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劉嬋
近日,《河南商報》公眾微信號一篇文章列出了「鄭州五年內令人期待的10大項目」,排名第一的就是宜家家居鄭州店審批已完成,預計明年開工!很多人看到這裡就已經喜大普奔,紛紛轉發朋友圈,恨不得唱上兩句「終於等到你,還好我沒放棄」,排在後面的華誼兄弟電影小鎮等項目只有羨慕嫉妒恨的份兒,迪士尼鄭州的米老鼠也表示很不開心。
記不清在哪裡看過,說和喜歡的人一起逛宜家,會讓人有想結婚的衝動。而我認為,喜歡宜家的人至少都是熱愛生活的人,希望那個被稱之為家的地方,越來越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這個在國外屬於廉價家居的品牌進入中國後,可謂大放異彩,開一家火一家,我至今逛過北京、上海、成都、武漢等四個城市的宜家店,也常常光顧鄭州的宜家代購店,突出感受就是宜家的成功離不開產品,而產品的成功,正是因為它的「大眾化設計」。簡單來說,就是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屬於什麼年齡段、平日的審美水平如何,無論你家裡的裝修風格是歐式宮廷風還是小清新範兒,宜家的產品都可以與你的需求無縫銜接,讓你由衷地感嘆:這玩意兒真實用,我怎麼沒想到呢?
不過宜家進入中國後,除了賺得盆滿缽滿,也有一些小煩惱。今年夏天儀態萬方的「葛優癱」還歷歷在目,「宜家躺」又橫空出世,攝影師記錄下杭州宜家商場裡各式各樣睡覺的人,有躺得淑女端莊的,有霸氣側漏的,還有一家男女老少組團來躺的。此處我不想扣上「文明素質」的大帽子,也許他們真的是太累了,家裡可能並不舒適,找不到宜家床具、沙發那樣的舒服角落,而宜家產品的價格還是太貴了,躺一躺就好不必真的買回去。據我所知,宜家也從未制止顧客們悠閒地打盹,反倒是自覺丟人的媒體表現得心急如焚。
一個更為嚴肅的視角,無疑是宜家產品質量問題。今年7月,宜家爆出了「問題櫃」事件,因部分床頭櫃及櫥櫃產品壓倒並致死6名兒童,宜家宣布在美國和加拿大市場召回近3600萬件相關產品,不過中國市場不在召回之列。宜家「中外有別」的舉動無疑極大傷害了中國消費者的感情,我們這麼喜愛和支持你的產品,你怎能對我們如此冷酷無情?其實,與其和商家講道德,不如和他談法律,權益保護最根本的還須法律支撐。對於物美價廉的洋品牌、洋產品我們當然喜聞樂見,可一旦出現問題危害消費者利益,我們需要有相關的保護組織、健全的法律法規,與違法經營者進行博弈、形成震懾,讓他們不敢拿消費者生命健康安全去討價還價。
數據顯示,去年宜家在中國銷售總額達到105億元,佔全球銷售總額的近1/3,在中國單店年銷售收入約5.83億元,已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眼看宜家快來鄭州了,據說面積有9.5個如意湖那麼大,剁手族們醞釀著買買買,吃貨們覬覦著瑞典肉丸,但宜家的正確打開方式不應僅限於此,1976年宜家創始人坎普拉德寫下了《一個家具商的信仰》,他一再重申的信念也值得我們所有人重溫:「為大多數人創造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包含著打破地位和傳統的局限而成為更自由的人。要做到這一點,我們不得不與眾不同。」
畫中話
9月20日澎湃新聞網報導,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官網數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啟動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核查工作一年來,發現超八成新藥臨床數據涉假。圖/陶小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