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最近發布的《州級學前教育系統監測報告》顯示,德國託幼機構和幼兒園的照管問題得到了明顯改善,這意味著更好的框架條件與更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和護理水平。但報告結果還指出,德國各州的學前教育專業人員有不均衡的問題,從數量和質量上都存在差距。據悉,為了讓全國範圍內的兒童獲得相對均衡的教育條件,德國聯邦家庭、老年、婦女和青年事務部協同州政府和城鎮政府共同致力於學前護理和教育質量的提升。
德國聯邦家庭部部長曼努埃拉·施韋西希表示:「幼兒園的質量有所提升,但還有上升空間。孩子們無論住在哪裡,都應該能獲得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德國聯邦與各州政府應該與城鎮齊心協力,達成對質量標準的共識。雖然教育人員是教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的因素。教育質量還與許多其他因素有關。」
如今,德國聯邦家庭部通過兩方面措施提高學前教育質量。一是保障各州用於幼兒護理和教育的經費,二是發起了四項聯邦支持項目。其中,「語言—幼兒園」項目旨在改善幼兒園中的語言教育水平。到2017年,德國將培訓出一萬名專業教育人員上崗,以緩解師資短缺的壓力,並提高幼兒園的語言教育質量。另外,從2016年至2018年,德國的「幼兒園+」項目要求該項目中的幼兒園和託幼機構靈活設置開放時間,以便家長安排工作,提供年輕父母將事業與家庭相結合的可能性。
從四大項目來看,德國聯邦政府將以更加多樣化的方式來促進學前教育的發展。根據德國2017年的政府規劃和2020年的財政預算,德國聯邦政府將在3年內向各州下撥11億歐元用於學前教育發展,並投入5.5億歐元以繼續增加幼兒園數量。(廖圓圓)
《中國教育報》2016年09月09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