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光碟」評比進小學 幼兒農田裡體會粒粒皆辛苦

2020-09-09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來源:今日惠州網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勤儉節約,珍惜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記者走訪發現,我市各學校和家庭都很注重教育孩子珍愛糧食,讓他們從小懂得每一粒糧食的珍貴。

小學

開學第一課就進行「光碟行動」教育

「光碟行動,從小做起。」9月1日,京師實驗小學全體師生聆聽了由該校明星班主任團隊精心準備的「開學第一課」,內容豐富,涵蓋垃圾分類、勞動教育以及節約糧食教育等。

該校學生工作部主任柯靜介紹,該校大約有1650名學生,其中有300名學生住宿.對於每一位學生,學校都非常注重對他們進行珍愛糧食的教育。在日常教學和生活中,班主任和生活老師們都經常給孩子們宣講「粒粒皆辛苦」的觀念。

學生們用餐時,除了生活老師陪餐,引導孩子們合理飲食外,班主任還要全程陪餐。此外,還通過舉辦「光碟」評比活動,由學生大隊委或少先隊大隊幹部輪流到每個班的用餐區去考核。

該校非常注重引導孩子們合理飲食,加強體育鍛鍊,還專門給每位家長寫一封信,號召家長們一起引導孩子健康飲食,不帶零食到學校。

對於住宿學生,晚自習前,會有「文化晚餐時間」,老師在這個時間段也會時常進行珍愛糧食教育。

幼兒園

抓住機會教育孩子們懂得「粒粒皆辛苦」

記者從我市各大幼兒園了解到,幼兒園老師們都非常注重對孩子們進行珍愛糧食的教育。

惠州市機關第一幼兒園副園長駱秀萍介紹,他們會抓住一切機會教育孩子們懂得「粒粒皆辛苦」。

老師們給孩子們講節約糧食的故事繪本《大公雞和漏嘴巴》等,還會帶孩子們去割稻穀、參觀蔬菜種植基地,參加體驗摘菜、野炊等社會實踐活動,讓孩子們在親身體驗中接受教育,深刻認識「粒粒皆辛苦」。該園還會在「世界糧食日」開展「珍惜糧食,我們在行動」的主題教育活動,告訴孩子們「什麼是糧食。糧食的種類有哪些」。孩子們通過聽一聽、看一看、找一找、辨一辨等多種方式,增強對糧食的認識了解,知道了糧食的來之不易。

該園還會通過讓大班的小朋友作關於珍愛糧食的畫作,然後拿著畫作給小班的朋友們到一些住宅小區裡講解。

家長

以身作則教會孩子珍愛糧食

「如何讓孩子從小養成珍愛糧食的習慣?最關鍵的是父母親的垂範。」市民陳女士說。

陳女士說,自己和丈夫吃飯時,會珍惜每一粒糧食。同一張桌子吃飯的孩子,自小就看在眼裡,也就知道碗裡的飯菜要吃得乾乾淨淨,一粒不剩。如果父母一邊教孩子要知道「粒粒皆辛苦」,一邊自己又在家裡家外浪費奢侈,這樣教育小朋友是矛盾的,是沒有什麼效果的。

陳女士還特意帶6歲的兒子體驗鄉村生活,明白稻穀生長過程中農民付出的心血。

惠州日報記者周智聰

相關焦點

  • 學生「光碟就餐」體會「粒粒皆辛苦」
    探訪中記者發現,學校食堂按照「少量多次」,菜餚採用自選稱重,米飯不夠再添,學生自帶餐具有序取餐、就餐,並自覺實行「光碟行動」,從小培養學生節約意識。8月10日複課以來,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已成為武漢校園的新時尚。鋼城十二中少量多次不夠再添8月26日中午,長江日報記者在鋼城十二中看到,食堂師傅正在將飯菜一份份搭配好並打包,然後配送到各個班級。
  • 梓潼:開學上堂勞動課 小學生體會「粒粒皆辛苦」
    important}節約糧食,對體會過物質缺乏的老一輩人和知道種糧辛苦的農民朋友來說,那是發自心底的自覺。但是對於既沒有挨過餓也沒有體會過農耕辛苦的孩子,體會可能沒那麼深。」等活動,讓孩子們深刻體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 「粒粒皆辛苦」青少年短視頻大賽示範活動進校園
    上午9點,小一班的教室裡,一場特別的宣講課正在進行,宣講人是幼兒園中三班的郝奕辰。據張驕介紹,「粒粒皆辛苦」青少年短視頻大賽啟動以來,金溪中學附屬幼兒園主動參與,積極申辦校園示範活動,通過「一道特別的家庭作業」的方式組織每一個幼兒家庭參與大賽,學校超過一半的孩子都和父母一起拍攝了短視頻。
  • 粒粒皆辛苦,下城區學校多樣活動響應「光碟行動」
    怎樣讓孩子們感受到糧食的來之不易,體會每一餐可口的飯菜背後,許多人對辛苦付出?在杭州下城區的中小學和幼兒園,豐富多樣的活動向學生普及了綠色環保的知識,大大提高了他們節約糧食的意識。校級管理員們每天最早用餐,用餐結束後負責把班級剩餘統一倒進湯桶,收攏餐具一起還到食堂門口指定地點。
  • 一堂生動的德育課,龍山小學孩子們體驗「粒粒皆辛苦」
    一堂生動的德育課,龍山小學孩子們體驗「粒粒皆辛苦」 2020-12-22 16: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實驗幼兒園讓幼兒懂得「粒粒皆辛苦」
    7月以來,該園多次向家長、教職工發出節約糧食、「光碟行動」等倡議書,號召大家養成文明、健康的飲食習慣,以身作則,杜絕浪費。教師帶領孩子們開展「節糧」教育,引導孩子們懂得「粒粒皆辛苦」,幫助孩子培養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 體驗田間大課堂 感知「粒粒皆辛苦」
    這是二年級的黃俊鑫第一次下農田幹活。他的媽媽笑著說,現在他知道「粒粒皆辛苦」的含義了。   3日下午,位於南安梅山鎮燈光村的青少年校外實踐基地迎來了一群別樣的「勞動者」——100多名來自附近中小學和幼兒園的小朋友,以及他們的家長。
  •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廬山市白鹿小學開展「文明餐桌,光碟在行動」活動
    為此,廬山市白鹿小學倡議全校師生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厲行節約,杜絕任何形式的食物浪費,值此開學之際,白鹿小學開展「文明餐桌,光碟在行動」活動。「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同學們通過繪畫、手抄報、照片等方式,表達了拒絕浪費糧食的信念。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節儉鑑於心,美德始於行。同學們從自身做起,做到不剩飯,不浪費,做光碟行動的倡導者。
  • 我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婁底四小開展稻穀收割親子體驗活動
    9月8日下午在婁底市環保志願者協會的指導下,婁底四小少先隊員開展「我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收割稻穀親子體驗活動。活動通過讓學生們親身體驗農事勞作,了解一碗飯背後的故事,明白勞動的不易,在勞動中學習「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促使大家學會珍惜糧食和感恩農民,養成拒絕餐飲浪費的良好習慣。
  • 鋼城十二中:少量多次、不夠再添,讓學生看看「粒粒皆辛苦」
    【鋼城十二中:少量多次、不夠再添,讓學生看看「粒粒皆辛苦」】食堂按照「少量多次」原則將搭配好的飯菜打包,配送到班級,學生自帶餐具有序取餐、就餐,並自覺實行「光碟行動」——8月10日複課以來,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已成為青山區鋼城十二中校園的新時尚。學生們親眼看到食堂師傅每天辛苦配餐、送餐到班級,更能體會「粒粒皆辛苦」的含義。
  • 粒粒皆辛苦 酒泉寶媽寶爸這樣教娃憫農
    原標題:寶媽寶爸教娃憫農「農民伯伯種糧食很辛苦,我們每天都要吃光碗裡的飯……」3歲的苗苗上幼兒園已經一周多了,在幼兒園她每頓飯都「光碟」。9月5日,記者在酒泉市東苑學校和酒泉市西大街小學採訪時,一些家長也談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求孩子前,自己必須先做到。「首先自己要節約糧食,每天『光碟』。帶孩子在外就餐時,控制飯菜總量,萬一吃不完打包帶走。為了讓孩子理解粒粒皆辛苦,我們還帶他到農村體驗耕種。」
  • 「茄子」、「南瓜」、「蘑菇」上陣,他們這樣給一年級新生講述「粒粒皆辛苦」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攝影報導今天是玉帶山小學北校區開學的第一天,作為一所全新投用的小學,該校區一年級12個班的寶貝們不但迎來了人生中第一場開學典禮,也在典禮上認識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義。
  • 手抄報大賽和「粒粒皆辛苦」青少年短視頻大賽啟動
    巴渝傳媒網訊 (見習記者 程淇)11月23日,記者從涪陵區文明辦獲悉,「光碟行動·我爭先」手抄報大賽和「粒粒皆辛苦」青少年短視頻大賽活動已經啟動,邀請全區未成年人用畫筆或鏡頭,記錄下你眼中的勤儉節約美德。
  • 稻田裡體驗粒粒皆辛苦
    這一天,老師和當地村民給孩子們講述了水稻的生長過程,教孩子們如何收割水稻,體驗「粒粒皆辛苦」的艱辛。廖勝春 攝(視覺四川)
  • 節約糧食·家庭教育系列微課(二)讓孩子在勞動中體會「粒粒皆辛苦」
    今天,殷老師將和大家繼續探討,如何讓孩子通過實踐,切身體驗勞動的辛苦和食物的珍貴,增進孩子對糧食的情感,進而形成節約糧食的習慣。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小編劃重點1.幹農活,體驗「粒粒皆辛苦」孩子們會背誦《憫農》的「粒粒皆辛苦」,卻很少能有祖輩們「汗滴禾下土」的經歷。
  • 讓學生明白「粒粒皆辛苦」家長講述一粒米的由來
    飽含深情的訴說敲擊著孩子們稚嫩的心靈,也在他們心中埋下了「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種子,告誡大家,儘管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很多,但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本質不能忘。今年開學,學校組織開展了光碟行動主題教育活動,要求在校用餐的一千多名師生員工做到
  • 粒粒皆辛苦!「光碟行動」從娃娃抓起
    而美德的傳承更需要從娃娃抓起,筆者來到北京大風車幼兒園扎魯特旗分園,看看幼兒是如何積極踐行「光碟行動」的。來到幼兒園廚房時,工作人員正在乾淨整潔的環境中忙碌,嚴格按照為幼兒定製的營養食譜烹飪,將做好的飯菜通過餐梯運送至各樓層和班級
  •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習近平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節約為榮,從我做起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每個中國人都是讀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憫農詩》長大的,從小便知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無論何時,這個優秀的傳統不能丟,且不說世上還有吃不飽飯的貧困人口,就算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也不該鋪張浪費。要知道我們浪費的不僅僅是人們辛勤勞動的成果,浪費的更是地球上的有限資源。在新的歷史時期,節約應賦予綠色的概念。
  • 溧陽:小學生秋收學農事 體驗「粒粒皆辛苦」
    揚子晚報網10月30日訊(通訊員 馮國智 記者 畢俊星)10月29日,溧陽市周城小學開展了一場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為主題的幹農活、知農事、諳農情實踐活動。下午2點多,來自溧陽市周城小學的同學們來到湯大伯家庭農場,觀摩學習水稻從種植到加工的全程機械化。農場負責人孫翔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水稻插秧、施肥、除草、收割、烘乾、加工等全程機械化的各個環節。同學們也認識了各種先進的機械化農具以及糧食加工的現代化設備,還參觀了生產資料倉庫、糧食加工區和糧庫等區域。隨後,同學們走進田間地頭,體驗人工收稻的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