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0 0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啟明中心 啟明健康俱樂部
日常生活中,人們不小心會被一些高溫物體或液體燙到,不一會就起了水泡(此處指小面積燙傷),這時候應該怎麼處理呢?
時間點:燙傷發生即刻
傷後即刻的正確衝洗,是唯一可以減輕受傷程度的方法。
水泡形成之前的急救處理,要比水泡形成以後的處理,要重要很多。
這裡說幾個關鍵點:
1、衝洗是首選操作,而不是浸泡、冷敷或冰敷;
2、如果無法衝洗,才考慮浸泡;無法浸泡,考慮冷敷;儘量不要使用冰敷;
3、使用常溫自來水進行衝洗,沒必要使用消毒液;
4、請儘量衝洗的時間久一些,最好能衝洗30分鐘以上;
5、請至少衝洗到痛覺消失;
6、受傷以後的6小時內,衝洗都會有很好效果。
關於上藥
建議去附近藥房買一些創可貼或醫用無菌紗布以及醫用膠布、棉球、碘伏,以備後用。
如果確定是比較淺的燙傷,可以使用一點非處方燙傷藥膏,比如百多邦、紅黴素軟膏、溼潤燙傷膏等等,作急救用藥,如果後期發生感染,則需要更換專業藥物。
水泡處理誤區:
❌ 既不上藥、也不蓋紗布:
創面不要暴露在空氣中。紗布的透氣性能很好,並不會把傷口捂壞。而且,紗布吸收滲液的效果比自然風乾要好的多。
❌ 光上藥、不蓋紗布:
這樣會導致藥物很快風乾,幹掉的藥膏對傷口並沒有什麼作用。所以如果真的不想蓋紗布,就要一天上藥很多次。比較麻煩,又容易蹭掉。
❌ 光蓋紗布不上藥:
容易粘連傷口。下次再換藥的時候,紗布就揭不下來了,很危險。
很多人燙出水泡後處理不當會形成感染,感染的傷口會紅腫得很厲害,一般下肢的傷口會疼得沒辦法走路。此外還會流膿,臭味等體徵。如果出現「紅、腫、熱、痛、斑、味、膿液、發燒」的情況。
這時就需要去醫院做專業處理,如果實在不能就醫,推薦使用磺胺嘧啶銀乳膏,外塗後包紮起來,並且停止使用一切摸上去油油的「燙傷膏」。感染傷口至少一天換藥一次。
最後提醒大家,家中有小朋友的一定要讓他們遠離存在高溫危險的地方,以免發生不測。
供稿醫生
陳鄭禮
啟明青年醫生公益發展中心會員醫生
陳鄭禮 博士
個人簡歷
副主任醫師 副教授
上海長海醫院 燒傷外科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