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鯨和大白鯊之間的衝突並不多,大白鯊的實力和虎鯨不是一個水平的,被虎鯨捕殺很正常,但沒有任何一種虎鯨生態型會把大白鯊當作主要獵物,虎鯨也無法控制大白鯊的種群數量。僅憑這幾點,就足以說明虎鯨不是大白鯊的天敵。
鯨鯊鬥和獅虎鬥是一樣的性質,都成了口水仗,雙方各執一詞,相互攻擊抹黑,這哪叫鬥獸啊,分明是鬥嘴。
受電影《大白鯊》影響,人們長期將鯊魚當作「海洋噩夢」。虎鯨捕殺大白鯊事件爆火之後,大白鯊的形象迅速崩塌,從曾經的「海洋霸主」變成超怕虎鯨的「軟蛋」。大白鯊形象的變化也與人類的喜惡有關,這和「鯊魚不敢吃海豚」的謠言如出一轍。鯊魚有襲人記錄,在人類心目中的形象是邪惡的,海豚對人友好,在人類心目中的形象是正義的,「正義戰勝邪惡」這種老掉牙的套路就被運用到了動物身上。
虎鯨體型比大白鯊大,況且虎鯨還有團隊加持,大白鯊輸給虎鯨一點兒都不「丟人」,覺得「丟人」的只是爭強好勝的網友。
虎鯨各生態型差距較大,總體來看平均長6米,平均體重3噸,最大虎鯨長9.45米重10噸以上。
虎鯨雄大雌小,大白鯊相反。
雄性大白鯊長約3.5米時性成熟,平均漸進體重約1.1噸;雌性長超過4.5米時性成熟,平均漸進體重約2噸。有記錄的最大雌性大白鯊長6.8米,體重約3噸,最大雄性大白鯊長6.2米,體重約1.7噸。
大白鯊的最大值和虎鯨的平均值差不多,這怎麼比?
儘管兩者體型差距較大,但虎鯨和大白鯊之間的衝突被記錄下來的才十餘起,算是小概率事件,集中在南非海域、南澳海域、美國法拉隆群島海域,都是未確認的虎鯨生態型,已確認的虎鯨生態型不會捕殺大白鯊,不管是食魚型還是食獸型。
虎鯨捕殺大白鯊是為了大白鯊的肝臟,大白鯊的肝臟可以佔到體重的五分之一以上,營養豐富。
1997年在美國法拉隆群島海域,一頭4.7-5.3米的虎鯨咬住了一條3米左右的大白鯊,殺死它後虎鯨開始進食鯊魚的肝臟。
2017年5月南非海岸有3條大白鯊的屍體被衝上岸,全長分別為3.4米、4.2米、4.9米,最大的一條超過1噸。這三條鯊魚的肝臟都不見了,毫無疑問是虎鯨所為,環境專家懷疑是該海域兩頭名叫「港口」和「右舷」的虎鯨幹的。
雖然虎鯨捕殺大白鯊是為了食用,但要分清經常捕食和偶爾捕食,獅子老虎偶爾殺死花豹後也會食用,但不能說獅子老虎是花豹的天敵。
虎鯨和大白鯊的關係就像獅子和花豹,它倆都是頂級掠食者,位於食物鏈頂端,沒有天敵。就算大白鯊被虎鯨捕食也不影響它在海洋中的地位,至於在人類心中的形象如何它們也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