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均衡是有限度的,BMS的均衡電路的數據考慮

2020-12-17 電子發燒友

電池均衡是有限度的,BMS的均衡電路的數據考慮

李倩 發表於 2018-03-12 15:57:56

之前有很多的嘗試,後面很多企業循著自己慣用的策略基本沒怎麼調整

1.電池均衡是有限度的,效果需要用一定的參數進行評價。

2.電池均衡在HEV和EV裡面,要求有很大的區別。

3.電池均衡的效果必須與成本和額外的能量消耗進行博弈和妥協。

均衡的原因:

EV和HEV都需要在充電和放電階段承受很大的瞬間電流,充電的時候表現在制動能量回收。對於鋰電池而言,這麼大的充電電流可能是部分較滿的電池直接超過損壞的電壓區間。

放電階段則是電機在啟動和汽車加速的時候,需要很高的瞬間能量。大的放電電流,可能讓某些電池處於深度放電的狀態,一是影響輸出電流,二是電池本身就會損壞。

對於上述的電流計算,其實和整車有很大的關係,相信在後面找到充分的資料和計算公式以後,可以把能量管理單元動力單元和最終的車體環境的參數建立一些計算和評估的公式,在對比當前賣得一些「電動車」時候可以做出一些初步的評估

這套機制在HEV小電池上面還是挺管用的,甚至到PHEV10Kwh還是挺有用的,到大容量的EV電池,動輒150Ah和200Ah真是需要別的想法

均衡策略關於100mA和30mA均衡電流影響

均衡電流的大小主要影響均衡時間:

均衡時間計算方法如下:

均衡時間T = 均衡容量/均衡電流

對B01_Phase2,以5%的SOC差異為例:

均衡容量= ΔSOC*標稱容量= 5%*5.2Ah = 260mAh

100mA均衡電流均衡時間= 260mAh/100mA = 2.6h;

30mA 均衡電流均衡時間= 260mAh/ 30mA = 8.7h;

1. 熱設計

耗散型均衡電路主要考究均衡電阻的熱設計能力

元器件層面: 熱阻和結溫

系統層面: 環境溫度、冷卻方式、PCB的熱性能

電阻散熱模型:

要使實際溫度Tj在合理範圍,設計上:

a) 降低環境溫度;

b) 降低元器件熱阻,如選型封裝大的SMD;

c) 優化PCB的焊盤,如增大銅箔面積和厚度;

d) 降低單個元器件功耗,如使用多個電阻並聯使用;

舉例:

a) 選取vishay的貼片電阻規格分析,如取2512封裝/1W規格:

Ta 取電池最高耐溫65℃;

電阻結溫155℃;

電阻阻值33.2ohm, 工作電流0.1A, 實際功耗為0.332W

使用mCu設計(最差PCB設計:35um銅箔層,1.6mmPCB厚,銅覆蓋面≤20%)

實際溫度Tj=65 + 110*0.332= 101.52 ℃

滿足低於結溫要求;

如果加強PCB設計,如使用sCu設計,實際溫度會更低;

2. 成本及周期

電阻元器件應用普遍,成本差異不顯著,如vishay的1210封裝規格貼片,價格在0.16¥左右,即使選型封裝更大的2512,估價也會在0.3¥之內;

設計上使用矽膠片導熱,以70mm*20mm*2mm 規格大概1.5¥ , 從板如果使用的話,一塊就OK, 大概增加1.5¥成本;

PCB優化設計,如增加銅箔厚度,2OZ/4OZ ,PCB面積費用增加約30% ;也可以不增加銅箔設計厚度,在生產製程上增大露銅面,做適當堆錫或加鋼網厚度,使用波峰焊和回流焊都可以操作,對生產成本無明顯增加,只是錫的導熱係數要低於銅,但成本上可很好控制;

設計開發周期跟設計團隊經驗和能力有關,如對設計參數不確定,需要評估各方案可行性,會延長開發周期;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一文讀懂動力電池BMS均衡功能
    1.2 什麼狀態可以均衡另一個問題,到底在什麼過程中實施均衡,是不論什麼過程,只要達到了參數的閾值就開始均衡,還是人為規定,均衡只發生在充電過程、放電過程,還是電池沒有工作任務的靜置過程。這個問題的觀點不是非常一致,各家管理系統有不同的設置。我想,均衡過程應該可以設計在任何過程中,但需要考慮是否對電池包最有利。
  • BMS均衡設計,有效延長電池使用壽命
    電池的衰減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電池內部因化學物質的損失導致的不可逆衰減,也稱作電池老化,而當氣候溫度變化或者電池電芯不一致時導致電池性能和續航裡程下降,我們稱之為可逆衰減,既然衰減「可逆」,就有辦法延緩或恢復,其中氣候溫度變化可以通過恆溫控制解決,「電芯不一致」的狀況這時候就要有BMS(電池管理系統)來為電池電芯「妙手回春」,其中很重要的「治療過程」就是「電池均衡」或稱之為電池均衡修復
  • 論電動汽車BMS的主動均衡和被動均衡(圖)
    幾十串甚至上百串電池需要的開關矩陣如何設計,驅動要怎麼控制,這都是令人頭痛的問題,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至今主動均衡功能無法完全集成進專用IC的原因,半導體廠家一直希望能做出大一統的晶片,但在BMS上實在是力有不逮。對BMS整機廠家也是如此,主動均衡電路結構方面,少有廠家的設計可以令人耳目一新,擊節叫好。
  • 電池均衡技術淺析 破電池組一致性難題
    但是總有一些關鍵技術困擾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動力電池一致性問題就是其中的問題之一。隨著用戶對純電動汽車各項性能要求的日益提升,動力電池一致性問題也成為擺在產業發展面前一道繞不開的「坎兒」,如何有效解決電池一致性問題,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
  • 無損主動均衡BMS板未來可期
    先講一下情況目前BMS均衡方法,大體分為有耗能量均衡(電阻放電)+ 能量轉移均衡(變壓器,電感,超級電容器)兩種方案。被動均衡電路設計主動均衡電路設計1. 有耗能量均衡/被動(電阻放電)最典型使用最廣的是放電均衡,該方法利用發熱電阻旁路分流把高電壓的鋰電池釋放掉,低電壓的通過整組充電來補充,原理簡單,生產也方便。
  • 航天鋰離子電池均衡充電技術綜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89404.htm鋰離子電池充電關鍵技術  用鋰離子電池替代鎘鎳、氫鎳電池不能套用簡單的「即插即用」方式,這是因為鋰離子電池與鎘鎳、氫鎳電池有一個最大的不同點:鋰離子電池嚴禁過充電。因此,必須結合鋰離子電池特性設計新的充電管理電路。
  • 主動均衡與被動均衡
    主動均衡和被動 均衡都是為了消除電池組的不一致性,但兩者的實現原理可謂是截然相反。因為也有人把依靠算法由BMS主動發起的均衡都定義為主動均衡,為避免歧義,這裡把 凡是使用電阻耗散能量的均衡都稱為被動均衡,凡是通過能量轉移實現的均衡都稱為主動均衡。被動均衡先於主動均衡出現,因為電路簡單,成本低廉至今仍被廣泛使用。
  • 什麼才是真正的電池均衡及使用方法
    很多人在購買電動汽車的時候考慮最多的都是其電池的使用壽命問題,按照目前的電池技術水平,一輛電動汽車的電池使用壽命應該是在十年左右,在汽車市場上目前的保修一般為六年或150000公裡。其實在電池管理系統中,電池均衡是一項重要的技術。那麼何為電池均衡呢?下面堂姐就來跟大家說說這個問題。
  • 應用於儲能單元的串聯電池模塊主動均衡研究
    鋰離子電池單體電壓等級有限,單體電池不能滿足於儲能系統的功率和總電壓要求,因此需要將電池單體進行串、並聯構成電池組,從而提高電池組的整體電壓等級和功率水平[2]。但是單體電池之間的化學和電氣特性存在一定差異。造成這種不一致性的主要原因有電池在製作過程中材質工藝的差異,這種不一致性主要表現在電池的容量、直流內阻、開路電壓、荷電狀態(SOC)上[3]。
  • 基於Boost-Buck電路的鋰離子電池組均衡充電方法
    在充放電過程中,容量小內阻高的單元電池會更快達到飽和或者更快耗盡電量;容量大內阻低的單元電池則可能發生欠充或者不完全放電的情況。單元電池間的不一致性會在很大程度_上影響電池組的整體性能和安全。為了使電池組中各單元電池的容量在充放電循環過程中得到充分發揮,提高電池組的壽命,最為理想的手段就是在電池組充電時對各單元電池採取有效的均衡措施,保證充電完畢時所有單元電池的電壓基本一致。
  • 鋰電池保護板的主動均衡和被動均衡的區別
    這樣整個系統的電量受制於容量最少的電池。充電過程中,鋰電池一般有一個充電上限保護電壓值,當某一串電池達到此電壓值後,鋰電池保護板會切斷充電迴路,停止充電。如果充電時的電壓超過這個數值,也就是俗稱的「過充」,鋰電池就有可能燃燒或者爆炸。
  • 鋰電池組均衡充電保護板設計
    均衡充電,否則使用過程中會影響整組電池的性能和壽命。常用的均衡充電技術有恆定分流電阻均衡充電、通斷分流電阻均衡充電、平均電池電壓均衡充電、開關電容均衡充電、降壓型變換器均衡充電、電感均衡充電等。而現有的單節鋰電池保護晶片均不含均衡充電控制功能;多節鋰電池保護晶片均衡充電控制功能需要外接CPU,通過和保護晶片的串行通訊(如I2C總線)來實現,加大了保護電路的複雜程度和設計難度、降低了系統的效率和可靠性、增加了功耗。
  • 鋰離子電池組均衡和保護的關係研究*
    ,當過充、過放、過電流及短路等情況發生時,鋰離子電池壓力與熱量大量增加,容易產生火花、燃燒甚至爆炸,因此,鋰離子電池無一例外地都加有過充放電保護電路。另外,當對一組鋰離子電池充放電時,考慮到各個單體電池的不一致性,可採取均衡措施來確保安全性和穩定性。本文主要分析了均衡處理的重要性,實現方法,及與保護處理的關係。均衡電路均衡的意義就是利用電子技術,使鋰離子電池單體電壓偏差保持在預期的範圍內,從而保證每個單體電池在正常的使用時不發生損壞。
  • 蓄電池容量均衡方法概述
    由於蓄電池單體自身製作工藝等原因,不同單體之間諸如電解液密度、電極等效電阻等都存在著差異,這些差異導致即便串聯蓄電池組每個單體的充放電電流相同,也會使每個單體的容量產生不同,進而影響整個蓄電池組的工作。最壞的情況,在一個蓄電池組中,有一個單體的剩餘容量接近為100%,另一個單體的剩餘容量為0,則這個蓄電池組既不能充電也不能放電,完全不能使用。
  • 這是一款經典的鋰電池組保護板均衡充電方案
    過流、短路的保護,充電過程中要實現整組電池均衡充電的問題,介紹了一種採用單節鋰電池保護晶片對任意串聯數的成組鋰電池進行保護的含均衡充電功能的電池組保護板的設計方案。 0引言 常用的均衡充電技術包括恆定分流電阻均衡充電、通斷分流電阻均衡充電、平均電池電壓均衡充電、開關電容均衡充電、降壓型變換器均衡充電、電感均衡充電等。成組的鋰電池串聯充電時,應保證每節電池均衡充電,否則使用過程中會影響整組電池的性能和壽命。
  • 什麼是BMS電池管理系統?汽車BMS的應用保護
    什麼是BMS電池管理系統?BMS系統指電池管理系統是對電池進行管理的系統,BMS主要就是為了智能化管理及維護各個電池單元,防止電池出現過充和過放,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監控電池的狀態。BMS是電動汽車電池管理系統是連接車載動力電池和電動汽車的重要紐帶。
  • 動力鋰電池BMS主動均衡技術案例分析
    電動汽車安全方面的隱患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分別是高能量動力電池有燃燒的隱患;電動汽車有高電壓、大電流的迴路,如果人體接觸會造成傷害;電磁波輻射。  仝瑞軍表示,電動汽車運行中發生的起火、燃燒等安全性問題,雖然在新生事物發展之初都會出現的,但是也給我們一種警示——「一定要把產品做好才能推向市場」。
  • 國新動力提出了電池管理系統主動均衡方案保證其安全穩定性
    ➤ 年度創新產品:兼容式主動均衡電池管理系統 隨著業內對均衡電流需求的不斷增強,被動均衡已經無法滿足安培級以上的均衡需求。需要一種更為高效,靈活的主動均衡方案。 目前業內較為認可的主動均衡方式為:1.包體內主動均衡,2.包體間主動均衡,在以上2種主動均衡方式的同時,還會細分單向充電式主動均衡以及雙向主動均衡方案。
  • 【技術】客觀論述車用動力電池主動均衡技術
    現有技術無法解決續航裡程衰減的問題  在電池成組技術中,電池一致性的問題一直無法解決,傳統方法有:採用被動均衡、選擇高度一致性電池、淺充及淺放等,這些都無法解決電池系統在充放電過程中一致性劣化的問題。大電流主動均衡技術給電動汽車領域帶來的衝擊  事實上,當今的電池材料快速發展,電池單體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不斷提高,電動汽車配製的電池系統容量也在不斷提高,這些改變給提升續航裡程帶來了無限的想像,當續航裡程達到300KM以上,及電池價格降到的電動汽車將可以和傳統汽車競爭。
  •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包關鍵技術---電池均衡方法
    現在介紹一下目前電池均衡的主要方法,主要分為化學均衡方法和物理均衡方法,其中化學均衡方法實際上是使用氧化還原對添加劑實現過充保護,該方法目前還未能得到廣泛應用。物理均衡方法根據是否有能量損失又分為被動均衡和主動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