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習近平回信的日本青年究竟參加了一個怎樣的活動?

2020-12-15 中國網新聞中心

近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給「熊貓杯」全日本青年徵文大賽中獲獎日本青年中島大地回信,並寄望兩國青年為開創兩國關係美好明天作出積極貢獻。

中島大地所參加的「熊貓杯」是由人民中國雜誌社、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和日本科學協會共同主辦的一項旨在促進日本青年感知中國、了解中國的活動。從2014年到2018年,近百名獲獎的日本青年先後5次組成訪華團,來到北京、上海、揚州、南京、成都等地,在交流中與中國民眾建立起友誼,在參觀中與中國結下了情緣。

北京地壇,2018年來華的獲獎者們、國內高校的大學生和北京市民一同合影。當日,來華的「小熊貓」們和國內大學生進行交流並在北京市內觀光。看到地壇公園內有市民用大大的毛筆、蘸上水在地上寫字的場景,日本青年們感到非常新奇,在東京學藝大學學習書法專業的小島心(右三)躍躍欲試,接過毛筆,在地上用中文寫下「世界和平」四個大字,園內的市民熱情地回以「歡迎日本朋友到北京地壇旅遊」。今年5月,小島心和中島大地(右四)合作,將中島大地給習主席的書信中文譯文,以小楷書寫成長卷,連同書信一併寄送給了習主席。

北京大學,2018年來華的獲獎者們觀摩「笹川杯全國高校日本知識大賽」。大賽的問題涉及日本的經濟、政治、文化、歷史等方方面面,問題難度之高令在場的日本青年們也自愧不如。第一次來到中國的種田涼音(前排左一)說:「連我這個日本人都不清楚的問題,但中國的大學生們卻能回答。他們這麼努力的學習日語,令我很受觸動。」大森貴久感慨道,若要加強中日友好,必須首先加深國民對對方國家的了解。

北京,2016年來華的獲獎者們走進尋常百姓家做客。主辦方人民中國雜誌社的員工(左一為社長助理賈秋雅)邀請日本青年來到自己家中,親自下廚用拿手好菜招待遠道而來的客人。大家切身感受到了,在平常旅行中體驗不到的普通中國人的生活。作為志願者第二次參加熊貓杯活動的村上惠理表示:「儘管人民中國雜誌社的員工和我是初識,卻為歡迎我做了很多準備,他們的熱情讓我非常感動。」

北京盧溝橋,2015年來華的獲獎者們參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大家認真聽講解,了解當年的歷史,時而在展品前屏住呼吸,久久凝望不去。看過展覽後,村上惠理在留言簿上用中文寫道:「希望日中和平。我愛和平。我愛中國人。我雖然是日本人,但我祈願永遠和平。」不少青年都表示此次參觀收穫良多,要不忘過去,作日中交流的橋梁。

中國人民大學,2014年來華的獲獎者們和人大學生進行交流。2014年在中日關係尚處於低谷時,大家圍繞「中日國民感情惡化」這一主題進行了分組討論。來自慶應義塾大學的櫻井毬子在代表小組做總結髮言時說:「媒體導向和兩國在歷史教育上的不同,是導致國民感情惡化的深層原因。」人民大學的學生胡希希在發言中提議,增加中日青年交流,讓大家不再單方面通過媒體報導,而是通過實際交流,來理解對方。

山東曲阜,2015年來華的獲獎者們和曲阜師範大學的學生進行交流。中國學生在交流中乘興寫下「以書會友」四個大字,曾在中國美術學院留學4年的日本學生露木春那揮筆相酬,中日青年一同展示書法才藝的情景,引動在場者掌聲陣陣。露木春那表示:「我熱愛中國文化,希望將來能為日中友好貢獻力量。」

上海內山書店舊址,2017年來華的獲獎者們進行參觀。內山書店誕生於100年前,它見證了魯迅和內山完造近十年的偉大友誼和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話。魯迅和內山完造的故事讓不少訪華日本青年為之動容,中島大地表示:「從魯迅和內山完造的故事可以感受到,人與人之間只要真誠相待,相互傳遞溫情,甚至可以跨越國籍的障礙,做到相互協作和相互理解。」

江蘇南京, 2014年來華的獲獎者們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他們是在12月13日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後,第一批前來參觀的日本青年團體。參觀時青年表情凝重,在展品前一一駐足認真閱讀說明。看完展覽後宇佐美希感慨道:「實際參觀後發現展覽很客觀,傳遞出了追求東亞和平的信念。我深感與遇難人數無關,我們應該為此道歉,去理解遇難者家屬的心情。」

江蘇揚州,2016年來華的獲獎者們參觀大明寺。大明寺是鑑真大師東渡日本前弘法的地方。參觀時鑑真紀念堂庭院中燈火長明的石燈籠,吸引了一行人的注意。這座石燈籠是1980年日本唐招提寺贈送給大明寺的,象徵友誼長存的燈火從未熄滅過。日本青年對此感慨不已。

四川成都,2018年來華的獲獎者們在寬窄巷的街邊體驗採耳。這種獨特的生活習俗引起了日本青年們的好奇,作為「熊貓杯」獲獎者兩次來華的後藤翔興致勃勃地進行體驗,感受了一把成都式的悠閒生活。他表示,第一次來中國時帶著新鮮感,享受了中國的美食美景。而這次,他想更多地去感知,帶著思考回到日本,將他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告訴原本對中國印象並不好的親朋好友們,讓大家了解真正的中國。

今年八月,第六屆「熊貓杯」的獲獎者們也將來到中國訪問,期待他們留下更多美好的故事。

文:李家祺 王朝陽 陳克

攝影:王漢平 顧思騏 孫立成 陳克 王朝陽

相關焦點

  • 哪些人曾收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2014年05月05日第04版) 【學習路上按】書信,是一種傳統又擁有悠久歷史的日常人際溝通方式,而收到習近平總書記親筆署名的回信意義不同尋常。自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給青年學生、紮根基層者、大學生村官等回過信。根據目前公開的信件,習近平的回信大都比較簡短,在200字到500字之間,2至3段。回信的內容大致是表達收到信之後的心情,闡述對所涉及群體及其工作或學習的看法,提出期望並祝福。為此,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帶讀者們一起回顧一下哪些人曾經收到習近平總書記親筆署名的回信?回信中又透露了哪些內容?
  • 專訪:習近平主席的回信激勵我為日中友好多作貢獻——訪「熊貓杯...
    ——訪「熊貓杯」徵文比賽獲獎日本青年中島大地  新華社記者 梁賽玉  「當初寫信的時候,完全沒想到會收到習近平主席的回信,相當意外也深感榮幸。」多次在「熊貓杯」全日本青年徵文大賽中獲獎的日本青年中島大地28日晚在東京談到這封特殊的回信時,掩飾不住激動。  27歲的中島戴眼鏡,穿格子襯衫,在加班結束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  中島說,他在習近平主席即將來日本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大阪峰會之際得到習近平主席給自己回信的消息。「朋友在微信上告訴我這個消息時,我驚呆了!」
  • 新春 習近平的這些親筆回信飽含深情
    在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到來之際,郭宏晞、羅顥凝等22位香港小朋友收到了習近平主席的親筆回信,並勉勵他們「希望你們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多學點歷史,多了解點國情,開闊視野,增長見識,錘鍊本領,早日成才,以實際行動服務香港
  • 習近平給復旦大學青年師生黨員回信勉勵廣大黨員
    習近平給復旦大學青年師生黨員回信勉勵廣大黨員 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 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 《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願服務隊全體隊員回信,勉勵他們繼續講好關於理想信念的故事,並對全國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提出殷切期望。
  • 總書記,您給我們的回信收到了
    蒙古族學生阿慧   阿慧(蒙古族,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學生,時為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學生):2013年「五四」青年節,習近平總書記到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參加「實現中國夢、青春勇擔當」主題團日活動,並發表重要講話。
  • 哪些人曾經收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給第三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的大學生回信,鼓勵他們紮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幹,在艱苦奮鬥中錘鍊意志品質,在億萬人民為實現中國夢而進行的偉大奮鬥中實現人生價值,用青春書寫無愧於時代、無愧於歷史的華彩篇章。
  • 習近平都給誰回過信?愛給青少年學生和群眾回信
    愛給青少年學生和基層幹部、群眾回信 多為數百字愛給學生和基層回信從人員組成來看,習近平的回信對象主要集中於青少年和基層幹部、群眾兩大部分,收到回信的最大「官」是離任已18年的縣委書記。在當選總書記之後,到目前為止,習近平的公開回信主要面向青年學生,主題性也更加明確,「中國夢」成為他給學生寫信時最常提及的概念。2013年5月2日,在青年節前夕寫給北大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的信中,他提到中國夢是「包括廣大青年在內的每個中國人的夢」,並寄望他們為實現中國夢奉獻智慧和力量。
  •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封回信對青年黨員寄予了怎樣的殷殷期待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們黨的未來和希望。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願服務隊全體隊員回信,勉勵他們繼續講好關於理想信念的故事,並對全國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提出殷切期望。總書記的回信飽含著對青年一代的諄諄囑託,也為當代青年當好新時代長徵路上的生力軍撥亮了信仰之燈,指明了奮進之路。
  • 習近平這樣關心青年工作:以自身為範例,打牢青年奮鬥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出席青年活動,與青年談心,給青年回信,為新形勢下黨的青年工作指明了方向。祖國是實現夢想的舞臺,青春是放飛夢想的翅膀。殷切的教誨、深情的期望、紮實的舉措,激勵著廣大青年投身國家改革發展、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以實際行動書寫無悔的青春篇章。
  • 習近平總書記關心關懷青年和青年工作紀實
    作為全黨擁護、人民愛戴、當之無愧的黨的核心、軍隊統帥、人民領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掌舵者、人民領路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出席青年活動,與青年談心,給青年回信,為青年鼓勁……在廣大青年心目中,總書記就是人生道路上學習的榜樣、人生的導師。 皎皎育人意:中國夢屬於中國青年 泱泱華夏,源遠流長。
  • ——高校畢業生熱議習近平總書記回信
    7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親切回信,肯定他們到邊疆基層工作的選擇,對廣大高校畢業生提出殷切期望,明確指出:「前進的道路從不會一帆風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奮鬥。」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 習近平給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的學生代表回信
    1月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給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的學生代表回信,對大家就關乎人類未來的問題給予的共同關切表示讚賞,期待同學們為呵護好全人類共同的地球家園積極作為。回信全文如下: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的學生代表們:很高興收到來信。
  • 大學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心得體會
    2020年2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在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實習的西藏大學醫學院學生回信,勉勵學生珍惜學習時光,練就過硬本領,畢業後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仁心仁術造福人民特別是基層群眾。連日來,總書記的殷切希望在新疆高校青年學生中引發強烈反響,教師和學生紛紛表示,一定牢記總書記囑託和期望,努力學習和工作,練就紮實本領,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服務廣大人民群眾。
  • 北大馬院學子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
    線上學習交流會會議由錢婷朗讀習近平總書記的兩封回信全文。聆聽了總書記的回信之後,學院碩博研究生代表分別結合自身的學習、生活談了感悟。碩士生王秀文同學談道,兩封回信都體現了總書記對青年發展的深深關懷和殷切期望。總書記說,「心有所信」,那麼「信」是什麼?王秀文認為「信」是對真理的渴求、對理想的奮鬥。她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進一步闡述了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與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的重要意義。碩士生彭逸飛同學表示,總書記的兩封回信篇幅精煉、意涵深淵,體現了總書記對青年的關懷和勉勵。
  • 習近平給群眾回信特點:內容不超1頁紙 親筆署名
    「今年「五四」前夕,習近平給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全體同學回信。記者根據公開報導梳理,在過去幾年,習近平不止一次通過「回信」的方式與普通群眾互動,收到回信的有農民工子弟、地震災區的小學生、澳門老年義工、堅守荒島的墾荒隊員、身患疾病的鄉鎮黨委書記……怎麼給領導人寫信?如何收到回信?事實上,這一交流過程有規律可循。」
  • ...收到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的這支復旦大學黨員志願服務隊做了些什麼?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願服務隊全體隊員回信,勉勵他們繼續講好關於理想信念的故事,並對全國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提出殷切期望。習近平在回信中表示,100年前,陳望道同志翻譯了首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為引導大批有志之士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興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你們積極宣講老校長陳望道同志追尋真理的故事,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希望你們堅持做下去、做得更好。
  •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激勵河北省廣大青年:爭做堪當大任的新時代中國...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激勵河北省廣大青年  爭做堪當大任的新時代中國青年  在這次抗擊疫情的鬥爭中,以「90後」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擔當奉獻,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精神風貌。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在河北省廣大青年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將總書記的勉勵和希望轉化為前進的動力,爭做堪當大任的新時代中國青年,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總書記在回信中表示,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讓我備受鼓舞、動力十足。」
  • 習近平給義大利這所學校師生回信
    新華社北京3月18日電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對義大利進行國事訪問之際,義大利羅馬國立住讀學校校長雷亞萊和8名高中學生致信習近平主席,表達了對習近平主席來訪的熱切期盼和從事中意友好事業的良好意願。習近平主席給該校師生回信,勉勵他們做新時代中意文化交流的使者。
  • 習近平主席給義大利羅馬國立住讀學校師生回信
    新華社北京3月18日電 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對義大利進行國事訪問之際,義大利羅馬國立住讀學校校長雷亞萊和8名高中學生致信習近平主席,表達了對習近平主席來訪的熱切期盼和從事中意友好事業的良好意願。習近平主席給該校師生回信,勉勵他們做新時代中意文化交流的使者。
  • 教師們暢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回信感悟
    為貧困地區孩子插上知識的翅膀——教師們暢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回信感悟第31個教師節到來之際,收到習近平總書記寫來的回信,「國培計劃(2014)」小學語文高級研修班班長、遵義同濟小學教師付勝利激動地在電話裡這樣形容自己的感受。2014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師範大學,走進「國培」課堂,看望正在參加培訓的貴州省中小學語文教師,並同他們座談。今年教師節前夕,參加過座談的教師給總書記寫信,匯報了一年來的工作、學習、思想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