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舉行,表彰了新一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代表。馬尾區亭江鎮閩安村榜上有名,榮獲新一屆全國文明村鎮。
保護開發後 千年古鎮將蝶變
閩安是一座有著1100多年歷史的古鎮。公元893年,唐朝已在閩安設巡檢司衙門。宋代時,閩安被列為福建四大民鎮之首,元明清時沿襲為軍事與海上貿易重鎮,也是千年來兵家必爭之地和古戰場。
閩安村曾是軍事海防重鎮
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國家級傳統村落,閩安留下了包括迥龍橋、協臺衙門、戍守臺灣將士墓群、亭江炮臺等海絲遺蹟,蘊含著船政文化、海關文化、軍事水運文化等歷史積澱,保留有大量唐、宋、元、明、清文物古蹟。
亭江炮臺
兩年前,閩安村圍繞迥龍橋、右營公園、協臺衙門等古蹟進行打造。今年5月,福建省政府批覆同意《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福州市馬尾區閩安村保護規劃(2020—2035年)》,意味著貢船浦、邢港河等內河沿岸的建築風貌將得到修繕。屆時,閩安將呈現山、水、城一體的景觀格局,絲毫不比市區的一些歷史文化街區遜色。
垃圾治理 打造宜居名村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閩安村。行走在村道上,入目是有土皆綠、是水皆清、移步皆景的美麗景象。
據了解,近年來,閩安村將人居環境與美麗鄉村、鄉村振興相結合,對村莊古厝外立面、綠化景觀、生態河道、村莊幹道等進行整治提升。
「你們也可以看到,不管是大道和小巷,都沒有一點垃圾。」閩安村村委會主任洪小祺一臉滿足和驕傲地說,為建立長效管理機制,2018年村裡引入市場化保潔,進一步提高村居管理效率和清掃保潔質量。去年起村裡還開始推行垃圾分類,倡導居民對垃圾進行乾濕分離,並在早晨和下午兩個時間段,派收運車到村民家中收取垃圾。
閩安協臺衙門
除了在村居環境上下功夫,村兩委還自發成立了文物保護小組,對村裡的文物點進行日常的巡查保護工作。「村裡的老黨員們也自發成立森林防洪防汛應急隊、保安巡邏隊等,在文明城區創建工作中堅守崗位,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洪小祺說道。
新建渠壩 改善長年水患問題
由於馬尾地處閩江入海口,每年天文潮來臨時,河水倒灌進村民家中,讓他們苦不堪言。
而本月中旬,馬尾區亭江鎮排洪渠整治工程(亭江中心區山洪排澇二期)勘察設計方案正式啟動。根據相關公告,亭江1#、2#、3#、4#排洪渠和2#渠支渠、3#渠支渠將被納入整治範圍,建設內容包括排洪渠護岸工程、塘壩工程、排洪隧洞工程、節制閘工程。
據悉,護岸工程包括4條排洪渠及其支渠總長度為9495m,其中新建護岸2426米,清淤清障6311米,排澇涵管280米。塘壩工程包括新建鰲溪塘壩、加固笏山溪塘壩。排洪隧洞工程即新建排洪隧洞1907米。節制閘工程指新建鰲溪節制閘和笏山溪節制閘。
記者了解到,該項工程工期約3年。屆時,閩安歷史文化名村在天文大潮時出現的內澇問題或將得到極大改善和緩解。
輝煌的民族精神、濃厚的文化底蘊、鍾靈毓秀的秀麗風光……你所能想到的優點,閩安這座千年古鎮全都有。近年來,閩安村著力對村內歷史古蹟進行保護開發,並不斷提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以其獨有的魅力書寫著新時代文明鄉村的嶄新面貌。
N海都記者 羅丹凌 包華
見習編輯 林婕
您可能還喜歡這些
海峽都市報視頻公眾號
專業分享最新、最快、最精彩的視頻新聞
喜歡就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