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現在的媽媽帶娃,真的太難了,要擔心的事情很多!
有位媽媽直言:孩子上幼兒園了,第一次完全離開媽媽,總感覺心裡不踏實。除了會擔心孩子在外面惹事情,還很害怕孩子被人欺負了。
對於這種顧慮,資深的幼兒園園長直言:孩子在校被欺負,真的很常見。不過,就算是老師們,也沒辦法完全避免,只能盡力看護好每個孩子。
另外,那些平常不易被欺負的孩子,他們大概有這些特徵,家長可以參考下。
(1)臉皮厚的孩子
臉皮厚的孩子不太在乎尊嚴問題,這類小孩子在被欺負時,會假裝哭腔求饒,甚至還會為了保護好自己,趕緊給對方道歉,說好話哄著對方別再動手。
這類臉皮厚的小孩子,不計較一時得失,能看人臉色行事,不逞口舌之能,不圖一時之強。最終,這樣臉皮厚的孩子容易躲過一劫,避免被人欺負。
(2)嗓門大的孩子
嗓門大的孩子能喊人,他們的聲音洪亮,有的孩子唱歌練的,有的孩子平時說話音量就很高。這樣的孩子在被人欺負時,本能的在第一時間發出聲音來,很快就能吸引到別人注意,避免被欺負的很慘。而且,嗓門大的孩子還有可能把壞孩子嚇跑,終止其欺負人的行為。
嗓門大的孩子底氣足,音量高,被欺負的時候較少。
(3)體格好的孩子
體格好的孩子,一看就讓人有種「不好欺負」的感覺,愛欺負人的小孩子在心裡打怵,不太會挑選比自己體格健壯的小孩子下手。
體格好的孩子身體壯,跑的不慢,力氣又較大,這樣的孩子有氣勢,愛欺負人的小孩不太會靠近他們故意找茬。
(4)性格果敢的孩子
性格果敢的孩子開朗外向,他們跟同伴打交道時,直截了當,直爽奔放。愛欺負人的小孩一碰到這樣的孩子,反而有種懼怕心理,害怕被告老師,被找家長,被公開處理。所以,他們不太會欺負這樣果斷行事,會保護自己的孩子。
(5)家長常灌輸「要反抗」的孩子
家長常灌輸反抗意識,告訴孩子有人打罵他們,要立即反抗,保護好自己,這樣的孩子通常不易別欺負。
相反,有的媽媽習慣教育孩子,「上學要跟同學搞好關係,別欺負人家。」沒想到,結果卻是自家孩子上學後,竟然總被不懂事的同學欺負。這種心理落差,好心沒好報的情況,多數家長很難接受。
比如說,淘淘媽就總教育孩子,要團結友愛。可是,有一次玩滑梯,淘淘被別的小孩子故意絆倒,把鼻子都摔出血了。別的小孩哈哈大笑,淘淘仍沒跟他們計較,都沒告老師。
還是老師觀察仔細,在發現以後,批評了其他的孩子,又幫淘淘擦掉鼻血,處理好傷口破皮的。
總的來說,嗓門大,臉皮厚,體格好,性格果敢膽子大,平時家長又總灌輸要反抗的孩子,在幼兒園裡更容易保護好自己,不會被一些別有用心的孩子欺負了。
不過在平時,家長仍要留意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如果感覺孩子有所異常,要及時詢問孩子,是否在學校被人欺負了。
孩子有哪些反常表現,可能是孩子在幼兒園被人欺負了呢?
①孩子抗拒上幼兒園
一個很愛上幼兒園的小孩子,突然抗拒上幼兒園了,總跟媽媽喊鬧,不想去幼兒園。那麼,很有可能是孩子在幼兒園裡,遭受到了不公平對待,被別的小孩子欺負了。
當然,也有可能是其他的情況,但家長應該先排除孩子被欺負,避免把孩子勸到學校裡,孩子二次受傷害。
②孩子身上有傷痕
一旦家長發覺,孩子身上有不明傷痕的時候,家長要提高警惕,務必詢問清楚孩子身上的痕跡都是哪裡來的?避免孩子被人欺負後,遭受到恐嚇,不敢說實話,再次被人欺負。
小孩子被人欺負後,還可能有情緒上的失常反應,孩子可能不愛說話,害怕黑暗,愛哭愛鬧,家長要多留心下。
必要時,家長要趕緊跟孩子驗傷,再進行心靈溝通,緩解釋放孩子的內心壓力。在有必要時,家長可以去幼兒園找老師了解情況,跟欺負人的孩子家長打好招呼,讓他人管好自家子女。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提高孩子的防範意識,告訴孩子被人欺負要告老師、告家長,果敢反抗對方,大聲呼喊求救。如果實在不行,暫時委屈自己求對方別動手打人,也是一種較好的選擇。
您的孩子在幼兒園,被人欺負過嗎,您怎麼處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