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如約拉來了MJ, 吭哧吭哧給大家講了兩個多小時怎麼寫PS,真是把我累死了,一邊聽他講課,一邊在手機上「同傳」。也辛苦了我們的課代表Janet 和 Lindsay一邊聽一邊做課堂筆記。現在我重新整理了MJ的講課內容,並且加上我自己的理解,形成下文,希望對準備 DIY的孩子們有所幫助!
1 What Is Personal Statement?
Definition:個人陳述,(Personal Statement,簡稱PS)是申請美國、加拿大、英國等西方國家的大學/研究生錄取時由申請人寫的關於自我的一篇漫談體文章。有的學校要求的文章題目不一定叫 Personal Statement,如有的學校讓寫出動機(Motivation)、興趣、經歷等。
-- 摘自百度百科
由上面的定義和大多數西方學校的錄取要求來看,PS並沒有嚴格的格式要求,更多地是對內容進行要求:(一)申請者的學術或專業興趣及背景、(二)欲研究的方向、(三)未來的職業目標。
簡單來說,PS你想怎麼寫都可以,沒有標準的寫法,只要你在字數要求範圍內,陳述清楚必要的內容,讓Admission Officer充分了解你即可。
Essence:
PS的真正目的,其實是「銷售」,即將自己的經歷或者想法銷售給你的Target Audience,即Admission Officer,說白了,就是「賣自己」。
那如何可以做的這一點?其實就是看對方要什麼,同時明白自己有什麼,取中間重合的地方即可!(可見下圖)
註:Market/Audience 均指PS的受眾--Admission Officer.
如何弄清楚以上問題,務必利用以下方法:
1. Market Research:
A. Official Information Collection: 仔細看n遍你目標專業的官方網站(不要利用二手資料),把每一個字都要看到。你會明白你的目標專業希望錄取什麼樣的學生,你也會更加明白這個專業的課程、培養方向、專業優勢等信息。
B. Social Networking: 利用各種社交網絡、校友資源找到該專業的學生或者老師,向他們諮詢專業的實際情況(不要聽二手信息)以及一切你想了解的問題。注意,因為每個人都有主觀取向,這樣的諮詢至少找3個不同的人,保證客觀性。
2. Self-reflection:
A. 把簡歷列印出來,坐下來一項項回憶自己的學生生活,仔細想每一段經歷中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學到了什麼。哪些經歷和你的目標專業符合,你的哪些特長是目標專業所需要的。
B. 如果你的實習很「水」。拿著你的目標專業信息,去找你實習單位有經驗的人諮詢,讓他們告訴你可以如何延展思考,在PS中可以寫哪些想法。
Chinese Scenario:中國目前的國際地位不言而喻,中國的留學生數量越來越龐大,西方高校對於中國留學生也越來越重視。對於即將出國讀書的大家,「中國背景」是非常有必要在文書中提及的一部分。
MJ說,從西方高校的角度來看,他們希望自己的畢業生能夠在世界各地生根發芽,這樣可以更好的延續自己學校的聲譽和招來更優秀的學子。中國就更加是錄取官員看重的地區,他們普遍希望自己學校中畢業回國的中國學生,可以成為學校和中國的紐帶。
具體如何讓「中國背景」在文書中得到體現,主要需要在文書中針對以下兩個問題進行回答:
1.為何要離開中國,去目標國家讀書?
2.畢業之後你的職業目標與中國的關係。
註:大家在回答這樣的問題,千萬不可泛泛而談。
舉個例子,說要離開中國去求學,是因為學術追求,那就要說清楚你想出去研究什麼學術問題,為何不在國內研究,是因為國外學術氛圍更好?學術氛圍好的話,好在哪?
要是只說一句什麼「Extend my horizons」 ,那就...呵呵!
2 How To Write A Winning PS?
Questions to be clear before picking up a pen:What exactly do you want to say? What points do you want to say? What arguments do you want to say?
Why exactly do you want to make that point? Why do you want to make that arguments? Why do you want to apply for that program?
How do you want to make your points? How do you want to make your argument or makeyour case?
這些問題的背後邏輯是:
我想展示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這樣的展示目的何在?(是為了迎合AO的什麼要求?)
我可以通過什麼故事展示。
動筆之前一定要想清楚這些問題。但注意,這些問題不止針對文中某一點,而是針對整篇文章。
Story-telling其實PS說到底都是寫自己的故事,但中國人潛意識裡是喜歡「喊口號」而不是「講故事」,那如何可以把你的故事講得「動聽」?
原則一:「具體」
任何情況下,寫故事都要越具體越好。
舉例:假設一個想要去學市場的學生想要說,自己通過一個實習,發現了自己對市場營銷的興趣。那他/她務必說清,做的是怎樣的一個實習?在實習中的主要工作?哪一件事/哪一個人/哪一個工作,如何讓他/她明白市場營銷的什麼地方有趣?和其他Function相比,為何市場營銷更加吸引他/她?
原則二: "Show, Do Not Tell"
這是新聞人的黃金原則,給別人講你的想法時,不要試圖去用過多形容詞來表達自己,僅僅用實在事情去描述就好了。比如,你想說我熱愛音樂,說十遍「我愛音樂」不如說一個你如何為音樂而狂的故事。
也就是這點,學會講故事是非常有穿透力的事,可以用在工作生活各個方面。
至於具體的PS寫作辦法,記者出身的Frank和MJ都很建議使用"華爾街日報體",這是non-fiction中很流行的寫法,在PS中也屢試不爽。
3 An Example
MJ有個中國傳媒大學的學生Emily,希望去美國西北大學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碩士專業。下圖是MJ帶她寫PS的思路圖:
圖中可以見到,西北大學要求「聰明、有創意、有熱情」的學生。MJ 在跟Emily座談的時候,談到Emily 為何要學MKT時,她就憋出一句because I love Marketing。但是,成百上千的申請者,每個人都會說自己愛MKT,但如何Stand Out? MJ帶她回憶了她從何時開始認識MKT,後來通過實習中的一個任務獲得了巨大的成就感,並且開始認準市場營銷的求職目標,所以,她的PS開頭就成了下面的樣子:
左邊是Emily第一稿,右邊是MJ指導下Emily的二稿。
4 Some Other Words
最後說兩句,真誠的建議大家DIY申請:
MJ說很多大陸學生想到西方留學深造,但因為自己缺乏自信和經驗就讓中國留學中介機構和tutor來幫忙申請,但很多留學中介自己都搞不清寫PS的目的和方法,可以說他們自己也不懂。
我的觀點是:
首先,西方院校不以分數論英雄,設置用申請的方式篩選學生,他們期待的PS一定是高中/本科畢業生的寫作水平,不會有特別高的寫作要求。作為正常讀書畢業的學生,理論上來說都能獨立完成申請。
其次,中介質量參差不齊。我身邊見過太多被中介坑的案例,我也見過無數中介PS模板長的一模一樣(一般都是一開始先說父母對自己的影響,其次說自己選本科專業的原因、成績和上了什麼課,接著說一個實習,最後拍拍目標學校的馬屁)。 而且,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自己最能表達自己。
最後,申請沒有你想的那麼難。許多孩子就是被信息不平等嚇到了,覺得申請難如登天,但申請留學不是一個有門檻的事。只要你耐心的看網站,跟學校保持郵件溝通,一定可以一步步完成申請。
就這麼多!暑假即將到來,不管準備實習、考試還是寫文書,都祝大家努力而順利!
#小茶和Frank的正確打開方式# 🙈我們的主業是上班吃飯睡覺,副業是玩簡歷先生;簡歷先生的主業是幫熊孩子改簡歷,偶爾樂意也寫個出國文書,副業是和你們叨逼叨叨逼叨。Duāng❗️
微信私號:jianlixiansheng
微信公號:小茶和Frank的簡歷先生
微博:@簡歷先生
淘寶店鋪:簡歷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