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年末大掃除」這件事,在日本主婦界,簡直就是宛如重要節日慶典般的存在,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進行。
對於熱衷斷舍離的日本主婦而言,年末大掃除也是養成定期整理的好習慣,可以提升生活品質。
有讀者曾經說過,看一個家庭日子過得究竟好不好,從房間裡面的就能夠窺見一斑。房間布置整潔,所有物品擺放有序,收納乾淨而美觀的家庭,生活的品質一般都差不到哪裡去。
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能夠發現那些生活富有的家庭,房間的收納往往乾淨整潔;而恰恰相反的是,那些生活邋裡邋遢的人,房間堆滿垃圾和雜物的家庭,生活往往會更加辛苦。
經過這樣的對比之後,你會發現很多時候當我們囤積的欲望越來越大時,隨之而來的是,我們生活的質量會卻在逐漸的降低。
那些每逢節假日促銷活動,恨不得趁著便宜囤積一屋子備用品的家庭,到了最後,經過斷舍離扔出來的也是這些「被囤積」的物品。
因為貪圖便宜而購買的消費,本身也就失去了精挑細選的意義;因為擔心以後「萬一會用到」而購買的物品,本身就是在為你的焦慮而買單。
這些放置在家裡的東西,久而久之,隨著歲月的沉積,也最終變成了生活中的「雞肋」,平白佔據著空間,卻並沒有增添生活的品質。
每年都會對家裡進行一次徹底「大掃除」的日本主婦,正是因為通透這個道理,才會在生活中嚴格自律,保持著「少而精緻」的消費,刪繁就簡,返璞歸真。
用極簡的生活模式,以及定期的斷舍離,整理房間,提升生活的品質。收納與整理這件事,做到極致,也是一種生活的藝術,賦予了日常生活的儀式。
曾經有一位讀者發來過自己的走心分享,她說「如今的社會,太多的欲望,太多的誘惑,讓我們為了消費而消費的心,對物質的佔有,變得膨脹,變得蠢蠢欲動」。
其實,回到真正的生活裡面,這些誘惑,這些不斷增加的物質,卻沒有帶給我們快樂和幸福,反而讓我們的生活變得一團亂麻,理不清,患得患失,徒增煩惱。
那麼學會斷舍離,學會在現實生活中定期對房間的物品、以及內心的物慾進行整理,清空雜念,過一種簡單清爽的極簡生活,未嘗不是一種擁有。
正是因為現在擁有的已經足夠多了,所以是時候反思,生活中真正需要的究竟有那麼多嗎?
刪繁就簡,返璞歸真,跟著大掃除的主婦們一起,養成定期整理的習慣,去追求更美好的當下,也是一種極致的美好。
在日復一日,年又一年的修煉和堅持之中,不僅養成了自律,而且也最終成就了生活的品質。
對此,特別欣賞山下英子曾在《斷舍離》中寫道的一段話,她說:「整理是一個發現自己的過程」。真正體面的收納,不僅要及物,更要及心。
縱觀,生活的本身,柴米油鹽,雞毛蒜皮,像極了一團麻。
面對每個日常的熙熙攘攘,紛繁複雜,奇怪的是,當你學會了斷舍離,有了自己的決斷和底線,創造出自己的整理準則之後,有時候去繁就簡,平淡認真地過好每一天,恰恰是幸福的秘訣。
正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不斷做加法的年代,所以才更要懂得透過物品的整理,從而了解自己內心的真實欲望,整理好心中的混沌,讓生活回歸舒適。
歸根到底,學會斷舍離,養成定期整理的習慣,才是一種高級的生活方式。
現實生活中「擁有過多並不等於幸福」,而將自己居住的環境收拾得乾淨整潔,保持內心的平靜,這樣的生活才是我們所需要的。
希望每位讀者,都能在定期整理之間,在擁有和失去之間,「斷」掉不需要的物品,「舍」去多餘的物品,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逐漸修煉出一個更豐富、多元的自我。最後對此,不知諸位都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