯志未酬誓不休。」正是他,用自己堅實的脊梁,60年如一日,帶領鄉親們走上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康莊大道。2018年,武漢鼎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模範」稱號。

1933年4月,武漢鼎出生於清水河縣北堡鄉大陽坪村。生於農村的他,深知貧困群眾生活的艱難和不易。為此,自1958年以來,武漢鼎充分利用自己所學的獸醫專業和不斷總結的扶貧工作經驗,為廣大貧困群眾開展脫貧服務。在職期間,武漢鼎始終把幫扶老百姓走出困境作為自己人生的奮鬥目標,貫穿於實際工作中。只要有益於扶貧事業,他都可以毅然放棄其他一切,因此他多次放棄優越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數次失去提拔晉升的機會。退休後,武漢鼎退休不退崗,仍然堅持不懈地奔波於城鄉之間,開展扶貧工作,搞宣講、送良種、創辦武漢鼎工作室,傳承弘揚扶貧濟困一心為民的奉獻精神。武漢鼎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與貧困群眾結下不解之緣,一次次證明了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和不改的初心。

科技興農,發展生產促增收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作為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武漢鼎把為貧困群眾脫貧作為第一追求。他先後深入全縣5個鄉鎮30多個偏遠的自然村,騎自行車、徒步行程3萬多公裡,累計出資25萬多元,找項目,送技術,開展科技扶貧。先後為30多個貧困村辦起了科技夜校,推廣了25項農牧業實用技術和35個優良品種,受惠貧困戶高達1.2萬人。

1962年,武漢鼎剛到清水河縣盆地青鄉工作時,正趕上牛羊犯疥癬病,武漢鼎自製工具,配兌藥水,進村入戶,對全鄉的牛羊進行治療。通過冬春兩次的治療,徹底控制住了全鄉的牛羊疥癬病,為群眾保住了牛羊,增加了貧困群眾收入。1964年,他又開始向牲畜改良發起挑戰。經過二十多年的改良、普及,盆地青鄉的綿羊品種全部實現了改良,羊肉、羊絨和羊毛產量大幅度增加,貧困群眾的收入也大幅度提高。

為了更好地開展科技扶貧工作,1985年,武漢鼎主動辭去任職三年的縣獸醫站站長職務,一頭扎進了城關鎮暖水灣村。暖水灣村距清水河縣城40公裡,耕地全部是坡梁旱地,村民們廣種薄收,靠天吃飯是常態。為了改變貧困群眾的種養習慣,武漢鼎去山西省呂梁地區學習「豐產溝」耕作法,為了讓群眾眼見為實,他親自在暖水灣租地開展示範。當年種植的1畝馬鈴薯豐產田,秋後測產,產量竟然翻了一番。良好的效益最具有說服力。從第二年開始,全村群眾都跟著他種草養羊,種植「豐產田」。一年下來,全村糧食產量獲得大豐收。緊接著,他又在暖水灣村開展「三三制」種植法,即退出三分之一的山坡地種植高產飼草,用三分之一的土地種植經濟作物,剩下的三分之一宜地精耕細作推廣「深耕蓄水耕作法」。在他的指導下,貧困群眾人均收入逐年提高,由1987年的113元增加到2008年的6200元,十年間翻了五十多倍,徹底實現了草多、羊多、肥多、糧多、錢多的良性循環。村民家家接通了電,吃上了自來水,用上了家用電器……全村整體從舊村的土窯洞搬遷到新建的石窯洞,暖水灣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針對貧困村不同的自然條件,武漢鼎採取的脫貧措施也不同。清水河縣北堡鄉大陽坪村,祖祖輩輩都是種植傳統的糜谷黍等大田作物,單產低,收入不高。武漢鼎通過調研,引進地膜玉米種植技術。隨著全村玉米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糧食總產量提高了。武漢鼎動員貧困戶利用充足的玉米和稈杆作飼草料開展養殖,家裡的收入提高了,日子也越過越好。

播撒文明,提升素質斬窮根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大概沒有人比常年駐紮在貧困村的武漢鼎更能領悟其中的含義。武漢鼎在帶領貧困群眾脫貧的同時,始終把提高貧困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和轉變貧困群眾的思想觀念擺在重要位置。他在貧困村辦夜校和開展各類培訓班,並多次邀請科研院所、大中專院校和農牧業專家學者、科技人員給貧困群眾講課,累計培訓貧困群眾5000多人次;他自費為貧困群眾訂閱各種報紙資料,帶領貧困群眾開展讀書讀報活動,有的村至今仍能收到他寄去的報紙。

為了改變貧困群眾的落後思想,武漢鼎把內蒙古農業大學學生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引進貧困村,開展支農、支教、捐助活動,以此改變貧困村的落後面貌和貧困狀況。因為貧窮、農活重,貧困群眾重體力輕腦力、重男輕女思想十分嚴重,影響著孩子們的正常上學。武漢鼎針對貧困戶中存在的問題,採取大學生和貧困戶孩子結對子的辦法,幫助孩子們學習,開導感化村民,轉變他們的落後思想。在大學生們的帶動影響下,這些貧困村由過去大學生空白村變成現在的大學生村,累計有225名學生考上大學。

提起武漢鼎當年資助孩子們念書的事兒,清水河縣大陽坪村的武忠維激動不已,「20多年前,我家裡三個孩子都想念書,但一個學期下來,就得五六百塊錢。我那時窮得連化肥也買不起,咋能供得起娃念書?如果當年不是武老幫忙,就是砸鍋賣鐵我也供不出兩個大學生呀!」每當聽到貧困戶的孩子因貧困輟學,武漢鼎總會伸出援助之手,不遺餘力地幫助他們。截至目前,武漢鼎累計資助54名貧困失學兒童。

在武漢鼎蹲點過的地方,這樣的暖心故事說也說不完。

武漢鼎的心早已融入了農村,他和貧困群眾有著割捨不斷的血肉親情。

示範引領,凝心聚力謀發展

「對於這樣的選擇,我從沒後悔過。」懷著對黨的無限忠誠和對人民的無比熱愛,懷著一定要改變山區貧困面貌的雄心壯志,懷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為人民服務中去的一腔熱情,武漢鼎將自己的一生投入到脫貧攻堅事業中。

武漢鼎十分重視黨員的帶動作用,每確定一個扶貧村,就要利用黨支部這個「支點」,把全體黨員緊緊團結在黨旗下,推動脫貧攻堅工作的全面開展。他為黨員訂報、購買學習資料,抽時間與支部書記、黨員談心談話,為黨員們講黨課,建立黨員與貧困戶「一幫一」扶貧幫困制度,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帶動群眾脫貧致富。

在黨的先進性教育活動期間,他被五個行政村聘請為基層黨建義務指導員,幫助32名積極分子加入了黨組織。他經常深入各學校、各單位講黨課,作報告。從2017年開始,他把韭菜莊鄉座峰村作為「兩學一做」聯繫的重點黨支部,自掏腰包2萬元購買「德美亞」玉米良種450斤,地膜55捆,並親自送到貧困戶的手中。

近年來,清水河縣精準扶貧工作全面開展,作為一名扶貧工作經驗豐富的老黨員,武漢鼎積極配合縣委、縣政府,主動參與到各項扶貧工作中,助力全縣脫貧攻堅事業。他的不懈努力,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所蹲點的貧困村糧食增產了,牧業增收了,貧困群眾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大家致富的勁頭更足了。

與此同時,武漢鼎還將精神扶貧融於實際工作中,在貧困村中開展好婆婆、好媳婦、文明家庭等評選工作。通過評選推薦,一批先進典型得到市縣的表彰,貧困村的鄉風文明改善成效顯著。

這兩年,武漢鼎又把幫扶的重點放在了異地安置、轉移進城的貧困人口身上。他在貧困戶集中安置的移民小區——清水河縣城關鎮昆新社區,建立了武漢鼎工作室,組織五色志願者服務隊,幫助貧困群眾解決生活困難和就業問題,引導農村貧困群眾適應城鎮生活。自2017年5月武漢鼎工作室成立以來,來這裡找武漢鼎嘮家常、講故事的群眾變多了,這裡也成了社區人氣最旺的地方。在武漢鼎精神的感召下,越來越多的人參加到昆新社區的「五色志願服務隊」,他們或上門服務、或主動撿拾垃圾、或扶老攜幼,在社區中傳播正能量,引領新風尚。

武漢鼎用盡一生的精力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幫助貧困群眾走出困境」,這也成為他終生奮鬥的目標。

武漢鼎常說,人總得有點精神和追求,沒有精神和追求,就得軟骨病。在扶貧過程中,武漢鼎教育貧困戶一定要學習、實踐、解放思想。他說,「不學習,拉車就看不清路;不實踐,就不能創新發展;不解放思路,就跟不上形勢。」為了充分發揮榜樣的引領作用,武漢鼎把這一扶貧思路貫穿於工作中。

不忘初心,意味著責任如山,是入黨宣誓時的承諾;不忘初心,要做到奉獻如常,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武漢鼎把60年的歲月奉獻給了貧困地區,奉獻給了貧困群眾。這位耄耋老人雖早已滿頭白髮,但仍然堅持不懈地奔波於城鄉之間,搞宣講,送良種,傳承弘揚扶貧濟困一心為民的奉獻精神。(記者劉軍 梁婧姝)

來源:呼和浩特日報

相關焦點

  • 「身邊的初心使命」60年紮根農村,這位八旬老人的暖心事說也說不完...
    榜樣催人奮進,奮鬥鼓舞人心。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部署安排,全市廣大黨員幹部正按照「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在學思踐悟中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
  • 年逾九旬仍奮鬥不止 抗美援朝老兵朱再保用忠誠詮釋初心
    華聲在線7月24日訊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勇 曹嫻 通訊員 劉揚)今天,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舉行全國先進軍休幹部朱再保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以身邊典型向廳機關幹部職工進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報告會感人肺腑、催人奮進,引起強烈共鳴。 朱再保是湖南岳陽人,今年91歲,黨齡66年。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演講稿,無私奉獻 無怨無悔
    黨的十九大閉幕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就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來到我們黨夢想起航的地方,回首崢嶸歲月,重溫入黨誓詞,號召全黨同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久奮鬥。我們黨的全部歷史是從中共一大開啟的,我們走得再遠都不忘記來時的路。飽經滄桑的石庫門老屋,煙雨朦朧的南湖上紅船,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是黨的根脈,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 聽初心故事 談奮鬥人生---田市鎮舉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演講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進一步引向深入,10月24日晚,田市鎮舉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演講比賽決賽,經過預賽選撥,12名來自田市鎮各黨支部的入黨積極分子、黨員進入此次決賽。
  • 初心是什麼 使命幹什麼 奮鬥比什麼——天宮廟幼兒園「不忘初心...
    初心是什麼 使命幹什麼 奮鬥比什麼——天宮廟幼兒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    天宮廟幼兒園    2019-10-25 大 中 小
  • 「守初心 擔使命 鑄忠誠」「朝」警初心 不負使命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啟動以來朝陽分局黨委深入貫徹落實上級部署要求把主題教育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到朝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進行時聚焦主線,學原文、讀原著、悟原理
  • 初心不改,使命常在
    「不忘初心」這個詞語儼然已經成為當下中國最時髦的充滿正能量的詞語之一。習主席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其實,不僅僅是中國共產黨在成立之初立下了初心和使命,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初心的種子,都應當尋找初心、牢記初心、保持初心。想想自己當初棄醫從法的初心是什麼呢?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心得體會20篇
    六、政黨的生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支持者、支持率、支持度,正所謂「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正所謂「人民齊心,其利斷金」。初心不改,使命在肩,永遠保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赤子之心,時刻牢記共產黨是人民群眾的政黨,人民群眾是中國共產黨的根基,離開了這個根基,黨就成為無根無基的黨,或者就不再是人民群眾的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築牢根基,是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
  • 學校舉行「守初心、擔使命」身邊的榜樣典型事跡報告會
    11月27日下午,3號教學樓報告廳內不時響起熱烈掌聲,學校在此舉行「守初心、擔使命」身邊的榜樣典型事跡報告會,教育引導師生向先進典型看齊、向身邊榜樣學習,激勵廣大師生踐行初心和使命。報告會上,3個先進典型個人——「教書育人」模範趙慶志教授、「勇攀高峰」模範畢玉遂教授、「未忘初心」模範張元成老師和1個先進典型集體——「擔當作為」模範團隊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分享了他們的初心故事和奮鬥經歷。
  • 初心是什麼 使命幹什麼 奮鬥比什麼
    從他們身上,我們更應深刻理解「初心是什麼 使命幹什麼 奮鬥比什麼」。初心是什麼?是我們的紅色基因。1921年7月黨的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表明,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政黨,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可見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是一個為人民服務的政黨。「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本質特徵,我們要牢記建黨初心、傳承這寶貴的紅色基因。
  • 做人就要做強者,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做人要有骨氣,才會有好運
    生命中,總有相聚與離別,總有思念與感傷。不忘初心,不忘那些已沉默的人;偶爾回望的眼神,匯集所有念想的溫情,風輕輕一觸,便淚流不止。希望,舍不下的,會出現在未知的明天;期待,生命能夠有一次極致的綻放,即便夾著開到骨裂的疼,想來也是幸福。二、有些苦楚,只有自己默然承受,卻不能與任何人分擔。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原標題: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1.《共產黨員如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本書系統論述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總結提出了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要途徑和具體著力點,對廣大黨員幹部準確把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內涵,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不斷提高個人思想政治素質,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接續奮鬥、砥礪前行的內在動力,具有非常實用的學習參考價值。
  • 牢記使命,不忘初心,以質量的名義宣誓
    近日,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上海分公司安徽奇點汽車廠房項目全體管理人員聯合業主單位安徽奇點智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監理單位武漢東風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以及全體勞務人員在項目展示區舉行了2019年「質量月」活動啟動儀式。
  •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精英九班 潘柏翰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清晨,一縷清風拂過我的面頰,看著窗外,陽光正好,美好的一天開始了。
  • 「八個故事」讀懂初心和使命
    新華社記者鞠鵬攝◆總書記說:「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的根本動力。」關鍵詞一:初心◆總書記說:「守初心,就是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守初心,牢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時刻不忘我們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永遠不能脫離群眾、輕視群眾、漠視群眾疾苦。」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董必武之孫到武漢中學上課:家風正,初心正!
    「樸、誠、勇、毅」這不僅是對一個人的高度讚揚也是對一個學校的高度讚揚這四個字作為武漢中學的校訓承載了太多歷史一起追尋歷史的足跡看董必武的優良家風傳統一起體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昨日,武漢中學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武漢中學創辦人董必武之孫董紹壬來到該校,為武漢中學的全體教職員工上了一堂特殊的黨課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心得體會(共33篇)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心得體會(1) 黨的十九大在全黨開展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推動全黨更加自覺地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不懈奮鬥」。這樣的主題教育就是要弘揚愛國精神,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勇於擔當,為中國人民美好生活永久奮鬥;就是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場,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要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要發揚奉獻精神。
  • 黨的歷史就是踐行初心使命的奮鬥史
    黨的歷史就是踐行初心使命的奮鬥史  回望建黨98年的風雨徵程,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堅守初心、擔當使命,中國的革命、建設、改革才能夠披荊斬棘、勇往直前,中國共產黨才能夠帶領中國人民從貧弱走向獨立、再走向富強。可以說,黨的歷史就是一部共產黨人踐行初心和使命的奮鬥史。
  • 初心不改 99如一 | 誓言錚錚 初心永恆——市公安局舉行「慶七一...
    初心不改 99如一 | 誓言錚錚 初心永恆——市公安局舉行「慶七一」升國旗儀式暨重溫入黨誓詞活動 2020-07-02 04: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忘初心使命 永立時代潮頭!祝中國共產黨98歲生日快樂!
    共青團中央有態度 有溫度 全網青年都在關注來源:新華社記者 黃小希 朱基釵 王琦;中國青年報( 2019年07月01日 01 版),原文題目《不忘初心使命 永立時代潮頭——寫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8周年之際》98載奮鬥拼搏,億萬萬人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