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我的設計風格是多變的,以前偏向娃娃風,比較可愛;現在的風格偏向高貴、優雅。但色彩仍然以亮色為主,我不喜歡灰暗的色彩。」Azalea Yang告訴記者,她喜歡在作品中加入牡丹、刺繡以及旗袍等中國元素,這一方面是從小耳濡目染,受到同為設計師的母親的影響,同時把握住了當下的風尚:「在中國這種衣服不是很多,很有市場,而外國人也比較青睞有中國元素的衣服,奪人眼球。」
設計師Azalea Yang。
加拿大瑞爾森大學的服裝設計專業每年都有一場「畢業秀」,而在今年的秀場上,南京姑娘Azalea Yang的作品以「東方美」獲得了全場的矚目:中國紅的布料剪裁成高腰小禮服,藍色抹胸裙的腰間「綻放」出一朵牡丹,金色無袖短衫的領部用旗袍盤扣輕輕掩上……這位「90後」華裔設計師的5件畢業作品,在細節處運用了大量的東方元素。
將牡丹等東方元素融入流行服飾
「我的設計風格是多變的,以前偏向娃娃風,比較可愛;現在的風格偏向高貴、優雅。但色彩仍然以亮色為主,我不喜歡灰暗的色彩。」Azalea Yang告訴記者,她喜歡在作品中加入牡丹、刺繡以及旗袍等中國元素,這一方面是從小耳濡目染,受到同為設計師的母親的影響,同時把握住了當下的風尚:「在中國這種衣服不是很多,很有市場,而外國人也比較青睞有中國元素的衣服,奪人眼球。」
「西方廓形,東方元素」,在這樣的設計理念下,Azalea Yang對色彩的運用成為了設計的一大亮點。傳統的東方服飾沉穩、大氣,色彩也偏愛正紅、金黃和黑色等,喜歡亮色的她卻選擇米黃、藍色、白色等更有現代感的色彩,甚至用「撞色」加強視覺衝擊,或者花上四五個小時為一件衣服熨上水鑽提亮,讓這些使用傳統元素的服飾平添一股潮流氣息。
在她的畢業作品中,唯一一件吊帶抹胸裙的肩帶部分是用整塊羊皮手工刻制的,據介紹,這部分肩帶的靈感來自中國的皮影和窗花,她說:「這可以算一種創新,之前從沒有人把真絲布料和皮質連在一起。」
靈感多元
魚尾晚禮服的設計靈感來自全球
儘管最初以東方元素吸引了人們的目光,Azalea Yang希望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現出世界文化的融合,她說:「這種融合不僅會體現在人文上,更多地將體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服裝。」她也堅信,這種「文化融合」的設計理念很有可能會成為未來服裝產業發展的趨勢。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求學期間Azalea Yang會在加拿大的公園或城市裡高樓林立的地方觀察建築,從中吸取設計靈感,假期回家她也會有意識地關注中國的建築,她說:「我的畢業設計中,一件藍色的禮服就吸取了加拿大建築那種『有稜有角』的感覺,立體感很強。」
Azalea Yang告訴記者,自己去韓國採風後,吸收了韓服的垂墜感和韓國服飾常見的層疊下擺,在畢業設計中用在一件紅色禮服上,層層的裙擺讓穿上禮服的女性優雅中又不失可愛;這件禮服背後還設計了羊皮做成的束帶,有鬆緊效果,看上去有點像中世紀的束身胸衣。
不僅是設計本身,Azalea Yang曾在韓國首爾、美國紐約等地親手挑選合適的布料、輔料,一個人帶回學校剪裁製作。她說:「以我畢業設計中的一套魚尾晚禮服來說,它採用了中裝的旗袍領子,盤扣典型的中國特色,而上衣下面有個小廓擺,是西方近期流行的服飾風格,裙裝則是西方的修身魚尾廓形。我想通過這組作品表達一種設計全球化的概念,不光設計靈感來自全球,用料也是全球性的,這才是真正的文化融合。」
設計師故事
兒時就有自己的穿衣主張
今年剛從加拿大瑞爾森大學服裝設計專業畢業的Azalea Yang1991年出生。「我從小就喜歡畫畫,中學時就有素描和水彩畫的功底,高中又上了色彩搭配、人體結構和服裝效果圖的培訓課程,上手比較快,老師也覺得我挺有天賦,尤其在色彩搭配上比較出彩。」讓她意外的是,原本只是當做愛好去接觸的繪畫,如今成了自己的專業。
Azalea Yang的母親也是服裝設計師,桌上攤開的設計手稿、漂亮的服裝樣本讓她對服裝設計有了最初的嚮往。而說起就讀服裝設計專業的緣由,Azalea Yang提起了不少趣事。女孩子似乎對漂亮衣服天生就有好感,而在學會「設計服裝」之前她已經有了自己的穿衣主張:「小時候大家都穿得中規中矩,我就會選擇比較時尚的服飾搭配。小時候大家都穿素色衣服、黑色小皮鞋,我那時候就喜歡穿靴子和撞色的衣服,買衣服的時候自己有意識地想什麼比較漂亮,又適合自己,可以說比較特立獨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