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花了29年把「腦癱兒」送進北大、哈佛,用母愛創造了「奇蹟」

2020-12-22 龍龍媽媽說育兒

有一個考上哈佛的小男孩叫丁丁,丁丁和其他小朋友不同,丁丁在他出生的時候就被醫生診斷為是腦癱,而且是非常嚴重的,醫生也很直白的和他的媽媽說,孩子基本上沒有搶救的價值,長大以後也可能面對癱瘓的風險。

丁丁的爸爸聽到這個消息,就放棄了丁丁,離開了他們母子,醫生這樣的說法,丁丁的媽媽也並沒有放棄丁丁,而是用盡全力救下了自己的兒子。

照顧一個孩子,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很多家長由於工作繁忙,甚至兩個人照顧一個小朋友都照顧不好。

但是丁丁的媽媽,自己一個人照顧一個患有腦癱的孩子,丁丁的媽媽告訴自己:一定會有成功的那一天的,自己一定要堅持下去,在丁丁小的時候。

由於丁丁的發育比其他孩子慢很多,所以普通孩子學幾次就會的事情,他一定是需要學習更長時間的,可能是幾天、幾個星期甚至是幾個月,比較幸運的是丁丁雖然大腦被診斷有問題,但是他的智力卻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會在運動上存在一些障礙,丁丁的媽媽總是非常努力的教丁丁學習,丁丁自己也非常努力。

2007年,丁丁考入北京大學。2011年,進入北大的國際法學院讀研。2016年被哈佛的法學院錄取。

就這樣連醫生都要放棄的孩子,在媽媽的鼓勵下,做到了正常人都很難做到的事情,那麼到底丁丁的媽媽用了什麼樣的方法呢?

第1點,如果想讓孩子堅持下去,內驅力更重要。

對於孩子來說,如果想讓他有持續性的成功,那麼比監督孩子更重要的就是要培養他的主動性,只有他自己喜歡學習,願意從探知中得到答案,才能有可能持續的成功。

第2點,要知道自己是兒子堅強的靠山。

很多父母,雖然嘴上說著自己是孩子堅強的後盾,但孩子面對困難時總是覺得應該讓孩子自己處理,無論什麼問題,都讓孩子自己面對,這樣孩子都得不到應該有的保護。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有時可能會和別的小朋友發生衝突,甚至是受欺負,那麼在面對這個時候,家長也一定要為自己的孩子討回公道,而不是一味的隱忍,讓孩子覺得沒有人能保護他。

第3點,要學會讓孩子獨立。

在丁丁的成長過程當中,丁丁的媽媽會學會放手,讓丁丁自己獨立的去完成一些事情,他非常堅信丁丁不是做不好,只是做的比同齡人慢一些,所以他也會有足夠的耐心去陪伴著丁丁,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陪伴孩子,才能夠讓孩子更自信。

第4點,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對於像丁丁這樣有殘疾的小朋友,家長也一定要更加照顧他的自尊心,不要在他面前提及「殘疾」這樣有可能刺傷他的字眼,要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這樣才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那個從腦癱兒到哈佛碩士的男孩,現在怎麼樣了?創造奇蹟令人感慨
    很多孩子剛出生就被判定患有重大疾病,甚至醫生都說沒有搶救的價值,但是母愛不允許孩子就這麼離自己而去。從腦癱兒到哈佛碩士,這位單親媽媽用愛創奇蹟,母子倆現狀如何?因此鄒翃燕更加堅定的培養孩子,一遍一遍地教,丁丁也比普通孩子能吃苦,所以丁丁從小到大學習成績都非常好,經常是年級第一,高考以660分考入了北大,之後又繼續深造,免託福考取了哈佛大學碩士生,從一個腦癱兒到哈佛碩士生,鄒翃燕和丁丁這對母子,用愛創造了奇蹟,就連醫生都說這是奇蹟。
  • 偉大母愛創造奇蹟 腦癱兒英語達4級(圖)
    昨日,一名外籍教師專門為重慶16歲的重度腦癱兒李管嚴平測試英語聽力和口語兩人用英語交流了20多分鐘後,戴維連稱「VeryGood」。  通過測試,戴維告訴記者,李管嚴平的英語聽力和口語水平已經相當於專業英語4級。如果繼續努力學習,達到全英文交談應該不是問題。  醫生曾建議將其放棄  「他只在我肚子裡呆了6個月零28天。」李管嚴平的母親管女士稱,孩子出生時只有2.8斤。「他的小名叫杉杉(意為三三)。」
  • 【語文】高考作文素材與訓練:對「單親媽媽將腦癱兒送進哈佛」的多向運用
    本文來自《高考作文素材精粹與多維運用》一書單親媽媽將腦癱兒送進哈佛
  • 武漢腦癱兒被北大錄取 母親堅持科學訓練出奇蹟
    提要  2007年,畢業於省實驗中學的丁丁以660分的成績被北大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錄取。熟悉丁丁的人都說,這是一個奇蹟,而這個奇蹟的創造者除了丁丁,還有他的母親。  丁丁一出生,就被認定為重度腦癱患兒,不少人勸他母親放棄這個孩子。但是這位堅強的媽媽不斷地送孩子接受治療,堅持科學訓練,終於讓孩子圓了「北大夢」。
  • 孩子從腦癱兒到哈佛才子,奇蹟逆襲的背後,是單親媽媽的愛與堅持
    孩子從腦癱兒到哈佛才子,奇蹟逆襲的背後,是單親媽媽的愛與堅持哈佛碩士丁丁回國後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看著這樣一個高學歷的才子,誰能想到他曾經是一名腦癱兒,媽媽為了他又付出了多少努力?而媽媽鄒翃燕始終不放棄,她一直堅信能把孩子教育好。單親媽媽本就不容易,更何況是帶著一個患有腦癱的孩子呢?
  • 請給腦癱兒的父親一個選擇的權利
    ——本文系紅網第三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近日,「母愛的奇蹟」再次出現——丁丁一出生就被診斷為重度腦癱,而在5份病危通知書和「非癱即傻」的預言面前,媽媽選擇將他留下。2007年他考入北大;2017年從哈佛大學碩士畢業。
  • 辣媽當「爸」,腦癱兒母親成就平凡偉大,《媽媽咪呀》的媽媽們綻放...
    辣媽當「爸」,腦癱兒母親成就平凡偉大,《媽媽咪呀》的媽媽們綻放各自美好!馬欣講述擺脫家庭主婦後的快樂生活鄒翃燕身兼「嚴父」職責,將腦癱兒子培養為哈佛高材生56歲的鄒翃燕是一名退休教師,作為母親同時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她將自己的孩子從一個被醫生
  • [鄂爾多斯]於蘭用無私母愛創造奇蹟:5年喚醒植物人兒子
    世界上最偉大的愛莫過於母愛,偉大的母愛可以創造奇蹟。這句話在於蘭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5年前,於蘭19歲的兒子郭瑞在一次意外中被高壓電擊中,心臟一度停止跳動45分鐘,後經醫生搶救,郭瑞又奇蹟般地生還。
  • 中國最牛單親媽媽鄒翃燕,把腦癱兒子送進哈佛,她是如何做到的?
    鄒翃燕用自己的愛和專業的教育知識,把腦癱兒子成功送進了哈佛。她也是一位教育專家,從師34年之久,是湖北教育廳專家庫入選專家,她曾參加央視《面對面》,東方衛視《媽媽咪呀》等多個電視臺,分享自己的教育經驗。
  • 蕪湖母親堅持19年創造「愛的奇蹟」 使腦癱兒子能走路上學
    劉慧娟是鳩江區灣裡街道銀湖社區居民,19年來她照顧腦癱兒子不離不棄,用行動詮釋了母愛的偉大。19年來,在這份母愛的澆灌下,腦癱兒一度被醫生定義的種種不可能變為可能,不斷創造著「愛的奇蹟」。
  • 即墨王建皓從腦癱兒「蛻變」成演說家
    請看青島市即墨區第29次全國助殘日系列報導之十一:汲取母背上的愛砥礪前行—即墨王建皓從腦癱兒「蛻變」成演說家RM中國零距離山東5月9日訊 (本報記者 馬立瑜)從小趴負在母親的背上,汲取偉大的母愛,最終從一名需要照顧的腦癱兒
  • 父母必讀 | 從腦癱患兒到北大畢業、哈佛碩士 單親媽媽如何攜子步步闖關?
    2017年8月,從哈佛大學以優異成績拿到法律碩士學位,並參加完美國司法考試的丁丁,回到湖北武漢家中。
  • 從重度腦癱患兒到哈佛才子,一位普通媽媽有何能力,讓愛創造奇蹟
    從重度腦癱患兒到哈佛才子,一位普通媽媽有何能力,讓愛創造奇蹟因為這個孩子是一名重度的腦癱患兒,在大家都認為這個孩子沒什麼希望的時候,他的媽媽卻把他培養成了哈佛才子,一個實實在在的人才。這個考上哈佛的小男孩便是丁丁,出生時就被診斷為重度腦癱,醫生曾經說,這孩子基本沒希望了,長大會變得更傻,甚至會癱瘓在床。
  • 「我媽是普通中年婦女,卻把我送進北大。」
    普通家庭的孩子,想考上清華、北大、985有多難?答案就像2017年北京高考狀元熊軒昂所說:現在農村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狀元大多都出身在教育資源好的家庭,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讓他們更容易獲得成功。在湖北襄陽的一個小縣城裡,卻有一位北大姑娘,俊傑。她出身寒門,媽媽沒有上過大學,是個沒有太多文化的中年婦女。卻把當年17歲的她送進了北大,本碩連讀。而這樣的成功並不是靠運氣,她的姐姐也早年考進了武漢大學。她們一家,靠教育改寫了整個家庭的命運。
  • 封娟:崇德向善樂奉獻 讓母愛如涓涓細流溫潤童心
    圖片由河北省民政廳提供  長城網10月30日訊(記者 寧曉雪 李全)封娟,女,1976年生,2010年4月,她來到兒童福利院走上護理員的崗位,照顧孩子們的飲食起居,與福利院的孩子們已經朝夕相處了六個年頭,在二千多個日日夜夜裡,她用女性特有的溫柔,用恆久的耐心,用淳樸的母愛守護著這些孩子,以實際行動詮釋著崇德向善、甘於奉獻、愛崗敬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哈佛女孩在北大
    曾就讀於哈佛大學的中國香港女孩馮瑋欣在本學期初成為北大新生在這裡開啟了「中國學」之旅在文化中「尋根」在學科上「跨界」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位從哈佛到北大的女孩看她如何在北大讀懂中國、看懂世界更喜歡北京2020年秋季到北京大學燕京學堂就讀研究生的馮瑋欣
  • 在美國,誰能把孩子送進哈佛?
    這並不是一件便宜的事,據報導,2020年聘請升學顧問的平均花費為4035美元,花費1萬美金以上對於很多家庭來說也是很正常的事。哈佛的新生調查也印證了這個結論,在聘請過中介機構的學生中,有42.9%的人都來自家庭年收入超過25萬美元的家庭,而他們也確實比同齡學生獲得了更高的SAT成績。那出身普通家庭的孩子還有機會上哈佛嗎?
  • 這位老師用一把菜刀,將400名混混送進了哈佛、耶魯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在感嘆階級固化寒門再難出貴子可是美國卻有一位老師在全美最差的高中將400多名「混混」送進了耶魯哈佛等世界級名校有一天,在最後幾節課的節骨眼上,有混混用手指著海梅斯說:滾蛋吧,懦夫!次日,海梅斯帶了一把菜刀走進了教室,一刀朝著課桌劈了下去!
  • 寒門雙胞胎兄弟同時考上清華北大,這個家庭是如何創造奇蹟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今年已經發布的高考錄取信息中,有一條錄取信息特別引人注意:在2020年高考中出生於寒門的雙胞胎兄弟創造了高考的奇蹟——考上了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能夠把孩子送進一流最高學府,也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願、最大的期望。毋庸諱言,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更加美好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