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9日《無上之源》法會文字(第41期)

2021-03-01 大界無央

2020年5月19日《無上之源》法會文字(第41期)

 

講解:無央老師

整理:宏願

中校:天俠 

英校:卡修翁姆

藏校:LOBAYI 

編輯:自由自在

審定:Xiaolan

 

目錄

2.6.2.2 揭示真實本性的教法。1

2.6.2.2.1闡釋一切諸法的唯一根源乃是菩提心普作王的章節1

2.6.2.2.1.1世俗與勝義兩個層面如何看待「無生、出生與顯現」2

2.6.2.2.1.2我之體性與覺性遊舞之顯現3

2.6.2.2.1.3原始大圓滿教授與傳統金剛乘中大圓滿教授的差異6

2.6.2.2.1.4趨入真實大圓滿的障礙之一7

2.6.2.2.2說明教法之實質的章節11

2.6.2.2.2.1沒有人不通過「不二禪觀」而獲得證悟12

2.6.2.2.2.2「我」是一切諸乘的核心14

2.6.2.2.2.3因果乘的追隨者對於萬法的自性有各種不同的見解15

2.6.2.2.2.4一切都是本性遊舞,又何必糾結習氣煩惱與憂懼16

課後答疑18

 

(提示:提示:按住ctrl鍵,把滑鼠放在目錄標題上單擊,便可以直接進入標題單元的內容。另外,講解中引用《無上之源》原文不全,請大家對照《無上之源》閱讀無央老師的講解文字,利益不可言說。)

 

 

我們今天應該學習《無上之源》的電子法本的92頁,這是第11章,因為整個《無上之源》一共有84章,這是第11章,這是其中最精華的原文部分。之前進入這個大的章節之前,我們是講了整個84章的要義,就是精要的含義、精髓的法義,但是在這裡我們是在閱讀原文,所以這是最精髓或者最真實的部分,因為這裡面完全是密續本身。

 

2.6.2.2 示真實本性的教法。

 

2.6.2.2.1闡釋一切諸法的唯一根源乃是菩提心普作王的章節

 

「我是諸法的體性:沒有一物不是我之體性。三身的上師都是我之體性。三世諸佛都是我之體性。諸菩薩是我之體性。四種瑜伽士是我之體性。欲界、色界和無色界之三界也都是我的顯現。五大元素是我之體性。六道眾生是我之體性。一切無情是我之體性。一切有情是我之體性。所有棲息之處以及住在其中的眾生都是我之體性。存在的無一不是我之體性,因為我是萬法之根;無任何一物不含藏在我之內。無生、出生之奇蹟、以及能量的顯現是三種上師的三個方面:這就是他們的狀況。」

 

大家記得上一章裡面講到了所謂的三身上師、三身教法,三身的眷屬。我們九乘佛法區分為三種解脫道的時候,顯宗的出離道——聲聞、緣覺、菩薩乘是化身佛所教授的,化身佛在這個劫數當中的代表就是釋迦牟尼佛,這個叫外三乘;然後內三乘叫做事部、行部、瑜伽部,這是由報身佛所給予的教導,屬於金剛乘,金剛乘不僅僅限於內三乘,不僅僅限於外續部,在內續部的前兩部(也就是瑪哈瑜伽和阿努瑜伽)當中,這個也是金剛乘的轉化道;但是瑪哈瑜伽、阿努瑜伽以及阿底瑜伽這個所謂九乘佛法最後的密三乘,外內密的密三乘它是屬於法身佛的教導。所以我們總是要串習這樣的知識。之前我們也提到了「三身上師都是我之體性」等等,但這裡進一步講「所有的三世諸佛、所有的菩薩、所有的瑜伽士、所有的有情無情、所有的五大元素、六道眾生,總之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之體性,因為我是萬法之根,沒有一物不含藏在我之內」也就是一句話:我是全部,我是一切。

 

2.6.2.2.1.1世俗與勝義兩個層面如何看待「無生、出生與顯現」

 

這段話的最後一句說:「無生、出生之奇蹟以及能量的顯現是三種上師的三個方面。」怎麼說呢?三種上師也就是法身、報身、化身三種上師,三身的三種上師並不等於是法身佛、報身佛和化身佛,因為在這個層面並不都是覺者,有的時候有覺者的眷屬等等,所以他們也屬於法身上師、報身上師、化身上師,但是教授這一類教法的,我們通常分為三類,他們的顯現,這裡一一對應的是「無生、出生之奇蹟以及能量的顯現」。無生當然就是空性,諸法的空性實際上就是它的最本質的層面,就是它從來沒有進入過緣起法的層面。這個並不僅僅是世俗諦的層面,世俗諦當中我們說空性的時候,指的諸法是緣起而生,所以它本質是空的,但是從勝義諦、從最究竟的層面來講,我們說無生之空性指的是本性的方面,這個並不是在分析世間法的緣起是空性而已。因為當我們分析一切緣起法因緣和合而生並沒有有一個實質的本體的時候,這仍然是在世俗諦的層面判斷思維分別,但是在勝義諦的層面,我們說諸法的本質是本來清淨與本自圓滿的不二,這個「本來清淨」就是這裡說的無生的空性。

 

這個「出生之奇蹟」實際上就是本自圓滿的顯現,所謂出生之奇蹟指的是報身的層面,報身的層面是如何奇蹟地出生呢?因為一切並不是從某個因當中而生的,因為首先法身它的本體就是無生,就是究竟的畢竟的空性,那麼報身作為法身層面的本自圓滿的功德或者本自圓成的品質,它並不是作為一種因生出了一種果,所以它是無生,無生地顯現。換句話說,報身層面本自圓滿的光明能量的展現,它並不是緣起法而生起了什麼,因為法身報身都是超越緣起的、超越輪迴的層面,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說「本來清淨就是無生,本自圓滿就是所謂出生之奇蹟」。為什麼說出生之奇蹟?因為它並不是因緣和合而生,所以叫出生之奇蹟,它是自顯現的,比如我們在輪迴當中相對層面的存在,我們要種植一種水果的話,就必須先買種子,然後種下去,然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這看起來是各種因聚集起來,陽光、土壤、空氣、水、種子這些所有的因緣聚集在一起生出了一個果,就是這種水果或者植物,但是這都是所謂緣起法,在所謂的世俗諦層面的、業力層面的相對真理(或者叫做世俗諦)。但是「出生之奇蹟」報身層面這種顯現,它並不是世俗諦的結果,報身並不是通過任何的因緣具足而生起的現象,所以對於世俗諦的人來說,我們只能稱之為「出生之奇蹟」或者說「神奇般地出生、神奇般地顯現」。

 

至於能量的顯現,也就是化身的層面。化身的層面,大圓滿傳統上叫「大悲周遍」,大悲並不是偉大的慈悲心、無比的慈悲心這樣相對層面的,不是我對你有慈悲心這樣二元的狀態,大悲指的是菩提心本身,就是勝義菩提心,或者說能量持續不斷地顯現。在一切輪迴和涅槃的萬法、一切業力的顯現層面也都是我們大圓滿覺性本身的顯現,而不僅僅是作為一種幻相的投射,因為當我們這麼說的時候還是從世俗諦來講。實際上從勝義諦來講,一切都是大圓滿,一切都是真實的,這個真實並不是相對於因緣和合而生的真或假,說它是真實的,因為它超越了緣起,說它是永恆的因為它從來沒有死亡。所以當我們說所謂的輪迴層面,完全是對於世俗諦,對所謂未悟的眾生而說,對於覺性本身來說,都是它能量的展現,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成為大悲周遍。南師從來不說「大悲周遍」,他說「能量持續不斷地顯現」他是這麼解釋的,因為當我們說大悲心的時候,總是容易跟大乘顯宗當中講的「大悲心與不二慧」這個層面的慈悲心引起誤解,所以南師的解釋避免這樣的誤解。我們要明白大圓滿同修會怎麼講大圓滿的三身?三句話:本體空性,自性光明,能量持續不斷的顯現。本體空性即法身,自性光明即報身,能量持續不斷的顯現即化身,這個就是所謂的三身。

 

好,我們看下一段。

 

2.6.2.2.1.2我之體性與覺性遊舞之顯現

 

「由於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全都在我之內,一切諸佛都處於同樣的狀態:這也是我之體性。由於我超越了主客二元分別,如同虛空我遍滿一切,並構成了一切諸法的根本實質:我之體性就是清淨圓滿識,作為一切之源的我,安住在唯一的狀態裡,而『四瑜伽』的修行者們於此同一真實狀態中獲得了真知:這就是我之體性。」

 

這一段是說,所謂的過去、現在、未來世,對於輪迴的眾生來說有存在過去、現在、未來;對覺性本身,對於無上之源本身來說,沒有這樣的分別。所以我們進行這樣的教法的學習的時候,我們首先得意識到一件事:所有都是在講最最究竟的層面。有的時候我們也會說「講到成佛,這些都是最究竟的」但實際上這裡面還是有區別,因為看你從哪一個角度講,你如果是從世俗諦的角度來講,當然有一個未悟的眾生,他在輪迴中受苦,然後他解脫了痛苦,然後他成佛,但是,就算你在這個層面來講他遵循什麼樣的究竟的佛法之道,他遵循三轉法輪或者遵循某一種教法來修行成佛了,這一切都叫做從相對的層面來說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時刻有這樣的覺知,否則你無法理解這樣的話是什麼意思。

 

「這也是我之體性。由於我超越了二元分別,如同虛空遍滿一切」虛空經常用來比喻覺性,是最貼近的一個比喻,「是一切諸法的根本實質」,所以它直接說「我之體性就是……」。「體性」就是它的本性,因為教法當中總是用「本性、自性」,都是有個「性」,那就是nature(實質),有的時候講的是「體」,有的時候講的是「相」,有的時候講的是「用」等等不同的方面。「我的根本的體性就是清淨圓滿識」,但是當我們說清淨圓滿識的時候,千萬不要又想像到這種,比如唯識當中有八識,然後我們又弄出來個第九識好像就更加地圓滿,其實這樣的理解是非常局限的。這個清淨圓滿識就是大圓滿的本來清淨與本自圓滿,它不是一種所謂的獨立於八識之外的某一種識,遍滿一切的識。這個「識」就是consciousness,也就是覺性,也就是自性,也就是本初狀態,其實就是覺知,但這個覺知不是一個獨立的二元的覺知,沒有個體性,它遍滿一切如虛空一般,所以說它是空性,所以說它是本來清淨;同時它也是光明遍在,所以說它是本自圓滿。「作為一切之源的我安住在唯一的狀態裡」這個「唯一」就是我們講大圓滿誓言時候的「無有、平等、唯一、任運」,這個「唯一」就是一切諸法沒有其它的體性,沒有其它的性質,沒有其它的任何的分別,都是我而已。「這些四瑜伽的修行者於這個真實的狀態當中獲得了真知」否則他們總是停留在造作的層面、努力的層面或者二元的概念的層面,「這就是我之體性」。

 

下一段。「所有從我的身、我的語和我的意當中顯現出來的都出自我之體性,又重新融於其中,除了我之體性之外並無一物:因此三界都是我之體性。」這是說一切都是從無上之源當中顯現出來,顯現出來也不是別的東西,仍然是我,仍然是我的體性,之後又會再融入到其中。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顯現出來的時候,它是一種遊戲,都是「我」的遊戲。就像我本來是一體的,整個宇宙就是一體,然後我往外投射出一個我,這是我的莊嚴、我的顯現,然後像玩遊戲一般,但是一旦投射出來,這個遊戲怎麼才能玩起來呢?必須有一個真的,有一個假的。它投射出來的這個本來是它自身的功德莊嚴的顯現,我們說一根二道的時候,其實這裡面就是暗藏這個含義,那麼投射出來的這一切山川、大地、人我、眾生、所謂的輪迴萬法,對於清淨圓滿識來說,從來沒有輪迴,完全是它自己的莊嚴顯現。但是投射出來的這個本身,它為了能夠完成這個所謂的覺性遊舞,它就具有一種自我性,具有個體性,反過來就遍計所執,各個執著為我。本來沒有所謂的外界,然後慢慢的隨著不同的業力不同的煩惱,顯現到不同層面,從最開始是細微的,一開始連日月都沒有,全是在自性光明當中,慢慢的自性光明越來越外顯,然後我們就變成一個遊戲的一部分,然後就開始反過來又執著,然後越來越深厚,這個就是所謂的業力。所以大圓滿的角度就是從一個更加究竟、更加原初的層面來講,很多以前佛教當中講的內容在這方面並沒有非常清楚,在佛教即使在三轉法輪裡面也並不總是有這些內容,相對來說,大圓滿在這些方面是最最清晰而根本的。

 

然後我們看,它說「重新融入其中」,因為這個遊戲要開始,然後還要結束,這就是遊戲的規則,遊戲結束就是又重新融於其中,它也不可避免,因為它沒有別的選擇,因為本來就是覺性本身投射出來的一種遊戲。所以一切眾生都會成佛,為什麼?因為本來就是佛,所以說每個眾生他都具備圓滿三身,為什麼?根本上就是我(這個體性)的投射(projection)。這個投射不是像現代心理學當中說「我沒有這個想法,你把你的想法投射到我身上」不是這個意思。這個投射是一種能量的擴展,語言很難表達這件事情,或者可以用「擴展」來說吧,因為在印度宗教一些語境裡會這麼說,反正這些概念都是類似的,就是說有一個所謂的能量的擴展,但是都是「我」的一部分,說的這個「我」是為了模仿文中的語氣,當然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是普賢王如來,所以這麼說也沒有問題,我們從凡夫的角度總是有問題,在究竟的角度沒有任何問題,所以我有的時候會畫蛇添足地解釋一下,因為有的人會誤解。

 

接下來下一段「我之體性具有五個方面,從中顯現出五種自性:空、風、水、地、火」唉、養、蚌、朗、讓;我們一般上師瑜伽是什麼?唉、養、讓、朗、蚌;五大元素淨化法是什麼?唉、養、蚌、讓、朗。這些順序都不太一樣,就是看你從哪一方面來講,如果從顯現的這個角度來講的話,當然空性、虛空就代表著我之體性的根本層面,然後當中生起了風,然後生起了水,然後生起了地,然後生起了火等等。但我們要了解這五大元素並不是物質上的風、物質上的水、物質上的地、物質上的火,不是這個意思,也不是說所謂的空就是物質、我們所體驗到的天空,不是這個意思。它指的是一種屬性,比如地是什麼樣的屬性?地是承載、堅硬、堅固,但是裡面又不是完全的堅固,裡面又有一些水,又有一些土,所以它會有一些不同的性質;水就完全說的是潮溼的、流動的;火就是溫度、熱量以及有一些迅速、銳利、破壞性、毀滅性等等很多這樣的含義;風就有淨化、有迅速、有粗造、有很輕盈等等這些屬性,明白嗎?有很多人不知道這些,所以我得解釋一下。

 

「它們都是我之體性,從我的能量顯現當中生起了五種自生智慧:儘管它們顯現為六道眾生,它們也是我之體性。」我們都知道,所謂的五種自生智慧,佛的五智嘛,是吧。「這都屬於所謂的能量顯現。儘管它們顯現為六道眾生,它們也是我之體性。」為什麼說五種智慧顯現為六道眾生呢?很多人無法理解這句話,至少在佛教當中很少有這麼說的。比如當我們說五智慧指的是什麼?最中央的相應於虛空,空大的是什麼?法界體性智,我們也稱之為根本智;風大是什麼智慧?風大是成所作智;水大是什麼?水大是相應於大圓鏡智;地大是相應於平等性智;火大是相應於妙分別智。所以這都是我的體性當中生起的,都是從相應於虛空當中,正如風、水、地、火是從空大當中生起的,那麼四種智慧是從根本智慧也就是法界體性智當中生起的。

 

那麼為什麼說它們又顯現為六道眾生呢?一般佛教當中高等的見解、比較究竟的見解會說「煩惱即是菩提」、「轉煩惱為智慧」等等,那現在是反過來說的。這裡並不是說這些眾生他們的煩惱,他們的本質是智慧,並不僅僅是這麼說的,它是從一個相反的角度,說它們本來就是佛,佛有五種智慧,然後顯現為五種煩惱,為什麼?我們剛才就說了,這是它的遊戲。所以並不總是從佛教當中能找到一個完全相應的東西,佛教當中基本上沒有這麼說,所以它是從一個相反的角度來說,反過來說的。比如說五智慧相應於哪五種煩惱?比如空大,就是跟嗔恨心有關係;風大是跟嫉妒心有關係;火大是跟貪執心有關係等等,所以這些也是跟五個方位、五大元素、五種智慧都是相應的,所以它們顯現為五種煩惱。

 

然後為什麼說是六種方式?五種合一,比如當我們說六道眾生,我們整個輪迴的欲界、色界、無色界有六種眾生,先說上三道:天人、阿修羅、人;然後下三道:畜生道、惡鬼道、地獄道,那麼這相應著六種煩惱。比如天人相應於傲慢;阿修羅相應於嫉妒;人相應於所謂的欲望,綜合性的,這就是五合一,人是各種煩惱的結合體。然後下三道的話,畜生道是愚痴,然後惡鬼道是貪婪,然後地獄道是嗔心,所以我們就知道,這是五種,加上人的話是五種合一,因為人有結合性,我們每個人可以觀察自己,貪嗔痴慢妒一樣都不少。所以這就是所謂的「五智慧顯現為六道眾生,它們也是我之體性」

 

「從我之體性當中顯現為整個有情和無情世界,沒有一法不是由我而生。」講到這一點,可能整個地圖慢慢會清晰起來,因為佛教的九乘佛法,除了大圓滿之外,沒有任何一種教法會這麼說。因為它們都是說我們首先共同認可有一個輪迴,然後我們怎麼從輪迴的痛苦當中擺脫出來,所謂的「解脫輪迴」,這也是佛教的術語,因為佛法當中總是在說解脫輪迴,所以九乘佛法分成三種解脫道,但是從真正的大圓滿阿底瑜伽的原始教授來看,根本不存在輪迴這回事,因此也不存在解脫這回事,存在的是什麼呢?就是覺性遊舞。當我們明白這一點,我們知道我們所有問題的根源就是認同自己為某一個角色,我認同我是一個人,然後我在這個輪迴當中受苦,所有的佛教都是這麼講的,這就是為什麼佛陀三轉法輪到最後的時候他告訴大家「真相就是根本就沒有任何的痛苦,一切都是恆長的,一切都是我的自性,我的本性,「常樂我淨」。但是可能顯宗釋迦牟尼佛的這個因緣或者說他的教法在這個劫數當中的特色就是傳這種出離道,所以他就必須這麼講,總體來說總是在講從輪迴當中出離;轉化道呢,實際上也是要轉化,因為要轉不淨相為淨相,就是不喜歡不淨相,喜歡清淨相嘛,所以要轉,不喜歡煩惱,所以要轉為智慧,這就是轉化道。可是如果我們把大圓滿放到佛法當中做為佛法的一種,我們有的時候無法理解:「大圓滿竟然說沒有戒律,我的天哪,怎麼回事?竟然沒有所謂的誓言!」當然我們會說我們有一個誓言,那就是安住在真實狀態當中,這就是我們的誓言,但這也是一種妥協,因為我們必須跟佛教所有的東西能相融、能自洽、能夠讓眾生明白,否則怎麼傳法呀?沒有戒律、沒有誓言、啥也沒有,你一開始跟大家這麼說,沒有人能聽懂。

 

2.6.2.2.1.3始大圓滿教授與傳統金剛乘中大圓滿教授的差異

 

但是當我們《無上之源》學到這個章節的時候,如果你從一開始就跟著我們聽的,你就明白為什麼是這樣,你就明白了我們的解脫沒有那麼複雜,我們只需要把我們之前學過的所有的這些知見反觀我們自己、結合我們自身,而不是在學一種高大上的理論一種見解,(這)跟我自己沒有半毛錢的關係,沒有意義,這樣的教法沒有任何的意義,這個年代任何一個所謂的導師都可以給你講得天花亂墜。

 

我剛才講到了所謂大圓滿的誓言,有的人立刻就開始引用經典,但是你們引用的經典幾乎沒有例外的都是跟金剛乘的見解有關係,因為過去在藏地絕大多數的情況下,上千年來都是把大圓滿視為金剛乘的一部分,因為這樣的見解,既然是金剛密乘大圓滿,所以他們沒有區分大圓滿跟金剛乘,明白嗎?所以他們有的時候講大圓滿的誓言,實際上是講金剛乘的誓言。你仔細看那些內容,真正的純粹的大圓滿的誓言,就是隆欽巴七寶藏裡面說的無有、唯一、平等、圓成或者叫任運,這是真正的大圓滿的誓言。至於弄成戒律,你可以叫戒律,但不管是戒律還是三昧耶,如果是脫離了這個範疇,都是以金剛乘的角度,比如以前阿里班禪他就曾經寫過大圓滿二十五種支分戒律,但是我現在要跟你們要講的是絕大多數人沒有聽說過的見解,就是大圓滿的原始的這種教授當中,它不是金剛乘的一部分。

 

我稍微給你講一點歷史,很多人都知道,但是他就串不起來這個知識。大圓滿剛剛傳授出來的時候,哪來的金剛乘?現在為什麼搞加行和複雜的要求,不就是因為把它視為是金剛乘的一部分嗎?噶舉派裡面作為金剛乘的要求要先修五加行,所以大圓滿也變成要這樣子。但是你記得嗎?噶繞多傑剛剛開始教大圓滿的時候,甚至不被認為是佛教的一部分,後來才融入到這個佛教當中,然後在西藏蓮師的時代,他也傳授了其它的教法,包括瑪哈瑜伽和阿努瑜伽,實際上主要是瑪哈瑜伽(就是無上瑜伽部),慢慢地修生起次第、圓滿次第,本尊、氣脈明點這些。也就是說,大圓滿進到西藏之前已經有顯宗和金剛乘的教法,知道嗎?蓮師剛來西藏的時候,傳授了大圓滿竅訣部,還有一部分的瑪哈瑜伽,主要是以瑪哈瑜伽為主,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沒有先後。但是你要知道蓮師是比較晚期的大圓滿上師,大圓滿最開始的時候是距今2300年左右(2200到2300年左右),蓮師是公元8世紀,你算一算吧,蓮師到現在是1300年,蓮師進藏之前的1000年當中西藏還沒有大圓滿,對不對?然後他來到了西藏,他先教授了瑪哈瑜伽(就是漸次修的生圓次第),然後也教授了少量的大圓滿竅訣部,之後他才讓毗盧遮那去烏金國翻譯心部、界部的經典,讓切增傑和另外一個譯師噶瓦巴贊去圖夏國翻譯阿努瑜伽的經典,所以後來把九乘佛法全都湊齊了,明白嗎?之前只有一部分。而我們再往前回溯到這個星球上這個劫數當中最開始出現大圓滿的時候,根本不被認為是佛教的一部分,大家要理解這個經過,後來把它融入到佛教當中,所以被認為是九乘佛法之巔,明白嗎?這個是它的前後的一個思路。

 

但是你在兩千三百年之後的現在反過來觀察最開始的大圓滿,你只能從《無上之源》或者《聲應成續》這些、尤其是心部五部遺教當中能看到一些早期大圓滿領域。後來的大多數,說白了尤其是12世紀以後以伏藏為主的大圓滿竅訣部的教法興起並成為主流,之前最早的時候是心部,心部傳了21代祖師,你看這本書就知道。

 

2.6.2.2.1.4入真實大圓滿的障礙之一

 

我現在說的就是幫助大家來梳理這個路數,因為剛才有人在群裡面貼「誰誰誰說的幾種戒律……」,你看那些戒律或者誓言是不是真正的大圓滿的誓言?它會加上大圓滿的名字,比如阿里班禪他說了大圓滿二十五種支分戒律,然後我們有的人就說「他既然是班禪喇嘛,那他說的肯定是真的了」,沒有人向你保證他有「班禪喇嘛、達賴喇嘛、法王」的名字他說的就是真的,沒有人能向你保證這一點。所以佛教裡面有無數的冤案就是在這兒——「依文解字,三世佛冤」,你看到他有這個名字,你以為他說的就是那些,那可不一定!在這個課當中講過無數次了,大家不要再那麼天真,應該成熟起來。

 

如果我們總是從其它八乘的角度來理解大圓滿,你真的很難理解,你無法理解,因為它從不同的角度在說話,它在從因相乘的角度、從顯宗、從金剛乘的角度來講。你想通過顯宗和金剛乘來理解大圓滿這是不可能的——不在一個層面,我剛才已經說了為什麼。大圓滿是從究竟的層面來講,其它都不是,其它都是從世俗諦。而金剛乘已經比顯宗高一個層面,金剛乘為什麼叫果乘呢?因為它直接採用諸佛的智慧來直接轉化自己;顯宗是完全從一個凡夫的角度來進行寂止然後觀察,所以這就叫止觀之道。金剛乘已經知道有覺者的這種智慧,所以它直接的轉化為覺者,這是比較高明的方法,所以它少走很多彎路,所以說顯宗三大阿僧祇劫,金剛乘最多十六世,有的時候一世就可以所謂的解脫。但從大圓滿來講,我們從來沒有輪迴過。

 

那關於這一切怎麼樣讓它不只是停留在頭腦的層面?因為你光講一個理論、講一種知識體系是沒有什麼意思的,我可以講得天花亂墜的一個大圓滿,如果轉變不了你,你聽完了以後還是一個煩惱的你,那沒有意義,這說明這個教法對你來說沒有作用。那對你來說怎麼讓這個教法成為真實的?所以你要進入到這個教法的知見當中,並且不光是文字,還要去體會它所有真實教法的內容,所以要接受引導,接受直指,然後修大圓滿這些修法,所謂的上師瑜伽就是直接安住在這個真實的狀態當中。我們百分之九十九甚至百分之百的人總是從佛教八乘的方法角度,因為在你真正了悟大圓滿之前,你無法採用大圓滿本身的立場和角度,而大圓滿的證悟,你必須處在這個立場當中,這個立場就是唯一真實的立場,其它都是它的投射。

 

我不想被你們那些問題把我從現在的這個語境當中拉出來,因為那是一個妥協,那是一個往下地攀緣,有的時候就是我們那些知見本身成為我們解脫的障礙。當然對於凡夫來說,他們根本不存在什麼要解脫,他們只是在追求快樂,完全是在業力的大海當中沉浮而已,但作為所謂的修行者來說,你既然想走這條修行之道,你得了解到宇宙當中不是只有我們以前知道的那些所謂的九乘佛法。很多人把九乘佛法的第九乘大圓滿也認為是一個最究竟的見解,至少從頭腦上他聽說過是這麼一回事,但是當他們真實去學習、去理解、作為真正的見解去採納的時候,他的三觀真正還是建立在所有的世俗諦當中。你仔細觀察自己就知道,這就是我們解脫最大的障礙,這個巨大的概念牢牢地鎖住了我們,所以我們看不到自己。偶爾修一兩個大圓滿的竅訣,你體驗三秒鐘所謂的明覺的狀態,又能怎麼樣呢?你整個的見還是世俗的見,你整個見是「我要通過努力,然後我不斷延長這個大圓滿狀態」孰不知這本身就是一個錯誤,因為這不是通過努力來達成的,因為它根本就不是一個對境。所以我們要深深地反省自己,結合我們現在得到的這些新的視角。

 

我敢向你們保證,你們99.99%的人從來沒有過這樣的見解、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立場、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知見來看這一切。儘管有的人接受過大圓滿的直指「當下的那個真實狀態,我安住在那個真實狀態」——根本就不存在虛幻的狀態。所以我們要做的並不多,我們只需要發現自己當下這個總是存在的、永遠不會汙染、清淨本然、清淨圓滿的這個覺知本身,這就是所謂清淨圓滿識。如果你體會到,當下已經解脫了,但是你得接受這樣最最究竟的引導和教授。

 

可以說後面的大圓滿大部分都是被佛教化、被拉到八乘的範疇之內來理解(八乘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乘、事部、行部、瑜伽部、瑪哈瑜伽、阿努瑜伽),真正的大圓滿阿底瑜伽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被包裹在加行當中、包裹在共同外前行、不共五加行當中、做為某一個傳承的傳統被包裹在金剛乘當中、然後有一兩個表達徹卻見解的所謂的「見」。你們現在看到的這個才是真正的大圓滿。當我們進入到這個層面的領悟和知見當中,這個叫做真實的知,這叫真知,真知絕對不只是停留在頭腦的層面,你當下必須能發現到它,我們不是在學習一本書,我們是在學習我們自己、在認識自己。當然很多導師都會這麼說,我想給大家一個新的視角就是——你們以前從來沒有學習過真正的大圓滿,對不起,事實就是這樣,直到現在。我們以前學的都是被包裹在各種八乘概念當中的大圓滿,當然以前我也做了很多很多引導,我有的時候甚至沒有用佛教的方法或者大圓滿的方法(所謂的竅訣、所謂的某一個傳承),因為所謂的真知並不局限在某一個傳承當中,這樣的想法是很可笑的,沒有任何一個傳統教法(不管它叫大圓滿還是大手印)它壟斷了整個真理界,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這是荒謬的、執著的、我執的想法。所以就算我們說大圓滿,我們也不會說「宇宙當中只有這裡才有最究竟的智慧」,不是!我從來不這麼認為,我也從來沒有這麼說過,但是我想告訴大家,以前咱們學的大圓滿都是打了折的、打了折扣的、被概念汙染的大圓滿。

 

當我們認識到整個的一切的真實的狀態的時候,就算是從頭腦的層面,你也已經解脫了,因為這個肉體、這個所謂尚未解脫的人,你通過頭腦的知識都知道根本不用為他擔心,那根本不是一個值得為之擔心的對象。然後你有方法、有真正的傳承讓你當下體會到這個從來沒有被汙染的覺性本身,你的遊戲已經結束了,你的解脫遊戲已經到了最後一步,也就是法身。

 

2.6.2.2.1.5俗化的宗教與真知的靈修傳統以及原始大圓滿

 

我們在佛教當中偶爾會看到類似的一些東西,但是像這樣系統、全面、深入地講最究竟見修行果的,真的沒有,唯一有一點相似的,可能我說了你們不太愛聽:在印度的不二論吠檀多裡面是有點相似的,在少量的奧義書裡面有些類似的觀點。但是很多人一聽到就說「哦,印度教的啊?」立刻就貼了個標籤,但這個不是所謂的印度教,它不是一個宗教,它是不二的教法,它根本不存在一個所謂人格神的上帝或者造物主(就像我們一般人理解的印度教梵天或者遍入天、大自在天等等)因為那個叫做世俗化的二元的宗教,那不是真正印度的真實教法。就像現在這個時代,大眾關於佛教的理解是怎樣?大眾世俗的比較偏離真實狀況的理解,比如我現在從一個純粹的老百姓的角度來看所謂的佛教:就是一個寺廟,一個和尚,大家在那邊念阿彌陀佛,對不對?就是這樣一個意思,這樣的理解就像我們現在關於印度教這樣的理解。我們關於基督教是理解為:哦,不就是一個上帝叫耶和華,他有個兒子叫耶穌,這個耶穌為世人的罪死了,然後相信他就可以進天堂……這類似的就叫做世俗的、大眾化的宗教。

 

不光是不懂這個宗教的人會這麼理解和認為,那些在世俗化、大眾化的宗教影響下的一般信眾也是類似的,沒有太大的本質區別。比如有的所謂的佛教徒,他們學習佛教實際上就是在作為一種宗教信仰,是作為一種信仰,他們不是在修行,修行是要改變自己的,他們不是改變自己,他們是作為一個寄託,作為一種「保佑我讓我的人生有了依靠」,這當然也是有功德的,我並沒有說沒有功德,但是這個叫做二元的、世俗化的、大眾化的宗教。據說這個地球有60多億人口,裡面差不多有60億是信宗教的,無神論者(所謂的唯物主義者)可能只有幾億,60億人當中,這種世俗、大眾、二元的這種所謂的宗教徒佔到百分之九十九。

 

真正的跟修行有關的,所有的這些主流宗教裡面都有一部分真知,大圓滿在這個方面呈現的最為圓滿、最為完美,即使是印度的不二論當中,也有很多看起來比較概念性的思維,雖然它們是極其高等和聰明甚至是了義的哲學見解,但是仍然有一些思維的東西。比如說當我們喊「呸」,這個當下沒有思維,是不是?但是我們並沒有中斷那個平常心,這永遠現前的自然的覺知,它沒有陷入到任何的對象當中,不管我喊不喊「呸」其實都有,只是我喊「呸」的當下把你那一些表面的東西都斬斷了,所以你稍微熟悉一下教法,多接受一些引導和直指,你就明白我要你幹什麼,然後你的注意力再也不會往外,而是直觀自心本身,然後當下那個一直在覺知而且沒有分別的本來的覺知(這個叫清淨圓滿識)本身就顯現出來。

 

這樣的教法非常非常稀有,我研究了一輩子的宗教,從我十三四歲起,各種哲學各種宗教,還是沒有看到過比大圓滿更加完美的教法。但是我說過了,這個真知真理、究竟真理總是以各種形式多少的被投射出來、被顯現出來,因為這是清淨圓滿識自身的遊戲。所以你千萬千萬不要覺得真理只在佛教裡,這是非常非常愚昧的想法,也千萬不要認為真理只在基督教裡或者在某一種宗教裡,任何的宗教,一旦成為一個宗教,實際上跟真知已經有一定程度的脫離了。釋迦摩尼佛從來沒有說「我的教法叫做佛教」,他也沒有建立一個寺廟,他只不過是在一些修行的地方。所以人類的各種靈性傳統是同一個偉大的傳統、同一個真知的傳統,但這個真知,它被束縛、它被汙染、它被滲透、它被妥協、它被扭曲、它被分離、它被阻斷的程度根據不同的時間、因緣而變化。所以說,當我們學習到這種早期的大圓滿,我們其實是最最幸運的,原始的大圓滿教法,我們有機會知道這個星球、這個劫數的第一位大圓滿祖師嘎饒多傑的教法,這是最幸運的人。我自己藏地就好幾位大圓滿上師,包括亞青寺的、五明佛學院的,你們很多人都跟我有類似的背景,但是我有幸遇到了南師,跟隨他學了十多年,我發現原來還有這樣的大圓滿,我跟你們一樣感到驚訝。

 

我們能學習到大圓滿同修會現在翻譯出來的書,比如現在的《無上之源》是一個代表的著作,所以我花了這麼長的時間來講,估計前後要五個月才能講完,下個月底應該差不多。然後還有一本書,叫做《美炯》,就是《大圓滿之奇蹟》或者叫《本初勝妙》,我們有機會也可以來學一學,但是我再也不會像這樣的來講,因為在這個課當中,我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我花很多的時間用各種方法來引導,我覺得有些事情是無法再現的,因為各種因緣,尤其是我上次從西班牙回來,就強制性地被投入到兩個星期的「閉關」當中(就是隔離),然後才有時間和因緣那樣密集地講,就是一天講了3個小時,每天都在講,這都是很好的因緣。所以一切輪迴當中的事情,不要覺得好像都是悲慘的病毒,那其實都是遊戲,它都有好的方面,對不對?一切的災難,都有精華、都有光明的一面。

 

所以我們很幸運的能遭遇到這些教法,你看在這個星球上現在想學大圓滿的人多如牛毛,比如現在影響最大的就是五明佛學院相關的一些佛教團體組織(當然現在很多原因導致變得比較鬆散)但是為什麼(這麼多人)呀?從根本上還是想學大圓滿,因為它的創始人就是大圓滿的上師,而且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大圓滿上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但是我們更加有幸的是遇到南師,南師對我來說就是噶饒多傑的再現,因為噶饒多傑當年教什麼,南師其實就是在教什麼,而且他的方式完全是仿照噶饒多傑的方式,噶饒多傑沒有說什麼加行,噶繞多傑沒有說什麼必須按照佛教的顯宗、金剛乘、加行先來,他是直接來「椎擊三要」的。所以入群以後發給你的第一個最重要的文件就是修學綱要,這個修學綱要根本上就是椎擊三要。我五一講了七天的課程,就是椎擊三要,就是金剛歌,金剛歌就是椎擊三要,沒有區別。可是你看這個地球上那麼多人想學大圓滿,可能加起來至少有幾千萬人吧?對它有嚮往的我估計可能甚至有上億人,但是真正能夠這樣有幸的接觸到心部、界部、竅訣部、這種原始大圓滿的人,恐怕只在大圓滿同修會能這樣全面深入地接觸到。以後有機會我當然可以教大家界部,如果有人有興趣和有因緣的話,我們可以深入地來學習。其實如果你真正把我的《無上之源》這個課整個都聽懂了,然後理解了,然後能生起體驗,能夠成為你的修行的核心的話,你已經不需要任何的方法。你從這本書的名字就知道這是最究竟的——無上的源頭,還有什麼比它更高的?還有什麼比它更究竟更直接的?不存在。

 

我們來繼續學習。

 

 2.6.2.2.2明教法之實質的章節

 

「我,無上之源、清淨圓滿識被稱為『一切諸乘之巔。』所有成百上千的《律藏》、《論藏》、和《經藏》以及不同種類密續的教法,所有由三身上師、我的化身所傳授的生起和圓滿次第的秘密方法,都是基於努力造作的。它們的目標是我,超越努力造作的我;然而,它們無法通過努力造作而成功的見到我。因此,我被認為是教法之巔。」(念誦原文 略)

在這裡,尤其是第二段,都特別決斷地、非常決絕地宣稱:我是一切諸乘的核心。事實上所有的乘沒有別的,就只有一乘,就是清淨圓滿識這一乘。所以剛才讀的這三段大概解釋一下就是說:大圓滿被稱為一切諸乘之巔。但是我跟大家說過,在早期的大圓滿經典裡面很少說「大圓滿」,說的更多的是「菩提心」(甚至不會說什麼「勝義菩提心」,因為當我們說世俗和勝義菩提心的時候,是在佛教八乘當中用的比較多,在大圓滿裡面一般不這麼說,但是為了理解,為了幫助其它乘的修行者能理解,所以會講世俗和勝義菩提心)就講「菩提心」,有的時候說「阿底瑜伽」等等。當然阿底大圓滿裡面還有兩個更深的乘是叫做「遮底」和「仰滴」(01:21:45),遮底就是更加寬泛、更加總括一切;仰滴就是更進一步的精華,仰滴是藏語,就是「精髓當中的精髓」。但是如果你沒有這個阿底的基礎的話,別的免談,有了阿底的話,其實也別的也不用了,但是要錦上添花是可以的,比如說虹光身之類的就跟仰滴、跟託噶有關係。

這裡說「成百上千的《律藏》、《論藏》、《經藏》以及不同密續的教法,所有的由三身上師傳授的方法,包括生圓次第都是基於努力造作的。」這就像我們昨天說的三身上師的這些法,說有八萬四千煩惱所以教授了八萬四千法門,其中《律藏》兩萬一千,《論藏》兩萬一千,《經藏》兩萬一千,然後總和了經、律、論三藏的《大藏經》(tripitakas ) 裡面有兩萬一千,一共八萬四千,《律藏》主要是對治貪心;《論藏》主要對治嗔心;《經藏》主要對治痴,也就是無明的愚痴。

 

「所有由三身上師、我的化身所傳授的生起和圓滿次第……」這個「化身」其實不是化身佛的意思,其實它的原文是manifestation就是「顯現」的意思,「我的顯現」有時候也被翻譯成「化身」,但這裡最好不要翻譯成「化身」,直譯成「我的顯現」。我對那些懂英文的人說一下,因為有的人需要更多這方面的了解,「化身」梵文叫nirmanakaya (01:24:00);英文通常叫manifestation,有的時候manifestation是一個很寬泛的詞,就是「顯現」這個意思,所以有的時候它可能包括報身層面的顯現和化身層面的顯現,因為這都叫顯現,所以這裡不是化身佛的意思。

 

包括報身佛、化身佛傳授的這些教法,比如生起次第、圓滿次第這些秘密方法,(所謂秘密方法就是密法的意思,就是密乘的意思,金剛乘當然主要是報身佛傳授的,)它都是「基於努力造作的」(這裡面也包括顯宗,顯宗、金剛乘都是基於努力造作的)。

 

「它們的目標是我,超越努力造作的我。」它們知道最終必須證悟超越能所的本來狀態,那就是本來清淨本自圓滿的覺性本身,就是所謂清淨圓滿識,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名詞可以起很多。

 

「然而他們無法通過努力造作而成功的見到我。」那很多人就說你的意思是說顯宗和金剛乘沒法成佛,並不能這麼說,他們能成佛,但是他們走很多很多彎路,最後還是要到同樣一個十字路口,那就是不二禪觀的十字路口,通過這個十字路口走到正確的大圓滿之道上(就是禪觀的狀態)。因為沒有人能不通過不二禪觀證悟,這是釋迦牟尼佛說的,他說了五根,第四根是什麼?了解禪觀的價值。所以這個就是唯一的不二法門。

 

 2.6.2.2.2.1沒有人不通過「不二禪觀」而獲得證悟

這一點,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理解,但我已經講解過很多次了,我可以再次為那些沒有聽明白的人、沒聽過的人再說一遍。比如說顯宗,顯宗我們就以大乘為例,大乘通過五道十地:加行道、資糧道、見道、修道、無學道;在見道的時候展開了十地菩薩:從極喜、離垢、發光、焰慧、難行、現前、遠行、不動等等一共十地菩薩,但是最終所謂成佛的話,這個無上正等正覺是什麼樣的狀態?那是完全消融了一切的二元狀態,完全的融攝,完全超越一切的概念、一切的心意識層面的造作,處在究竟的空明不二的本來狀態,這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所以其實顯宗一開始是通過修寂止,然後修內觀或者修勝觀;一開始是奢摩他然後是毗婆舍那(止和觀),基本上沒有例外。

 

顯宗裡面,因為釋迦牟尼佛教授了差不多半個世紀,他當然有很多很多不同的教授,由於他是一位完全證悟的覺者,他證悟了報身,所以他可能得到任何層面的教法,比如報身層面的一些教法或者一些極其直接的教法,比如禪宗以及三轉法輪當中的一些教法會被認為是比較究竟的。但是無論你用顯宗的小乘、大乘、還是任何一轉二轉三轉法輪,最終沒有例外都必須處於不二禪觀的狀態才能證悟解脫,才能究竟圓滿正覺。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就明白,其實目標都是一個,只不過大圓滿是直接達到它,其它的都是需要努力。為什麼說需要努力、需要造作?比如修止觀,那當然需要努力了,我先專注在鼻尖,不斷地專注,建立一個寂止的基礎,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慢慢地去觀察身受心法的迅速生滅等等,這是以小乘的止觀為例子,這當然是需要努力的。金剛乘要不要努力?它一直在努力當中,一直在努力的觀想壇城、本尊、氣脈明點,直到最後生圓不二大手印的狀態,反觀是什麼在那個不二狀態當中。

 

可大圓滿呢?我這個課程當中重複最多的一個教授就是「反觀是什麼在這個狀態當中」,只不過我有的時候分兩步,有的時候分一步。分兩歩的時候,是因為我們有一些粗大的狀態,比如我覺知我現在在聽課,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不夠好的,所以大圓滿會用一些竅訣來引導,先讓你的心寂靜下來、放鬆下來,然後生起空、或者明、或者樂的經驗,就是你的那種二元粗大的煩惱、攀緣的狀態已經沒有了,慢慢的寂靜下來放鬆下來,這個時候顯現空或者明都有,這個時候再引導就比較容易,所以我大多數時候分兩步。第一步我問的問題是什麼?大家還記得嗎?——「你在覺知嗎?」我就問大家「你們現在在覺知嗎?」既然我問了這個問題,你就得思考一下「我在覺知嗎?」當你這麼思考的時候,你就是在覺知,因為你要觀察自己「我是不是在覺知?」然後第二個問題是在第一個問題的基礎上,我問你在不在覺知,你已經觀察到「我在覺知」,之前可能你沒有在覺知,但是現在你在覺知,實際上你之前也是有某一種覺知的,只不過是現在你認為自己開始覺知了,因為你開始觀察自己,但是實際上不管我是否問你在不在覺知,你一直是有覺知的,只不過我們需要一些方法來引導,從一些粗大的狀態當中進入到比較細微的狀態。所以我問你第二個問題——「是什麼在覺知?」第一個問題是「你在覺知嗎?」然後你觀察一下:「哦,我沒在覺知」「哦,我在覺知」不管你回答什麼,你這個時候,你的注意力已經回到自心了,也就是你在觀察你的心,然後我再問你:「是什麼在覺知?」你能不能發現這個覺知本身而不是去覺知一個對象或者去觀察一個別的東西,你直接看你的自心本身是不是在覺知,你覺知這個覺知本身或者你發現這個覺知本身。

 

當我們細微地去體會這一切的時候,你就知道我的一切苦心不過是為了引導大家,這跟大圓滿的這些竅訣是如出一轍,只不過是用了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面,可能我的這些方法有的時候更加簡單一些,更加直接一些。因為我們沒有可能一天到晚修一個什麼竅訣,來持一個氣生起一個樂受的經驗,然後「呸」一下把你嚇一跳,然後放鬆的觀想蓮師的三門放光,然後處在放鬆的明性當中,這並不總是容易的,因為需要各種詳細的方法。如果我們總是需要依賴某種方法,然後被它綁住了,這就成為一個局限,大圓滿最大的宗旨就是超越一切的局限。所以我最常用的是你們都知道的老嚇你們的「呸」,這個最管用,這個最簡單最管用,但是用的太多也不行,有的人老生常談覺得都聽了幾百遍了,你是聽了幾百遍,但你的心還沒有沉到最底層,你還是浮在某個層面上,我知道的,別騙我,我知道,我是這麼走過來的,我當然知道。

 

至於那些還在掙扎對錯的人、還在聯繫自己以前知識系統裡面的某一個什麼見解、某一個大德,某一個上師怎麼說,然後順著他的想法看看你這個到底有沒有道理?到底對還是錯?當然你可以這麼做,問題是你得了解大圓滿同修會,你得了解南開諾布,你得了解這個無央他到底在講些什麼?如果你是一個新人,你趕快補課,你就會跟上這個整體的進度。其實也沒有什麼進度,其實一直在進行當中,一直在當下,但是如果你不從頭到尾聽一下,然後你抓著一兩本書、一兩本論在那邊批評,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我們需要有一個對等的信息量,你根本不知道我在講些什麼,你怎麼來判斷我?你根本無法判斷我,你根本沒有學過這些原始的大圓滿經典,你怎麼判斷我?你根本沒有學習過大圓滿界部,你怎麼判斷我?是嗎?而我一直在講這些。所以放下你沒必要的那一套,現在直接看我在講什麼、直接看這本書在講什麼、直接看大圓滿同修會在講些什麼、直接看南師在講些什麼,這個比較重要。所以這裡無上之源非常牛地宣稱「我是教法之巔」,那些不服的人可以來挑戰一下。

 

 2.6.2.2.2.2「我」是一切諸乘的核心

 

「我,是一切乘的核心。三身上師們引領的三乘實則為真實義的唯一乘。」我們會在《法華經》裡面看到類似的「三乘其實是一乘」這樣的開示,但是雖然我們中國佛教非常讚嘆《妙法蓮花經》,但似乎並沒有形成一個以它為核心的非常行之有效的修行傳統,比如《淨土三經》已經形成了一個修行傳統,比如《華嚴經》是有華嚴宗的,但是《妙法蓮花經》是沒有的,它可能作為一種見解是有的,有的弄成了一個派——法華宗派,但我說的是一個真實的修行傳統,這意味著要有聞思修,要有講辯著,要有修有證的,不能只是一本書、講一種佛教哲學,那是不夠的,那是非常有局限的,對吧?但是我們現在要講的是什麼?我們講的唯一的一乘,那是有具體的內容的,對不對?具體的、非常非常清楚的,那就是大圓滿。剛才也說了,這些顯宗出離道、金剛乘轉化道,最終實際上必須走到跟無上之源一樣的狀態,也就是不二禪觀的狀態,就是本來清淨本自圓滿的大圓滿狀態,它是一切乘證悟的核心。

 

「我驅除了遇痴的黑暗,點燃了偉大的智慧之燈。由於眾生不知道一切存在的諸法恰恰是覺悟的自性狀態,他們被包裹在錯誤概念的厚重黑暗之中。」同學們,大家想想這句話「由於眾生不知道一切存在的諸法,恰恰都是覺悟的自性狀態,他們被包裹在錯誤概念的厚重黑暗之中。」什麼情況?一切存在的諸法都是覺悟的自性狀態。我手裡有一支筆,這是諸法的一種啊,它是覺悟的自性狀態,怎麼說?怎麼理解?

 

「我為他們展示出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從無上之源、清淨圓滿識中生出,讓他們能夠認知這個狀態。」沒有清淨圓滿識,沒有我這個本來一直在覺知的這個本然,你不會知道任何事情,包括這支筆。這支筆形成筆的那個樣子、那個相狀、那個特性,都是整個無上之源的遊戲的一部分,整個遊戲的一部分。

 

「通過這個方式,驅除了概念分別和判斷的黑暗」所以就不存在二了。不二是和平,如果這個世界上實現世界和平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不二,因為大家都是兩個,就一定會打,就一定會鬧,就一定會有問題,所以必須是不二的。我有一位導師叫阿諦達,他寫了一本書叫《Not-Two Is Peace》,not two(不二)is peace (是和平)。其實我們每個人自心散亂、攀緣、造作、煩惱、妄想都是不和平的狀態,因為總是在二元的狀態當中,只有不二才是解脫,才是和平。「因此,我被稱為驅除愚痴黑暗和燃燈者。」燃燈者:點燃明燈者,驅除黑暗者。

 

「諦聽,大士!我撕破了戲論之念的網,斬斷了煩惱的鏈條。」戲論之念,基本上大圓滿認為九乘佛法的前八乘都是戲論,它們的見都是戲論,戲論就是「概念」的意思。因為概念都是因緣和合而生,都是通過頭腦思維判斷分別得出的一個所謂的見解,所以從根本上來說,這都是心意識層面的,這當然是戲論,所以「斬斷了煩惱的鏈條」。

 

 2.6.2.2.2.3果乘的追隨者對於萬法的自性有各種不同的見解

 

「因果乘的追隨者對於萬法的自性有著各種不同的見解。聲聞視之為毒藥並創立了「出離」的概念。」聲聞乘,那些聽聞過佛陀教法的弟子以及追隨聽受佛陀教導的那些小乘弟子叫聲聞弟子,這些聲聞弟子認為萬法(所有的現象)是毒藥。因為他們認為痛苦來自於無明,無明最後生起了輪迴,輪迴就是各種現象組成,所以他們認為這個就是毒藥,所以必須從輪迴中出離出來。所以他們總是要置心一處地進行禪定等等,基本上是迴避所有的幹擾、迴避所有的念頭,躲開所有的所謂的不清淨。大家要深深地意識到我們佛教徒裡面有大量這樣的人、有這種概念的人,雖然他們號稱在學大圓滿,但是聲聞的種姓是深入人心,如影隨形,尾大不掉,是不是?看看自己。

 

「菩薩視之為心的執著對象並發展出以二諦為基礎的無執原則。」菩薩他們的見和修更加的廣泛,他們認為輪迴的萬法(一切的現象)是心的執著的對境,所以他們會講執著的對境都是所謂世俗業力層面的狀態、超越這個業力層面就有所謂的涅槃狀態,所以他們會講世俗諦和勝義諦兩者。可是你們記得大圓滿是怎麼講的嗎?——不存在世俗諦和勝義諦!因為只有你在凡夫的角度才會說有煩惱、有解脫,對吧?你看到佛陀、看到諸菩薩「哦,那是解脫的境界」;看到自己是有煩惱的狀態。從大圓滿無上之源的角度,甚至你不需要從無上之源的角度,當你在明覺本身當中安住的時候,你會有任何的「解脫」、「我要解脫」、「我要解脫煩惱」這些嗎?如果你還有這些,還叫明覺嗎?明覺是不二,別忘了,不存在二,明覺是不二的和平。所以所謂的二諦仍然是一種具有局限的方式,所以他們要發展一種沒有執著的原則。

 

「金剛乘的事部的修行者視之為需要被淨化的東西。」,南師早期說事部行部瑜珈部可以叫淨化道(以前他沒有稱之為轉化道,後來把它們都放到轉化道裡),但是的確外續部有非常強的淨化的原則,總是要強調各種清淨:每天要洗三次澡、吃三白三甜……各種這些概念。所以他們總是覺得輪迴需要被淨化。不光是輪迴,體驗輪迴的這個主體——「我」——這個所謂的誓言尊,因為發了誓要通過智慧尊來淨化(或轉化)自己,所以「他們通過三清淨(世間清淨、心清淨、法清淨等等各種各樣的這種禪修方式)、加持、各種事業(其實就是那種世間事業,就是息、增、懷、誅,因為對於凡夫來說就像神通一般,所以也叫神通事業)構想出本尊為主、修行者為僕的觀念。」所以他們總是覺得真正的本尊是智慧尊,雖然觀想我也顯現為一個本尊的樣子,但是實際上我是一個僕人在供養、讚嘆、禮敬這個真正的本尊(智慧尊),智慧尊放光加持我,然後淨化我,就是這個意思。所以,這也是他們的局限和概念。

 

瑪哈瑜伽內續部開始了,內續部的瑪哈瑜伽就是無上瑜伽漸次修生圓次第的。當我總是在重複說這些的時候,如果你還是沒有聽懂,你就知道你需要惡補很多的知識,別天天無動於衷,我講了幾百遍九乘佛法,你到現在還不知道我在講什麼,你就知道你需要惡補知識。惡補有很多的方法,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到我的個人公眾微信號上去看,我專門講了九乘佛法和大圓滿和南師大圓滿等等,你看半個小時就大概知道了,不需要太久。你天天聽,聽了兩個月還不知道什麼是九乘佛法,你應該知道你是一個糟糕的學習者,因為你根本不在乎你在學什麼。罵你們一下啊,不要受傷。

 

「儘管他們把心的本性視作清淨,他們堅持認為必須通過『近修成就四支』來證悟它。」這些詞彙我們前面已經講過了,「近修成就四支」都是金剛乘的一些不同層面的觀想,轉化道的觀想,清淨的觀想,各種淨觀。他們的見解當中認為心的本性是清淨的,就是說不會被汙染,但是他們雖然認為心的本性就像大圓滿講的本來清淨,可是他們並沒有所謂本自圓滿這個(見解),這個是一個巨大的區別。他們並不認為一切是現成的圓滿的,他們認為需要轉化,需要通過各種觀想、淨觀的觀想(比如四種成就四支)來證悟心的本性。

 

「粉碎了除我以外有事物存在的戲論假設」這個是大圓滿,大圓滿粉碎了除我以外有任何事物的戲論存在。有的人可能立刻聯想起印度教說的「大我」,認為大圓滿就是講「大我」吧?因為印度教所謂的「梵我」「大我」好像也是在一切都是在我之內。但是當你仔細的去了解印度教說的這個「梵我」還有個體的「吉瓦阿特曼 Jivanatman」,這些見解並不總是一樣的,看起來有些東西是很相似的,但是裡面有很多的概念思維,有很多似是而非的東西。但是印度是一個神奇的國度,在佛陀的時代就有無數的修行的法,無數的宗教,無數的靈性傳統,裡面有很多也是很了不起的,但是不要輕易得出任何的結論說什麼跟什麼是一樣,當你不了解其中任何一種的時候,你不能得出任何這樣的結論,當你都了解,你還可以大概地說一說,當你真正證悟,你才明白到底是不是真正是一樣的,否則你最好還是保持一種「我不知道」這樣的態度比較好。

 

因為大圓滿它粉碎了除我(覺性本身、清淨圓滿識本身)以外有事物存在的戲論假設,「我,無上之源、清淨圓滿識斬斷了由分別念生起的煩惱之鏈」這個沒有什麼可解釋的。為什麼說大圓滿斬斷了分別念?因為我們說的清淨圓滿識是當下無染的這個覺知。有人統計過聽我課的人至少有可能有過上千人次了,具體多少人我們也不知道,但是經常聽的五六百人當中,可能至少有一兩百人他們真正地聽懂了並且生起了體驗,甚至有可能發現了明覺,有這種可能。我沒有做詳細地調查,但是從他們的反饋以及私下很多人問我的問題(基本上每天都有很多人問我問題),我大概得出一個結論,就是的確有很多人不一樣。尤其是有一些進入大圓滿同修會已經七、八年、十多年的老同修,其實他們已經打好了一個很好的基礎,因為南師一直在薰習這些東西,但是以前從來沒有機會有一個人用本族語、用我們的母語這樣細膩地來引導、來解析一切、來不擇手段地幫你們發現,所以這些人當他們得到這樣的機會的時候,有一大批的老同修醒過來,真的特別好,我也很高興,因為很多人覺得南師圓寂以後沒希望了——不會的,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有這麼偉大的上師怎麼可能(教法)就突然停了?怎麼可能?沒這個可能!

 

 2.6.2.2.2.4一切都是本性遊舞,又何必糾結習氣煩惱與憂懼

 

「諦聽,大士!認識我之體性,無上之源即清淨圓滿識。教授一切存在諸法(一切現象)都是我自身!」教授就是我教授教導大家一切現象都是我。「如果你傳授我的教法,你所有的弟子都會認知我之體性,並且會成為這個體性。到了那個時候。將不再有任何需要去出離或者拒絕任何東西或者在二諦的基礎上努力的求取進步。將不再需要遵從潔淨之戒律。以三清淨來加持自身(即三種清淨的淨觀:觀一切是本尊,本尊顯現,本尊的聲音等等)或者努力生起三種禪觀以求取果位(即瑪哈瑜伽的三種禪觀:因位禪觀、變現禪觀,真如禪觀)然後,因為一切都已經在我之中圓滿具足,作為一切之源的我,一切都處在絕對平等的狀態裡」。

因為一切都是我,當然一切都是絕對平等,也就是說除了大圓滿的體性以外,沒有任何的個體性存在,一切的個體性都是本初狀態的莊嚴遊舞,僅此而已。(「遊舞」:遊戲、舞蹈)。

 

「本身即是平等的我不需要通過造作來產生另一個平等。」已經是平等,還去追求什麼大平等、大清淨?見地已經很清楚了,當下發現它,然後儘量活在這個狀態當中,如果不能總是處於這個狀態也不用擔心,但是你要加強認識,反覆地串習這個狀態,知道自己的真實狀態不是這個身心的五蘊或者輪迴當中一個所謂的無明的沒有解脫的眾生,甚至不是一個所謂的修行者,因為你已經圓滿具足三身,你已經發現了三身的真實狀態就是這個清淨圓滿的(老師此時打了個響指),為什麼總是要抓這個、求那個?你相對層面有各種習氣這有什麼關係?這個故事還在延續直到你的身體土崩瓦解了,你又何必太在乎呢?既然你不太在乎你這個人是怎麼回事,你有什麼習氣又在乎什麼呢?雖然這個習氣有的時候比較粗魯,有的時候比較自我,有的時候比較煩惱、嫉妒等等,不用擔心,這不是真正的你,對嗎?以前恰好進入到這樣的一種遊戲當中,然後在這個遊戲當中,你認為自己今生是這樣一個角色,可是你這樣的一個認識只持續了一輩子,然後下一輩子你就進入到另外一種模式當中,沒有一個模式是完全一樣的,沒有一個輪迴是完全一樣的,但它們的本質是一樣。輪迴的形式,你今生是一個人,下一世是一個動物,最本層的那個從來沒有變過,就是你的本然的覺性。

 

但是這個神識,其實是你自己在玩遊戲,你覺察你進入到這樣一個層面當中,無始以來輪迴轉生的遊戲已經玩過無數次了,至於為什麼?只是玩遊戲而已,沒有什麼為什麼。如果你厭倦了這個遊戲,你可能就會想著去修行、想著去解脫等等,這就是所謂的修行人,就是為什麼有各種靈性傳統、各種宗教,也許這是一個深層的原因。但是這個遊戲最偉大的地方莫過於了解一切都是我的展現,現在我們已經在這個狀態裡了,又何必總是在那邊恐懼、憂愁、希望、擔心,都是沒有必要的。所以,想到這,我們唯一的就是「哈哈...」可以笑十二聲,記得吧?我們大圓滿裡面有一些竅訣,有一些「哈哈」這樣的修法,如果有人上過我的課就知道有這樣的一些修法,類似於金剛大笑。其實每一個當下我們知道明覺,過一會兒又變成了一個凡夫的那個樣子進入到某種二元對立當中,其實這是你的明覺一直在投射、一直在展現它的能力、展現它無盡的潛能,它真的很好玩兒、很有趣、很有意思的事情,你只要認識到它,你不但解脫,而且你會享受這一切,你會覺得有意思。好吧,今天就說到這兒。

 

課後答疑

 

什麼是「近修成就四支」?

咱們書上有這些專門的名詞,就是在講金剛乘的這些修行,比如瑪哈瑜伽部的這些修行它有圓滿啊、大圓滿啊這些,但是那些詞並不是大圓滿的那個意思,都是它生圓次第一定層面的境界。

 

如何知道是真正安住在明覺還是安住在心智概念?

我講這個課如果你聽得足夠多,我就說過很多很多次了,至少20次、30次。很簡單,明覺就是用一句話來概括:無分別的覺知。比如你現在用一個方法,不管是阿底上師瑜伽、還是「呸」、還是任何的方法處於你認為的這個狀態當中,然後你待一會兒,對吧?這個當下你不要去判斷,因為你一判斷一定不是明覺,這是誰都知道的,因為你在思考,那已經跟明覺沒有任何關係了,但是過了一會兒,你再反過來回憶一下剛才那個狀態,剛才那個狀態,既然無央說是無分別的覺知,那我來判斷一下:第一,你這個所謂的明覺有沒有分別。「啊,我分別了,因為當時我還知道自己有一個我在這裡,雖然我的心很安定,我也感到一種光明等等,但是我感到有一個我在那邊一直專注這個狀態」這一切都叫概念,這就叫「二」知道嗎?不是罵你,不是說你傻,「二」就是二元的意思。有我、有在專注的一個對境,這就是二元,好,第一個判斷已經結束了,剛才原來我是二,那就不是了;但是有的時候,我剛才其實處在心沒有動、沒有任何的概念、我甚至在這個狀態中很長時間,然後後來我發現我睡著了,睡著是什麼狀況?睡著的時候,我們的覺性也沒有中斷,否則就不叫覺性,但是你在這邊修法,我們引導你進入明覺或者我們一起來修法進入明覺,然後你睡著了,這意味著什麼?你想一想,睡著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這意味著你當下,至少首先你昏沉了,昏沉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當下明性已經大大的降低了,所以這就意味著剛才你沒有在一種純粹的明性當中,你剛才雖然沒有分別,但是你已經耽著在某一個對境當中,類似於阿賴耶的狀態,然後你昏沉,「叭」一下睡著了等等。總之我們就是用這兩個方法判斷是屢試不爽的,不會錯的,沒有分別的覺知。比如我們「呸」的當下,有沒有分別?假設我用一個很大的聲音,我不想總是嚇著你們,但是很大的聲音,你自己也可以「呸」啊,那個當下念頭肯定是可以斷的,那斷的當下有沒有一個知?有沒有一個覺?如果沒有,你只是想延長那個空的感覺,這叫二元。所以我說過很多次了,不要總是讓我花時間來說這些。所以,你們重聽我的課,好吧?

 

請講一下禪宗的不落因果和不昧因果?

哎喲喂,這些百度一下就可以百度出來幾千條,這樣的不用問我了。什麼因果?我們不是要來講這些東西。真的要說嗎?比如禪宗有一些禪師,他有一點領悟之後,他並沒有一直處在這個覺悟當中,他有的時候就成為口頭禪,也許他有過一點點領悟,因為禪宗不注重這種系統化的引導,不像我們用不同的方式在講同樣的事情,但是禪宗大部分時候你去猜吧,你去所謂的悟吧,誰跟你一天到晚講什麼「三種經驗反觀」誰給你講這些?哪一個禪師講過就些?他沒有一個系統化的把事講的特別清楚,然後所有人都能做,他不是。臨濟有臨濟的當頭棒喝,曹洞有曹洞的默照禪,都不一樣,所以你怎麼去弄?所以有的人就是抓到一兩句口頭禪然後就開始很狂了,就像我們有些修大圓滿的不是也這樣嗎?

 

所以,所謂的「不落因果,不昧因果」,不昧因果就是「我知道相對層面因果是真實的,我在這個人類的層面,我做了這些事情,它就要有這個果,對吧,有這些因有這些緣就有這些果,但是,如果你能一直處於這個狀態,你甚至完全的大部分時候處於這個狀態,你就逐漸從這個狀態當中超越出來了。如果你真正有大圓滿這樣系統的引導和堅固的這種覺性的真知的話,你已經從這個遊戲當中解脫出來了,你不再認同自己是在輪迴中造業的那個主體,你從來也不是,只是你認為你是,然後你所有的存在都處在這樣一個層面當中,這個層面有它的遊戲規則。所以這真正是可以超越因果的,但是如果你落在口頭禪上,那你可能就要遵循像蓮師說的」見比天高,行為比粉還細」,大圓滿的修行者在日常生活當中顯現的他是非常有覺知的,比如他知道說了一句話傷害了別人,應該覺察到這個,傷害別人總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我們各種習氣和各種狀態,但是我能覺察到,我覺察到做一件事情、有沒有我執,總之我們隨時在觀照自己,這就叫做保持覺知。但是最重要的是我們處在明覺當中超越這一切。你們最好是問一些比較特別厲害的問題,因為這些話我真的是講過多少次。

 

安住明覺的原理是不再把覺性的能量當做外境來分別而是安住在這個圓滿的覺性本身?

這個話說的是沒錯的,但是關鍵是你怎麼操作?你怎麼做?比如你這個話說的挺好的「不再把覺性的能量當做外境而安住在覺性本身」,你怎麼做?你怎麼安住在覺性本身?你說的話完全對的,但是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安住在覺性本身,這就成為一個美好的概念。

 

明覺和明空有區別嗎?

區別很大。明覺是當下真實的狀態,明空是你的概念。其實明覺也叫明空不二,但是當你這麼問的時候,我就知道你是在概念當中。

 

發現自己經常處於心智概念當中,越修分別念越多,是不是要修寂止?

這位同學你剛才打「2」我已經發現了,注意到了,當你問這個問題,我就明白你為什麼打「2」,因為我們沒有在一個頻道當中,你知道嗎?我在99.9兆赫,你在107兆赫,我們根本沒有在一個頻道裡面,所以你聽不到我在說什麼,我根本沒有在講這些東西。我在講大圓滿,你在講「越修分別念越多」,那你為什麼不按照大圓滿的方式去修、去學呢?我想問所有的人,你們聽了我講這兩個多月的課,你們的分別念、煩惱越多,還是減少了?對輪迴的希望和恐懼是否減少了?對覺性的經驗是否增多了?如果是打「1」,如果不是打「2」。好,這位同學你自己看一下你所在的群裡有多少「1」,我已經看到至少三四十個「1」了。所以你自己就知道了,你在學別的東西,你在用別的東西來學大圓滿,你沒有在大圓滿裡面學大圓滿,明白了嗎?這是我今天上課一直在說的事情。

 

 

「阿拉拉火」什麼意思?

「阿拉拉火」就是「多麼奇妙啊」,字面意思是覺性的狀態多麼的奇妙。

 

聽老師講課解粘去縛越發輕鬆愉快。

這就對了。如果你學佛越學越煩惱,越學習氣越重,越學越糊塗,越學越混亂,我勸你停止之前的方式,顯然這路不通啊,此路不通我另尋它路,對不對?那麼多佛教的方法,你幹嘛老是跟著那個方法過不去啊?誰告訴你必須成為那個方法的奴隸啊?成為那個老師的奴隸啊?成為那個團體的所謂的弟子啊?你修行是來成為某個團隊的弟子、成為某個上師的學生,還是說你是為了自己的解脫、為了開顯你自己本具的智慧啊?這麼簡單的道理,有的人學著學著就變傻了:「我不能離開你們這個團體,你們都認為我是叛徒」唉喲,幼稚。

 

關於情緒波動。

波動有什麼關係?你不是那個波動的情緒,你是看見波動的情緒的那個「看見」本身,然後你放鬆在那個「看見」當中,你那個「看見」也放鬆,完全放下,你就是一切了,所以你就不存在問題。

 

是不是不信佛也可以修持大圓滿?

太是了,太是了。清淨鮮白,你就成為一張清淨鮮白的白紙,修大圓滿就最容易,你如果天天認為「我必須這樣的那樣的」你就離大圓滿很遙遠。

 

怎麼能讓明覺狀態持續更久?

第一,不需要讓明覺狀態延續那麼久,但是你得成為這個狀態本身。比如說你某一天因為某種原因感到很快樂,你小時候那種單純的、簡單的、久違的那種快樂突然生起了,然後你想一直持續這個快樂,你怎麼持續啊?所以關鍵就是你成為這個簡單快樂的當下本身,你無法延長它,你延長這個努力本身也可能是一個問題。比如剛才那位同學說他情緒波動,情緒不是你,你幹嘛在乎它波動一下,讓它波動唄,對吧?習氣來了,來唄,我看著它就好了,我看著它,我還放鬆了,我還能融攝它,這就厲害了,對吧?我就不二了,但是不要成為概念的不二,你要真正的處於那種沒有分別的覺知。我們有無數的方法可以處在這個狀態,那就是我重複了幾萬遍的這些:阿底上師瑜伽、住心法、輪涅分別法、益西桑特、澤阿、金剛歌、金剛舞、心部、界部、竅訣部,無量無邊的方法,進入到我們的系統裡修學至少20多種竅訣,這還只是發現明覺的,至於方法那是無數的。

 

普賢王和普作王的區別?

沒區別,是一個。只是創造一切之王是這本書的名字嘛,咱們這個書的名字叫《無上之源》,它是大圓滿心部根本密續《菩提心普作王》的論釋(就是解釋、講解),我現在是講解的講解,明白嗎?當然現在講的這部分是在講解《菩提心普作王》這部密續本身,但是這本書大部分的內容是論釋,是南師還有阿椎雅諾寫的論釋,那麼我就整個書講解一遍,所以我也講解了密續本身、我也講解了南師他們的論釋、也講解了他們兩個人的對話、還講解了阿椎雅諾的序言、包括毗盧遮那寫的這些傳記等等。所以大家要知道,我們現在學的就是《普作王》的一個論釋,普作王它本身就是菩提心、就是普賢王如來,只不過它的角度是「創造一切之王」的角度。所以現在大家讀到這裡學到這裡,就已經知道為什麼這本書叫做「創造一切之王」,英文叫all creating king,創造一切之王,藏語叫貢覺迦波,「貢」就是所有的一切,「覺」就是創造或者生起,「迦波」就是王,所以貢覺迦波就是創造一切之王,也叫普作王。但是為了幫助大家理解,它加上了菩提心三個字,就是大圓滿,所以這個書以前也翻譯成《一切法菩提心普作王》,一切法都是菩提心所做的,一切現象都是菩提心生起的。

 

大圓滿屬於藏傳佛教還是屬於什麼教?

大圓滿不屬於任何的教,任何的教屬於大圓滿,明白了嗎?

 

為什麼大圓滿沒有戒律?

因為大圓滿不是顯宗的出離道,出離道需要用個戒律來控制自己,不做這個,不做那個;在密乘,金剛乘是轉化,所以要有誓言,讓自己不但不能做什麼,而且應該做什麼,就是這叫誓言;大圓滿超越了這些層面,你安住在覺性當中,所有的戒要達到的目標、所有的金剛乘的三昧耶所要達到的目標已經通過安住在覺性當中圓滿地達成了,所以大圓滿只需要安住在覺性當中。但是我們還沒有發現這個覺性,所以日常生活當中要保持覺知,時刻觀照自己,明白了?

 

解脫後肉身會去了哪裡?

什麼叫解脫?根本的究竟的解脫就是意識到你根本就不是這個身語意,所以你哪裡解脫之後還有一個什麼身體,這個所謂的身體只不過是你現在一個幻相,解脫就是從這種幻相當中解脫出來。

 

「呸」的時候,空的瞬間很短,怎麼延長?

不需要延長。關鍵是「呸」當下發現在這個當下有一個自心的清淨無染的覺知,它沒有陷入到任何一個對象當中,這是你在空或者「呸」的當下要發現的心的本性,不是要延長一個什麼空,那將成為無色界之因,不要這樣修。你可以簡單的說「在空當中的明」,因為空明不二就是大圓滿,粗糙地說就是這樣。

 

請問獲得佛性以什麼形式存在?

沒有存在什麼。因為你現在都是在概念當中,總是概念當中說「我解脫了、有一個肉體死了,有一個靈魂轉世到下一世,它繼續在那個輪迴當中漂泊、我那個佛性在宇宙當中某一個地方」這都是我們的想像。如果我們真正證悟這個佛性,你不再有輪迴,不再有幻相,game over——(遊戲)結束了。

 

好,各位晚安。後天再見。

 

 

相關焦點

  • 2020年4月18日《無上之源》法會文字(第31期)
    北京大學2020年4月18日《無上之源》法會文字(第31>期) 講    解:無央老師文字整理:忘荃      中文校對:xiaolan            英文校對:xiaolan藏文校對:慈悅編    輯:晨曦審    定:xiaolan  目錄
  • 【通遼新聞早點】2020年5月19日星期二
    - 全文共1492字 閱讀約需6分鐘 -今日天氣:東北風3-4級 多雲 9℃~18℃今日關注應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5月18日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致辭。
  • 章豪:《民法總則》第10條後段(習慣作為民法法源)評註∣民商辛說
    準此,指導性案例已具備「準法源」地位。[93](45)指導性案例實際上確實承擔著發現並確認法律規則的角色,[94]甚至在通過解釋制定法仍然無法得到所需規則時會徑直構造新的規則。典例即2013年1月31日公布的指導性案例15號,該案裁判要點直接確立了制定法所不包含的關聯公司人格否認制度,指明了其判斷標準和法律責任。
  • 每周大事(2020年6月13日~19日)
    每周大事(2020年6月13日~19日)提要 〇習近平主持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並發表主旨講話 〇習近平向「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級別視頻會議發表書面致辭 〇李克強出席第127屆廣交會「雲開幕」儀式 〇首批抗疫特別國債發行
  • 湖北十堰市市場監管局發布2020年第19期食品抽檢信息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 徐遠官) 11月8日,湖北省十堰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2020年第19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規定,該局組織抽檢了九類食品共48批次,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48批次,無不合格樣品。
  • 2020年10月19日上市公司公告
    18、【*ST輝豐:2020年度預計盈利1.5億元至2億元 扭虧為盈】 10月19日訊,*ST輝豐披露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2.24億元,同比增長23.92%;淨利潤1.48億元,其中第三季度淨利潤1.97億元。公司預計2020年度淨利潤1.5億元至2億元,公司上年同期虧損5.04億元。
  • 無印良品、貓的天空之城 9月30日世博源店齊開業
    (贏商網上海站)在國慶節來臨之際,贏商網發現世博源迎來無印良品、貓的天空之城(需求面積:150-350平方米)概念書店兩店同時開業,均在今天(9月30日)世博源3區開業。   贏商網發現,不斷引進新品牌的世博源,在繼之前上海首個泰迪之家體驗館、亞洲第一家巧虎歡樂島後,今天又迎來無印良品、貓的天空之城概念書店同時開業。
  • 建甌市人民法院網拍快訊(2020年41期)
    建甌市人民法院網拍快訊(2020年41期) 2020-12-11 14: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1月19日行業要聞早餐
    4、國內油價或迎年內第五次上調   從多家社會監測機構了解到,近期國際油價震蕩上漲,重新站上40美元的水平。受此影響,國內油價調整參考的原油變化率正值區間不斷上揚,11月19日24時國內油價或迎來年內第五次上調。
  • 2020年6月第1周國內時政熱點匯總:2020年6月5日網絡直播行業專項...
    今天我們關注--2020年6月第1周國內時政熱點匯總。2020年6月第1周國際時政熱點匯總1.2020年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雜誌發表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文章指出,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有一些短板,必須加快補上
  • 【晉江法院曝光臺】失信被執行人名單2020年11月5日(第74期)
    原創 晉江法院 晉江市人民法院↑點上面藍色小字丨關注晉江市人民法院© 晉江市人民法院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被執行人:施飛榮涉案金額:23.5萬元身份證號:3505821982****5058執行案號:(2020)閩0582執7325號
  • 2021年2月19日新聞聯播文字版
    國家衛生健康委通報最新疫情國家衛生健康委今天(2月19日)通報,2月18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0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截至2月18日24時,現有確診病例484例。2月18日0—24時,新增接受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8例;當日無轉為確診病例。
  • ...中國外部經濟環境監測一周全球財經要聞(2020年7月13日-7月19日...
    年7月6日-7月12日,總第415期)【一周全球財經要聞】 中國外部經濟環境監測一周全球財經要聞(2020年6月29日-7月5日,總第414期)【一周全球財經要聞】 中國外部經濟環境監測一周全球財經要聞(2020年6月22日-6月28日,總第413期)
  • 安徽省鳳臺縣市場監管局發布2020年第2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 徐遠官) 近日,安徽省鳳臺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2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本次抽檢的食品包括餐飲食品、餐飲具等。/鳳臺縣城關鎮川荘火鍋店安徽自製醬料散稱2020/07/06餐飲食品2020年第2期2020/8/2鳳臺/縣抽
  • 2020年育嬰師第2期培訓補貼公示
    南漳縣就業訓練中心於2020年7月1日至2020年7月20日舉辦了第2期月嫂培訓班,參加培訓的49名學員經考試考核合格,已通過結業驗收。4206241972******46 免費培訓 202 張玉梅 4206241971******20 免費培訓 203 鄭小麗 4206241971******44 免費培訓 204 吳鳳 4206241975******22 免費培訓 205
  • 【開庭公告】楚雄市人民法院下周開庭排期(2020年6月15日—6月19日)
    共106件案件開庭6月15日 星期一(2020)雲2301民初1609號2020-06-15 08:30--11:30第五法庭案件名稱: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楚雄州分公司與吳永偉保證保險合同糾紛
  • 最新:2020年5月美國移民排期,川普新政下的美國移民何去何從
    北京時間2020年4月25日凌晨,美國國務院籤證辦公室公布了2020年5月的最新各類移民排期情況。歷來美國國務院都會在當月的前半個月發布下月的排期情況,這次竟然推遲到美東時間24日才進行排期發布。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美國總統川普在發布「暫停移民申請人入境60天」行政令之後第一份排期發布。5月的排期是不是都停滯了?川普的行政令影響幾何?
  • 【庫倫新聞】2020年12月19日 星期六
    2020/12/19農曆十一月初五星期六會上,張立峰領學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和習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會議還研究審議了2020年度財政預算調整方案(草案)、庫倫新區規劃等有關事宜。
  • 2020甘肅農信社招聘財會模擬練習題(12月19日)
    2020甘肅農信社招聘財會模擬練習題(12月19日) 2020年甘肅省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招聘622人公告已發布,本次考試先筆試再面試,為了幫助大家備考2020年甘肅農信社筆試,甘肅中公教育整理了
  • 2020年育嬰師第6期培訓期間生活費補助公示
    南漳縣就業訓練中心於2020年10月16日至2020年11月4日舉辦了第6期育嬰師培訓班。根據鄂財社發[2017]102號、襄政辦發[2020]10號文件規定,擬給予35名符合申領條件的學員每人每天23元的生活費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