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縣市議員候選人常常被稱作「小雞」,縣市長候選人則被叫做「母雞」。為了充分挖掘選票,形成加乘效果,在「九合一」選舉中各政黨常常推出具有高知名度的縣市長候選人、基層實力雄厚的議員候選人,這被稱之為「母雞帶小雞」。倘若縣市長候選人不夠強,議員候選人通常會避免與其站在一起,這被稱作「母雞踩小雞」。如果是艱困選區,全黨齊心協力打選舉,力拼小輸為贏,則是「小雞抬母雞」。
具體到臺北市選舉中,藍綠政黨的市長候選人都不夠強,因而是「母雞踩小雞」。無黨籍市長柯文哲與臺北監督連線、「民國黨」及其他無黨籍議員候選人聯合競選,形成了「母雞帶小雞」。
就連柯文哲的幕僚「學姐」都有能量輔選別的縣市長及議員候選人了
「時代力量」的角色比較尷尬,他們沒有市長候選人,黨部主委對於是否與柯文哲合作沒有明顯指令,開放給議員候選人自由選擇。親綠媒體《美麗島電子報》早前的交叉分析顯示,「時代力量」支持者中有七成五支持柯文哲,為了確保支持者都出來投票,與柯文哲做出某種程度的結合就非常必要。
首先站出來支持柯文哲的是「時代力量」內湖南港區候選人蕭新晟,蕭新晟的做法比較保守,他同時也邀請了民進黨的市長候選人姚文智,但姚文智在致辭中聲稱「大綠、小綠都是綠,年底選舉應該分進合擊」被認為是民進黨想要綁定「時代力量」的支持者,進而可能影響議員選舉,因而被後者所討厭。
中山大同區候選人林亮君競選總部成立時,姚文智並未到場,僅有柯文哲站臺。這個選區「柯黑」議員眾多,民進黨籍的現任議員王世堅、許淑華、梁文杰瓜分「柯黑票」,林亮君明確表達支持柯文哲的態度,獨佔「柯粉票」,當選可能性就很高。
士林北投區候選人黃鬱芬更是明顯的「挺柯派」,她一方面表示對柯文哲的政策很認同,另一方面又同蕭新晟公開亮明支持柯文哲的態度。當她宣布支持柯文哲後,「時代力量」桃園黨部主委旋即宣布支持她的對手,還公開批評「時代力量淪落到要去支持柯文哲了嗎」,引發分裂危機。
日前,在松山信義區參選的吳崢也公開反對柯文哲,另一「時代力量」候選人林穎孟態度不明。從社交媒體的網絡聲量來看,明確支持柯文哲的黃鬱芬相關貼文僅有一千三百多人按贊、近百次分享,僅是吳崢的五分之一和十分之一,這顯示黃鬱芬的「空氣票」並不夠多。
8月時,「時代力量」臺北黨部主委林昶佐表示,應該避開統「獨」議題而多談市政,被認為是為「時代力量」和柯文哲的合作大開方便之門。畢竟,橫亙在二者之間的關鍵,就是柯文哲支持「兩岸一家親」,而「時代力量」表示反對。
林昶佐曾表示,提名的五席市議員候選人都能進入市議會是最重要的,因而在大部分區域,黨籍議員候選人必須與民調第一的柯文哲做結合。「時代力量」的議員候選人甚至一度考慮要公開發表支持柯文哲的聲明,最後仍然作罷,首先是考慮到了選區的差異,比如吳崢需要反對柯文哲才能獲取更多的票源,林亮君目前的聲勢相對高,她沒有必要再糾結於是否公開支持柯文哲,但競爭激烈的蕭新晟、黃鬱芬非常需要柯文哲的支持。
其次是,「時代力量」內部向來有黃國昌為首的「法律人系統」與林昶佐為首的「創黨人系統」之爭,黃國昌的路線強硬、林昶佐相對溫和,兩人本就有很多意見分歧,如果亮明支持柯文哲的態度,可能會加劇兩人之間的矛盾。
儘管柯文哲並未主動影響「時代力量」,但他足夠強大的實力和廣開門路的競選策略成功分化了「獨派」政黨。從這個角度看,柯文哲很有可能成為分裂「時代力量」的一個重要條件,至少是擴大了他們的內部分歧,也為壯大「兩岸一家親」在臺北的支持力量做出了貢獻。
本文首發於華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