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育兒:假期帶娃配眼鏡趕早不趕晚

2021-01-13 新華網

  趁著假期,一些家長帶著孩子到醫院查視力配眼鏡,醫生都建議先散瞳。有家長不免疑惑:我們就是想查視力驗光配副眼鏡,為什麼還要散瞳呢?散瞳後眼睛會不會有不舒服?

  配眼鏡要先散瞳

  散瞳驗光是用藥物使眼睛的睫狀肌完全麻痺,失去調節作用的情況下進行的驗光。兒童眼睛的睫狀肌調節能力較強,驗光時如果不進行散瞳,在睫狀肌的調節作用下,很難把調節性近視即所謂假性近視成分除去,進而影響驗光的準確性。經過散瞳後,才能準確查出遠視、近視或散光的真正度數,了解其真實的視力。

  阿託品散瞳後,調節麻痺的作用大概會持續一段時間。用藥後會出現瞳孔散大、睫狀肌麻痺導致怕光、看近處的東西會模糊的現象,這種現象通常需要兩周左右恢復。

  另外由於首次散瞳後驗光,還可能會在21天後進行復驗,因此在假期驗光的時間選擇上,最為穩妥的散瞳驗光時間是至少在開學前三周進行,這樣可以讓兒童散瞳後的恢復期在家中,從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對學習、生活的影響。

  提示▶

  很多家長會在假期選擇先帶著孩子各處遊玩,快開學了再看眼睛、配眼鏡,這種方式是不可取的。臨近開學進行散瞳驗光,會對新學期初始階段的學習造成影響。

  因此建議在假期開始時就進行散瞳驗光。

  點藥時間切勿隨意

  阿託品散瞳,通常需要驗光前連續用藥三天,第四天進行驗光。比如:驗光時間是7月28日,那麼應該7月的25日、26日、27日三天使用阿託品。

  還有一種情況,如果時間緊張,也可以當天晚上首次點藥,第四天驗光當天早上點最後一次藥,第四天下午進行驗光。總之要點藥6次之後再進行驗光。

  提示▶

  上述是阿託品散瞳給藥次數為每天2次的方案。該方案每次點藥的時間間隔至少要大於10小時。然而家長通常會關注到早上與當天晚上的間隔,而忽略了晚上與第二天早上的間隔,這一點需要引起注意。如果醫生處方每天點藥3次,則儘量每8小時用藥一次。

  規範操作是關鍵

  阿託品雖然是點在眼睛裡,但有可能進入全身,造成面色發紅、眼睛有血絲,甚至低燒、發熱、心跳加快等狀況的發生,因此規範的用藥操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提示▶

  每次一滴即可,無需多用藥;

  點眼後,用手指按壓淚囊處(內眼角部位)幾分鐘,注意是按壓,不是按揉!這樣做既是為了讓藥物儘量停留在眼部,也是為了儘量避免藥物流入鼻腔,通過鼻黏膜吸收進入全身,產生不良反應;

  用藥期間鼓勵孩子多喝水,能有效緩解臉紅、眼紅、發熱的症狀。通常出現上述症狀,會在2小時內逐漸減輕或消失,家長不必過分擔心。(北京同仁醫院藥學部 張松)

  連結

  兒童使用電子產品需有節制

  有調查顯示,全國中小學生的近視率在60%左右,個別地區高達80%。而談到視力的保護,不得不說說屏幕對兒童視力的影響。

  據了解,美國兒科學會一直建議兒童看電視的時間不要超過兩小時,2歲以下的兒童絕對不要看電視。現在已經更新了。由於科技已經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因此幾乎不可能再對學齡兒童實行每天兩小時的嚴格限制。此外,技術對於學習來說發揮作用。孩子們在學校使用電腦,回家後有時也用電腦做作業。但是,一些孩子把電子遊戲和電視作為主要的娛樂形式,用簡訊和社交媒體取代了面對面的交流。

  為此美國兒科學會最新的指導方針提供了一種更靈活的方法:家長允許孩子有節制地使用屏幕,但對於允許孩子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並沒有給出嚴格的建議。

  以下是美國兒科學會對孩子該使用電子屏幕時間的觀點:

  ■孩子可以從教育內容中學到很多,但是他們也會看到不健康的圖片和廣告,接觸到暴力信息。採取措施幫助孩子正確使用媒介。

  ■良好的行為榜樣至關重要。孩子可能會模仿使用電子產品的方式,父母要先合理限制自己對於電子產品的使用,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要和孩子一起參加體育活動,花時間在戶外。

  ■為孩子訪問的網站、玩的遊戲和看的電影制定規則。

  以下內容是家長需要做的:

  ■熟悉孩子的電子設備。了解並融入到孩子的數字世界。學習如何玩孩子喜歡的遊戲,和他一起上網。尋找一些通過電子產品才能完成的有意義的活動。

  ■留出時間,遠離電子設備。在一天中的特定時間或一周中的特定日子關掉電子設備。對於孩子們來說,花時間參加不需要數字設備就能進行的活動是很重要的。即使是短暫的,也可以改善孩子的行為和情緒。

  ■合理限制接觸屏幕的時間。大多數孩子都沒法應付無限制地使用電子產品的後果。為了讓孩子身心健康,限制他們看電視的時間,不要讓孩子每周六都坐在電視機前,也不要讓他整夜玩電子遊戲。

  ■將錯誤使用變為引導教育。關注孩子的活動,為孩子偶爾犯錯做好準備。無論他是登錄了一個不適宜的網站,還是超過了智慧型手機的數據限制,都要把這些錯誤變成可以引導他正確使用的時刻,這樣孩子下次就能做得更好。

  ■青少年上網是可以的。社交媒體是大多數青少年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給孩子一點的時間花在網上與他人交流。在線交流很可能會在孩子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不必嚴格限制孩子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但是,應該審視電子產品在每個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崔民彥)

相關焦點

  • 老人抱孫子心切,勸你早日生小孩,生娃是趕早不趕晚嗎?並非如此
    在老一輩傳統認知中,認為女性越早生娃越好,「你都多大歲數了,再不生孩子就晚了,小心影響孩子發育。」「你都多大歲數了,再不生娃,就絕經了。」「生孩子越早越好,晚了有你的罪受。」這些話,你是不是似曾相識聽過呢?
  • 高中女孩意外懷孕,爸爸飛起一腳,引發悲劇,性教育趕早不趕晚
    甜椒兒媽媽,一個時間相對自由的全職媽媽,喜歡分享,喜歡傾聽,希望把經歷過的、看到過的、聽到過的,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對觀者在育兒上、情感上有所啟發……文|家有小甜椒兒(專注優質原創,抄襲必究,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 2021應屆畢業生:找工作趕早不趕晚,學姐3個求職錦囊請收好
    01應屆生求職趕早不趕晚可能很多同學會覺得:後面到底怎麼打算的還沒想好,所以不著急找工作但其實除了一些國企、央企等單位,在確認了錄用意向後,籤署第三方就業協議時會約定違約金,很多公司你接受了它們的offer,到時候有了其他選擇不去,也不會有任何損失。這就相當於付出一些時間和精力,給自己上了一份「失業保險」,在其他選擇都行不通的時候,你還有一份offer保底。
  • 假期第一天,宅家帶娃還想賴床?不可能
    是帶娃呢還是帶娃呢?假期休閒恐怕是最大的騙局了!,本來放假和不放假都沒差別。不過是一個是工作的辛苦,一個是帶孩子的辛苦。上班還有個茶歇,中午還能散個步、睡個午覺,而帶娃簡直是24小時無間歇女僕。不過話說回來,畢竟平常工作太忙沒時間,既然假期宅在家,不圍著孩子轉還能幹啥呢?
  • 「不求爸爸主力帶娃,但求能助力帶娃」爸爸要不要成為育兒主力
    在我們身邊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言語:男主外,女主內;其實lovely媽咪覺得這句話說的挺對,當爸爸的主要以事業為重,現代社會的生活壓力大,需要賺錢養家,但也需要爸爸調整好情緒,不把工作中的不愉快帶到家中來發洩,在家庭裡就要做好爸爸這個角色,這個角色不能缺,缺少爸爸的家庭,孩子的童年也是殘缺不全的
  • 假期第一天,宅家帶娃還想賴床?不可能!
    是帶娃呢還是帶娃呢?作為一個帶娃的媽媽,真的很想說,假期休閒恐怕是最大的騙局了!就連想在家好好補補覺都很難,早上想賴會兒床?不可能!▽其實對於帶娃的媽媽來說,本來放假和不放假都沒差別。不過是一個是工作的辛苦,一個是帶孩子的辛苦。上班還有個茶歇,中午還能散個步、睡個午覺,而帶娃簡直是24小時無間歇女僕。
  • 「喪偶式」育兒摧毀家庭!育兒假來了!德國專家:爸爸要愛上帶娃
    隨後這一假期被大家所了解,多地開始施行,這不,最近,遼寧育兒假也要來了!上月末的時候,遼寧省就女性職工權益保護辦法公開徵求意見!在中國當前的親子教育中,對媽媽來說,育兒假可以說是很及時。儘管從去年開始,中國提及這一假期,很多人也開始接觸了育兒假,但在世界範圍內來講,這一假期在一些國家是很普遍的。
  • 讀研才有出路的3大專業,建議同學們要早作準備,考研趕早不趕晚
    >編輯彭老師認為:如果大學學的是以下這三個專業,個人建議要早做考研準備,趕早不趕晚編輯​換句話就是說,層次較低端的金融學領域根本不缺人
  • 適合寶爸帶娃進行的3個親子活動,增進親子感情,還讓孩子更聰明
    在越來越多的家庭中,開始重視起寶爸帶娃的重要意義。也有越來越多的寶爸,願意參與到育兒的工作中來。但是,有些寶爸雖有帶娃之心,卻無帶娃的技巧,不知如何是好。帶娃不僅僅是吃喝拉撒的日常照料,還有更重要的陪伴互動。如果說孩子是風箏,母親就像是拉住風箏的線,父親則是讓風箏飄揚的風。在孩子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中,父親在家庭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覷。
  • 為啥不建議家長假期帶娃出遊?這些理由很現實,家長別好心辦壞事
    包括他覺得孩子也不太願意去旅遊,這樣的話反而沒有必要把所有的時間浪費在旅遊上。雖然說看起來旅遊存在著很多優點,但是很多家長都不建議帶著孩子去旅遊。而真正擁有這樣的想法也是非常簡單的,跟錢也沒有多大關係,而理由有這三點。為啥不建議家長假期帶娃出遊?
  • 假期帶娃外出購物,正是育兒好時機
    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十一假期裡,不少媽媽都會帶著寶寶們去逛街,熱衷於買買買的家長們或許沒有意識到,每一次親子出行都是有意義的。帶孩子逛街還有著不小的學問,家長們可以趁這個出行的機會對孩子進行教育,更好的幫助孩子成長進步。
  • 西瓜親子「奶爸育兒記」主題活動
    活動背景說起帶娃,我們通常想到的主力軍是媽媽,那爸爸帶娃有哪些樂趣呢?為了迎接馬上到來的父親節,西瓜親子舉辦「奶爸育兒記」主題活動,各位奶爸們可以向我們分享帶娃過程中的酸甜苦辣,讓孩子感知父愛,使得孩子們懂得感恩。藉此,祝願天下默默為家庭付出的父親們,父親節快樂!
  • 遊記:親子天堂濟州島
    娃也帶過了,娃的籤證也辦過了,難道不是應該往更遠的地方去嗎?還包車,對得起你一個交通攻略控的初心嗎?好吧,其實根本原因就一條,家裡又多了個剛會走的小奶娃唄。作為一個小娃17個月、大娃7歲半、雖然很久沒旅遊了心很野、但總的來說還是一個很宅很懶很怕麻煩的倆娃媽,覺得濟州島真的真的很適合親子,帶著一個要求高另一個吃奶要抱的倆娃依然可以玩得很毫無壓力。
  • 芬式育兒 在芬蘭為何全職媽媽可以一人帶仨娃
    芬蘭家庭的標配一般是夫妻二人,三個孩子,一貓一狗,有人說外國人身體素質不同,所以帶娃不累,我覺得無論什麼體質帶娃都會累,但以下幾方面才是在國外育兒相對輕鬆的主要原因:社會福利制度助力北歐國家是典型的高稅收高福利國家,納稅額根據工資多少來定,稅率普遍要在百分之二三十,但這些稅款直接反映到養老,醫療,育兒等等福利上。
  • 十一假期帶娃出遊!這些注意事項一個不能落(附獨家親子遊推薦)
    今年的十一小長假,連帶著中秋要放8天假,相信不少家長已經開始在做帶娃出去玩的準備了。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國慶帶娃出去玩要做哪些功課吧~ 如何選擇目的地:1、確定預算和出門天數。如果預算比較足、可玩的時間比較長,可以考慮一些遠距離的旅行,如果預算有限或是時間有限,可以考慮一些比較近的目的地。2、孩子的年齡和喜好。
  • 老人帶娃常說的幾句話,不僅傷孩子的心,還會破壞親子關係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隔代育兒在我國是非常普遍的一種現象,在所涉及的老人中,奶奶依舊佔據帶娃的主力軍,作為孩子與父母之間的「紐帶」,她們既可能是親子關係的「催化劑」,也可能是「破壞劑」,有些老人在育兒的過程中口無遮攔,或許看似無心的一句話,可能傷娃於無形。
  • 開學在即西安學生扎堆配眼鏡 有家長掏上萬給娃配塑形鏡
    學生在檢查眼睛    本報記者 代澤均攝                                                   暑假,許多孩子的視力被電子產品越傷越重,無奈,不少家長帶孩子重新配眼鏡加度數
  • 假期帶娃來這裡玩吧!
    你還在為假期帶娃去哪玩而糾結猶豫嗎?小消防車,碰碰車,海盜船……這裡就是小朋友的天堂!快樂一整天!店鋪名稱:維佳童話鎮(徐東店)地址:團結大道鐵機汽車展銷中心內距地鐵4號線羅家港站c口步行1.0km亮點:1.激流勇進激流勇進有兩段衝刺,一高一低,給了寶貝一個緩衝準備。滑道中間草坪上,是白雪公主和五個小矮人。還有兩個小矮人跑哪裡去了,小寶貝們自己去尋找吧。
  • 北京千餘畢業生預約參會「趕早」應聘
    記者發現,本屆畢業生求職更關注「穩定」,而且不少人都想提早謀劃,「趕早不趕晚」。昨天9時,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雙選會大廳,往年一群人圍著展位諮詢的場面不見了,招聘單位工作人員和應聘者都佩戴口罩,即便排隊也保持距離,一旁的工作人員也不時提醒大家注意一米距離。一些相對「冷門」的企業,招聘工作人員則捧著宣傳冊頁,走出展臺逐一和學生交流。
  • 二胎媽媽帶娃崩潰,老公神回復辛苦了,「喪偶式」育兒該怎麼破?
    這個技巧不僅在育兒方面比較好使,現在用來培養超級的奶爸也是很管用的。很多媽媽從內心而言希望得到爸爸的幫助,但又質疑爸爸帶娃的能力,忍受不了他們的粗枝大葉。爸爸一旦出錯,媽媽就會一通數落,澆滅了爸爸帶娃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