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身狗吃檸檬
小情侶曬秀炫的520網絡情人節過去了
你是暗戳戳地挑好了禮物
還是屏蔽朋友圈
留在公司加班奉獻青春呢?
其實像情人節這種節日
向來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但即便是嘴上說著嫌棄的FFF團
背地裡也在暗暗期待自己
能有翻身過節的一天
不過話說回來
5月20日這個本來平平無奇的日子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被賦予了
「情人節」的意味呢?
▼
在如今這個時代
一年到頭最不缺的就是情人節了
2月14日的巧克力還沒吃完
3月白色情人節的鮮花又如期而至
連原本跟戀愛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的
4!月!1!日!愚!人!節!
也在眾多怯懦的試探中過成了大型表白節
/打著愚人節的名義告白/
而5月的這個情人節就更理直氣壯了
「520」聽起來可不就是「我愛你」嘛!
就衝著這個諧音的寓意,咱們都得過節啊!
其實人們愛玩數字諧音梗
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在剛剛開始網上衝浪的那些年
誰敢說自己沒有在聊天中
用過886(拜拜了)、1314(一生一世)
還有9456(就是我了)這些數字暗語呢?
而「520」作為「我愛你」的代名詞
就更是由來已久了。早在手機簡訊時代
臺灣地區就已經開始有人將其作為
「愛情密碼」發給心上人訴說愛意了
作為當時的一種時尚表白方式
1998年範曉萱直接把它用到了
《數字戀愛》這首歌的歌詞裡
隨著歌曲的傳播,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
「520」背後的寓意
這種有趣又浪漫的聯繫
迅速得到了大批年輕人的追捧
於是就有人又將「520」拆分成「5」「20」
賦予5月20日同樣的愛情意味
並引發了一股「5月20日要說520」潮流
而商家們自然不會放過
這樣一個賺銀子的大好機會
畢竟在眼光毒辣的商家們看來
表白怎麼可以少得了鮮花、巧克力
以及電影和燭光晚餐這樣的標配呢?
所以在網友和商家的共同推動(炒作)下
5月20日就自然而然地進化成為
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網絡情人節
▼
數字暗語的產生一方面
是因為表達便利、輸入快捷
另一方面還能營造出一種類似於貢獻密碼的親密感
所以時至今日還能在小年輕裡保持著吸引力
只是為什麼520和521前後只隔一天
讀音聽起來也差不多,但情侶們更願意
選擇過520,而不是521呢?
要知道,在520風頭大盛的那段日子裡
521一度也被賦予了「愛的表白」的含義
同時還流傳出一種說法:520是男生向女生表白
說「我愛你」的日子,而521則是女生接受表白後
對男生回復「我願意」的日子
但剛開始與520平起平坐的521
到後來卻存在感越來越低
如今更是淪為了520光芒下可有可無的小陪襯
有人認為521的悲催遭遇
主要是因為在中國許多N和L不分的方言裡
520的發音比起521來
與「我愛你」(或「我愛您」)更為相近
加上考慮到無論是錢包還是愛意
都扛不住接連兩個情人節的連續壓榨
所以只好在這兩者中選其一
於是乎,521就被經濟適用地拋棄了
/溜了溜了/
還有人認為,521吃虧就吃虧在它是單數
一般來說,人們更喜歡整數、雙數
特別是在情人節這種成雙成對的日子裡
多了一個形單影隻的「1」的521
看起來的確沒有又整又雙的520那麼討人喜歡
更何況戀愛當及時,何能待來滋!
表白當然是越早越好啊,多等一天都不行!
畢竟與喜歡的人在一起的分分秒秒都是最寶貴的
等到521才來表白簡直是浪費可恥
而且萬一競爭對手在520搶先表白了呢……
所以在種種因素的作用下
520漸漸成為網絡情人節的不二選擇
而521就只能落得個幾乎無人問津的命運了……
不過在文字君看來,無論是520,還是521
這!些!都!比!不!過!5!0!2!
一滴永固,三秒即可,永不分離,簡直是妙啊!
▼
除了520網絡情人節外
這年頭借著數字梗興起的
各種大大小小的網絡節日可謂是層出不窮
其中最有名的
莫過於足以與520分庭抗衡的雙11光棍節
光棍節的來歷有多種說法
據說最早是起源於高校的校園文化
至於為什麼挑了11月11日這個日子
文字君認為可能是單純地因為
「1」跟光禿禿的棍子實在是長得太像了吧……
於是,「1111」這個集齊四根光棍的日子
就成功變成了單身貴族們的專屬節日
而在沒有對象的日子裡該怎麼辦?
當然是對自己好一點啊!
因此,在馬雲爸爸的操作下
雙11又多了購物狂歡節的身份
甚至變成了一個全民性的節日
畢竟單身的要給自己買買買
有對象的更要給對象買買買啊!
當然,還是有很多人記得
雙11作為「光棍節」的初心
在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孜孜不倦地
舉行著單身或是「脫單」的慶祝活動……
/全世界慶祝你脫單/
如果說11月11日
被稱為「光棍節」還有其合理之處
那麼有一些網絡節日的誕生
就有點令人摸不著頭腦了
為不想過三八婦女節的小仙女而設的3.7女生節為吃瓜群眾熊熊燃燒的八卦熱情而設的8.18八卦節借著「就要愛」的諧音而設的9.12示愛節(雖然並沒有什麼火花)還有緊跟其後因為跟「就要散」諧音而慘被設立為「分手節」的9.13……
這些奇奇怪怪的網絡節日之所以會流行
除了商家的推波助瀾外,人民群眾想要過節的心情
和節日太少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
也是其中的一大因素
沒有節,我們就挽起袖子自己造!
/但也有不少是商家的套路/
雖然在不少社畜眼中
不放假的節日是沒有資格被稱為「節日」的
但是對於節日與狂歡的精神需求
又令我們忍不住開腦洞
創造出各種花樣百出網絡節日
所以五花八門的網絡節日
就這樣一個接一個地出現了
有些像520時至今日仍被人們所銘記
有些則像521在完成了歷史任務以後光榮退休
其實不管是520,還是521
網絡情人節的初衷都是鼓勵人們
要大膽地表達愛意,鮮花巧克力雖好
但也遠沒有真心實意的「我愛你」那麼重要
千萬別被商家的炒作所迷惑
特別是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裡更應該保持清醒
不要為了過節而過節,聽信各種
「愛Ta就要買買買」和「單身是罪」的宣傳
/該拒絕時就拒絕/
如果有喜歡的人
不妨趁這個機會勇敢地喊出520!
但如果緣分還沒到,那麼刷刷朋友圈
為別人那「該死的愛情」流下幾滴酸酸的眼淚
也未嘗不是一種過節方式
畢竟,冷冷的狗糧在臉上胡亂地拍
確實是炎炎夏日裡降溫的一大利器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