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凱碩:國際貿易是人類減貧事業的一大福音

2020-12-20 騰訊網

2020年12月15日,由全球化智庫(CCG)與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共同發起的「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在京舉辦啟動儀式。新加坡常駐聯合國原代表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通過視頻寄語。

以下是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發言全文:

在減貧問題上,人類已經創下了一項偉業。有這樣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200年前超過90%的世界人口生活在赤貧之中,而今天僅僅有10%的世界人口極度貧困。是什麼帶來了人類社會的減貧大業這一福音?我認為,答案是國際貿易。

這裡有三個例子。1992年,中國的總貿易值是660億美元,處於絕對貧困中的人口佔56.7%。但到了2018年,中國的總貿易值達到了4600萬億美元,同比增加了28倍,而貧困率已經低於0.5%。同樣,1992年的越南貿易值51億美元,而其當時的貧困率約52%。

但是今天,越南總貿易值增長到了5270億美元,比1992年增加了100倍。其貧困率降至了1.9%,縮減了26倍。同樣在印度,1992年的貿易值是450億,貧困率是47.6%,2018年貿易值達到了9400億,貧困率降至7%。

這個數字非常能說明問題。前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曾說,如果想要減貧,貿易是比援助更好的良藥。這之間又有另外一個問題:國際貿易是如何在近代蓬勃發展的?這個問題有一個簡單的回答:在二戰(1945年)之後,在聯合國組織框架基礎之上,世界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貿易規則秩序,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去重申,去加固共識。誠然,世貿組織就是這些秩序的一個表徵。

各位優秀的年輕人,我想對你們說:如果你想創造一個美好的外來,這個世界並不需要你們另起爐灶,1945年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已經給了後世足夠的借鑑。在我於聯合國擔任大使期間,我常常和同僚感嘆,作為一篇完備的華章,聯合國1945年就設立了這部文件。我覺得所有青年人都應當仔細捧讀這部文件,並且去了解聯合國成立的根基。

遺憾的是,許多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已逐漸與聯合國的宗旨原則相背離。

作為曾經在聯合國國際貿易合作機制中獲益的主要國家,我迫切希望亞洲國家能夠成為多邊主義的積極倡議者。

最後,我預祝本次國際青年領袖項目取得圓滿成功,如果中國的青年能夠攜起手來共同促進多邊主義,這個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本文根據新加坡常駐聯合國原代表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在全球化智庫(CCG)2020年12月15日舉辦的「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啟動儀式上的致辭整理,未經本人審閱,轉載請註明出處)

CCG 縱覽

相關焦點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開幕...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於北京時間12月14日至15日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論壇致賀信。建設開放經濟 推進減貧事業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所特聘院士 馬凱碩扶貧減貧是人類崇高的事業。我在新加坡長大。記得小時候,新加坡當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有500美元。我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家裡沒有抽水馬桶,更沒有電視。因為經歷過貧困,我深深感到,貧困不僅會在物質上,也會在精神上削弱人們的能力,讓人失去自我價值認同。
  • 國開行:加強國際減貧合作 為人類減貧事業貢獻力量
    12月14日,由中央宣傳部、國務院扶貧辦主辦的人類 減貧經驗國際論壇在北京舉行。作為本次論壇的承辦方之一,中國國家開發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歐陽衛民在主論壇上以視頻方式作了國開行支持中國和國際減貧發展的成果展示並發言。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開幕...
    建設開放經濟 推進減貧事業  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所特聘院士 馬凱碩   扶貧減貧是人類崇高的事業。我在新加坡長大。記得小時候,新加坡當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有500美元。我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家裡沒有抽水馬桶,更沒有電視。
  • 應用經濟學院教授鄭新業參加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並主持圓桌研討會
    12月15日,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院長鄭新業參加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並主持「金融支持國際減貧事業發展」專題研討會。本次論壇由中央宣傳部、國務院扶貧辦主辦,中央廣電總臺、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國際扶貧中心承辦。
  • 「中國那些事兒」多國學者點讚中國減貧成就 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
    多國專家學者表示,中國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打贏脫貧攻堅戰因而具有更廣泛的世界意義。南非國際關係與合作部原高級外交官格特·約翰納斯·格羅布勒表示,中國的發展對世界來說是機遇不是威脅,中國的發展方式、發展模式和成功經驗,激勵和鼓舞著其他發展中國家推進現代化、實現共同繁榮。
  • ...貢獻智慧和力量——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開幕式及主論壇發言摘編
    建設開放經濟 推進減貧事業  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所特聘院士 馬凱碩  扶貧減貧是人類崇高的事業。我在新加坡長大。記得小時候,新加坡當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有500美元。我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家裡沒有抽水馬桶,更沒有電視。
  • 習近平向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致賀信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12月14日在北京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論壇致賀信。 習近平指出,消除貧困是人類共同理想。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始終把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作為奮鬥目標,為此進行了長期艱苦卓絕的努力。2012年以來,中國在之前扶貧攻堅的基礎上,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於北京時間12月14日至15日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論壇致賀信。  建設開放經濟 推進減貧事業  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所特聘院士 馬凱碩  扶貧減貧是人類崇高的事業。我在新加坡長大。記得小時候,新加坡當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有500美元。我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家裡沒有抽水馬桶,更沒有電視。
  • 人類減貧事業的「怒江實踐」
    怒江減貧實踐,蘊含著普遍性規律和全球性價值,為全球減貧事業提供了「獨特啟示」。  關鍵詞:怒江州;深度貧困地區;減貧實踐;全球性啟示    貧困是世界性難題,減貧是人類共同使命。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掛帥、親自出徵、親自督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開展了一系列新實踐, 推動中國減貧事業取得了決定性成就,對世界減貧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 綜合消息: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豐富的減貧經驗值得借鑑...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14日在北京開幕,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多個國際組織的200餘位代表通過視頻參會。海外人士表示,中國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豐富的減貧經驗值得許多國家學習和借鑑。
  • 團結合作,攜手推進國際減貧進程
    新華社發消除貧困一直是千百年來人類的共同理想,同時也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全球性挑戰之一。12月14日至15日,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多個國際組織的200餘位代表通過視頻參會。習主席向論壇致賀信,強調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攜手推進國際減貧進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
  • 三大國際組織負責人警告全球貿易放緩阻礙減貧工作
    新華社華盛頓4月10日電(記者許緣 楊承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和世界貿易組織負責人10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警告說,全球貿易放緩將影響貧困人群生活質量,阻礙減貧工作進程。IMF總裁拉加德當天在IMF和世行春季會議的一場活動中表示,貿易對減貧工作至關重要。在全球貿易帶動下,家庭生活成本下降,其中低收入家庭生活成本降幅更明顯,「只有不希望經濟增長的人才不想要貿易」。
  •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舉行黃坤明宣讀習近平主席賀信並發表主旨演講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12月14日,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在京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出席開幕式,宣讀習近平主席賀信並發表主旨演講。黃坤明指出,習近平主席的賀信闡明了中國黨和政府致力消除貧困的歷史進程、偉大成就和國際貢獻,充分展現了中國與世界共同應對疫情挑戰、合力推進減貧事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決心,為辦好本次論壇提供了重要指引。
  • 中國語言扶貧與人類減貧事業論壇在京舉辦
    新華網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 王琦)10月15日至16日,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國務院扶貧辦政策法規司指導,《語言戰略研究》編輯部主辦,語文出版社、《語言文字應用》雜誌、北京大學貧困地區發展研究院、北京語言大學語言資源高精尖創新中心、首都師範大學國際文化學院協辦的中國語言扶貧與人類減貧事業論壇在京舉辦。
  • 中國減貧的奧秘是什麼
    在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上,一位國際人士讚嘆:「因為經歷過貧困,我深深感到,貧困不僅會在物質上,也會在精神上削弱人們的能力,讓人失去自我價值認同。正因如此,消除貧困才顯得如此重要,中國成功的減貧故事才如此動人。」中國脫貧攻堅取得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不僅彰顯了堅持人民至上、以人為本的理念,也為人類社會治理貧困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 中國減貧事業為世界提供重要參考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許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23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在2020年實現國內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為世界減貧事業增添信心和動力,也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可供借鑑的經驗。
  • 潘基文:亞洲是全球減貧事業的排頭兵
    潘基文:亞洲是全球減貧事業的排頭兵 發布時間:2020-12-16 11:2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電 (劉亮)博鰲亞洲論壇《亞洲減貧報告2020
  • 推動全球減貧事業發展(國際人士見證中國決戰脫貧攻堅)
    朱海鵬攝(人民視覺)國際人士普遍認為,中國如期實現全面脫貧目標不僅是本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偉大成就,也將為全球減貧事業注入信心和動力,為各國推進減貧工作提供參考借鑑,加快推動全球減貧進程自然資源的利用更可持續詹姆斯·林奇臨近歲末,中國在實現2020年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方面取得了令人讚嘆的成就。
  • 「對人類減貧事業的巨大貢獻」(我看中國脫貧攻堅)
    在薩納科耶夫看來,中國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國情的減貧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顯著優勢,為中國徹底消除絕對貧困提供保障。中國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對人類減貧事業的巨大貢獻。」  薩納科耶夫表示,俄羅斯與中國都堅定支持多邊主義,應當進一步加強合作,促進「一帶一路」倡議和歐亞經濟聯盟更緊密對接,進一步提升兩國民眾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