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用「西裝革履」來形容那些身著西裝,腳穿皮鞋的男士。一套基礎的男士西裝可分為西服、西褲和背心三件套,整體搭配既精緻而又低調。合身的西裝不僅能夠彰顯個人氣質,還能體現個人的審美及品位。那麼問題來了,男士西裝是從何時起源並演變至今的呢?今天,小編帶大家一探究竟。
傳統優雅的紳士風
西裝起源於17世紀後期,當時法國皇室精心製作的宮廷禮服便能嗅到現代西裝的「氣息」。1666年,英國國王查理二世頒布了相關法令,規定進入宮廷的男士應該穿著長外套、背心、以及長度到膝蓋的馬褲,同時還要佩戴領結、假髮和帽子等,堪稱一部「著裝規範」啊!
▲ 十七世紀的男士服裝,圖片來源於網絡
除此之外,小編從荷蘭「黃金時代」的藝術作品中發現,他們可能比現代英國的標準更加接近現代西裝的設計風格。
▲Bartholomeus van der Helst《Banquet of the Amsterdam Civic Guard in Celebration of the Peace of Münster》c. 1648, 232x 547cm,Rijksmuseum, Amsterdam
▲Rembrandt 《Night Watch》c.1642,379.5x453.5cm,Rijksmuseu
,Amsterdam
到了18世紀,新的外套款式取代了17世紀的雙層外套,裡面的背心也開始演變成短款背心,而之前被長背心所覆蓋的馬褲也逐漸露出來,剪裁製作越來越緊緻貼身。
在當時,一位紳士穿著用同一種布料製作而成的一整套西裝可謂是十分正式而時尚的,這種套裝被稱為「suit in ditto」,在大多數非正式場合,男士們會選擇不同款式的背心來搭配外套和馬褲。這與現在的時尚穿著搭配似乎有著相似之處,即正式場合男士們穿著得體的整套正裝再搭配相應的配飾,而非正式或較為休閒的場合則可以視情況隨意搭配服裝和配飾。
▲1750年的男士「suit in ditto」套裝,圖片來源於網絡
現代西裝設計似乎也受到軍裝和狩獵裝的影響。
▲Joshua Reynolds《Commodore the Honourable Augustus Keppel》c.1749,127x101.5cm,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London
▲Johann Heinrich Tischbein, der ltere《Count Carl Emil Ulrich von Donop》c.1765,180x108cm,kassel
19世紀的攝政時代(1795-1837)是對現代男士服裝影響較大的一個時期,這時的男士服裝逐漸向內斂和保守風格發展。
▲十九世紀的男士服裝,圖片來源於網絡
博·布魯梅爾(Beau Brummell)是英國攝政時代男裝改革的時尚先鋒,他提倡男裝應該簡約,應根據個人體型來定製和剪裁,紳士的服裝整體應基於暗色調,並搭配長褲裝、亞麻襯衫和精緻的領結。而有格調的紳士應該是低調而精緻的,其服裝應更加注重合身的重要性,並且能夠突出其體型所呈現出來的個人氣質,而無需通過過多華麗的配飾來體現貴族感和紳士氣度。在布魯梅爾等人的推動下,新的紳士服裝風格開始流行。
▲Robert Dighton《the Protrait of Beau Brummel》c.1805
除了超凡的個人品位,布魯梅爾還引領了一個全新的男士儀容風尚——丹蒂主義(Dandyism),布魯梅爾認為定期沐浴應該是男士洗漱和整理儀容的一部分。有資料顯示,他每次現身人前時總是剛沐浴完、修飾好鬍子後的精緻形象,而他的衣衫永遠整潔利落,領口繫著精心打好的領結。
▲IrenaSedlecká《the sculpture of Beau Brummell》c.2002,Jermyn street,London
這個時期,燕尾服(tailcoat)已成為紳士們日間服裝的必備品。燕尾服是將及膝的外套與裙部的前片切除,只留下裙部的後半部分,衣後有明顯的M形的「燕尾」,在剪裁上則需要緊貼背部、胸部及腹部。當時一套完整的燕尾禮服包括:燕尾服外套、馬甲、襯衫、褲子、領結、靴子。日常穿著的燕尾服在顏色上有較多的選擇,但晚宴時所穿著的燕尾服一般要求顏色偏於暗沉,如黑色或當時很流行的海軍藍。馬甲同樣要求剪裁合身,並與純白色亞麻襯衫搭配。
▲19世紀的男士燕尾服,圖片來源於網絡
更為緊身的褲裝取代了十八世紀的及膝馬褲,靴子的樣式也發生了變化。處於社交禮儀要求和時尚基調,當時的燕尾服強調以精緻的做工配合簡單的線條剪裁來達到無可挑剔的合身程度。而服裝的配飾大多出現在馬甲上(如:懷表),另外流行的配飾還有海狸帽、手杖、眼鏡等。
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男性時尚的審美也在改變。維多利亞初期,色調沉穩莊重的工裝外套開始流行。
▲身著工裝外套的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1854-1900)圖片來源於網絡
到了19世紀中葉,晨禮服(morning coat)大受追捧,它源於英國18世紀的騎馬服。這是一種男子日間穿著(非正式)的服裝,大衣的前襟被剪切成圓弧狀,適合騎行時的穿著。不過,晨禮服並不搭配與衣服顏色或面料相同的褲子。
▲十九世紀的男士晨禮服
19世紀末,更為現代的休閒西裝出現了,這種非正式場合的西裝只適合在運動中或在鄉村海邊時穿著。與此同時,在非正式的晚間活動中還流行一種搭配蝶形領結的新型無尾晚禮服(dinner jacket)。
▲1880年流行於英國的帶有蝶形領結的新型晚禮服,圖片來源網絡
多元變化的時尚風
進入20世紀後,隨著工業化的極大發展,晨禮服和原本被認為是非正式的休閒服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服飾的區別和分類也更為細化。
1910年代
愛德華時代(1901-1910)的時尚風格還保留著貴族社會的氣息,強調優雅和奢華。
▲電影《Downton Abbey》劇照,圖片來源網絡
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簡單輕便的西裝變的越來越受歡迎。男士的日間套裝主要包括一件簡單的單排扣夾克、窄翻領和高紐扣的外衣、直筒褲。
1920年代
戰後人們的樂觀情緒以及爵士樂的流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男士的穿著打扮,一種更輕鬆、年輕風的西裝流行起來。在色彩上更加明亮,剪裁也趨向簡單和修身。
▲1920年的男士時裝,圖片來源網絡
1930年代
經濟大蕭條導致面料配給和服裝生產量減少,男士西裝在生產時為了削減成本,並同時保持原有的格調,一種「超人剪影風格「(Superman silhouette)變得流行起來。這種西裝大致可以總結為:寬闊的墊肩、細薄的腰部,錐形的褲腿。
▲Cecil Beaton和Gary Cooper穿著 20世紀30年代的男士時裝,圖片來源網絡
深色和中性色是當時的主要使用顏色,因為在大環境不景氣的形勢下,人們對於鮮豔的顏色也不太敏感,布料則以羊毛、法蘭絨、斜紋軟呢和亞麻布為主。
▲1930年代的男士時裝,圖片來源網絡
在配飾方面,報童帽(newsboy caps)和常春藤帽(Ivy caps)十分流行,明亮的格紋和條紋襪子也成為商務著裝的時尚款。
▲左起:報童帽、常春藤帽,圖片來源網絡
1930年代末,搖擺音樂的流行帶動了一種既反叛又先鋒的「ZOOT」西裝。這種西裝衣身長及膝蓋,寬袖、錐形褲,整體風格比較寬鬆休閒。
▲身穿「ZOOT」西裝的男士們,圖片來源網絡
1940年代
受二戰的影響,嚴格的織物配給導致服飾在設計上更加注重實用性,去奢從簡成為主流。因此西裝三件套縮減為兩件(背心被減去了),西裝外套的口袋也變成了無翻蓋口袋,褲子款式也更為簡單平直。
▲電影《Dead End》劇照,圖片來源網絡
在這期間,領帶作為重要的配飾成為了人們表達自我個性的一種方式,因此40年代出現了大量不同風格的領帶。
▲1940s Man suit tie 圖片來源於網絡
二戰結束後,輕鬆的時尚風格開始了一次小小的復興,這時出現了夏威夷襯衫、雙褶長褲、寬大的帽子以及更寬的領帶,以此來表達人們對自由的追求及美好嚮往。
▲1940年代夏威夷風格的男士襯衫,圖片來源網絡
1950年代
50年代的商人們依舊熱愛深色法蘭絨套裝,除了褲子沒有太大的變化之外,西裝不再強調必須有肩墊,可根據自身情況調整,領帶變得纖細,襯衫的領子也開始變窄。
▲1950年代的商務男士西服,圖片來源網絡
▲Frank Sinatra on the set of The Man with the Golden Arm, 1955,Photographed by Bob Willoughby
1960年代
這個年代的西裝變更加修身,外套增加了肩部的寬度,正面設計成深V領,裡面搭配清爽的白襯衫,極力打造出貼身而優雅的男士外觀形象。青年驅動的亞文化與名人潮流也影響著時尚風格的變化,人們紛紛模仿那些有影響力的人物,如甲殼蟲樂隊,麥可·凱恩和肖恩·康納利等。
▲The Beatles,圖片來源網絡
▲Sir Thomas Sean Connery,圖片來源網絡
▲Sir Michael Caine,圖片來源網絡
1970年代
70年代是「迪斯科」的黃金時代,西裝雖然重新恢復了三件套的組合,但又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現在各種「出挑」的顏色上,如綠色、橙色、粉色等。
▲The Osmonds,圖片來源網絡
在搭配上,喇叭褲配西裝和寬領襯衫是常態,造型十分誇張,「瘋狂」的70年代以其特立獨行的風格至今依舊令人印象深刻。
▲1970年代的男士服裝,圖片來源網絡
1980年代
80年代男士服裝風格是對50年代的復興,窄腰和肩帶再次流行起來,中性色的西裝搭配細領帶,使得一些不那么正式的套裝也可以穿到辦公室去。三件套的西裝正式「落伍」,帶有襯墊的套裝變得十分流行。
▲1980年代的男士服裝,圖片來源網絡
▲1980年代的Calvin Klein Deadstock木炭條紋西裝,圖片來源網絡
1990年代
90年代可以說是西裝最為「平淡」的十年,在風格上並沒有太大的發展或改變,總體還是類似於80年代那樣以寬闊的肩膀、細腰和直筒的褲子為主,並且西裝僅適用於工作或一些正式場合的需要。
▲《The Wolf of Wall Street》電影劇照,圖片來源網絡
2000年代
進入2000年,運動休閒風越來越受到商人與時尚達人們的喜愛。除開正式場合,日常的西裝還會與T恤、牛仔褲或運動鞋進行搭配。這種「休閒西裝風格」主要是受到全世界偶像流行文化的影響,展現出了西裝的可創造力和可變化性。
▲2000年代的男士西裝風格,圖片來源網絡
▲2000年代的男士西裝風格,圖片來源網絡
2010年代
如今是定製西裝的時代,人們可以通過顏色、圖案和剪裁來做各種大膽嘗試,在款式上也更為多元化。定製西裝的流行使人們完全可以自主選擇能表現自身氣質和個性的西裝。
▲2000年代的男士西裝風格,圖片來源網絡
跨越四個世紀,我們見證了設計師們在西裝的裁剪、布料、以及搭配層面上的種種探索。西裝作為男士衣櫥的必備品,雖然不同時期的風格都不盡相同,但其表現男士優雅紳士的理念卻從未改變過。在當下,西裝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對男性時尚的一種簡單認知,它更體現了人與物、人與場景之間的一種關聯性。
文:丨編輯 : 耘菲
責編:蜜絲姜
監製:大G小r迷你帆
校對:summerjing、Christ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