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專業考研方向1: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專業介紹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是一門研究機械製造理論、製造技術、自動化製造系統和先進位造模式的研究生學科。該學科融合了各相關學科的最新發展,使製造技術、製造系統和製造模式呈現出全新的面貌。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目標很明確,就是將機械設備與自動化通過計算機的方式結合起來,形成一系列先進的製造技術,包括CAD(計算機輔助設計)、CAM(計算機輔助製造)、FMS(柔性製造系統)等等,最終形成大規模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使傳統的機械加工得到質的飛躍。具體在工業中的應用包括數控工具機、加工中心等。
研究方向
先進機械裝備設計及加工技術、CAD/CAM集成及相關技術、數位化產品設計與製造、機械動力學。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設計製造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製造領域內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機械設計與製造的基礎理論,學習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的基本知識,受到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機械產品設計、製造及設備控制、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機械專業考研方向2:機械電子工程
專業介紹
機械電子系統早已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如果沒有多項技術的面向未來的技術和知識交流,那麼就不會產生安全氣囊、防滑剎車系統、複印機、CD機、行駛模擬裝置和自動售票機等一系列運用了機械電子技術的產品。機械電子是工程科學中的一個跨學科專業,在機械製造、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必須繼續結合這些傳統學科的方法和工具,掌握網絡中實現信息安全的相關技術。才能繼續發展機械電子的產品、系統和製造方式。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將傳感器、執行元件和信息處理融合在一個機械設計中,從而使用其產生的協同工作效果。電子工業、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科學的迅猛發展擴大了機械電子系統的運用。機械電子不僅僅局限於機械製造某個固定的方向,它同時還受到該領域所有分支學科的影響。專業培養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培養具有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基礎知識與專業技能,能在生產一線從事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產品的設計製造、控制開發、應用研究和生產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培養能在中、高等職業教育領域從事機電一體化專業的理論教學、專業實踐指導和學生管理工作的複合型職教師資。專業特色強調機械動手能力與機電控制能力相結合,側重於機電控制和數控維修。以數控所需各種能力為主線,突出機電控制的專業核心地位,培養會設計、能編程、具有較強的數控工具機操作、調試、維修、維護等實際操作技能的技術工程師和職教師資。
機械專業考研方向3:機械設計及理論
專業介紹
機械設計及理論是機械工程一級學科所屬的二級學科,是對機械進行功能分析與綜合併定量描述與控制其性能的基礎技術學科,是定位機械工程各項細緻工作流程及程序的歸納總結的簡單理論介紹。主要研究各種機械、機構及其零件的工作原理、運動和動力學性能、強度與壽命、震動與噪聲、摩擦、摩擦物理學、關係力學、磨損與潤滑、機械創新與設計以及現代設計計算方法等課題。 學科優勢以複合材料構件設計與製造、計算機輔助工程、輕工自動機械設計及理論研究為目標,將計算機輔助設計、現代檢測技術等應用於機械及其產品的設計過程中,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了解學科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具有工程設計和管理的綜合素質及知識結構,適合從事工程技術、教學科研及管理等工作。為輕工機械及食品機械行業中培養輕工行業高級科技。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項目以及橫向課題多項,部分成果達到了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機械專業考研方向4:車輛工程
專業介紹
車輛工程是研究汽車、拖拉機、機車車輛、軍用車輛及其他工程車輛等陸上移動機械的理論、設計及製造技術的工程技術領域。其工程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培養從事上述車輛研究、設計開發、生產製造、質量檢測和控制、使用和維修、相關檢測裝置和儀器開發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目標本專業注重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重視教育與社會需求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著力培養知識結構合理、具有創新精神及堅實工科背景的,能從事汽車工程技術領域設計製造、科研開發、應用研究、經營管理和市場營銷等工作的複合型高級專業人才。學習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車輛工程及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技術及有關機械產品與設備的設計方法、製造工藝和市場營銷知識,受到現代機械學、電工電子學、汽車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和營銷管理學的基本訓練,具備進行汽車和汽車零部件技術研究、設計、製造和汽車營銷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就業前景與工資待遇解讀(機械)
1
畢業去向
讀博深造(國內/國外)
考取公務員,進入體制內(多數女生)
搞教育(地方當老師,一線大城市輔導員)
就業協議(80%~90%的同學選擇)
2
工資待遇
首先說明的就是機械工程四個專業和你就業工資有點關係,但不大
原因1:各學校專業研究方向都有自己的特色,都不相同,不可一概而論。
原因2:導師的特色尤為明顯,導師研究基本上決定你的工作性質
所以工資不能從專業的角度說,不能說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的同學工資多少,機械設計及理論的同學工資多少,工資還得從工作性質去分析。
這裡的工資以一線城市為標準,因為有些方向在二、三線城市時,沒有工作可找的,更談不上工資了。
第一類:搞算法的
20+萬(一般私企)
15萬(國企,戶口)
第二類:硬體控制
18萬(一般私企)
15萬(國企,戶口)
硬體技術工程師
第三類:結構工程師
16萬~18萬(一般私企)
13~15萬(國企,戶口)
崗位有機械工程師、結構工程師、電氣工程師等。
第四類:管理人員
10萬~13萬左右
部分源於網絡整理,侵刪~
關注圖圖助你成功
星標圖圖,第一時間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