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7日早晨,中國科大少年班學院的14名同學以及黨總支書記李震宇、院長盧徵天、黨總支副書記蘭榮、副院長張蘭,和華為的工作人員一起登上從合肥飛往深圳的航班,踏上這趟華為精心籌備的「Road to Outstanding」體驗之旅。
同學們一站站地感受著精彩紛呈的旅行。
第一站:華為南方工廠—實地參觀伺服器產線
到達深圳機場後,「Road to Outstanding」的大巴載著同學和老師們直奔旅行的第一站——華為南方工廠。
作為華為製造體系基地的南方工廠,坐落在風景怡人的東莞松山湖高新技術開發園區,是華為公司製造服務的大平臺,這裡不僅有先進的自動化產線,還有8平方公裡的淡水湖和14平方公裡的生態綠地,是一個在國內具有示範意義、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科技新城。
午飯後,大家換上整齊的防塵工作服後進入廠區,在聽取了工程師對工廠整體情況和各種先進技術的清晰講解後,實地參觀了鯤鵬伺服器的生產線。一條條全長七十多米的生產線並不像想像中那樣有員工來來往往,取而代之的是高度自動化的流水線作業,而質檢則通過人工智慧加機器視覺的方式完成,運作秩序井然,環環相扣,渾然一體,讓同學們真實感受到了工業4.0的力量。
第二站:麥克斯韋實驗室——業界最大的天線試驗場
第二站是華為的麥克斯韋實驗室,這裡有著業界最大的天線試驗場。在這裡華為生產的每一根天線都會經受包括震動測試,壓力測試,溫度測試等各種人工模擬的極端自然環境的考驗。在這裡同學們還見到了讓他們印象深刻的球面近場測試系統——StarGate。電影《星際之門》中那個巨大的圓環可以聯通形成蟲洞進行超長距離的空間旅行;而在這個巨大的微波暗室中,一個巨大圓環懸在半空,上面均勻分布著高精度的寬帶接受振子,用於測試基站天線的各項性能。這套裝置叫做StarGate真是極美也極合適,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科幻的獨特美感,仿佛身處浩渺幽藍的宇宙。
第三站:松山湖基地——美輪美奐的溪流背坡村
第一天的最後一站是坐落於松山湖湖畔的松山湖溪流背坡村,這裡不僅是華為的研發中心,是具有代表性的無線智能辦公園區,還因為景色美不勝收經常出現在各類旅行打卡和遊記中。
溪流背坡村共分為12個區域,分別為以牛津、溫德米爾、盧森堡、布魯日、弗裡堡、勃艮第、維羅納、巴黎、格拉納達、博洛尼亞、海德爾堡、克倫諾夫十二個小鎮為原型。這裡松山湖美麗如畫,地形山丘起伏,利用原有地形特徵精心設計的建築和街道渾然天成。一進入園區,同學們就對滿眼的風光讚不絕口,忍不住頻頻拍照留念。這裡還有紅色的復古小火車穿行在園區中,連接不同小鎮,既便捷又充滿樂趣,讓大家興奮不已。行走在無邊的綠蔭之中,天空由頭頂的紺青漸漸往下沉澱為夕陽溫暖的橘紅,空中飄蕩著不知從何傳來的甜蜜的奶油香,一切都令人心曠神怡,仿佛真的在歐洲小鎮漫步。隨行的華為同事解釋說,技術的創新不是光靠員工加班加點就能想出來的,因此華為修建了這樣仿若童話般的小鎮,使得科研人員能在美好悠閒的環境中儘可能發揮其才智。
第四站:華為坂田基地——兩大展廳揭開未來生活的面紗
11月8日,大家來到了華為的坂田基地。在這裡我們參觀了華為的數位化轉型展廳和伽利略展廳。
數位化轉型展廳全面展示了華為在智慧城市、智慧礦井、電子政務、應急醫療、和雲數據中心等各類垂直行業的數位化解決方案。
伽利略展廳是一個神秘的、充滿科技感的展廳,這裡展示了5G移動技術的關鍵功能和強大的連接能力,以及5G在新媒體、智能駕駛、智能工廠、智慧醫療等場景中帶來的革命性變化。在這裡同學們體驗了結合VR技術的划船機,足不出戶便享受了野外湍急河道上順流而下的驚心動魄的冒險;也體驗了操作精密的機械手臂實現遠程的穿針引線。
同學說:「兩大展廳一齊向我揭開了未來一角,讓我清晰地感知到,未來科技將會使人們的生活發生怎樣天翻地覆的改變:人們的生活會更自由,更有序,更便捷,也更安全;接入網絡的權力像呼吸空氣的權利一樣與生俱來,不可或缺;人工智慧成為完全通用的技術,向水滴一般滲入身邊的每一件物品,一切都具有『智能』……」
第五站:華為坂田基地——深入專題交流探討創新人才培養
參觀之外,本次旅行還有一個重要環節則是與華為領導和專家們圍繞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的專題交流。出席交流會的有華為公司鄭良材、田興普、應陵、王疆、鄭育群等高層領導以及公司的領域專家們。會上華為的專家向大家全面地介紹了華為的發展歷程和關鍵技術產品,並分享了華為的使命以及當前面臨的技術挑戰。
本次交流會上,大家還見到了曾於1983年至1997年在中科大少年班任班主任的葉國華老師。葉老師回憶起華為和中國科大少年班的淵源,早在1991年任總就曾到訪少年班學院,設立獎學金,支持學生到華為實習,並捐贈了50臺286主機幫助少年班建設計算機實驗室。在過去的近30年,華為和少年班學院一直保持著友好的關係。
2019年,為積極探索校企聯合培養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的模式,華為與少年班學院開展了聯合培養合作,支持少年班學院本科生同學參與研究課題,採用雙導師制對感興趣科研的同學進行輔導,並組織了一系列課題相關的報告和研討。2019-2020年度聯合培養的優秀同學代表也在交流會上對過去一年的研究工作進行了匯報。大家都驚訝於短短一年時間內,參與項目的同學從科研小白起步,到今天對所研究的課題有了深入理解、能提出了自己的算法、並優異地完成了論文纂寫和技術報告,這讓大家對接下來的聯合培養充滿了信心。2020-2021的聯合培養計劃會吸取前期的經驗並改進不足,在精心的準備之後也即將向同學發布。
專題交流的尾聲,盧院長和華為領導互贈禮物,併合影留念。
交流會結束後,同學和老師們登上了從深圳飛往合肥的航班,兩天充實的體驗之旅圓滿結束。返程的路上大家意猶未盡地談論著一路的見聞,心中也期待著少年們在未來踏上豐富精彩的通往傑出的旅程。
(少年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