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海都記者 陳燕燕 通訊員 林浩
雙11快到了,
又要開始買買買!
有醫君發現,
在網購平臺上,有一款「神藥」——
婦科洗液產品銷量火爆
有的月銷量近3萬盒。
其實,「洗洗更健康」的謊言
已被戳穿多年,
但仍有不少女性沉迷其中。
福建省婦幼保健院婦五科主任陳麗說,
其實,這些洗液不是藥。
可能越洗越糟。
包治婦科病?根本不是藥!
洗洗更健康!
這句廣告詞傳頌了多年,可謂家喻戶曉。
有些洗液有意無意暗示
「包治婦科病」,能解決瘙癢、
異味等各種問題。
為此,不少女性覺得,
經常清洗私處,
才能避免婦科炎症。
有些女性恨不得一天用香皂、
洗液衝洗個三五回。
以某款暢銷的婦科洗液產品為例,說明書裡明確寫著:無醫藥產品批號,非醫療器械。
某婦科洗液產品宣傳截圖
陳麗主任說,婦科洗液的成分列表大多含有「醋酸氯己定」,跟醫院手術室常用的消毒液一樣。
婦科洗液號稱能消毒殺菌,主要就是靠「醋酸氯己定」。
但是,按國家規定,消毒產品不是藥品,沒有治療疾病的作用,不得明示或暗示有治療作用和效果。很多婦科洗液產品仍在打擦邊球。
洗洗更健康?越洗越糟!
不少婦科洗液號稱,能減少外陰瘙癢。
陳麗主任說,
其實,外陰瘙癢只是一個症狀,病因很多。
常見的有念珠菌性陰道炎、
外陰白斑、股癬、陰蝨病、溼疹、
瘙癢症……需要對症下藥!
這個世界上,
沒有包治婦科病的神藥!
但是,門診常有一些患者,外陰稍有不適或輕微白帶異常,就擅自使用洗液,剛開始,感覺好一點,但時間一長,越洗越嚴重。
有些婦科洗液還提供了陰道衝洗器,讓女性將洗液灌入陰道,然後衝洗出。
她指出,陰道內有對人體有益的菌群,能殺菌抑菌,如果盲目使用各種婦科洗液,特別是衝洗陰道,時間長了,陰道菌群平衡被破壞,可能越洗越糟。
還有些女性不用洗液,但每天用香皂、沐浴液反覆清洗私處,這也是不對的。
其實,這些清潔物品大多是鹼性的,會破壞陰道的弱酸性環境,使陰道內有益的乳酸桿菌受抑制,而其他細菌過度生長,破壞陰道的自潔功能,容易導致外界病原體入侵,造成感染。
她強調,婦產科學指南中,推薦女性清洗私處的東西是——清水。
不要用婦科洗液!
不要進行陰道灌洗(衝洗)!
還有5大謊言,你應該知道
除了「洗洗更健康」,多年來,還有不少謊言,一直困擾著女性。
有醫君請福建省婦幼保健院婦五科副主任醫師姜雋楹逐一糾正——
謊言1:沒有性生活,就不會得婦科病
姜雋楹:女性的外陰、陰道與尿道、肛門相鄰,容易受到外界病原體的汙染而發生炎症;
陰道中寄居著種類繁多的微生物,正常情況下,這些微生物與陰道保持動態平衡,不會致病,但在分娩、經期、流產、抵抗力下降時,陰道平衡可能被打破,導致炎症發生。
因此,引起婦科炎症的根本原因不是性生活。
即使沒有性生活,日常也需注意個人衛生。
謊言2:得了炎症,自己吃點抗生素就行了
姜雋楹:很多女性羞於就醫,自行買藥吃,這是不對的!
婦科炎症也分種類,不同炎症的用藥可能不同。
盲目濫用抗生素,治療效果欠佳,還會產生耐藥性,抑制陰道有益菌的生長,破壞正常陰道弱酸性環境,致使有害菌肆無忌憚地生長。
謊言3:多喝酸奶、吃益生菌,可防治陰道炎
姜雋楹:乳桿菌對維持正常的陰道微環境有益,而酸奶、益生菌都含有乳桿菌。但是,乳桿菌有許多類型,育齡女性的陰道以捲曲乳桿菌、加塞乳桿菌、惰性乳桿菌和詹氏乳桿菌最多見,此外,還有相對較少量的陰道乳桿菌、乾酪乳桿菌、陰部乳桿菌、德氏乳桿菌、發酵乳桿菌等。
而酸奶中常見的有益菌包括保加利亞乳桿菌、嗜酸乳桿菌、雙歧桿菌、嗜熱鏈球菌,和陰道中的有益菌不同。
更何況,無論是喝酸奶,還是吃益生菌,都是經過消化道,非陰道。
如果真的存在陰道菌群失調,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外用的益生菌製劑。
謊言4:出現宮頸糜爛、盆腔積液,一定是得了婦科炎症
姜雋楹:有些女性發現宮頸糜爛,嚇得不得了。其實,宮頸糜爛是一種生理性改變,在生育年齡很常見,在排除宮頸癌和癌前病變後,如果沒有白帶多、異味等,無需特殊關注。
還有一些女性做超聲檢查,提示盆腔積液,其實,在月經前後、排卵後,女性盆腔出現少量液體是正常的,如果沒有明顯的腰腹痛,就不用緊張。
謊言5:天天使用護墊
姜雋楹:不少女性喜歡用護墊,既乾爽,又省得洗內褲。
其實,衛生護墊和衛生巾的透氣性不佳,在月經期短時間使用,確實提供了方便,但長期使用或更換不及時,容易誘發外陰炎或陰道炎。
外陰位置特殊,女性必須養成經常清洗的習慣,每天勤換洗內褲,才能減少婦科炎症。
最後,有醫君提醒您:
平時多鍛鍊,增加抵抗力,
才能身體棒棒噠。
如果出現不適,要趁早就醫。
編輯:郭郭
大家都在看
海峽都市報微信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