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5日,由全球化智庫(CCG)與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共同發起的「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在京舉辦啟動儀式。新加坡常駐聯合國原代表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通過視頻寄語。
以下是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發言全文:
在減貧問題上,人類已經創下了一項偉業。有這樣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200年前超過90%的世界人口生活在赤貧之中,而今天僅僅有10%的世界人口極度貧困。是什麼帶來了人類社會的減貧大業這一福音?我認為,答案是國際貿易。
這裡有三個例子。1992年,中國的總貿易值是660億美元,處於絕對貧困中的人口佔56.7%。但到了2018年,中國的總貿易值達到了4600萬億美元,同比增加了28倍,而貧困率已經低於0.5%。同樣,1992年的越南貿易值51億美元,而其當時的貧困率約52%。
但是今天,越南總貿易值增長到了5270億美元,比1992年增加了100倍。其貧困率降至了1.9%,縮減了26倍。同樣在印度,1992年的貿易值是450億,貧困率是47.6%,2018年貿易值達到了9400億,貧困率降至7%。
這個數字非常能說明問題。前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曾說,如果想要減貧,貿易是比援助更好的良藥。這之間又有另外一個問題:國際貿易是如何在近代蓬勃發展的?這個問題有一個簡單的回答:在二戰(1945年)之後,在聯合國組織框架基礎之上,世界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貿易規則秩序,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去重申,去加固共識。誠然,世貿組織就是這些秩序的一個表徵。
各位優秀的年輕人,我想對你們說:如果你想創造一個美好的外來,這個世界並不需要你們另起爐灶,1945年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已經給了後世足夠的借鑑。在我於聯合國擔任大使期間,我常常和同僚感嘆,作為一篇完備的華章,聯合國1945年就設立了這部文件。我覺得所有青年人都應當仔細捧讀這部文件,並且去了解聯合國成立的根基。
遺憾的是,許多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已逐漸與聯合國的宗旨原則相背離。
作為曾經在聯合國國際貿易合作機制中獲益的主要國家,我迫切希望亞洲國家能夠成為多邊主義的積極倡議者。
最後,我預祝本次國際青年領袖項目取得圓滿成功,如果中國的青年能夠攜起手來共同促進多邊主義,這個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本文根據新加坡常駐聯合國原代表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在全球化智庫(CCG)2020年12月15日舉辦的「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啟動儀式上的致辭整理,未經本人審閱,轉載請註明出處)
CCG 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