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腦王」陳智強:「傷仲永」的故事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2020-12-16 澎湃新聞

周五放學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附屬中學高一男生陳智強,穿著校服背著碩大的書包,沒有化妝的臉比電視上稚嫩許多,慢吞吞地走在成群結隊出校門的學生中間,看上去普通得不能更普通。

考慮到晚上要連續接待兩家媒體記者,推著自行車等在校門口的陶女士決定,先帶兒子去吃晚飯。在一家咖啡簡餐廳,陳智強點了一份爆汁蝦仁飯,左手拿勺,大快朵頤。

吃到一半,服務員又來請陶女士點單。她說午飯吃得晚,不餓,「而且這裡消費蠻高的。」

「(不點單)要收15元茶位費。」服務員說。

「那還是點一份吧。」陶女士在菜單上逡巡許久,「但確實不餓呀……」

「要不然再給我加一份鐵板魷魚吧。」陳智強插話,帶著點兒期待。

「好。」陶女士這次毫不猶豫。「要不要再加份飯?」轉過臉來又抱怨,「你都不知道他現在有多能吃!」臉上卻帶著笑。

回到家,陳智強飛快地脫掉鞋鑽進洗手間,隨手把校服外套扔在沙發上。媽媽走過來疊疊好,又拿一條家居褲,過去敲敲廁所門:「把褲子也換了吧。」

在兩周前的4月1日,這位16歲少年站在科學真人秀節目《最強大腦》星光熠熠的舞臺中央,雙手捧過「認知神經之父」麥可教授遞來的「全球腦王」金色獎盃,臺下掌聲和尖叫聲雷動。

在以火焰和星空為背景的宣傳片上,他是「超新星男孩」:身著黑色西服、展開雙臂奔跑、在天空飛翔,堅毅的眼神令人印象深刻,人們迫不及待想看到這位「天才少年」長大後會有怎樣的成就。

現在離開那個舞臺,從「超新星男孩」中抽身出來,陳智強看起來毫無壓力——他不是那種從小到大被培養的天才,更多時候只是一個熱愛美食、要強又有點有趣的中學生。

砸中「天才」的蘋果

「(陳智強)小時候太調皮了,特別難帶。有一次他在沙發上蹦躂,不小心掉下去,後腦勺磕出一道疤,鮮血直流。嚇得我和他爸爸趕緊送醫院。」在南京市白下區一處普通高層公寓房間裡,扎個馬尾的陶女士語速飛快地說起兒子,一臉認真,「那時候也沒覺得他多聰明,就是怕留下後遺症。這孩子走路早,說話晚,三歲才會說話。頭磕破了也不哭。」

陳智強的衣食住行,如今都是媽媽一手包辦。還在襁褓時,月嫂抱怨這小孩鬧騰、難帶,打出了月子起,陶女士不得不做全職媽媽。爸爸主外,負責賺錢養家。

這孩子性格老實起來是在上小學之後,加之長相憨厚,倒漸漸成了標準好學生的模樣,成績也一直不錯。

陳智強說,這是「魔方一家」,爺爺、爸爸、兒子還有孫子。

對陳智強,媽媽從小沒什麼特別期待,也不像人家父母那樣給孩子報很多興趣班。他喜歡魔方啊,模型啊,也就隨他去。有段時間,兒子突發奇想去學吉他。學就學吧,就買了一個。後來又不想學了,乾脆扔在屋子裡沒動。

大概唯一顯露出天分的就在這吧:當他最愛打的電腦遊戲《賽爾號》裡的角色死掉的時候,他就拿著魔方開始打亂復原。「看它(遊戲角色)復活快,還是我(還原魔方)快。」

《最強大腦》的片頭有一長串激情洋溢的「天才」的假設,「如果世上沒有天才,蘋果會落在誰的頭上;如果天才沒有夢想,看不到星空的梵谷還是否會夢到燃燒的向日葵……」

是啊,人們是如此需要天才、英雄和傳奇故事,從中獲得力量,從瑣碎、繁複又平淡無奇的日常中被拯救。

可是陶女士想了想,砸中「天才」的蘋果大概到兒子14歲才出現,那完全是個意外。在那之前,她完全沒發現兒子有記憶或視覺方面的特長——起名叫「智強」,此前也不過是爺爺對唯一孫子的美好期待罷了。

2014年7月9日,正是初二升初三的暑假期間,陳智強和堂哥還有三個同學一起去南京圖書館玩,看到「第二屆極憶杯全國記憶力挑戰賽」的宣傳,大家就一起報了名。

結果,陳智強拿了第一名。這讓同學過宇恬有點驚訝——以前沒發現陳智強記憶力有多驚人,只覺得是比較老實的學霸,班裡學霸多,他倒也不算是最學霸的。

大腦訓練營

在「文魁大腦教育最強大腦訓練營」的幾個選手合影中,陳智強穿著紅衣服站在右二,看起來是年紀最小,個頭也最小的靦腆少年。

在教練袁文魁的回憶中,陳智強乍看起來憨憨的,訓練基地裡的業餘選手也比較多,一開始對他並沒有抱太大期待。

參加腦力錦標賽獲得的獎牌。

2008年獲得「世界記憶大師」稱號的袁文魁是陳智強記憶培訓班的老師——這一稱號由世界腦力錦標賽(World Memory Championships)頒發,後者是由世界記憶力運動委員會(WMSC)組織的世界最高級別記憶力賽事。他們結識於2014年的那屆「第二屆極憶杯全國記憶力挑戰賽」上。當時袁文魁是嘉賓,他給比賽的贊助是:前三名可以隨他免費集訓和參加腦力界的比賽。

2015年8月,陳智強(前排左二)赴香港參賽,獲得「亞洲記憶大師」證書。

其實,對袁文魁伸來的橄欖枝,陳智強一開始是拒絕的。當年恰逢青奧會在南京舉辦,陳智強已被選為志願者,時間上有衝突。但兩周之後,實在忍不住,又重新聯繫上袁文魁,去了他開設的「文魁大腦俱樂部」葛店訓練基地。

因為去得晚,陳智強也只參加了最後幾天的集訓,學了一些訓練方法。但他覺得「特別好玩」,從此一發不可收。

「他進步太快了。別人(成績)都是有波動的,他是直線上升。」同在袁文魁門下訓練的隊友兼好友謝超東說。2014年10月,在蘇州的區域賽中,陳智強只拿到少年組第二;11月在海口的中國決賽中,即登頂少年組冠軍;12月世界總決賽中,就捧回了「世界記憶大師」證書。

在袁文魁眼裡,總歸是孩子心性,這孩子貪玩,坐不住,有時會偷懶。別人在訓練基地一天練七八個小時,他呢,只練四五個小時。至於這麼貪玩還進步神速,謝超東笑稱,「已經被碾壓習慣了。」記憶比賽中有一個「人臉姓名」的項目,外國人的名字比較複雜難記,陳智強會用遊戲《賽爾號》中的精靈給那些人名編碼。

「他對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謝超東說。

公布成績的時候,陳智強特別激動,蹦蹦跳跳跑到袁文魁跟前,說:「今年過了就好啦!先拿到大師,明年再陪蒙古好好玩!」少年組中,蒙古選手的整體實力最強。

陳智強的房間門口,有三個堆疊的收納箱。他獲得的各種獎牌、證書,都被媽媽收在最上面的箱子裡。

「玩」是陳智強在提到訓練和比賽時最常用的詞。初三課業繁重,四處參賽半年,他不覺得是加重了壓力,也不覺得是浪費時間。「學習是正事,這個就是休息和放鬆。」他一臉正經。

轉瞬又換了表情,笑嘻嘻帶點少年的狡黠:「因為能到處出去玩嘛,好玩呀。」這個玩倒是真的,每次訓練比賽完,他都會和隊友們一起在當地逛逛。

手機在他身旁的桌上閃啊閃,從手機殼、壁紙到聊天背景圖,都是《頭腦特工隊》中的「大白」。他時不時低頭回復,不一會兒跑去跟媽媽說,下個月初去日本比賽完,要留在東京玩一玩,還有隊友一起。媽媽說好,然後問他:「東京能買東西嗎?」

「當然能。」他笑嘻嘻,「買個馬桶蓋!哈。」轉頭又一臉神往:「可以去吃壽司和拉麵了。我在《火影忍者》裡面看過,特別好吃的。」

聊起家後面一條街上的美食,原本靠在座椅上的他身體都坐直起來,眉飛色舞地掰著手指頭一家家數,數著數著就忍不住咽一下口水。在所有去過的城市中,他最喜歡香港,就是因為好吃的多,尤其是魚蛋。

「啊,簡直……太好吃了!」他一邊感嘆一邊捂住眼,雙手貼著臉滑下來,留下一臉回憶並憧憬的笑。

「腦王」

《最強大腦》錄製現場,88幅沙畫瞬間消失。選手要在嘉賓劃定的沙畫局部區域中來推測畫中建築。

陳智強深呼一口氣,振了振雙臂,回到座椅。 「如果我要將腦王獎盃留在中國,我就要選擇3*3釐米的」。

 「奧蘭多迪士尼樂園」。他的身體有些發抖,像在等待一張期末考試卷的分數。

挑戰成功!陳智強臉上沒有特別表情,但眼淚已經在眼眶裡打轉,他喘著氣,手微微在顫。

「既然嘉賓調查說3釐米是極限,我想挑戰1釐米,既然這是「腦王」爭霸賽,要挑戰的就是極限,3釐米僅僅是極限,我想要打破。」

「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評委席上的四位國際評審有些吃驚,他們勸他放棄這個決定。「當時我一心要把「腦王」留在中國,也沒想那麼多,就拼一回啊。」他事後回憶。

小時候,陳智強玩過三階魔方的單面復原,六年級時有一次在公交車上,有人給他展示了六面復原,他來了興趣,回家就拿著魔方開始倒騰。第一天晚上折騰了半小時,沒成功,睡覺時間卻到了。他哭著鬧著,非弄好不可,不弄好就不肯睡。最後實在拗不過媽媽,才淚眼朦朧上床去。第二天晚上又折騰了半小時,成功了!激動得不行,拿著魔方滿屋子喊。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國際評審微笑著說。

陳智強一直搖頭,手指在抖動——這是他記憶的某種方式。他走向計時器,又走回來,微微搖頭,沒多久他迅速折返,按下計時器。臺下歡呼響起,58秒!

「能先暫停一下嗎,我選這個圖片我能告訴它的大概方位,我想驗證下我這個方位對不對,我也不管它對不對,我覺得它應該是巴黎歌劇院頂部翅膀的一個尖。」網絡視頻的彈幕上飄過網友評價:已經不是人類了……

這個勁兒,讓人想起他在參與《最強大腦》之初,他打敗了德國新人王梅蘭妮,卻並不興奮——「今天我沒有做到完美,自然心裡不太快活。」

因為花了不少時間參加比賽和節目錄製,在3月份的月考中,陳智強最喜歡的數學沒有考好。他回家就跟媽媽哭了,哭完又反過來安慰媽媽說,這不是因為不會,是因為沒時間做題,練得太少了。「你放心,我多做些題,下次一定能考好。」

同學過宇恬記得,清明假期時,有天晚上十點多,他在QQ上跟陳智強聊天:「你什麼時候睡覺啊?我去睡覺了。」陳的回覆是:「在(再)寫一題就洗澡。」

「星際迷航」那期節目,陳智強被嘉賓郭敬明質疑難度遠遜於第一季鄭才千的魔方牆,Dr.魏(節目評審魏坤琳)和郭敬明吵了起來,陳智強心裡很不好受。後來微博上也有很多人留言評論,質疑他的水平。

一下子捲入網絡紛爭,陳智強有些不知所措。起初,他在評論區向質疑者解釋,對支持者致謝,甚至「@」了鄭才千詢問他的看法。

後來他覺得應該學習怎樣才能更受大家歡迎。媽媽從陳智強的床邊翻出幾本書:《最討人喜歡的說話方式大全集》、《11天成為受歡迎的說話高手》、《說話滴水不漏有絕招》、《氣場的秘密》。「這都是他前兩個月買的,大概想學學怎麼說話。」她笑著說。

陳智強有點兒不好意思,「那些書的話也不是……就好玩嘛,自己表達不清楚,(就)看看,然後幽默嘛主要是。」話說回來,書買回來了,他卻沒怎麼好好看,一本本都沒有翻過的痕跡,像新的一樣。

再後來,他只在微博評論區留下一句話:「言語的回覆只會被你們噴,回復也行,那就等著我用實力回復。」

拿到「腦王」金杯的那一刻,全場起立為他喝彩。陳智強說,以前觀眾也會鼓掌,但就是「無論輸了或贏了,都會鼓掌的那種鼓掌」,只有最後一次,他覺得是特別真心的,是真正被認可的,所以感覺特別爽。

朋友

在朋友眼中,陳智強性格向來溫和,極少針鋒相對,看電影都特別不喜歡暴力的鏡頭。

2015年暑假集訓期間,陳智強和謝超東還有幾個隊友一起成立了「吃喝玩樂小分隊」,常在休息時間跑去離訓練基地不遠的武漢光谷廣場吃飯、看電影。採訪中他幾次提到,喜歡熱鬧,喜歡有人陪,去哪裡、玩什麼都不要緊,只要大家一起就好。當被問到「覺得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麼」,一直笑嘻嘻回答問題的他難得嚴肅起來,認真想了想說,是朋友,還有陪伴在他身邊的人。

謝超東爆料說,自己和女朋友周瑩就是陳智強撮合的,「他會在我面前說她的好話,在她面前說我的好話。有時候吵架了,我女朋友都會第一時間找小小強(陳智強)哭訴,小小強就會來找我,說你不要跟她吵了。嗯,就是我倆的媒人跟和事佬。」

陳智強依舊是那句「好玩嘛」。他只說,大家是在一起玩的,玩得好,所以就撮合一下。他沒有說的是,2014年他還撮合過另外一對,但是分手了,所以還跟謝超東說過:「你們是我從頭接到尾的一對,一定要好好在一起,千萬不能分呀。」

「不能分」比「好玩嘛」,更像這個少年的心裡話。初中畢業前,有國際學校來找陳智強,說保證他未來上哈佛、劍橋級別的國際名校。陳智強不想去。爸爸還專門找他談了一次。「他說他是中國人,不想出國。而且中國學生都參加高考的,他也要參加,也想通過高考證明他的實力。」陶女士轉述了當時的情景,她覺得這是兒子愛國的表現。

陳智強私下裡卻給出了另一個版本的解釋:「出國就見不著朋友了呀。」除了國際學校,他還拒絕了另一所重點中學的邀請,因為不喜歡那裡近乎軍事化的嚴格管理,也因為初中關係好的朋友,都報了現在所在的高中。

「唉,本來想著幾個人,總有兩個能分到同一個班的。結果都不同班,只是同校。」說起來他還有點遺憾。但陳智強一點兒也不後悔沒有選擇那所重點中學。

「開心教育」

因「腦王」一夜成名之後,陶女士回憶起陳智強小時候的點滴,才覺得天賦可能早有先兆:比如陳智強從小就神經特別敏感,衣服標籤連那些軟的都必須要剪掉,不然就一直說穿著難受;比如他能控制兩邊的耳朵動來動去;再比如他背古文和英語單詞好像確實都比同齡人輕鬆。

那幾天電視裡正在播「神童」魏永康的新聞——那是一個母親望子成龍心切的「傷仲永」故事。

陶女士搖搖頭,她並不想把兒子當作天才來要求和培養。「我對陳智強的希望,第一就是健康,首先身體健康,然後心理健康,然後就是開心。這(記憶訓練)對他來說是個興趣愛好,我和他爸爸都覺得挺好。反正他開心就行。」

興致來了,陳智強要表演個現場記憶撲克牌。看了兩遍,50幾秒,全對。媽媽插話,「這還是旁邊有人,一般就三四十秒,最快的時候……」 「哎呀,說這個幹嗎?」陳智強飛快打斷,頓兩秒,又「語重心長」狀開腔:「不是要開心教育嘛。」

媽媽笑:「好好好,開心教育。」

現在的陳智強,每天早上六點多被媽媽叫起床,在家喝一杯牛奶,吃一個包子、一個雞蛋,然後騎上自行車,趕在7點10分之前到達學校,並爭取在晚上9點自習結束之前完成這一天的功課。偶爾媽媽來接他,倆人一起騎車,在回家的路上說說話。到家做做記憶訓練,玩玩電腦遊戲,在QQ和微信上與朋友們聊天、視頻,11點多乖乖睡覺。

比賽後,有很多商業合約找上門來,大多被媽媽擋下,除了比賽需要請假,其他的活動也安排在周末。

陳智強自己說,沒有想靠記憶天賦去發展,以後還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比較重要。他的夢想是當喜劇導演,看完《煎餅俠》後還和「吃喝玩樂小分隊」的朋友們約定,要「一起拿(記憶)大師,一起拍電影。」 最近,又對心理學感興趣起來,《最強大腦》總決賽國際評委麥可·加扎尼加提出,希望他未來進入神經科學界後,他也心動過一陣,後來了解到科學研究要一直做實驗,比較枯燥,又猶豫了。

「傷仲永」的故事在他看來,是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他也很少去想十年二十年後的事。「夢想就是我現在很想幹(的事)。但是以後的話,還是要看更適合我的,現在都只是自己想一想嘛。」陳智強說,開開心心把現在過好了,一天天過下去,也就把未來過好了。

他三歲時很喜歡看星星,媽媽在網上看到可以在NASA認購星星的命名權,也不貴就十幾美金,就買下了,命名叫「智強星」。

星星閃亮,卻不似太陽刺眼,溫暖人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最強大腦16歲陳智強奪「腦王」 「一沙一世界」到底難在哪兒?
    賽前訓練瘦了一圈揭秘賽事最難點  【最強大腦陳智強】在16歲的陳智強奪得「腦王」獎盃後,揚子晚報記者採訪了這位南京男孩面對這些質疑,陳智強從未迴避,他曾經公開發文表示不服輸,他回應說:「小孩不能小瞧,我會用能力得到所有人的承認。」最終奪得精英中的腦王獎盃,他表示,不會影響他自己的少年夢想,還是高中生的他未來的目標是要當一個導演。
  • 最強大腦陳智強 第三季收官16歲男孩獲封腦王
    2016年4月2日訊,昨晚,《最強大腦》第三季收官賽腦王盛典上,16歲男孩陳智強獲封腦王。四位萬中選一的選手在決賽中挑戰腦力極限,土屋宏明現場創造了7秒47的世界紀錄;申一帆挑戰「核桃計劃」;秘魯魔方勇士水下盲擰挑戰極限。壓軸出場的陳智強,主動要求加試,僅憑藉1×1釐米的觀察區域完美選出沙畫名稱,成為當之無愧的腦王。
  • 《最強大腦》腦王盛典大比拼 陳智強奪冠
    第三季《最強大腦》腦王爭霸賽於上周五完美落下帷幕,面對土屋宏明、申一帆、奇安弗蘭科這三位勁敵,壓軸出場的中國15歲少年陳智強憑藉超強的記憶能力最終成功將腦王獎盃留在了中國。在本次比賽中,陳智強挑戰難度極高的「一沙一世界」,在沙畫的記憶過程中,樂視超級手機的極速對焦功能成功截取了最清晰的畫面,最大程度幫助陳智強快速識別,成功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
  • 《最強大腦》取消國際賽,前任「腦王」陳智強楊易返場PK婁雲皓隊
    《最強大腦》取消國際賽,前任「腦王」陳智強楊易返場PK婁雲皓隊——引言。根據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節目組官方的消息,今年因為恰逢特殊時期不便開展國際賽,因此取消了國際賽環節,下一期將改為由婁雲皓戰隊對戰第三、四季「腦王」陳智強和第五季「腦王」楊易組成的聯合戰隊,這也意味著,本季腦王將在隊內決出,目前很多觀眾都挺看好黃明睿和婁雲皓。
  • 《最強大腦》迎收官之戰 「腦王」陳智強回歸
    「腦王」陳智強回歸挑戰修復高難度家書  獲戴西蒙教授盛情邀約:「來麻省理工學院讀書」  今晚,上一季的「腦王」陳智強也將強勢回歸,角逐本季「腦王」之位。在《最強大腦》的舞臺上,他因成功挑戰「星際迷航」而被觀眾熟知,此後的高難度沙畫項目「一沙一世界」中,亦是表現突出,最終成功摘得第三季「腦王」獎盃,陳智強用實力徵服了觀眾,也收穫了不少嘉賓的青睞。此次他來參賽也正值高考前夕,主持人問及:「你最心儀的大學是哪個?」對於這樣的人才,戴西蒙教授立刻拋出「橄欖枝」:「我對你的表現非常非常驚訝,如果給你選擇的話可以來麻省理工學院嗎?」
  • 《最強大腦》陳智強才是全場最佳!帶頭反抗節目賽制,真腦王!
    節目組將之前幾屆腦王選手請回來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現在這種局勢進行國際賽也不太合適,唯一遺憾的是鄭林楷沒有作為選手上場比賽,否則很多人都會大聲歡呼。回來的這些人,平均實力理論上是要遠遠高於本屆選手的,雖然只是猜測,但從他們各自的比賽經歷來看,差距的確存在。
  • 《最強大腦》陳智強奪冠
    摘要:」陳智強坦誠回答說,當時並沒有完全把握,因為他堅持「要把獎盃留在中國」,所以當他想到答案的瞬間「特別特別激動」。」  腦王賽中,陳智強挑戰 「一沙一世界」,但卻主動要求加試,增強難度。陳智強當晚挑戰的是「一沙一世界」,該項目被水哥王昱珩譽為「本季最美項目」。
  • 《最強大腦》終極賽集齊三任腦王,陳智強楊易帶隊,鄭林楷成考官
    之所以會叫這個名字,是因為節目組考慮到目前正處於特殊時期,為了安全取消了國際賽,同時邀請前任「腦王」楊易和陳智強,分別帶領四人隊伍,組成「腦王聯合戰隊」,與婁雲皓戰隊PK。
  • 全球腦王陳智強攜最強大腦夢之隊來蘇州!入場券免費搶!本周末見證普通孩子變成學霸!
    上周五,第六季《最強大腦》剛剛落下帷幕,也誕生了新一屆腦王——來自清華大學的19歲男生鄭林楷。節目中,鄭林楷的空間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令人驚嘆,而在「龜文骨跡」、「迷宮奪寶」等項目中,他的超強記憶力同樣顯得不可思議,甚至數度被魏坤琳公開讚賞。
  • 最強大腦陳智強奪冠 擊敗全球30多位腦力高手
    最強大腦陳智強奪冠 擊敗全球30多位腦力高手時間:2016-04-02 20:52   來源:半島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最強大腦陳智強奪冠 擊敗全球30多位腦力高手 《最強大腦》腦王之夜於4月1日晚完美落幕,來自南京的16歲男孩陳智強擊敗全球30多位腦力高手,最終摘得腦王桂冠。
  • 《最強大腦》婁雲皓帶隊迎戰前任腦王,勝敗取決於陳智強是否放水
    這一季的比賽馬上就要結束了,因為各方面的影響,和外國選手競逐腦王獎盃的國際賽被取消了,對手換成了之前拿到腦王獎盃的選手。這個想法不知是誰最先提出來的,很想對他豎一個大拇指,不僅避免了本屆選手在國際賽上失敗的風險,還利用之前選手的人氣讓節目的收視率再次達到一個頂峰,可謂是一舉兩得。
  • 《最強大腦》迎腦王盛典 李宇春大呼下巴嚇掉
    超新星男孩陳智強挑戰一沙一世界,他意外提議要打破規則,僅觀察1x1釐米麵積,來選擇沙畫,放言「要把腦王獎盃留在中國」!  今晚,《最強大腦》將評出終極全球腦王,精彩一觸即發!  腦王之夜!土屋宏明為陳冉冉孤獨戰鬥 接受10秒極速心算  在中日賽中,速算女神陳冉冉與心算大帝土屋宏明打成平手,雙雙進入腦王賽。
  • 《最強大腦》節奏不變,劇本不改,「腦王」不是婁雲皓就可能是他
    」相信很多觀眾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答案,包括已經淘汰出局的黃明睿,他的「腦力」早已得到大家的認可,因此即使已經被淘汰,但始終還是有很多人更願意相信他才是本季的腦王。本季「腦王」的選拔不同於往年,不管是誰奪冠,獎盃都屬於「中國戰隊」,因此大大增加了「腦王」人選的多變性。目前,婁雲皓、趙金昊、王宇軒、陳智強、楊易都是「腦王」的熱門人選。
  • 《最強大腦》腦王爭霸:陳智強楊易神仙打架,婁雲皓破題驚豔全場
    7月17日晚,江蘇衛視《最強大腦》腦王爭霸賽拉開序幕,與往屆比賽流程不同的是,今年的腦王之戰沒有國際戰隊的參與,因為疫情,外國選手不能來中國,於是西蒙教授和施一公教授決定由往屆腦王和選手各組成四人戰隊來爭奪今年的腦王。
  • 最強大腦第七季「腦王之王爭霸賽」婁雲皓創奇蹟
    直播網娛樂訊(原創版權,轉載授權Zhibotv.com.cn)7月17日21時30分,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第七季中國戰隊終於集結完畢,但遺憾的是國際戰隊卻未能如約而至,因疫情原因導致,國際戰被迫取而代之,更為激烈的全新賽場「腦王之王爭霸賽」,為了促成最高升正的賽制,施一公教授將向腦王楊易,陳智強發出邀請,有二人分別組建一支4人戰隊,再次出徵
  • 《最強大腦》孫勇陳智強楊易腦王之爭看點十足,黃明睿是意難平
    《最強大腦》選出四強跟以往的選手比賽,搶奪腦王的榮譽,由陳智強和楊易分別帶齡4個成員向腦王發起衝擊,最終腦王花落誰家,還沒有定數。這一季請來了楊易,陳智強這兩位腦王,也邀請了以往一些實力比較強勁的選手 ,例如孫勇、俞辰捷、鄭書豪、郎佳子彧、郜晟、郭海欣等人。
  • 最強大腦第三季陳智強實力徵服郭敬明 15歲天才少年太驚人
    《最強大腦》中德國際賽中,中國戰隊15歲的少年陳智強憑驚人實力力勝德國選手。其所挑戰的項目「冰雪奇緣」還被國際評審羅伯特評定為全場最難的項目,這意味著陳智強將成為本季最強但腦首個腦王候選人!從「星際迷航」被郭敬明質疑,到「新春窗花」被踢館,再到此次國際賽,陳智強已經經歷了三場賽事的磨礪,且表現一次比一次出色,最終贏得了起初質疑他的郭敬明的肯定。生活中的陳智強在父母的「快樂教育」下,是一個愛好廣泛、成績優秀的高中生,還是一枚不折不扣的「小吃貨」。   15歲少年戰勝德國美女新人王 實力徵服郭敬明!
  • 天才陳智強遭郭敬明貶低
    賽後,「冰雪奇緣」項目備受關注,這個項目被國際評審羅伯特評定為全場最難的項目,也因此,以微弱優勢險勝德國美女梅蘭妮的15歲男孩陳智強成為首位參加腦王挑戰賽的候選人。賽後,記者採訪了陳志強和《最強大腦》幕後的科學團隊,揭秘觀眾眼中的「美」,評委眼中的「難」,究竟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 《最強大腦》賽制出現嚴重問題,要不是陳智強幸運,他將不戰而敗
    《最強大腦》第七季的節目一直被網友吐槽,不管是題目難度還是賽制問題,每期播出之後都被大家質疑,尤其對於腦粉來說,在這個舞臺上最希望看到的還是之前的選手,在觀眾的萬眾期待中,「腦王爭霸賽」終於開始了。要說腦王的實力還真不是吹的,楊易和陳智強在返場的第一輪比賽就讓全場為之驚嘆,就連施一公教授都拍手叫絕,單從比賽上講,不得不說本期的腦王之戰是第七季至今最精彩的一期。本期的腦王之戰確實看得人驚心動魄、緊張刺激,但是節目的賽制卻是第七季最該被吐槽的。
  • 荔枝說:《最強大腦》腦王花落南京少年陳智強 那些南京別人家的孩子
    《最強大腦》第三季完美收官,令人驚喜的是——本屆「全球腦王」陳智強竟然是一位16歲的南京少年。喏,就是他!   在當晚的比賽中,陳智強擊敗了21歲的武大研究生夢境記憶神童申一帆,日本心算大帝土屋宏明,秘魯魔方勇士奇安弗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