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愛麥當勞,勝過其他所有洋快餐,為什麼呢?請聽我跟你說。(文末有投票)
在七年前的初夏(是的我是童工 ),我加入了常州火車站麥當勞店,在那裡工作了一年多的時間。這一年在麥麥,我儘可能學了麥當勞裡的所有崗位知識,也正是這一年的深入了解,奠定了我對麥麥深厚的愛。
情懷就不討論太多啦,事實求是,先說說麥麥有哪些值得吃。只說中國吃得到的。
雙層吉士漢堡
麥麥的牛堡好吃是出了名的,在七年前(還是兒童),有幸吃過一款名叫至尊牛堡的漢堡,牛肉餅的厚度是現在吉士漢堡裡牛肉餅的2倍。至尊牛堡套餐一度成為麥麥菜單上最貴的套餐沒有之一。肯X基同期出的嫩牛五方,和至尊牛堡之間,簡直差了100個雙吉。因為都是限量發售,好吃的至尊牛堡一段時間後就再停售了,但好在我們還可以繼續享用雙吉(才不是至尊牛堡的替代品)。
雙吉的好吃,是因為牛肉自不必說,但還有一樣非常關鍵的配料——酸黃瓜。有些人吃不慣,覺得味道像牙膏,但是請注意,酸黃瓜一定要和牛肉、芝士片搭配在一起,有種很奇妙的口感,醇香+酸脆,非常奇異的風味。
牛肉餅是百分百牛肉壓制,經過高溫煎制而成,比油炸類漢堡更健康。
麥香魚
一直都記得以前店裡的二副說過,麥香魚是真正的深海阿拉斯加狹鱈魚做出的魚柳,配上麥麥醬汁裡最貴的鱈魚醬做成(這個二副非常扣巴說什麼都跟錢沾邊)。而且還有一個小秘密,所有的正餐漢堡中,只有麥香魚的麵包是蒸出來的,所以口感最柔軟。配上半片芝士,香軟脆甜,連我這種不吃魚的人也被俘獲。
曾經出過雙層的麥香魚,魚堡粉絲表示好吃到哭,然而已經沒有了。
因為很喜歡麥香魚的醬,嘗試吃兩面都加醬的,後來發現還是單面加醬好吃。所以說麥麥的標準不是憑空而來,都是根據最佳口感的調配比例而定。
豬柳蛋麥滿分
早餐必吃。鹹口必吃。喜歡吃軟一點的可以選豬柳蛋堡,甜口的就吃熱香餅,不過最推薦的還是豬柳蛋麥滿分。
麥滿分,麥麥的員工喜歡叫饃饃,就是上下兩個圓形的餅。純小麥製作,輕烤加熱後,表層香脆,口感勁道,能嚼出一絲絲甜味。豬柳鮮嫩多汁,加上厚煎蛋、芝士片,配上番茄醬提味,好吃到飛起來。
薯條
麥麥最好吃小食!也是所有洋快餐裡最好吃的薯條。如果你覺得沒有差別,那一定是沒有對比過,也肯定沒有吃過按照麥麥標準炸出來的新鮮薯條。
用168℃的油浸沒炸3分鐘,炸完後控油5-10秒倒出。
在薯條上方垂直20公分處定點撒鹽3秒,用力翻炒,保證每根薯條和鹽粒均勻接觸。薯條表層裹上鹽後變得脆脆的,裝盒的時候能聽到沙沙的聲音。外脆裡綿,不蘸番茄醬,淡淡的鹹味就很好吃,根本停不下來,吃到舔手指還意猶未盡。
薯條最近又買一送一了,就醬!
海陸空漢堡(Land、sea and air)
所謂的海陸空,就是海裡的、地上的和天上的肉三種口味疊在一起。買三種漢堡,分別是——麥香魚,巨無霸,麥香雞。取巨無霸的麵包部分,將牛肉片,魚柳,脆雞排夾進去,就得到一個超級至尊海陸空漢堡。
還有很多海陸空的變形版,比如兩層牛肉一層雞肉,兩層雞肉一層魚肉,八層牛肉,看個人口味和經濟能力吧。
自製沙拉
沒圖
沒拍
吃海陸空的時候,把巨無霸裡的吉士片、酸黃瓜、脫水洋蔥粒和麥香雞的生菜、沙拉醬刮下來,放進麥香魚裝漢堡的紙盒後,就得到了一份自製蔬菜沙拉,臉皮夠厚的話問服務員再多要一份麥香雞醬,用薯條蘸著吃,就是升級版的薯條蔬菜沙拉。
冰火兩重天
冰火兩重天就是冰的配燙的。有兩種,第一種是用新鮮炸出的薯條,咬開能看到熱氣兒那種,蘸上圓筒冰激凌吃。
還有一種是把派捏碎成小塊,加到麥炫酷裡面吃。畫面太美了我不敢嘗試。
這酸爽,希望你能親自去最近的一家麥當勞試一試。牙口不好的就算了。
各種蘸醬
麥當勞是有很多種醬的!除了吃麥樂雞蘸的甜酸醬,還有蒜蓉醬、芥末醬、糖醋醬等等,如果主動問服務員要,可能會拿到!而且每一款漢堡裡搭配的醬料,比如麥香魚醬、麥香雞醬、烤堡(板燒雞腿漢堡)醬等,都可以在點單的時候向服務員單獨索要。不同蘸醬搭配小食會驚豔到。
言而總之,腦洞有多少,吃法就有多少。
之前在網上看到有個小夥砸走遍全世界去吃世界各地的特色口味麥當勞,既羨慕又感動又慚愧。
James McGowan,加拿大軟體工程師
去過53個不同國家品嘗當地麥當勞,在博客Traveling McD's上點評了麥當勞旗下300款產品。
麥當勞在世界各地的不同特色食物看上去都好好吃,下面給大家找幾款我想吃的 。
先來看看咖喱國,多的是你想不到的。
夾心的是一種印度特產的奶酪,印度叫巴尼,也稱印度豆腐。
全素的,適合咖喱國的部分人民口味,薄荷味蛋黃醬加入中。
全素的,披薩味兒,咖喱披薩味兒。
新地加布朗尼,毫無違和感。
還有其他國家的口味兒,隨意感受。
麥當勞的服務模式
去麥當勞和肯X基點過餐的人應該有對比,在肯記,服務員A為你點餐,同時A為你配餐,然後A為你結算,這種方式經常導致點餐速度奇慢,排隊擁堵不堪。
麥當勞是流水線操作,採用雙點式點餐模式,點完付款拿小票後到取餐處按照屏幕號碼取餐。將點餐和取餐的隊列拆開,提高兩隊列的效率。
後廚發來主食和小食,飲料位提供飲料,薯條位準備薯條,然後統一由一個人匯總拿到取餐處,再由取餐處的工作人員核對小票後給餐。包括後廚的生產也是流水線,一個漢堡要經過發起-快速烘烤加熱麵包,並給麵包墊上包裝紙或紙盒,傳到下一個人打醬加蔬菜等配料,最後一個人負責放上主料並包裝好,傳到窗口處。
這樣的服務模式更高效、節省時間,也給顧客更便捷的體驗。
麥當勞的設計
國內麥當勞門店的裝飾以紅、黃、黑三色為主色,明亮寬敞,牆壁用塗鴉裝飾畫鋪滿,體現年輕時尚的風格。
國外一些新店和概念店更有設計感。
麥當勞的廣告也是很有意思的。
說到這裡,總結一下:麥當勞給我們這代人留下過很多美好的回憶,安全、便捷、口感的穩定和不斷的創新感染每一個人,不要輕易說快餐都是垃圾食品,炸雞去掉外層的裹粉、可樂喝零度、漢堡不吃麵包,都可以基本算是健康,關鍵是量和擺盤。
上次投完貓頭鷹之後發現是單選有點不過癮,這次來個多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