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胡文利
即使今日醫學已發展到能夠操控機器人進行精準外科手術的地步,脫髮仍然是全球醫學界久攻不下的難題。無論是政要權貴還是銀幕美男,一旦落入「脫髮基因」的魔掌,遲早有一天要直面成為「地中海」的命運。除了痛苦而昂貴的植髮手術、治癒率尚不明確的藥物和須時時提防大風的假髮,還有什麼能拯救日漸荒蕪的腦袋?
據美國《今日科學》雜誌網站報導,近日,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可以促進毛髮再生的小分子核糖核酸。這種名為「miR-218-5p」的核糖核酸在調節毛囊再生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將來可能成為治療脫髮的備選藥物。
頭髮的生長情況取決於毛乳頭的健康程度。毛乳頭是毛囊的一部分,在毛囊發育和周期性生長調控中起主導作用。目前,治療脫髮的主流方法既昂貴又低效,無論是移植毛囊還是塗塗抹抹,都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好消息是,科學研究表明,脫髮處的毛囊並沒有消失,只是萎縮了。有科學家據此提出構想:如果在脫髮區域植入毛乳頭細胞,或許可以使毛囊復原,重新長出毛髮。
為此,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和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成立了聯合研究團隊,分別培養出2D結構和3D結構的毛乳頭細胞。其中,3D毛乳頭是一種球狀細胞結構,能有效地重建毛囊生長的微環境。
程克(音)是這項研究的帶頭人之一。在為期20天的小鼠毛髮再生實驗中,他對比了分別接受2D毛乳頭細胞療法、3D毛乳頭細胞療法和常見的治療脫髮藥物米諾地爾療法的小鼠毛髮再生速度。在15天內,接受3D毛乳頭細胞療法的小鼠毛髮恢復到先前的90%,效果驚人。
《今日科學》稱,未來,3D毛乳頭細胞療法極有可能成為治療脫髮的一匹「黑馬」。「包括3D療法在內的細胞療法可能成為未來治療禿頂的有效方法。由於小分子核糖核酸可以與小分子藥物結合使用,我們也可以開發外用乳液,它(和注射)同樣有效,但副作用更小。」程克表示,他們會集中精力研發這種miRNA藥物,為全球億萬脫髮者帶來好消息。
責任編輯:賈曉靜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