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個習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分享!
關於研究生,有不少類型,比如什麼全日制、非全日制、在職、同等學力申碩等。
這也讓大家傻傻分不清,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考研時,我們又如何選擇?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給大家帶來想要的答案。
「非全」、「全日制」、「同等學力申碩」有什麼區別?
首先,所謂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在2017年以後才誕生的。
所以,其與以前的在職研究生並不一樣,而很多人、很多企業卻依舊將兩者混為一談。
它們的具體區別如下。
「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同等學力申碩」的最大區別有兩個。
「非全日制」研究生要參加全國統考,與全日制研究生參加的是一樣的考試,有初試還有複試,而申碩則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考試。
非全日制研究生畢業以後,同全日制一樣,拿的也是雙證(畢業證、學位證),而申碩則只有學位證,沒有畢業證。
而「非全」與全日制研究生相比,區別如下所示。
教學模式可能不一樣
一般來說,全日制研究生都是脫產在學校學習,一般上課時間為周內,時間較為充分自由。
而非全日制研究生上課時間一般在周末或者寒暑假集中授課。
當然,也有一些學校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養模式一樣,但是,這並不是設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初衷。
學費、住宿費等收費不一樣
一般來說,非全日制與全日制研究生的收費是有區別的。
全日制研究生學費便宜,非全日制研究生學費要貴很多。
同時,非全日制研究生還不會安排宿舍,也沒有獎學金,這意味著讀非全的成本更高。
畢業證不一樣
非全日制研究生畢業後雖然也是雙證,但是,畢業證與全日制的不一樣,會註明學習方式為「非全日制」。
而往往所謂的就業「歧視」,也來源於此。
以上幾種讀研方式中,一般來說、「非全日制」與「同等學力申碩」都屬於「在職研究生」,但是,兩者又有所區別。
區別就是,「非全日制」的含金量要比「同等學力申碩」高很多。
如果說,「同等學力申碩」能夠交錢就可以拿到學位的話,「非全日制」你可能光交錢還不行,必須先要能考上才行,這個門檻就提高了不少。
搞清楚這幾種研究生模式以後,我們再來聊一聊,考研時,我們又如何選擇。
考研時,如何選擇研究生類型?
在我們決定考研前,首先要確定研究生的類型。
到底是全日制、非全日制,都得想清楚才行。
特別是最近兩年,關於「非全日制研究生」所引起的「歧視」不斷被報導出來。
、所以,這一決定還可能會影響將來的就業。
一般來說,應屆畢業生最好選擇全日制研究生,專碩、學碩都可以。
並不太建議大家選擇非全日制研究生,因為,「非全」壓根就不是為應屆畢業生準備的。
無論是學費還是培養模式,都不太適合沒有工作的應屆畢業生報考。
畢竟,非全日制研究生畢業以後,即使是就業,也沒有應屆畢業生身份,找工作並不佔有優勢。
雖然,相關部門一直都在強調「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
但是,真正招聘的時候,話語權卻基本上掌握在企業手中。
何況,非全日制研究生開始時間並不久,雖然已經將其納入全國統考來提高其含金量,但是,很多企業可能並不了解,還將其簡單等同於以前的「在職」研究生看待。
所以,這也就造成了所謂的「就業歧視」現象。
並且,這種「歧視」可能在短時間內還會存在,畢竟,能夠得到社會與企業的認可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
最後,想跟大家說的是,在我們無奈選擇(調劑)「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時候,還是要理智一點,綜合權衡。
比如,在「二戰」考研與調劑到非全日制研究生中如何選擇?
這並沒有正確的答案,只要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答案。
當然,如果非要選擇「非全」,還是建議大家儘可能選擇一些好學校的非全日制,比如,985大學,最起碼也要是211大學才行。
畢竟,即使是非全,985大學的含金量肯定會更高一些。
以上,關於考研時研究生類型的選擇建議,僅供大家參考。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文章就點讚轉發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