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父親疫情離世,30歲的我決定給孩子寫一封信原創作者|遇見阿星
最近刷到一個微博:武漢的街頭,一名女孩的哭聲悽慘而絕望,「沒有了爸爸我怎麼辦?我媽媽在家,她有心臟病。」「他昨天上午還能好好說話的。嗚嗚嗚……」
女孩的爸爸,在這次的疫情中患病,於昨日去世了。撕聲痛哭的女孩,她的無助深深地刺痛了來往的人。
我想那位爸爸走的時候一定非常的不放心,她的女兒還那麼小,他一定擔心自己走了之後誰來照顧稚子……也一定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能在接下來的人生旅途裡獨自行走。夜深了,我思緒萬千,輾轉反側,久久不能入睡,我決定給我親愛的孩子寫一封信。
君君,你知道嘛,媽媽刷微博看到一個新聞,一位叔叔患病離開了她的女兒。那位姐姐還很小,她只是比你大七八歲,她還只是在上小學而已,而她摯愛的爸爸卻永遠地離開了她,姐姐該是多麼傷心啊。作為媽媽,我太能理解叔叔的心情了。我想這位叔叔在離開的時候一定很不放心,叔叔肯定在想以後姐姐怎麼辦?
孩子啊,你終究會從爸爸媽媽的身邊離開,去追求你的精彩人生。而我和你爸爸,也終將先你而去。既然我們不能保護你一輩子,那媽媽今天就認認真真地跟你講,媽媽和爸爸在你的人生道路上培養你四個能力。願你行走餘生,不費餘力。
01
建立最初安全感,比什麼都重要
你還記得李阿姨家的浩浩弟弟嗎?他比你小兩歲,今年三歲。媽媽之前去李阿姨家找她商量事情,媽媽發現浩浩弟弟很愛黏著李阿姨,就算在一旁晚玩具也時不時轉過頭來看看,確認李阿姨在身邊才放心繼續玩。
李阿姨告訴媽媽,她諮詢育兒專家得到的反饋是浩浩弟弟缺乏安全感。她現在特別後悔平時沒及時回應浩浩弟弟導致他安全感缺失。如今李阿姨正在努力彌補,幫忙浩浩把缺失的安全感一點點找回來。
媽媽聽後很難過,不過萬幸的是還好能彌補過失。媽媽記得在你還是幾個月大的時候,媽媽剛好看到了心理學家埃裡克森在研究兒童人格發展的一個內容:安全感並不是天生的,安全感建立在孩子幼年時期,特別是孩子3歲前。
媽媽是在那個時候起,知道了早期安全感建立對你的成長至關重要。於是,我和你爸爸開始注重給予你安全感,我們提醒著彼此要注意及時地回應幼小的你的需求。
你在同齡的孩子當中,更加地勇敢表達自己的看法,也很自信,對於新認識的小朋友,也能很快地與他們相處,很好地融入到新環境中去。媽媽很欣慰,在早期安全感建立的這件事情上,我和你爸爸是做到位了。
孩子啊,有了安全感這個能力,你就會用愛擁抱這個世界。當你用愛對待這個世界的時候,這個世界也會回饋你深深的愛。你會對人有信任感,你會很好地融合到你將來的生活、家庭和工作當中去。
2.遇事獨立思考
君君,接下來你會上小學。所以呀,接下來媽媽要培養你人生的第二個能力--遇事學會獨立思考。
媽媽先給你講個故事。前兩天,在貴州長順縣,一名6歲姐姐教科書式自救上了熱搜。當時那位姐姐一個人呆在家中遇到著火了,但是她並沒有慌張,而是沉著思考,意識到家中沒大人,便第一時間打119電話。
6歲,只是比你大一歲。這個也許是她人生中第一次遇到火災。若果是你,你會像姐姐那麼淡定嗎?姐姐準確地給消防員報告了自己家中的地址,而後又在消防員的指導下,離開家到空曠的地方等候救援。
小姐姐遇到危險了,懂得馬上轉動自己的腦瓜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她妥當的處理及時遏制了火勢的蔓延,既保護了自己,又保護了家中的財產安全。
無論是從前還是現在,君君你總是對所有的事情都充滿好奇,時無刻地蹦出十萬個為什麼,而我們也總是會耐心地回答你,我們知道,問問題正是獨立思考的開始。
愛因斯坦說,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比獲得知識更重要。孩子啊,只有你具備了獨立思考能力,才能在遇到問題時,不做伸手黨,也不會人云亦云。而是能沉著鎮靜,自己想法設法去尋找方法來解決問題。這是立足社會的一個必要的能力。所以,親愛的君君,媽媽和爸爸會在你接下來的成長裡,培養你遇事獨立思考的能力。
3.直面挫折的勇氣
我的兒啊,這些年,你都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健康地成長。但是媽媽也要告訴你,人生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挫折不可避免的。挫折會讓你有挫敗感,會讓你傷心難過,會打擊你。儘管如此,媽媽還是希望你做個勇敢的男子漢,要有直面挫折的勇氣。
你和媽媽都很喜歡的演員是袁泉阿姨。上次我們一起看她在《朗讀者》那期節目:
袁泉阿姨談到自己不到11歲便獨自一人外出求學,7年裡都身處異國他鄉。她在一段時間裡基本功一直沒有取得明顯的進步,遇到了很難跨越的瓶頸。她懊惱地寫信告訴父母。
然而,千裡之外的父母是這樣鼓勵她的:「泉泉,記住,在挫折面前不氣餒,要保持良好的情緒,振作起來吧!」袁泉阿姨鼓足勇氣,戰勝了這個坎。
如今那麼優秀的袁泉阿姨,演技精湛,成為了一位備受觀眾喜愛的實力派女演員。她的成績是堆積在戰勝一個又一個人生挫折的基礎上的。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說:「挫折未必總是壞的,關鍵在於對待挫折的態度」。遇到挫折的時候,要有直面挫折的勇氣,不要逃避,你強它就弱。
孩子,我希望你面對挫折的時候,不氣餒,不退縮,在每一次挫折後,迎來了一個更加全新的自我。孩子,擁有了坦然面對挫折的勇氣的能力,你就有能力獨自面對生活的諸多不順。在一次次與挫折較量的過程中,你會變得越來越強大。媽媽有理由相信,你會長大成為讓爸爸媽媽放心的帥小夥。
4.心懷感恩之心
孩子你要明白,沒有人天生應該為你付出什麼東西。即便是爸爸媽媽也不是。
孩子你要明白,別人對自己的付出,源於他們的責任感,源於他們的感恩之心,源於他們有一顆樂於助人的心。
孩子啊,你要銘記每一份別人對自己的恩惠,用純真的心和愛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讓愛延續。
媽媽最近看了一本碧伶寫的《教會孩子感恩》的書,書中有一個片段讓人唏噓。有位工作人員說,在孤兒院的孩子當年得到社會的關心和支持,如今大部分孩子都已經畢業,有些甚至結婚生子、事業有成。但是卻鮮有人對當年對他們伸出援手的好心人表達感激之情,哪怕是道一聲「謝謝」。
孩子,你能想像出那個工作人員有多傷心嗎?媽媽告訴你,那種感覺比你上次不小心被刀子割到手的感覺還要疼,因為那是刀子割在心口上的感覺。
一個不懂感恩的人,必然會漠視父母和他人對他的關愛,這樣的人長大後很難在事業上所有作為。
還記得媽媽給你教的那句,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道理嗎?請你要記住每一個在你人生路上給予過你幫助的人,點點滴滴,都要謹記於心。懂得感恩的人,會更加珍惜生活的人、事、物,自然也就獲得更多機會的青睞。孩子啊,願你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去感受生活,感受身邊人對你的愛。
世界上有一種愛,叫做分離。縱然有千萬般不舍,你依然會離開父母的懷抱,獨自面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孩子,媽媽不需要你有多麼的優秀。媽媽只希望你能有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安全感,遇事觀察,懂得獨立思考,能直面人生的挫折,心懷感恩地生活。媽媽將會用一生來教會你這些能力。
媽媽想,這一定對你人生最好的禮物。以後有一天媽媽離開了,媽媽相信,你一定也能靠自己的能力獲得幸福的。
孩子,媽媽愛你。
作者簡介:遇見阿星。能量滿滿的職場二胎媽媽。左手抱娃,右手寫作。專注於兒童教育和親子閱讀。
(本文為遇見阿星原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