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少帶孩子去人群密集場所
「本以為只是一次普通的感冒發燒,沒想到會是腺病毒肺炎,在PICU(兒科重症監護室)治療了十幾天才好轉。」提起11個月大的安安(化名)最近的一次經歷,家長劉女士至今還心有餘悸。5月底,安安突然出現咳嗽、發熱、氣促等症狀,治療了幾天後因沒有好轉被轉進了PICU,並被確診患上了腺病毒肺炎。
最近,由腺病毒引發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在全國多地呈高發之勢,長沙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也收到了來自部分醫療機構關於兒童腺病毒肺炎的報告,該疾病部分病例發熱、咳嗽等症狀明顯。
「腺病毒感染是兒童常見的一種疾病,6歲以下的兒童易感染,其中6個月到2歲之間的孩子尤其容易『中招』,還可能會發展成腺病毒肺炎這類重症病例,腺病毒肺炎死亡率高達50%。」市人民醫院兒科門急診及重症監護室主任邱劍輝提醒,近期家長需格外注意,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少帶孩子去人多的地方,如發現孩子出現疑似腺病毒感染的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主動隔離。
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潘雅靜
高燒不退後住進重症監護室
竟是患上了腺病毒肺炎
劉女士沒想到,才11個月大的孩子會因一場看似簡單的「感冒」住進PICU。「5月底,孩子突然出現咳嗽的症狀,剛開始咳得不嚴重,由於那段時間氣溫反覆無常,溫差大,我們還以為孩子是著涼感冒了,就沒有特別重視。」劉女士說,幾天後,安安不僅咳得越來越厲害,還出現了發熱、氣促、呼吸困難、面色蒼白等症狀。他們依然以為安安患的是普通感冒,可治療了5天後,安安的高熱始終沒有緩解,症狀還越來越嚴重,被轉入了PICU。「通過X光片檢查,我們發現安安的肺部出現了大片陰影,加之有高熱不退、咳嗽、面色蒼白等症狀,很有可能是腺病毒肺炎。」邱劍輝表示,通過臨床診斷,考慮安安應是腺病毒肺炎,立馬給予了相關治療,所幸治療、診斷都非常及時,通過半個月的治療,現在安安已經好轉出院。
邱劍輝提醒,最近全國多地出現了腺病毒感染病例,免疫力低下的兒童一旦「中招」,很可能會感染腺病毒肺炎。患者多表現為發熱、咳嗽等症狀,看起來似乎和普通的感冒發燒沒什麼區別,加上許多市民對於這一疾病還比較陌生,很容易當成感冒來醫治,耽誤治療時間。
6個月到2歲兒童是高危群體
家長應做好預防工作
什麼是腺病毒?邱劍輝解釋,腺病毒可以在健康人體的扁桃體中潛伏下來,待機體免疫力低下時可引起感染髮病。腺病毒感染是兒童常見的一種疾病,6歲以下的兒童易感染,其中6個月到2歲之間的孩子尤其容易「中招」。
「腺病毒感染可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邱劍輝介紹,腺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有部分是輕症病例,一般可自行好轉,但也有部分患者會發展成重症病例,其中腺病毒肺炎就是嬰幼兒肺炎中最嚴重的類型之一。
「今年醫院確診為腺病毒感染的患者有10餘例,其中有8例是重症腺病毒肺炎,這種肺炎的死亡率高達50%。」邱劍輝介紹,腺病毒肺炎往往表現為突然高熱,最初1-3天低熱後,發展為40℃左右高熱,可持續7-10天,合併肺炎併發症等可持續2-3周甚至更久;同時還有陣發性、刺激性乾咳,後期可有白色粘痰,合併細菌感染後可有黃色甚至黃綠痰,部分孩子伴有結膜炎、皮膚紅色皮疹,嚴重的可出現呼吸急促而且費力、鼻翼煽動、口周青紫等重症肺炎症狀體徵;腸胃道表現為腹痛腹瀉、嘔吐、食慾下降等,容易與普通腸胃炎混淆;同時還可能伴有眼部症狀,眼部充血明顯,部分可發展為角膜結膜炎,眼痛、視物模糊等症狀甚至可長達一個月。
「如果出現了以上症狀,要重點考慮是腺病毒肺炎,儘早確診、及時治療。」邱劍輝說,腺病毒肺炎如果及早發現治療,可以防止出現其他嚴重的併發症。
健康貼士
腺病毒通過這三種途徑傳播
邱劍輝介紹,飛沫傳播是呼吸道感染腺病毒的主要傳播方式,如患者咳嗽或打噴嚏等;接觸傳播,如手接觸腺病毒汙染的物體或表面,未洗手觸摸口、鼻或眼睛等;糞口傳播,消化道感染腺病毒可以通過感染者的糞便傳播,例如尿布更換期間被傳染。
「目前針對腺病毒感染雖然有相應的治療手段,但尚無特效藥,也沒有針對性疫苗可供使用,因此腺病毒感染重在預防。」邱劍輝說。
邱劍輝建議,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應避免接觸腺病毒感染患者,同時也要注意避免接觸潛在的感染源,因為有些腺病毒感染者症狀不嚴重,只有感冒類似症狀,所以腺病毒流行期間,也要儘量避免接觸感冒病人;儘量避免帶孩子去人多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注意室內衛生,勤清潔、通風換氣和消毒,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後、用手接觸口鼻前要用肥皂和流水清洗雙手;患兒接觸物品用含氯液消毒,使用物品煮沸消毒;嬰幼兒汙染的尿不溼不要隨意丟棄在敞開的生活區域。
如不慎感染了腺病毒,症狀輕微的患者應儘量居家隔離休息,減少外出,避免前往公共場所。如有需要外出則要記得戴口罩,咳嗽或打噴嚏時要遮住口鼻,避免與他人共用杯子及餐具,經常用肥皂和水洗手。
同時,學校和託幼機構也需加強檢查,對於疑似傳染病的學生(如出現發熱、皮疹、腹瀉、嘔吐、結膜紅腫等症狀)要儘早通知家長。被診斷為腺病毒感染的學生需隔離治療,並儘量減少外出,以免將疾病傳染給他人。
健康提醒
幼兒還需注意預防支原體肺炎
「往年到了5、6月份,是兒科門診的淡季,但是今年兒科的就診人次一直居高不下,光是5月份的就診人次就高達15000餘人次。」邱劍輝介紹,今年瀏陽天氣變化大,雨水多,空氣溼度大,這為病毒的繁殖和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每天因感冒、發燒、咳嗽等症狀來醫院就診的患兒都較多。其中,近期高發的支原體肺炎需引起家長重視。
「支原體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以間質病變為主的急性肺部感染。」邱劍輝介紹,肺炎支原體是介於細菌和病毒之間的能獨立存活的病原微生物,喜歡低溫,因此寒冷的秋冬季節發病率升高。不過今年上半年支原體肺炎的發病率卻一直居高不下,邱劍輝認為這同氣候有著不小的關係。
支原體常伴有發熱、厭食、咳嗽、畏寒、頭痛、咽痛、胸骨下疼痛等症狀,以發熱和咳嗽為主要表現。值得注意的是,支原體肺炎的病程較長,輕症者上呼吸道部位感染症狀通常持續2-3周,重症者要持續4周,個別患者時間會更長,還可能復發。
邱劍輝提醒,嬰幼兒是患支原體肺炎的高危人群,如出現早期症狀家長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就醫,同時也要做好預防工作。兒童要儘量避免接觸該病患者,做好個人防護,同時進行適當體育鍛鍊,活動空間開窗通風,可有效清除病原體,避免交叉感染。