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妝產品主要指用於臉部、眼部、唇部的美容化妝品,其主要作用是利用色彩變化,賦予皮膚色彩,修整膚色或加強眼、鼻部位的陰影,以增加立體感,從而使之更具魅力。同時,也可用於遮蓋雀斑、傷痕、痣之類的皮膚缺陷。相較於護膚品,我國彩妝市場規模還很低,但是增長快,達38%,彩妝增速領跑化妝品細分行業。品牌方面,儘管國際品牌優勢地位明顯,但本土品牌正在崛起,逐漸打破國際品牌的壟斷地位,消費者面臨更多選擇。
彩妝增速領跑化妝品細分行業
彩妝產品主要指用於臉部、眼部、唇部的美容化妝品,其主要作用是利用色彩變化,賦予皮膚色彩,修整膚色或加強眼、鼻部位的陰影,以增加立體感,從而使之更具魅力。同時,也可用於遮蓋雀斑、傷痕、痣之類的皮膚缺陷。
相較於護膚品市場規模,我國彩妝市場規模還很低,2019年僅為552億元,遠遠低於護膚品市場規模,護膚品市場規模已經增長至2444億元,是彩妝行業市場規模的4.43倍。
雖然我國彩妝行業市場規模還很低,但是伴隨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在歐美及日韓大牌化妝品公司對中國市場的開拓下,國內消費者的彩妝消費理念逐步增強,國內彩妝市場規模增長迅速。2019年全國彩妝市場規模領跑化妝品行業,達38%,高於護膚品市場規模增速。
雖然彩妝市場規模增速領跑化妝品各細分行業,但是其市場規模基數較低,在化妝品消費中的佔比仍然較低,根據Euromonitor數據,2019年我國彩妝消費在化妝品消費佔比約為11.5%,遠低於日韓的18.6%,美國的19.4%。但同時也意味著我國彩妝行業賽道可開發空間還很大,未來隨著消費者對彩妝的消費觀念達到對護膚品的同等高度以及對變美追求的提升,我國彩妝消費將蓬勃發展。
雖然目前我國彩妝消費佔比還遠落後於日韓美等國家,但是隨著大眾對於彩妝產品的熟悉,中國年輕群體的彩妝消費意願和能力逐漸增強,我國彩妝行業滲透率不斷提高。2015年彩妝滲透率僅31.58%,到2019年,彩妝品類滲透率已經達到48.82%,近5成,平均每2位女性中就有1人使用彩妝。
本土彩妝品牌打破國際品牌壟斷地位
從品牌佔有率來看,2019年彩妝品牌TOP 10分別為:美寶蓮(MaybeIline)、迪奧(Dior)、蘭蔻(Lancome)、歐萊雅(L『oreal)、卡姿蘭(Carslan)、韓束(KANS)、阿瑪尼(Armani)、雅詩蘭黛(Estee Lauder)、資生堂(Shiseido)、聖羅蘭(YSL)。
國產品牌卡姿蘭、韓束躋身中國彩妝品牌市場佔有率前十,並且排名位置逐漸靠前。卡姿蘭在2015年居彩妝品牌市場佔有率第六位,2019年躋身前五,而韓束也從2015年的第九位攀升至2019年的第六位,儘管在彩妝領域國際品牌優勢地位明顯,但本土品牌正在崛起,逐漸打破國際品牌的壟斷地位,消費者面臨更多選擇。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和持續增長,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具潛力的彩妝市場之一。未來,在即時性美容需求的推動下,以及對個性展現的追求,我國彩妝行業發展前景可期。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彩妝產品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