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點點星光」,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來源:哲學人生網(ID:zxrsnet)
中國有句古語:夫孝者,百行之冠眾善之始也。
自古以來,孝,都是衡量一個人品行的重要因素。
一個家庭,最高級的炫富,不是房子車子,而是培養出知恩圖報、厚道善良的後代。
富養孩子,最高明的方式,不是提升物質,而是給予好的家庭教育,純良端正的家風。
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不是疾病困苦,而是付出全部,卻養出一個不孝順的子女。
萬事看似偶然結出果,其實早已在不經意間種下因。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往往小時候都有這4個特徵,越早糾正越好。
一名男孩在馬路上按住自己的媽媽,一邊哭一邊用腳踢打媽媽。路邊有保安看不下去,想要過去制止,沒想到男孩態度囂張對著保安大吼。「這孩子再不管教就廢了,指望他將來贍養父母,愛護妻子都是不可能了。」的確,一個對自己的父母當街毆打的孩子,長大後又怎會有仁慈之心。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不禁想起那個砍死母親的12歲少年,因為抽菸被母親教育便心生怨恨,隨後在爭執中殺害了自己的親生母親。最讓人心寒的是他被抓後說的那句話:「我殺的又不是別人,殺的是我媽。」不懂感恩的孩子,把父母的愛當作理所當然,把教育當作仇恨,把血緣關係當作可以肆意傷害的理由。有句話說的很對:教會孩子愛比教會他成績優秀更重要。別讓孩子在溺愛中丟掉做人的良知,別讓愛成為傷害的籌碼,別讓教育在悔恨中「姍姍來遲」。前段時間,上海迪士尼樂園,一個孩子趁著「維尼熊」在和遊客互動,衝過人群對著扮演維尼熊的人偶一陣猛錘。工作人員看到後立即跑過去制止,可孩子的家長卻辯解道:而遊樂園裡一般都有明確規定,遊客不能攻擊人偶,因為那套服裝很重,重擊下很有可能造成人偶服中的員工受傷。工作人員想繼續溝通時,孩子的家長再次回懟:「都道歉了你還想怎樣。」每當孩子犯錯時,總能聽到這樣的解釋:「他還只是個孩子。」父母的溺愛,給了孩子不斷試探的底氣,從犯錯逐步走向犯罪。父母的放縱,讓孩子看不到做人做事的邊界,一步步墜入深淵。無規矩不成方圓,不被規矩約束的孩子,就像是手中時刻握著一把刀,而這把刀,終有一天也會傷到父母。懂規矩,是孩子不可或缺的一堂課,守規矩,是人一生的修行。「將自私刻進骨子裡的人,他們的一生中,沒有真情可言,只有利益大小。」幼兒時,他去鄰居家玩,走的時候非要帶走鄰居小孩的玩具,如果不給,就對鄰居小孩大打出手。青年時,考試想要抄同學的答案,但是同學不同意,於是他一怒之下撕爛了同學的答題卡。成家後,他想要賣掉父母的房子做投資,父母不願,於是他立即翻臉,與親生父母反目成仇。仔細想想,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太多,小時候謀小利,長大後眼裡只剩利益。這類人看似一生順風順水,但其實都是靠傷害他人得到的幸福。想要的必須得到,得不到的就毀掉,自私就像一顆種子埋在心間,在不知不覺中變成毒瘤。究其根本,大多都是無私的愛失了分寸,才讓孩子越來越冷漠自私。不忍心他們從小體驗生活的艱難,也不懂得適當時機向他們索要,因此最終導致子女們一輩子艱難,一輩子向父母索要。」「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由小及大,從孩童到成年,你想讓孩子擁有怎樣的人生,就讓他收穫怎樣的成長。不久前,一名29歲的男子狀告父母「不養之罪」遭到全網熱議。男子雖然已經接近而立之年,但是他既不成家,也不工作,即便找了工作幹不了2天就覺得太累直接辭職了。在他的認知裡,只要父母把他生下來,就算是自己沒出息,父母也應負責到底。並且認為,反正父親的收入比自己高,自己又沒有能力,父母為何不能養自己?已然29歲的他,每天只會躺在床上玩手機、睡覺,家裡的大小事毫不關心。啃老啃的心安理得,所謂「混吃等死」,大抵正是如此。「小時候,妻子幾乎從不讓他幹活,也不準批評他,現在他肩不能扛、手不能提,都是他母親慣出來的。」小時候不學著承擔責任,長大後就不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小時候不吃該吃的苦,一旦離開父母的保護,就會感覺天塌了。沒有擔當的人,不僅扛不起千斤重的生活壓力,也接不住一丁點的雞毛蒜皮。播下責任的種子,就能收穫肯吃苦的習慣,便能收穫韌性強的性格,終能擁有光彩人生。「孩子生下來時是一張白紙,而最終這張紙是否能被描繪成一幅精美的圖畫,那就完全取決於他們的父母。」若想孩子孝順,那就不要用溺愛在他的成長之路種下不可挽回的因。若想孩子優秀,那就不要忘記「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點個【在看】,分享出去,願所有家庭都能引以為戒,願世間孩子都能知恩於心、感恩於行,願天下父母都能被子女溫柔以待。作者:哲學君·七七,來源:哲學人生網(ID:zxrsnet)哲學人生網,數百萬人關注的微信大號,反思人生的問題,感悟生活的哲理,追求心靈的自由,享受智慧的快樂。覺得不錯,請在下方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