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ology:新技術或可對肝臟腫瘤進行分級

2021-01-11 生物谷

2015年6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腺瘤是一種罕見的肝臟腫瘤,其中特定的一部分腺瘤會轉變為惡性腫瘤,近日來自維也納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一種新型的核磁共振技術,在對患者不進行侵入性的組織取樣檢測的前提下就可以有效對腺瘤進行分類,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Radiology上。

目前腺瘤患者都必須進行組織活檢來確定肝細胞性腺瘤是良性還是潛在惡性的,而文章中研究者就開發了一種新型的成像技術,其就可以利用肝臟特異性的核磁共振造影劑來對肝細胞性腺瘤進行分類;肝臟中的腺瘤非常罕見,其會以很多方式發育產生,目前確定有三種腺瘤亞型,即良性、炎性以及癌前病變,另外還有第四種未分類的亞型,第四種類型的腺瘤往往會引發不同的臨床表現以及會潛在地惡化。

本文中研究者利用新型的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就可以對特殊的腺瘤進行分類,而名為釓塞酸的肝臟特殊造影劑,其可以靶向作用膽汁中的有機陰離子轉運多肽,同時也會靶向作用腺瘤細胞及正常肝臟細胞中的耐多藥相關的蛋白,隨後研究者就會利用磁共振成像將腺瘤表面的轉運蛋白的比例同正常骯髒細胞的進行對比,進而對腺瘤進行分類(分級)。

研究者Ahmed Ba-Ssalamah指出,這種新型成像技術可以在不進行侵入性方式取樣的前提下來評估患者機體腺瘤的特性,這對於後期理解腺瘤及其它肝臟腫瘤的生物學特性,以及開發新型療法或技術來有效抑制腺瘤發展提供了新的線索和思路。(生物谷Bioon.com)

【相關會議推薦】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並附原文連結。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Morphologic and Molecular Features of Hepatocellular Adenoma with Gadoxetic Acid–enhanced MR Imaging

Ahmed Ba-Ssalamah, Célia Antunes, Diana Feier, Nina Bastati, Jacqueline C. Hodge, Judith Stift, Maria A. Cipriano, Friedrich Wrba, Michael Trauner, Christian J. Herold, Filipe Caseiro-Alves.

Hitherto patients have had to undergo biopsy to take tissue samples for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in order to determine whether a hepatocellular adenoma is benign or potentially malignant. Using a new imaging technique at th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and Nuclear Medicine at MedUni Vienna (Christian Herold), this type of tumour can now be clearly classified by means of a liver-specific MR contrast agent. Adenomas of the liver are relatively rare. They can develop in different ways. Hence there are three subtypes (benign, inflammatory, pre-malignant) and a fourth unclassifiable subgroup with different clinical courses and potential progression. It is now possible to determine which group a particular adenoma belongs to using a new MR imaging technique. The liver-specific contrast agent, gadoxetic acid, targets the bile transporters OATP (organic anion-transporting polypeptide) and MRP (Multidrug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 in adenoma cells and normal liver cells. These will either absorb the agent or re-excrete it. The tumours can then be classified on the basis of the relative proportion of these surface transporters as compared to normal liver cells, as shown in the MR image.

相關焦點

  • 沒肝病、不飲酒,29歲深圳女子肝臟卻長出10個腫瘤
    感冒發燒查出肝臟長罕見腫瘤今年2月,小珍因感冒發燒到協和深圳醫院發熱門診就診,正逢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生安排她做胸部 CT。結果 CT發現,她的肝臟"多發稍低密度影",疑似有腫塊。為進一步確診,她到肝膽胰外科門診就診,做了增強 CT。
  • 76歲奶奶肝臟長出手機大小的巨大腫瘤,醫生把它「融解」了……
    2020年7月檢查腹部CT增強發現肝左葉巨大佔位,且複查甲胎蛋白(AFP)指標已高達365 ng/mL;發現肝臟佔位後,在多家醫院肝膽外科及腫瘤外科就診,均考慮為左肝惡性腫瘤可能性大。然而,考慮到王奶奶高齡,加之本身有冠心病、糖尿病及肺功能障礙等嚴重慢性疾病,依據病情判斷,難以進行肝腫瘤切除手術。
  • 研究表明SIR-Spheres 微球可延長不能手術的肝臟腫瘤患者存活時間
    規模較大的放射栓塞法比較研究表明 SIR-Spheres 微球可大大延長不能手術的肝臟腫瘤患者存活時間 澳大利亞新數據進一步證明放射栓塞法在延長存活時間上的療效 >奧蘭多2012年3月23日電 /美通社亞洲/ -- 迄今規模較大的放射栓塞法多中心比較研究結果顯示,用 SIR-Spheres 微球療法對大腸癌和其他癌症患者的難治性肝臟腫瘤進行放射治療之後,能夠大大延長患者的存活時間。
  • 醫院用秘方切除腫瘤 冷凍老太肝臟2小時(圖)
    由於常規手術需要停止肝臟供血,如長時間停止肝臟供血,老人會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該院肝膽外科研究所副主任別平介紹,正常人的肝臟如果缺血60分鐘,其肝功能將漸漸衰竭,而患者併發症梗阻性黃膽病變,肝臟如果缺血30分鐘,她的生命就會終結。同時,由於老人所患肝癌症狀更為嚴重,如果要手術切除腫瘤,根本無法在30分鐘內完成整個手術。
  • 汕頭市中心醫院:腫瘤微創治療技術又上新臺階,針尖精確抵達病灶邊緣
    許多中晚期腫瘤患者因不能開刀、術後復發或病灶廣泛轉移等原因,無法獲得根治性治療。超聲引導下微波消融術作為一項新興的多學科協作、多技術融合的綜合治療方式,為腫瘤患者提供了又一種腫瘤治療方案。近日,汕頭市中心醫院成功完成粵東地區首例超聲引導下原發性肝癌合併腎上腺轉移患者的微波消融術,標誌著該院在腫瘤微創治療技術上又邁上新的臺階,也體現了多學科交叉合作的重要性。
  • 肝臟解剖圖解,一目了然!
    一、基礎知識 Couinaud分段法將肝臟分為8段,段的編號依據順時針進行,門靜脈分支分布於肝段內,而肝靜脈位於肝段間Cantlie’s線是指膽囊窩前方中點與下腔靜脈的連線,將肝臟分為左半肝和右半肝。右半肝可見V和VIII段,IV段更靠近右側,儘管它屬於左半肝。
  • 魚刺被女子吞下鑽進肝臟 檢查時被誤當腫瘤(圖)
    魚刺  原標題:一次不經意的魚刺卡喉  竟然造成莫名其妙的肝臟「腫瘤」  一根魚刺的危險旅程  49歲的程紅經常出現肚子痛,到多家醫院檢查,都得到一個結論:肝臟腫瘤。  讓程紅沒有想到的是,當地醫院的CT顯示,肝上有陰影,醫生懷疑肝上有腫瘤,這讓程紅及其家人都無法接受,程紅每天茶飯不思,春節之後,就沒有去廣州打工。  4月,丈夫和女兒帶著程紅來到西南醫院。經過仔細檢查,醫生排除了程紅肝上有腫瘤,但卻表示,肝臟的陰影部分裡有一個異物,而且懷疑這個異物可能是一根繡花針!  肝上怎麼會有繡花針?
  • 長沙市第一醫院肝膽外科完成一例巨大肝臟尾狀葉腫瘤切除手術
    7月24日,長沙市第一醫院肝膽外科完成了一例肝尾狀葉巨大腫瘤切除術,歷時4個多小時,成功切除了腫瘤及尾狀葉。該手術是長沙市第一醫院肝膽外科完成的又一例高難度複雜手術,標誌著肝膽外科醫療技術發展邁上了新的臺階。
  • 中國醫大一院承辦2020年腫瘤微創介入診療新技術培訓班暨遼寧省...
    中國醫大一院承辦2020年腫瘤微創介入診療新技術培訓班暨遼寧省腫瘤介入治療論壇 2021-01-11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郫都區人民醫院引進E成像(E超)超聲系統|腫瘤|乳腺|彩超|甲狀腺|...
    近期,成都市郫都區人民醫院新引進了超聲診斷系統——E超。  什麼是E超?  E超,又稱彈性超聲或者E成像,是全球唯一實時、全幅、全定量剪切波彈性成像技術。該技術通過評估組織的彈性變化,實現組織彈性定量研究的一種全幅、實時、全探頭、全定量檢查方法。通俗地講,彈性超聲就是現代醫學中的一種"聲觸診"手段,它利用聲波去觸診患者的內臟和其他組織,並通過不同的顏色和組織硬度值來反映所"觸摸"部位的硬度,就好像醫生延伸的、無形的手。
  • 一成像技術可準確鑑別腫瘤 可更有效切除腦瘤
    一成像技術可準確鑑別腫瘤 可更有效切除腦瘤 2015-06-19 09:48:33,一種被稱作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的成像技術可實時、準確地鑑別出腦癌患者腦中的腫瘤組織,外科醫生可以藉此更加安全、有效地切除腦瘤。
  • 新技術:ToF - SIMS可生成腫瘤樣本中特定分子地圖
    由於腫瘤細胞利用組織環境並壟斷可用資源以繼續生長,因此研究人員很難識別散布在非惡性組織中的腫瘤細胞。這限制了他們對癌症細胞運動軌跡的探究。近日,華盛頓大學研究人員使用一種新技術,可生成腫瘤樣本中任何特定分子的地圖,進而講述了腫瘤生長的故事。
  • 中國發布丨同濟醫院為出生12天的新生兒切除10釐米肝臟腫瘤
    今天,小念念可以出院了,這個出生12天的孩子剛剛做完肝臟巨大腫瘤切除手術。「他們一家馬上能團聚了,我還有點捨不得了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小兒外科副教授吳曉娟笑著說。出生12天的小念念做完肝臟巨大腫瘤切除手術。
  • 腫瘤太小MRI「看不見」?這項新技術可使腦腫瘤可見度提高一倍
    除了身體感覺不到異樣而沒有及時做檢查外, 體積太小的腫瘤也會逃過現代成像技術的「法眼」 ,從而獲得在患者體內持續生長的機會,成為「漏網之魚」。不過,最近登上《 Science Advances 》的一項新的成像技術將使這些「漏網之魚」暴露身份。
  • 出生12天的新生兒切除10釐米肝臟腫瘤 專家:出現三種情況需警惕
    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父母抱著剛出生的念念四處求醫,幾盡絕望。「這個孩子是上天給我們的禮物,看到他小小的臉和手的那一刻,我們想著,不管怎麼樣,一定要救他!」 念念爸爸抱著最後一絲希望找到了同濟醫院,在小兒外科門診,爸爸心情沉重、面色難看。吳曉娟在了解患兒的情況後,肯定地對念念父親說,同類手術在同濟醫院已經做過很多了,這個腹部腫瘤可以切除。
  • 新生兒長10釐米肝臟腫瘤 出生12天後同濟醫院成功為其手術
    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父母抱著剛出生的念念四處求醫,幾盡絕望。「這個孩子是上天給我們的禮物,看到他小小的臉和手的那一刻,我們想著,不管怎麼樣,一定要救他!」念念爸爸抱著最後一絲希望找到了同濟醫院,在小兒外科門診,爸爸心情沉重、面色難看。吳曉娟在了解患兒的情況後,肯定地對念念父親說,同類手術在同濟醫院已經做過很多了,這個腹部腫瘤可以切除。
  • 肝臟腫瘤標誌物升高是肝癌?不一定,但要重視,做4項篩查才安心
    1、目前最好檢查技術和手段也只能發現直徑0.5釐米以上的腫塊。有的腫瘤已經發生了轉移,很多病人已經喪失了最佳的治療時期。 2、癌症檢查的常用手段主要是生物物理檢查和組織細胞學檢查。生物物理檢查主要包括B超、內腔鏡、CT、MRI及X光、核素顯像等,這些檢查方法一般只能發現直徑1~2釐米的腫瘤。
  • 腫瘤診治有哪些新技術?今年重慶腫瘤防控做了這些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文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供圖世界腫瘤診治有哪些新技術?重慶腫瘤診治有哪些成績和進展?12月4日-5日,重慶市醫學會腫瘤學年會及重慶市醫師協會放射腫瘤治療學年會召開,數百名腫瘤醫師、護理人員齊聚一堂,針對腫瘤診治進行探討。
  • 腹腔鏡肝臟切除手術操作指南
    其在操作技術上的可行性、安全性已逐步得到證實。在微創觀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 大力發展、推廣腹腔鏡肝臟切除手術已經成為我們迫在眉睫的任務。 因此, 在綜合了國內各腹腔鏡肝臟手術中心的意見、建議和經驗後,我們撰寫《腹腔鏡肝臟切除手術操作指南》,希望能對目前正在開展或有志於進行腹腔鏡肝臟手術臨床研究的同道起到一定的指導和參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