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3 21: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新型冠狀病毒從爆發到現在,全民都在緊張地防控狀態中。而作為防控第一線的醫院,承擔著更為沉重的防控責任,有著更為嚴格防控措施和流程。興賓區人民醫院作為發熱門診的其中一個點。它的防控工作開展得如何?2月2日,記者特去探訪一番。
嚴把檢測第一關
「您好,先測量一下體溫。」2月2日上午10時許,在興賓區人民醫院門診大樓前的預檢分診臺,兩名醫護人員正在對前來醫院就診的病患及其家屬進行體溫檢測。現場,每個到院的人都主動配合,秩序井然。
「我們兩個班輪值,每班2人配合,上午8點到崗,一直上到下午6點,一天下來檢測的人數上千人次。」興賓區人民醫院預防保健科醫生韋建勇介紹,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醫院封閉了所有側門,只保留正大門及通向住院部的走廊通道,並設置了4個檢測點。「晚上也還要開展檢測工作,由急診科的檢測點承擔這一時段的檢測任務。」
醫院門前檢測點 。(興賓區人民醫院供圖)
韋建勇說,在檢測過程中,大家都很配合,工作開展得也比較順利。一旦檢測發現患者發熱,他們會詳細了解患者是否有過流行病學史,若確認其從湖北疫區回來,或與疫區人員接觸過等,則立即帶至發熱門診就診並做好防護,送入隔離病區隔離觀察,並做好記錄;若非,則引導到急診科做普通治療。「我們主要做好體溫測量並分診,這是我們這一關的重要任務,逢人必檢,確保每一個進入醫院的人都不漏檢,把好防控第一關。」
隔離病區已運行
在興賓區人民醫院門診大樓7樓的中醫科,此處已被臨時改設成隔離病區。當天上午11時許,在進入隔離病區的清潔區域內,一名醫生正穿上防護服、戴上護目鏡、戴好手套等,從頭到腳一番武裝之後,進入隔離病區開展查房工作。
目睹這一過程,記者深感到醫院隔離病區防護的嚴格程度。
市衛健委工作人員走進一線採訪
興賓區人民醫院隔離病區
圖為隔離病區的醫生在進入汙染區前穿戴好防護用品(興賓區人民醫院供圖)
「2月1日晚我們醫院的隔離病區正式啟用。」興賓區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羅愛秀說,醫院未設置有感染科,之前他們將從疫區回來或與疫區人員接觸過的發熱患者轉到發熱門診留觀治療,但考慮到安全問題,醫院連夜將中醫科改建成隔離病區,將病人移到隔離病區,集中留觀治療,最大限度地防控疫情。目前共有4例發熱患者在隔離病區留觀治療。
圖為醫院護理部主任羅愛秀(圖右一)在隔離病區外與值守護士對接工作。(興賓區人民醫院供圖)
「現在剛上第一批醫護人員,大家壓力非常大。」羅愛秀說,為全力做好醫療防護,醫院安排14名護士輪班,8小時制,每班2人輪換進入隔離病區,輪班時間最長是4小時/人;醫生有4名,24小時值班。進入區域要求十分嚴格,必須全身防護。
疫情發生以來,興賓區人民醫院高度重視,嚴格按照中央、自治區及本市上級批示精神,迅速行動,啟動應急預案,成立領導小組,舉行應急演練,全員取消假期,回歸工作崗位,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進一步加強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做到早期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診治工作,提高救治能力,減少疾病傳播,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羅愛秀的孩子今年2歲多,她說,每次出門孩子都哭喊著「我要媽媽」,每次下班回到家孩子早已睡下。這個春節是忙碌而沉重的,不僅她,還有更多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人員和她一樣,沒能好好陪家人。但是,疫情很沉重,作為醫護人員,他們理應站出來,因為這是他們的職責。「在疫情面前,我們就是最真實的戰士。」
來源:來賓日報融媒體記者 陸娜 通訊員 張燕 文/圖
以上圖文,貴在分享。
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
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繫我們即刪。
原標題:《在疫情面前,他們就是最真實的戰士 ——探訪興賓區人民醫院隔離病區》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