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鄉賢|書法大家——李宓

2021-01-20 海峽記憶

鄉賢,一群從鄉村走出去的精英,或致仕,或求學,或經商。鄉賢教化鄉民、反哺桑梓,對凝聚人心、促進和諧、構建鄉村傳統文化大有裨益。鄉賢文化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不同鄉賢在各自領域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書法大家———李宓

明萬曆間,漳州民間誕生了一位後來名震京師,並為當時書壇領袖人物董其昌十分讚嘆的書法家,他就是書寫《嘉濟廟碑》的作者李宓。

一、布衣李宓的生平

李宓的生平,以清光緒《漳州府志》記載最為詳要,該志卷48《紀遺上》云:李宓,字羲民,龍溪人,家在萬松關下(今漳州市龍文區藍田鎮西坑村)。「工諸體書,琳宮碑額,揮灑最多。華亭董文敏(即明代著名書法家董其昌),嘗具書幣請其書,自嘆不及也。晚以黃庭內外經,一經一緯,右軍書外景而不書內景,遂續三千字補之。結體工妙,纖人無倫。論者以為如天女散花,繁彩麗密,自然縹緲也。王弱林於燕得片石,為玉枕蘭亭,嘆其精絕,但不知為漳人耳。所書黃庭一石,數年前為郡守張西圃鎮購去,允為近代絕手。」

這段不足二百字的記述,透露出有關李宓的諸多信息:

1、李宓精通諸體書法。

2、李宓的書法為當時稱雄書壇的董其昌所賞識。

3、李宓曾續寫黃庭內經三千字,並有刻石傳世。

4、李宓曾題刻「玉枕蘭亭」於石上。

另據民間傳說及民國時期翁國梁先生《漳州史跡·嘉濟廟》一文載:李宓為漳州東坂後人。青年時期在一家水果店打工,為老闆書寫柑籠竹籤。當時漳州蘆柑作為地方特產進貢朝廷,朝官見柑籠題籤字體俊逸精妙,競先傳閱收藏。從不輕易讚許他人的一代書法家董其昌見後亦自嘆不及,並推崇備至。後來在京為東閣大學士的林釺告老回漳州時,曾請董其昌為漳州嘉濟廟碑文書丹,董堅辭,對林釺說:「漳有李宓在,何必舍近而圖遠?」李宓名聲自此大振,為世人所知。

但志書及傳聞對李宓的生卒語焉不詳。據上述記載及後面將要述及的文獻資料考察,李宓當與董其昌、林釺、張燮、黃道周、徐霞客為同時代人,生活於明萬曆前後數十年間。從《陳祝皇先生禦寇救荒功德碑》立石時間判斷,崇禎年間,李宓尚在。

二、李宓傳世作品的辨定

李宓的書法作品,目前可以明確認定計有8件。

1、《黃庭內經》三千字。依《漳州府志》記述,其字「結體工妙,纖人無倫。論者以為如天女散花,繁彩麗密,自然縹緲也。」後人石,「為郡守張西圃鎮購去,允為近代絕手」,後不知所終。

2、「玉枕蘭亭」刻石。《漳州府志》記為郡人王弱林所得,「嘆為精絕」。後不知落人何人之手,亦絕跡人寰。

3、《修建嘉濟廟聖跡碑記》一通,林釺撰文,萬曆四十六年立石。碑石今仍完整無缺,存於今薌城區青年路嘉濟廟舊址內。漳州市歷史學會曾將碑刻拓印,廣為傳布。

4、《秋圃晨機圖》詩碑一通。天啟甲子(1624年)5月,龍溪七子之一張燮為徐霞客母親八十大壽賦律一首,約請李宓書寫,寄賀徐母壽誕。後入石,今存於江蘇省江陰徐霞客故居晴山堂內,拓片編人《晴山堂法帖》,199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5、《三平山廣濟大師行錄》碑。王志道撰文,萬曆三十五年立石。碑石今存於漳州平和縣三平寺內,可惜已為烈火焚裂,幾不能辨。殘石碑文由張大偉館長拓印、收藏於漳州圖書館內。

6、《南山寺放生池碑記》一通。王志遠撰文,萬曆四十六年立石,與嘉濟廟聖跡碑記為同一年。碑石因長期嵌入寺牆內,故前賢故老不知此碑之存在,地方志書亦未記載。2001年初,為漳州圖書館張大偉館長發現並拓印,收藏於漳州圖書館內。碑石基本完整,惟左下方題刻有少些殘缺,今存於南山寺內。

7、《陳祝皇先生禦寇荒功德碑》一通。據清康熙《龍溪縣誌》卷11《人物》載:裡人楊攀撰文,邑人李宓書法丹並篆額。王作人先生留有篆額拓片,可惜未將碑文拓存。後碑廢,不知去處。

8、小楷《心經》石屏一座。據民國翁國梁《漳州史跡》一書記載,原為振成巷某收藏家所藏,後不明下落。

存疑作品三件,一為《馬肚鳳池承恩春卿世德坊》一碑,一為東嶽廟障牆「岱宗」二字手跡。此事見清光緒《漳州府志》卷48《紀遺上》,緊接記述李宓黃庭一石後,志文寫道:「當時陳日炳者,雅相伯仲。今馬肚鳳池承恩春卿世德坊及東嶽障牆『岱宗』兩字,是其遺蹟也。」承張大偉館長提示,細察全文,這兩處碑文應為陳日炳所書,而不是李宓,過去諸多論者誤矣。第三為墓志銘一方。2001年春節,冷於冰先生告之圖書館張大偉館長:姜園亭近時出土墓志銘一方,目睹者確為李宓所書。事後復求觀賞,收藏者因其珍貴,秘不示人。筆者未見此銘,難斷其真偽,故存疑焉。願此墓志銘今後能與世人見面,則幸哉。(本文源自「龍文新聞中心」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公眾號聯繫(0596-2595655),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龍文鄉賢|龍溪理學名士——王鹹熙
    鄉賢,一群從鄉村走出去的精英,或致仕,或求學,或經商。鄉賢教化鄉民、反哺桑梓,對凝聚人心、促進和諧、構建鄉村傳統文化大有裨益。鄉賢文化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不同鄉賢在各自領域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 這位鄉賢每年暑期給村裡的孩子教書法
    8月2日下午,位於南潯經濟開發區洋南村文化禮堂的書畫室內,鄉賢代表鄭文慶正在給村裡的孩子們授課。作為開發區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的一員,近年來,鄭文慶發揮個人繪畫書法的專長,每年暑期開設公益課,積極參與關心下一代工作,免費為村裡的未成年人開設書法教學課,吸引多名未成年人積極參與,得到了家長和小朋友的一致好評和歡迎。
  • 善賢進網格 翰墨飄香 鄉賢書法助力幹窯鎮美麗城鎮文化建設
    近日,幹窯村的鄉賢們齊聚一堂,在幹窯村村委換屆選舉之際,就書法與美麗城鎮傳統文化傳承、廉政文化建設,與村民群眾、書法愛好者進行了深入交流,並現場揮毫運墨創作了多幅蘊涵廉政文化深意的作品。活動現場,鄉賢們的筆下,「幸福家園」、「誠實守信」、「聽黨話、跟黨走」「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一塵不染克己奉公」等一幅幅書法作品相繼呈現。  據悉,通過舉辦此次活動,旨在通過書法藝術倡導廉潔文化,引導幹部廉潔從政,引導村民廉以修身,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工作、生活環境。近年來,幹窯村結合善賢進網格,不斷創新形式,在豐富社區群眾文化生活的同時,營造了一個「愛廉、尊廉、崇廉」的文化氛圍。
  • 漳州市美術館與龍師附小龍文分校舉行桌球聯誼賽暨書畫交流會
    5月10日上午,漳州市美術館與龍師附小龍文分校桌球聯誼賽暨書畫交流會在龍師附小龍文分校舉行。林玉梅館長、吳亦虞副館長等為學校師生點評了書法、繪畫作品,與師生們一道探討書法、繪畫的精髓,分享對藝術的理解和感悟。林玉梅館長現場展示了自己創作的多幅書法作品,為師生們講解書法臨習和創作的要領。書法室內丹青溢彩,翰墨飄香,通過書畫交流活動,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示中華民族書法藝術魅力,促進校園文化建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高東之 書法欣賞
    融通四海高培東字東之 1973年8月出生,河北滄州人,結業於北京首都師範大學書法專研班,進修中國書法協會研習班。中國長城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研究院理事,中國書協會員,中國東之書院院長,中國書法藝術創作成員。中華時代名人協會常務理事,北京書畫院常務副院長,華夏龍文國學文化研究院特邀書畫師,華夏龍文國學文化研究院書畫名人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愛心書畫家。
  • 鄉賢墨緣之一詔安縣徐松君
    鄉賢墨緣 之一來源:沈欽明 博雅齋畫廊 4月13日二.鄉賢墨緣我的家鄉詔安,古稱懷恩,地處閩南邊陲,書畫之風熾盛;1993年,文化部群文司授予詔安縣「書畫藝術之鄉到元代,來九侯山掛錫的僧無礙倚崖題刻的「九侯名山」四個擘窠大字,為閩省金石之寶,對詔安書法起到很大影響。 明代近300年間,詔安書畫之風鼎盛,先後出現沈起津、徐登弟、方映辰等書畫名家。而張瑞圖、蔡潮、黃道周等大家對詔安書畫的發展更是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至今,詔安城鄉還保留著大量的明代碑石、牌坊題刻,尤其是沈起津的《雙屏泰山廟記》更被譽為碑林瑰寶。
  • 東莞龍文教育組織員工「宣星村遊」休閒之旅
    五一前夕,為了緩解工作壓力,豐富教職工的業餘生活,增進企業團隊凝聚力,東莞龍文教育總部全體員工在常務校長徐春平的帶領下,在廣州從化度過了快樂的「宣星村遊、摘枇杷」一天休閒之旅。
  • 龍文教育校長桃李滿天下 春暉遍四方
    龍文教育集團長春龍文教育優秀校長劉校長,於長春龍文新城分校西安廣場校區擔任分校校長一職,數年如一日,以學校為家,兢兢業業,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吃苦耐勞,能夠適應各種艱苦的工作環境。  龍文教育長春西安廣場校區是龍文學校長春眾多分校之一,教學點位於西安大路208醫院對面西行200米。擁有眾多專職教師,教師以年輕力量為主,學科基礎紮實,來自全國各大重點師範類院校畢業的優秀教師強強聯合,打造雄厚的師資團隊。
  • 臺灣樹德科技大學眾籌創意基地落戶龍文
    ­  採訪 臺灣樹德科技大學校長朱元祥:我們有創意,但要把它變成商品的過程裡面,這個製造需要有這樣子一個基礎的實力,那我們今天看到(龍文)有這樣子一個實力。­  在會見臺灣樹德科技大學一行時,區長胡棟良向大家簡要介紹了龍文經濟社會發展建設概況、產業分布、創業創新工作概況,並希望未來能以基地的落地為契機,推進龍文產業與臺灣地區創意的合作,致力推動雙方共同發展。
  • 龍文國際遊學助學生在暑期開拓視野提高英語
    日前,從龍文教育了解到,龍文教育2014國際夏令營遊學開始報名。本次遊學是由龍文教育集團旗下的龍文教育培訓發展中心承辦,將在暑假帶領學員們通過一至兩周的遊學去體驗異國風情,開拓視野,提高英語應用水平,為學生的長遠發展鋪就綠色通道。
  • 中國簡帛書法藝術研究中心「呼之欲出」
    長沙簡牘博物館與湖南大學共建 中國簡帛書法藝術研究中心「呼之欲出」 華聲在線12月22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管震)18日,館校共建「湖南大學中國簡帛書法藝術研究中心」籤約揭牌儀式在長沙簡牘博物館舉行
  • 德藝雙馨 弘揚為榮——訪花都鄉賢臺胞江正誠教授
    受父親啟蒙及鼓勵,自幼酷愛書畫及古典文學, 8歲學習書法,臨摹傳家古帖,10歲學法語。他虛懷若谷,酷愛讀書,刻苦鑽研,漸長拜師學藝,跟隨嶺南宿儒梁澤普和南海勞乃滌及閩南吳心農等恩師學習行草、魏碑、篆書和唐宋古文詩詞。高中時專學畫梅、蘭、竹、菊四君子,攻山水、墨馬,以書法輔助作畫。
  • 惠城蘆洲:「鄉賢講堂」開講!鄉賢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鄉賢講堂現場。鄉賢們句句箴言,既講政策,談感情,又結合實際,設身處地地為家鄉發展問診把脈,生動接地氣的話語瞬間拉近了與鄉親們的距離。講壇現場,鄉賢們講得投入,村民們聽得認真,有的還若有所思地點頭。「鄉賢們講得很好,問題提得也很符合實際,聽完很受啟發。感謝他們回到家鄉為我們講課,幫助我們開拓眼界,為上青村發展出謀劃策,歡迎他們常回來,多講講。」講堂結束後,村民楊叔為本次鄉賢講堂點讚,並意猶未盡地跟鄉賢們進行交流。
  • 金華龍文教育舉行基金會募捐箱首次開箱儀式
    首先,龍文向全體教職員工發出了募捐倡議,支持「開往春天的校車」公益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爭做「有愛心的龍文人」。之後,由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指導,龍文教育基金管委會主辦,在全國各地龍文學區,走進社區開展「開往春天的校車」公益活動。善小卻足以溫暖人心,點滴能匯成大愛洪流,龍文教育正以實際行動溫暖孩子們的上學路。
  • 【藝術世界】雅人深致:實畫詩說的龍文會
    《玉菘》 龍文會 135cmX68cm 清白蕙質玉菘懷, 德厚流光魂魄開。 《百財傳家》 龍文會 85cmx145cm 寒冬臘月雪殷宅, 皎淨玉菘臥案臺。
  • 未來龍文將有9所中學!除了三中,還有這幾所!來盤點三中龍文校區周邊小區,漲價了嗎?
    這幾天除了議論三中龍文校區外,家長們一直擔憂目前龍文區中學少,不夠滿足轄區孩子的就學。今日(28日)導報記者從龍文教育局獲悉,2023年,在三中龍文校區招生的同時,龍文區龍溪學校和通源學校(九年一貫制)也開始招生。屆時,有9所中學落戶龍文區,將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 龍師附小龍文分校二期最新進展……
    百年大計 教育為本應該有不少家長對龍師附小龍文分校二期的建設進展非常關心今天小V帶你來了解下↓↓↓龍師附小龍文分校二期未來會是什麼樣子小V劇透開始啦↓↓↓△ 效果圖龍師附小龍文分校二期位於龍文區碧洲路以西,霞洲路以南,項目總用地2.2萬平方米,約33畝,總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建設有教學樓、綜合教學樓和圖書藝術綜合樓以及學校道路、室外操場、綠化等配套設施。
  • 【鄉賢工作】富陽永昌鎮:「4+4」鄉賢工作法,助力鄉村振興
    「5+2」鄉賢組織架構、充實鄉賢「百人計劃」、建立「點對點」聯繫機制、創新「4+4」鄉賢工作法,凝聚鄉賢力量,助力家鄉發展。一充實優化隊伍圍繞今年鄉賢「百人計劃」目標,不斷挖掘鄉賢資源,拓展永昌鄉賢群體,目前已完成鄉賢登記在冊100餘人。
  • 鄉賢文化凝聚鄉愁 椒江聚合致富鄉賢反哺鄉村振興
    椒江鄉賢文化氛圍濃厚:老人、年輕人、小孩子在閒暇時光「泡進」鄉賢共建的「和合書院」;用先賢人物、致富帶頭人、專家學者、身邊好人、基層勞模、孝老愛親等真實事跡來引導和教誨村民;打造解決鄰裡矛盾的「老娘舅」組織,妥善化解糾紛,弘揚鄰裡和睦的傳統美德……  鄉賢致富反哺鄉村振興  提到「信質電機」(2017年更名為「長鷹信質
  • 【鄉賢工作】富陽新登:凝聚鄉賢最大合力 助推一流小城市建設
    在推進鄉賢工作中,堅持摸底先行,確保底數清,結合組團聯村工作全面開展摸底調研,共摸排出鄉賢1200餘名,並建立全鎮鄉賢名錄庫。2019年11月,鎮鄉賢聯誼會成立,選舉產生會長、副會長和秘書長。同時,在現有條件成熟的村中選擇湘溪、半山、上山等村率先試點成立了村級鄉賢聯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